西西河

主题:【原创】水煮男女(完) -- 晨枫

共:💬211 🌺43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阿哈

这次要说几句话了。

国内的独生子女制度并不是造成小皇帝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在于文革一代内心的失落。仔细看一下不难发现,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都是处于草根阶层的平头老百姓。他们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在上山下乡中消耗掉了自己的青春、然后在改革开放中随波逐流的捧着自己的铁饭碗,然后或者幸运的保留住了这个饭碗,或者很悲惨的被下岗。他们这一代人,处于两个年代交替的夹缝中,在旧时代受到的教育,大多数不能为他们在新时代在社会中找到一个立足之地。只有极少数的人,可以幸运的脱颖而出。在现在这个躁动的时代中,他们感觉到自己几乎是一事无成、一无所有。于是就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到了下一代的身上。

他们,也包括我们,在童年的时候,吃不饱、穿不暖,生活在极端困苦的物质环境中。在下意识中,他们,也包括我们觉得,让我们的孩子能够不再承担这种生活的困苦,是我们的责任。这一代人,在小的时候,几乎都是被撒着养的,他们自己没有经历过如何跟父母交流,如何建立一种良性的父子、母子关系的经历。只好按照自己小时候的需求来推测现在的孩子。这就必然的产生了一个误区。也就在物质需求上产生了一种任求任给的局面,而对于亲子交流则是完全的忽视不见。但是我们也不能去责备他们,除了少数的幸运儿,谁在我们的小时候给我们做过这种亲子间的交流。确切地讲,这些父母,是真心的想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们没有受过任何的正规的教育学训练,他们只能笨拙的将自己以为的最好的东西给孩子,尽管,现在的孩子们已经不再需要这些了。

每次谈到这些,我都要想到一个笑话,说山里人在讨论皇帝出门怎么办的问题。一个明白二大爷最后的结论是,东宫娘娘炒咸菜、西宫娘娘烙煎饼。

这里有一个教育的问题,也有一个观念和眼界的问题,更有一个视点的问题。但是文革一代现在大多已经4、50岁了,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可能再去改变了。这很无奈,也很悲哀。

国人一向有养儿防老的说法,所以把自己的后半生寄托给下一代,尤其是在自己在社会上混得灰头土脸的时候,这也可以算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了。所以这种只关注物质需求,而忽视精神层面和个人修养的发展的现象,我不认为这是谁的错误的问题,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文革一代和他们的下一代人的悲哀。

关于带孩子的问题,我基本上赞成晨枫的说法,但是在细节上还需要推敲。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