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武侠世界中的医者 -- 天地无用

共:💬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武侠世界中的医者

作者 林富士/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文摘要

  几乎每个人都会生病或受伤,都必须仰赖医者的救治,而武林中人由于习武练功,较少罹患一般性的疾病,但是,身处刀光剑影、争斗激烈的环境中,受伤的机会却又比平常人多,因此,医者在武侠世界中是不可或缺的人物。

  以金庸的十二部长篇武侠小说来说,几乎每一部都有医者出现,《飞狐外传》更是以女性医者程灵素为主要的角色之一。不过,武侠世界中的医者,毕竟和现实世界中的医者有一些不同的面目。基本上,金庸笔下的医者至少可以分成四类。

  第一类是不懂武功的职业医者。江湖人物只有在极为紧急或特殊的情况下,才会求助于他们。即使是所谓的「名医」、御医、太医,在江湖人物眼中,几乎都具有负面的形象,不是昏庸无能,就是奸佞邪恶。

  第二类可以称之为「自救自疗」型的医者。他们通常武功平平,大多隶属某些门派而行走江湖。他们的医疗技术也不高,只能处理一些简单的金创、外伤,或靠师门的伤药、解毒药,治疗一些比较不严重的内伤和中毒。

  第三类是以医药为专业的武林人士。他们的武功高低不一,但却精通医术、药物,以专业医者的身分在江湖立足,成为大家受伤、中毒之后求救的对象,或因擅长使用毒物而被人畏惧。其中,比较有名的有:一、《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里一灯大师的师弟天竺神僧;二、《飞狐外传》里的「毒手药王」无嗔大师和程灵素;三、《倚天屠龙记》里的「蝶谷医仙」胡青牛和「毒仙」王难姑;四、《天龙八部》里的「阎王敌」薛神医(薛慕华);五、《侠客行》里的「著守回春」贝大夫(贝海石);六、《笑傲江湖》里的「杀人名医」平一指;七、《鹿鼎记》里神龙教的陆高轩大夫。另外,有些门派甚至是以医药为其开宗立派的骨干,比较著名的有:一、《碧血剑》里的五毒教;二、《飞狐外传》里的「毒手药王」一门;三、《天龙八部》里的神农帮和星宿派;四、《笑傲江湖》里的百药门和五仙教(五毒教)。这一类型的医者,在江湖上有不低的地位,没有人敢轻易得罪他们。但是,他们毕竟不以武功见长,因此,除了程灵素之外,很少成为武侠世界中的主要角色。

  第四类是兼擅武功与医药的高手。他们往往修练了高深的内功,并且娴习用药、用毒和疗伤、治病的方法。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一、《碧血剑》里的金蛇郎君;二、《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里的黄药师、一灯大师、欧阳锋和全真教的丘处机;三、《神雕侠侣》里的「赤练仙子」李莫愁、「金轮法王」和绝情谷的谷主公孙止;四、《倚天屠龙记》里的张三丰、张无忌、和赵敏;五、《天龙八部》里的万劫谷谷主锺万仇、逍遥派一脉(包括:无崖子、天山童姥、李秋水、苏星河、丁春秋和虚竹);六、《侠客行》里侠客岛的龙岛主和木岛主;七、《笑傲江湖》里的任我行和任盈盈;八、《鹿鼎记》里的海大富、陈近南、神龙教教主洪安通和韦小宝。

  总而言之,在武侠世界中,真正的主角还是那些身具一流武功的高手。通常,他们也是一流的医者。因为,上乘的武功大多兼具治病、疗伤和解毒的法门与功效。这一类高手通常又兼习其他医术,熟悉经脉、穴道、针灸、诊脉、药物之学,因此,可以处理各种复杂的伤、病。换句话说,在虚构的(古代的)武侠世界中,只有顶尖的武功高手,才能算是一流的医者。武功就是医药,医药也是武功,都兼具救人和杀人的功能。

  引言

  在现实的世界中,几乎每个人都会因为生病或受伤而有赖医者的救治。因此,从古至今,医者一直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人物。至于在虚构的「武侠世界」中,由于「人物是有武功的」,而且有「激烈的斗争」,

  因此,武林人士虽然不容易罹患一般性的疾病,但是,受伤的机会却不少。所以,纯粹从理论上来说,在刀光剑影的武侠世界中,医者应该也能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武侠世界毕竟是武侠世界,武林人士所需要的医者、医药和医疗方式,和真实世界的芸芸众生毕竟有一些差异。因此,本文拟藉著金庸的十二部武侠小说,

  揭示武侠世界中各种不同类型的医者、医药和医疗方式,并探讨这一种虚拟的社会情境所蕴藏的文化意涵,以及对于现代人的启示。

  壹、武林之外的职业医者

  在真实世界里,一般人在生病、受伤之时,虽然也会求助于巫者、道士、僧尼之流的人物,企图以宗教的手段解除肉体上的病痛,但是,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大约从西元前三世纪开始,寻求职业医者的疗治,已被多数人视为正当、正确的医疗方式。

  然而,在武侠世界里,这一种不会武功的职业医者,却是可有可无的人物。武林人士只有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之下才会求助于他们。

  第一种情况是妇女分娩的时候。举例来说,在《雪山飞狐》里,「雪山飞狐」胡斐诞生之时,他的母亲有难产的现象。其父胡一刀虽然武功盖世,却也一筹莫展,只好企图找寻「稳婆」(产婆)帮忙接生,而在找不到稳婆的情形下,便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请来一位跌打医生阎基(也就是后来出家为僧的宝树和尚),才解决难题,让胡斐呱呱坠地。

  第二种情况是发疯的时候。举例来说,在《侠客行》里,雪山派的掌门人「威德先生」白自在,由于「自大成狂」,得了疯病。他的门人束手无策,只好去请凌霄城里最高明的两位大夫(南大夫和戴大夫),不过,这两位大夫还没来得及把脉诊治,便被白自在一掌击毙。

  第三种情况是不明病因、病情的时候。例如,在《倚天屠龙记》里,昆仑派的掌门人「铁琴先生」何太冲的第五个小妾,由于全身浮肿,病重不起,却又查不出原因,因此,何太冲便将四川、云南、甘肃一带最有名的七位名医「半请半拿」的捉去替她治病。这七位「名医」诊脉之后,或说是「水肿」,或说是「中邪」,也开了一些药方让她试服,却都无效。因此,何太冲便斥之为「庸医」,并用铁链将他们锁上。后来,张无忌到来,才查出病因在于中了「金银血蛇」的蛇毒,并替她解毒。

  另外,在《天龙八部》里,段誉由于初练逍遥派的「北冥神功」,能吸取他人内力,但又不知如何导引、运用,因此,当他在万劫谷吸了五位武功高手的内力之后,便觉体内真气鼓荡,不可抑制,只是手舞足蹈,乱走、乱闯,大声号叫,因而被认为是「中邪」,并交由大理国医道最精的两名太医诊治,而两名太医对于脉象的解读和疗法都不一样。一个认为「脉搏洪盛,血气太旺」,因此便用水蛭替他放血,但因段誉曾经吞入万毒之王「莽牯朱蛤」,血中蕴含剧毒(但也百毒不侵),水蛭一吸血便即僵死。两名太医因此改口说段誉是中了剧毒,但一个说是「热毒」,另一个却说是「毒性微寒」。即使是武功高强,又通医理的保定帝亲自替他把脉,也无法诊断出真正的病因。后来,段誉还是到「天龙寺」练了「六脉神剑」,才将到处流窜的内力收入脏腑。

  第四种情况是伤(病)太重,无法自己疗治的时候。这样的例子还不少,仅举其中几个略做说明。第一,在《书剑恩仇录》里,武当派大侠陆菲青,为了避难而藏身于陕西扶风延绥镇的总兵衙门之内,担任教席。后来,行藏被人识破,并被「关东六魔」的第三魔焦文期以铁琵琶手和铁牌所伤。当他负伤逃回住处时,虽然勉力取出刀伤药替自己疗伤,但因内伤太重,以致吐血、昏厥,而其徒弟李沅芷只好替他聘请名医,购买良药,花了两个多月,才治好内伤。

  

  其次,在《书剑恩仇录》里,红花会的十当家徐天宏,因被「火手判官」张召重以三枚「芙蓉金针」射中,深入附骨,痛楚难忍,以至昏迷。后来,铁胆庄的大小姐周绮,虽然用刀将他左肩的肉剜开,拔出金针,用草灰按住创口,拿布条缚好。但是,伤口终致化脓,徐天宏因发高烧而再度丧失神智。因此,周绮只好到镇上抓了一位曹司朋大夫前去诊治。这位曹大夫虽然人品恶劣(既供给春药,又给毒药,让其客户谋色害命),但医道颇为高明,开的药方极为有效,徐天宏在服用汤药之后,便慢慢好转。

  

  第三,在《书剑恩仇录》里,红花会的四当家「奔雷手」文泰来和他的夫人骆冰,为了逃避清廷大内高手的追杀,到铁胆庄周仲英家中避难时,文泰来因受重伤而神智昏迷,周家便派人到镇上请医生。

  后来,文泰来还是被捕,红花会的十四当家余鱼同于是前往解救,不过,不但没有成功,自己反受清廷侍卫的围攻而被刀、剑、棍所伤,浑身是血,晕了过去。文泰来只好投降,要求侍卫替余鱼同止血救伤,并请了医生开药,才保住一条小命。

  总之,红花会的几位当家,在重伤之余,往往都由他人延医治疗。

  第四,在《雪山飞狐》里,有多名武林人物围攻胡一刀,其中七个反被砍成重伤,他们的同伴只好请来沧州乡下小镇的跌打医生阎基,替他们上金创药、止血、包扎,并给他们服用宁神减疼的汤药。

  

  第五,在《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用「云手」绞断了阿三的四肢,用掌力震断了秃顶阿二的双臂、胸前肋骨和肩头锁骨,用木剑削断了「八臂神剑」方东白的一臂,他们三人虽然有「金刚门」的「黑玉断续膏」,但是,疗治之时,还是要请医生替他们敷药,并用金针治痛。

  第六,在《天龙八部》里,萧峰(乔峰)虽然武功极为高强,却常常求助于医生。首先是在阿朱被少林方丈玄慈以大金刚掌击中之后,命在垂危,萧峰虽然用了谭公的伤药「寒玉冰蟾膏」替她敷治,但阿朱仍旧昏厥不醒。因此,萧峰只好到镇上请医生诊治,结果,那位医生在把脉之后,便宣告阿朱没药医,只开了一张药性温和的方子。萧峰只好将内力输入她体内,暂时以自己的真气替她续命,然后寻求「阎王敌」薛神医的救治。

  后来,萧峰误杀了阿朱,又误伤了阿朱的妹妹阿紫,一掌将她打得双目紧闭,脸如金纸,口流鲜血。于是,萧峰又用自己的真气、内力替阿紫续命,然后带著她求医,首先找上了一个在大市镇开业的「世传儒医」王通治。结果,王大夫在替阿紫把脉之后,却说萧峰有病,神智不清,心神颠倒错乱,因为,他认为阿紫已是个死人,脉息已停。幸好,萧峰听人说「老山人参」可以「吊一吊性命」,才用人参保住了阿紫的一条小命。

  

  第七,在《笑傲江湖》里,令狐冲因被成不忧一掌击中胸口,以致口中鲜血狂喷,又被桃谷六仙等人胡乱医治一番,以致体内经脉大乱,形同废人。而当江湖传出令狐冲是任盈盈的意中人之后,群雄为了讨好任盈盈,便在五霸岗群聚了千余人,要医治令狐冲。其中,有人只是提供药物,有人则是将鲁东六府中最有本事的七个名医都绑到现场,令他们替令狐冲诊脉、治病。结果,并没有任何作用,即连当世第一大名医平一指抵达之后,虽然诊出病因,但却想不出医治之法,甚至因思虑过度,且自愧无能救人,因而当场自杀。

  最后,在《鹿鼎记》里,韦小宝略通医药,而且还藏有各式各样的药物(春药、毒药、伤药、补药都有),但是,当他被建宁公主打得头破血流、身中数刀、烧掉发辫之后,虽然还能替自己敷上金创药,终究还是命手下太监去请御医替他敷药治伤。

  另外,天地会青木堂的「八臂猿猴」徐天川,以在北京天桥卖膏药维生,青木堂甚至还经营了一家回春堂药店,因此,徐天川应该是懂医药之人,不过,当他被云南沐王府的「白氏双木」(白寒松、白寒枫)掌力击中,受了严重内伤之后,却也无力医治自己,而必须求治于跌打名医姚春。

  至于求助于职业医者的第五种情况则是,没有药物或不懂医术,以致无法自己疗治的时候。这一类的事例也不少,仅举其中五个略做说明。首先,在《书剑恩仇录》里,李沅芷偷偷的将巴豆汁放入茶水里,让关东三魔喝了之后肚泻不止。客店的老板只好请医生替他们诊脉。不过,医生却以为是受了风寒,便开了一张驱寒暖腹的方子。而当店小二煎药时,李沅芷又偷偷加入了巴豆和几十种不同的药材,关东三魔服药之后更是惨不忍睹。

  其次,在《碧血剑》里,华山派的归辛树夫妇,虽然武功高强,但其独子归锺,出生之后便身染重病,归氏夫妇不知如何医治,只好带著他到处访寻名医。而那些名医虽然诊断出病因在于「胎伤」,可是,因为欠缺千年茯苓和成形何首乌,因此也无法加以救治。

  

  第三,在《雪山飞狐》里,天龙门掌门田归农的妻子(也就是「金面佛」苗人凤的前妻)受了凉,伤风咳嗽,田归农却无法加以医治,只能请医生诊治、开药方。不过,这位夫人却拒绝服药,以致病亡。

  

第四,在《天龙八部》里,「带头大哥」(少林寺的方丈玄慈)和丐帮帮主汪剑通,在雁门关外伏击契丹武士萧远山(萧峰之父),却反被萧远山踢中穴道,动弹不得。其同伴智光大师曾尝试替他们解穴,但是,任他抓拿打拍、按捏敲摩、推血过宫、松筋揉肌,却一点反应也没有,后来,只好将他们带回雁门关内,找寻跌打伤科的医生疗治解穴,却也解救不得,直到满十二个时辰,才自行解开。

第五,在《侠客行》里,石破天为了掩饰他本来的面目,冒充石中玉,因而涂了药膏,以致颈中红肿,状似痈疽,而其父母石清和闵柔一见之下,大为惊慌,便请了一位老医生前来诊治,结果,断为大痈,开了一些消肿、化脓、消毒的药物,虽然对症,却是误诊。后来,石氏夫妇又带他去看了几位医生,也都诊不出半点端倪。

  总之,从以上这些事例来看,不会武功的职业医者,在武侠世界中,几乎没什么地位。武林人士只有在无法亲自动手医护,或不知如何医治的情况下,才会求助于他们。但是,大部分的例子都只突显出他们的平庸、无能。他们通常不是误诊,就是束手无策。能发挥作用的只是帮忙接生、止血、治痛和治疗一些外伤。其中,医术比较高明的,似乎只有《书剑恩仇录》里的曹司朋和《雪山飞狐》里的阎基,而这二人却都是品行不端,会用药物害人的恶医。在金庸笔下,几乎所有的「名医」都变成「庸医」或是「恶医」,都只有负面的形像。

  至于他们的治疗方式,大多透过把脉诊断病因、病情,然后开药方,以汤药救治。若是外伤,则主要用金创药止血,然后包扎,有时还会利用金针止痛。比较特殊的疗法是大理国的太医,以水蛭放血的方法治疗段誉。无论如何,对于武林人士来说,这种类型的医者是可有可无的,很少会成为他们求助的对象。因为,武林人士本身大多也能掌握这些医疗的方法和药物,有一些人的医术甚至还超越职业的医者,因而闻名于江湖,成为同道求助的对象。至少,他们大多能自力救济,或替他人进行急救。

   

  自救自疗的武林医者

  

  由于习练武功,武林人士大多比一般人强健,不易生病。但是,由于经常行走江湖,再加上恩怨、是非太多,因此,遭受到各种外力伤害的机会便相当多。

  武林人士所受到的伤害,主要是来自同道。至于受伤的类型,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外伤,主要是被刀、剑之类的兵器和细小的暗器所伤,以致肢体、器官受创,流血不止,疼痛不堪。或是被棍、棒之类的武器和拳、掌所击,以致骨头断裂。

  第二种是内伤,主要是被拳掌或是内力所伤,或因练功时不慎走火,以致脏腑、经脉受损,通常还会吐血,并陷入昏迷。

  第三种是中毒,主要是中了各式各样的毒物,并呈现各种不同的中毒反应,这也是金庸小说相当复杂而迷人的一部分。以毒物的种类来说,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四种。

  第一,植物性的毒物。包括:《书剑恩仇录》里的巴豆;《神雕侠侣》里的情花和断肠草;《飞狐外传》里的断肠草、蓝花、醍醐香、血矮栗和七心海棠等;《倚天屠龙记》里的青陀罗花、灵脂兰;《连城诀》里的金波旬花;《侠客行》里的断肠蚀骨腐心草。

  第二,动物性的毒物。包括:《碧血剑》里的「五毒」(青蛇、蜈蚣、蝎子、蜘蛛、蟾蜍)和金蛇;《射雕英雄传》里「西毒」欧阳锋的杖头双蛇;《飞狐外传》里的孔雀胆和鹤顶红;《倚天屠龙记》里的漆里星(黑色毒蛇)、金银血蛇、蜈蚣、心一跳(西域毒虫);《连城诀》里的花斑毒蝎;《天龙八部》里的闪电貂、莽牯朱蛤、蝎子、冰蚕;《鹿鼎记》的毒蛇。

  第三,人工合成或练制的毒物。包括:《碧血剑》里的醉仙蜜(迷药);《神雕侠侣》里的蟾蜍毒砂;《飞狐外传》里的碧蚕毒蛊、迷药、三蜈五蟆烟、赤蝎粉;《倚天屠龙记》里的毒盐、哑药、蒙汗药(迷药)、金蚕毒蛊、三虫三草剧毒、鸠砒丸、醉仙灵芙加上青鲮香木、七虫七花膏、十香软筋散(迷药)、麻药、五毒失心散、腐蚀药水;《天龙八部》里的断筋腐骨丸、断肠散、阴阳和合散(春乐)、薰香(迷药)、悲酥清风(迷药)、十香迷魂散(迷药)、三笑逍遥散、麻药;《侠客行》里的蒙汗药(迷药)、闷香(迷药)、烈火丹、九九丸;《笑傲江湖》里的三尸脑神丹、五更鸡鸣还魂香(迷药)、百花消魂散(迷药)、哑药;《鹿鼎记》里的蒙汗药(迷药)、闷香(迷药)、化尸粉、升天丸、七虫软筋散、千里消魂散、化血腐骨粉、百涎丸、豹胎易筋丸、百花腹蛇膏、迷春酒(春药)。

  第四,将毒物 炼在暗器、兵器上或掌力之中,或是带有阴毒的内功。包括:《射雕英雄传》里的毒沙掌、子午透骨钉、附骨针、七绝针;《神雕侠侣》里的冰魄银针、五毒神掌;《雪山飞狐》里的追命毒龙锥;《飞狐外传》里的绝门毒针、毒砂掌;《倚天屠龙记》里的蚊须针、七星钉、喂毒梅花镖、玄冥神掌、蝎尾钩、截心掌、喂毒丧门钉、千蛛万毒手;《连城诀》里的蓝砂掌、蝎尾镖;《天龙八部》里的生死符、修罗刀、喂毒短箭、碧磷针、链心弹、三阴蜈蚣爪、抽髓掌、喂毒牛毛针;《侠客行》里的黑煞掌;《笑傲江湖》里的黑血神针、蓝砂手、毒针;《鹿鼎记》里的化骨绵掌、含沙射影(钢针)。

  总之,江湖人物大多免不了会有受伤、中毒的机会,因此,即使不懂医理,也要具备简单的医疗技术,以便在危急时自救或救人。尤其是对于外伤的救治,不外乎止血、接骨和包扎,一般状况下,武林人士大多能自理,也因此,他们大多随身带有金创药。当然,比较严重的时候,尤其是失血过多、昏迷、疼痛、发烧这类的问题,则需要求助于职业的医者,另以针炙、汤药医治。

  此外,有一些门派或高手,甚至炼制了特殊的金创药。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射雕英雄传》里,桃花岛「东邪」黄药师的田七鲨胆散;《飞狐外传》里,程灵素的止血生肌丸;《倚天屠龙记》里,武当派的金创药和三黄宝腊丸(续骨)、崆峒派的回阳五龙膏(续骨)、华山派的玉真散(续骨)、少林派的玉灵散、西域金刚门的黑玉断续膏;《天龙八部》里,灵鹫宫的九转熊蛇丸、谭公的寒玉冰蟾膏;《笑傲江湖》里,恒山派的天香断续胶;《鹿鼎记》里,少林寺的金创药。

  至于内伤,若是高手,可以利用内功自行疗伤,或替他人医疗。但是,大多数的武林人物还是有赖药物的救治。许多门派或高手,通常也都炼制了独特的疗伤药物,让门徒或自己随身备用。其中,比较有名的有:《书剑恩仇录》里,「天池怪侠」袁土霄的雪参丸;《射 英雄传》里,「东邪」黄药师的九花玉露丸和无常丹;《神 侠侣》里,黄药师的九花玉露丸、全真教的九转灵宝丸;《飞狐外传》里,汤沛的人参养荣丸;《倚天屠龙记》里,「昆仑三圣」何足道的少阳丹、武当派的白虎夺命丹和天王护心丹;《天龙八部》里,少林派的六阳正气丹;《侠客行》里,丁不三的玄冰碧火酒;《笑傲江湖》里,恒山派的白云熊胆丸、「杀人名医」平一指的镇心理气丸;《鹿鼎记》里,神龙教主洪安通的大补雪参丸和天王保命丹。除了这种人工调制、便于携带的药物之外,有一些动物或植物也具有特殊的疗效。例如,《碧血剑》里的朱睛冰蟾;《神 侠侣》里的九尾灵狐和千年雪参;《倚天屠龙记》里的人血、火蟾;《天龙八部》里的人参、熊胆、虎骨、虎筋等,都对严重或奇特的内伤有效。

  中毒的情形则比较复杂。有些药物只是会激发性冲动的「春药」,有些则是会令人昏迷或丧失功力的「迷药」,大多不会令人丧命,但是,某些特制的春药和迷药,也需要专门的解药才能治愈。

  真正可怕的还是那些含有剧毒的药物、兵器和武功。有一些根本没有解药,中则毙命,有一些则必须服用特殊的解药,而通常只有下毒者才有解药或知道解毒的方法。因此,有一些精通药物的武林高手,便利用其独创的下毒方法(通常是用毒药),控制其部属或其他江湖人物,使其俯首听命,不敢反抗。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天龙八部》里,灵鹫宫的天山童姥利用生死符(事实上结合了内功、暗器和毒性)控制各帮各派的重要人物;《笑傲江湖》里,魔教(日月神教)教主任我行利用三尸脑神丹控制其部属;《鹿鼎记》里,神龙教教主洪安通利用豹胎易筋丸控制其门徒。而无论是生死符、三尸脑神丹,还是豹胎易筋丸,若不定时服用解药,则会痛不欲生,受尽折磨而死。

  虽然大多数的毒药、毒物都需要专门的解药,不过,有些门派和个人还是会炼制一些解毒药,以防万一。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射雕英雄传》里,「西毒」欧阳锋的通犀地龙丸;《飞狐外传》里,「毒手药王」的生生造化丹;《倚天屠龙记》里,武当派的天心解毒丹、「蝶谷医仙」胡青牛的牛黄血歇丹和玉龙苏合散、崆峒派的玉洞黑石丹;《笑傲江湖》里,五毒教(五仙教)的五宝花蜜酒。另外,特殊状况下,也可以采食天然的药物,像《碧血剑》里的朱睛冰蟾、《神雕侠侣》里的普斯曲蛇的蛇胆、《倚天屠龙记》里的佛座小红莲、《天龙八部》里的通天草,便都具有解毒的功能。

  总之,基于现实上的需要,疗伤、治病、解毒,几乎是每一个江湖人物必修的功课,武学著作,大多也有相关的篇章,例如,在《天龙八部》里,王语嫣便说:

  

  

    我看过的武学书籍之中,讲到治毒法门的著实不少。

  

  

  另外,在《射雕英雄传》里,最重要的武学书籍《九阴真经》也有「疗伤篇」,讲的是:「如何以气功调理真元,治疗内伤」。

  事实上,金庸在书中也指出:

  

  

    武术中有言道:「未学打人,先学挨打。」初练粗浅功夫,即须由师父传授怎生挨打而不受重伤,到了武功精深之时,就得研习护身保命、解穴救伤、接骨疗毒诸般法门。

  

  

  然而,一般武林人士,大多武功粗浅,医疗技术也不高明,只能处理简易的外伤。至于内伤或中毒,则有赖其师门配制的成药。总之,这一类型的医者,只能疗治轻伤,碰到严重的内、外伤或中了剧毒,只能求救于武林中的专业医者,或有赖武功、医术俱臻上乘的高手。

  武林中的专业医者

  武林人物自然是以各种武功见长,不过,也有一些人是以精通医道、医药闻名江湖,成为大家求治的对象。有些门派甚至就是以医药为其开宗立派的骨干,其领导人或弟子也都精于此道,以医药行走江湖。

  以门派来说,比较著名的有下列几个。

  一、《碧血剑》里的五毒教。其教主何铁手(何惕守)和教中人物何红药等人,都是用毒、解毒的高手。

  二、《飞狐外传》里的「毒手药王」一门。包括「毒手药王」无嗔大师,其师弟「毒手神枭」石万嗔,其徒弟慕容景岳、姜铁山、薛鹊和程灵素等人,都是用毒、解毒、治病、疗伤的能手。

  三、《天龙八部》里的神农帮。该帮是以采药、贩药,擅长用毒、医病,在江湖上立足。

  四、《天龙八部》里的星宿派。「星宿老怪」丁春秋和他的门人都以擅于用毒,令人畏恶。

  五、《笑傲江湖》里的百药门和五仙教(五毒教),号称江湖上的两大毒门,擅长下毒和解毒之道。

  以个人来说,以医术、毒术扬名立万的则有十个左右。

  一、《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里,「南帝」一灯大师的师弟天竺神僧,号称「治伤疗毒,天下第一」。

  二、《飞狐外传》里的「毒手药王」无嗔大师,虽以擅于用毒闻名,但也精于医治之道,著有《药王神篇》。

  三、《飞狐外传》里的程灵素,也就是「毒手药王」的小弟子,不仅承继了其师的毒术、医术,而且还青出于蓝,培育出「七心海棠」。事实上,她也是这部书的灵魂人物。

  四、《倚天屠龙记》里的「蝶谷医仙」胡青牛,外号「见死不救」,主要以医术见长,并在医学上大有发明创见,著有《带脉论》和《子午针灸经》。

  五、《倚天屠龙记》里的「毒仙」王难姑,也就是胡青年的妻子,擅长用毒,著有《毒经》,对于医道、毒术和武功之间的关系,有独到的论述。

  六、《天龙八部》里的「阎王敌」薛神医(薛慕华),被认为是「当世医中第一圣手」,喜欢结交江湖人物,以替人治病换取武功。

  七、《侠客行》里的「著守回春」贝大夫(贝海石),因久病而成良医,为长乐帮的要角。

  八、《笑傲江湖》里的「杀人名医」平一指,他的医寓中挂著一幅大中堂,写明:「医一人,杀一人。杀一人,医一人。医人杀人一样多,蚀本生意决不做」。据说,没有他治不好的人。而他「杀人医人,俱只一指」。

  九、《鹿鼎记》里神龙教的陆高轩大夫,不仅能疗伤、治病、解毒,药箱里还有打胎药。

  这些人物之中,像贝海石、平一指等人,都有不错的武功,其他则武功平平。但是,他们令江湖中人印象深刻的,都是用毒、用药、疗伤、治病的本领,这也是大家不敢轻易招惹、得罪他们的原因。因为,医药和武功一样,既能救人也能杀人。不过,他们的医疗方法,基本上和一般的职业医者并无不同,大多是利用诊脉断定病因、病情,并利用针灸和药物救治,只是他们的手段比较高明,因此能闻名于世。然而,在武侠世界中,真正一流的医者,其实还是那些武功和医术都是顶尖的高手。

  

兼擅武功与医药的高手

  

对于武林人士来说,一般的金创、外伤只是小事,真正不易处理的是严重的内伤和中毒,因此,比较深奥的武功(内功),大多兼具防病、治病、疗伤、驱毒的心法。例如,在《碧血剑》里,袁承志修练了华山派的混元功之后虽然时日尚浅,尚未有成,但「身子已出落得壮健异常,百病不侵」。

其次,在《射雕英雄传》里,郭靖腰间挨了杨康一刀,前胸又被欧阳锋的蛤蟆功击中,命在垂危之际,便是靠《九阴真经》「疗伤篇」所载的法门,在密室之中,七日七夜,由黄蓉助他运气疗伤,才告痊愈。

  而黄蓉被铁掌帮主裘千仞的铁掌击中双肩之后,身受重伤,性命垂危,则是郭靖便背著她求救于段皇爷(一灯大师),在一灯大师用一阳指替她点遍全身穴道之后,才保住性命。

  第三,在《神雕侠侣》里,小龙女虽然在练习《玉女心经》的内功时,因为受到干扰,惊怒交集,以致气息逆转,口中鲜血狂喷,身受严重内伤,但是,后来的疗伤工作,主要还是依赖这门功法。

  第四,在《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身中玄冥神掌之后,已无药可医,连张三丰、「蝶谷医仙」都无能为力。最后,还是靠修练《九阳真经》中的九阳神功,才用真气驱尽体内的寒毒,解除痛苦。后来,他还利用九阳神功替明教的杨逍、韦一笑及五散人逼出体内玄阴指的寒毒,治好他们的内伤。

  第五,在《天龙八部》里,大理段家的六脉神剑,不仅是威力强大的剑法(剑气),更是上乘的内功,具有解毒、疗伤的功效,段誉原本苦于体内真气乱窜,也因修练了六脉神剑才解除痛苦。

  第六,在《天龙八部》里,少林寺《易筋经

  》的神功,也具有解毒、疗伤的强大功能。游坦之饱受阿紫的各种折磨,又身中冰蚕的剧毒之后,还能活命,并且成为武林高手,便是修练了这门神功的缘故。

  第七,在《天龙八部》里,逍遥派的逍遥神功也具有绝佳的疗伤、治病功能。当逍遥派的掌门无崖子将其七十余年修为的逍遥神功(北冥真气)灌输到虚竹的身上之后,「聪辩先生」苏星河(无崖子的大徒弟)便告诉虚竹,以此神功「治伤疗病,可说无往不利」,而虚竹也以此治好少林大师和风波恶等人的内伤和寒毒。

  第八,在《笑傲江湖》里,令狐冲身受重伤之后,无法医治,不过,华山派的紫霞神功,魔教任我行的吸星大法,和少林寺《易筋经》的内功,都被认为可以治愈他的伤势。后来,令狐冲先后练了吸星大法和《易筋经》的内功,才完全恢复正常,并且功力大进。

  第九,在《鹿鼎记》里,韦小宝中了老太监海大富的毒药,原本是无药可救的。但是,红花会的老大陈近南(陈永华)却以其「内功」,将他体内的毒逼了出来,才保住韦小宝的小命。

  总之,修炼混元功、《九阴真经》、九阳神功、一阳指、《玉女心经》、六脉神剑、《易筋经》、逍遥神功、紫霞神功、吸星大法这一类的武学,不但可以使人成为一流的武功高手,其内功心法更可以疗伤、治病、解毒,不仅可以杀人,也可以救人。因此,在武林之中,一个武功上乘的高手,往往仅凭精湛内功,便够资格做一个杰出的医者。事实上,在金庸笔下,这一类的高手,通常不仅能以内功替人治病、疗伤,还精通医药。例如,在《碧血剑》里,金蛇郎君不仅武功盖世,还学会了五毒教用毒、解毒的本领,成为江湖中人闻风丧胆的人物。

  其次,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里,桃花岛的「东邪」黄药师和大理国的「南帝」一灯大师,不仅是排名前五名的顶尖高手,而且精通医道、医术,常能替人疗伤、治病。黄药师更亲自调制了一些疗伤、治病的药物(如九花玉露丸、田七鲨胆散),而且还炼制有毒的暗器(如附骨针)。此外,也是五大高手之一的「西毒」欧阳锋,则擅长解毒、用毒,其杖头双蛇,毒性奇烈无比,杀人无数,连「北丐」洪七公都差点因而丧命。至于全真教的丘处机,武功也不弱,而且还精通医道。

  第三,在《神雕侠侣》里,古墓派的「赤练仙子」李莫愁,非但武功不凡,而且还擅长用毒、解毒,拥有一部《五毒秘传》,练成了毒性强烈的冰魄银针和五毒神掌,伤人无数。其次,绝情谷的谷主公孙止,也是个武学高手,但同时也是用药的能手,谷中便设有炼药的丹房和藏药的芝房,拥有可以解除情花之毒的绝情丹和其他药材。此外,「金轮法王」更是精通武功、医药和毒术。

  第四,在《倚天屠龙记》里,武当派的祖师爷张三丰的武功应该是数一数二的,然而,他在医药方面也有不凡的成就,不仅能以内功替人疗治内伤、外伤,还炼制了不少解毒、疗伤的丹药(如天心解毒丹、白虎夺命丹、三黄宝腊丸、天王护心丹)。不过,在武功和医药方面的造诣都到达顶极的,应该是张无忌。他不仅得到「蝶谷医仙」胡青牛的亲传,还苦读古典医经和各种医方书籍,并且承继了「毒仙」王难姑的《毒经》,精通用毒、解毒之道。因此,在学成绝世武功之前,便已四处行医救人。后来,更学会了《九阳真经》上的武功和明教的武功心法「乾坤大挪移」,不仅使自己天下无敌,也强化了他替人疗伤、治病的功力。此外,蒙古公主赵敏也不差,不仅能打善斗,而且擅于使毒,身上常带有各种毒药(如十香软筋散、七虫七花膏)和伤药(去腐消肌膏、黑玉断续膏),更能用药物控制各大门派的高手,逼他们传授本门的武功。

  第五,在《天龙八部》里,万劫谷谷主锺万仇,武功也不弱,其家中也设有药房,储藏各种药物,其中甚至有春药「阴阳和合散」,而且还豢养了一只具有毒性的闪电貂。不过,真正兼具高深的武功和医药知识的,应该是逍遥派一脉。苏星河曾对刚入门的虚竹说:

  

  

    师弟,本门向来并非只以武学见长,医卜星相,琴棋书画,各家之

    学, 包罗万有。你有一个师侄薛慕华,医术只懂得一点皮毛,江湖上居然人称「薛神医」,得了个外号叫做「阎王敌」。

  

  事实上,在这部书里,几个武功和医术都一流的高手,都是逍遥派的。第一代有掌门人无崖子,其师姐灵鹫宫的天山童姥和师妹李秋水,武功都出神入化,也都精通医术,天山童姥更擅于用药物控制江湖群雄。第二代则有无崖子的大弟子「聪辩先生」(「聋哑老人」)苏星河、二弟子「星宿老怪」丁春秋和三弟子虚竹,其中虚竹更兼习天山童姥的武功和医术,成为最杰出的一位。第三代则有苏星河的徒弟薛慕华,人称「薛神医」,不过,此人武功还不在高手之列,只因精通医药而扬名立万。

  第六,在《侠客行》里,侠客岛的龙岛主和木岛主,不仅武功顶尖,而且还能将「断肠蚀骨腐心草」和其他药物熬煮成「腊八粥」,对于练武之人大有补益,而其门人也能调制毒药、药酒,可见他们对于医药之道也有不错的造诣。

  第七,在《笑傲江湖》里,魔教教主任我行也是兼擅武功和用药的高手,而其女任盈盈似乎也不差,不仅武功有一定的程度,而且能替令狐冲把脉看病,甚至能以琴曲(清心普善咒)缓解令狐冲的痛苦。

  第八,在《鹿鼎记》里,宫中太监海大富也有资格称得上是武功和医药俱佳,不仅化骨绵掌是一绝,其药箱中更有千奇百怪的药物。其次,红花会的陈近南不仅武功极高,以「凝血神抓」称雄武林,而且还精通以内力驱毒疗伤之法,并拥有解毒灵丹。不过,医药知识的水平和其武功成就不相上下的,应该是神龙教教主洪安通。他不仅武功高强,出手狠毒,而且还能运用各种毒药(如豹胎易筋丸、百涎丸)、补药(如大补雪参丸、天王保命丹)掌控其徒众,使其俯首听命。至于韦小宝,虽然嘻皮笑脸,不曾认真学习过武术或医术,但东摸西碰的,再加上因缘巧合,武功其实也已不含糊,而他下药的本领虽然不能算是高手,但是对于石灰、化尸粉、毒药、迷药、春药、泻药,却也运用自如,勉强可以进入高手的行列。

  总之,在武侠世界里,只有这一类的医者才接近完美无瑕,才能预防或医治各种的疾病和伤害,或利用其武功和医药打败敌人。他们是最可爱的医者,也是最可怕的杀手。

  

结语

  

总结来说,武林人物通常比较不容易生病,主要的危害是来自武林同道的武功和毒物。在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打打杀杀、奸奸诡诡的江湖中,任何高手都免不了会受伤或中毒。因此,江湖人物往往必须兼习医药,一方面可以自救救人,另一方面则能以药(毒药)制敌、杀人。

  在武侠的世界中,虽然也有一些不懂武功的职业医者,但是,他们的角色大都很不重要,江湖人物只有在极为紧急或特殊的情况下,才会求助于他们。即使是所谓的「名医」、御医、太医,在江湖人物眼中,几乎都具有负面的形象,不是昏庸无能,就是奸佞邪恶。换句话说,寻常的医术和药物只能治疗一般的疾病,无法满足江湖人物的需求。

  江湖人士最需要的是能疗治内、外伤的灵丹妙药和上乘内功,以及可以辟毒、解毒的药物和功法。不过,限于资质和机缘,每个人所能拥有的医疗知识和能力也有所不同。

  最差的一种,武功平平,医疗技术也不高,只能处理一些简单的金创、外伤,或靠师门的伤药、解毒药,治疗一些比较不严重的内伤和中毒。这一种自救自疗型的人物,应占武林医者中的多数。

  更高一层的是,武功高低不一,但却精通医术、药物,以专业医者的身分在江湖立足,成为大家受伤、中毒之后求救的对象,而有些门派甚至是以医药为其开宗立派的骨干。这一类型的医者,在江湖上有不错的地位,没有人敢轻易得罪他们。但是,他们毕竟不以武功见长,因此,除了程灵素之外,很少成为武侠世界中的主要角色。

  武侠世界中,真正的主角还是那些身具一流武功的高手。通常,他们也是一流的医者。因为,上乘的武功大多兼具治病、疗伤和解毒的法门与功效。而这一类高手往往又兼习其他医术,熟悉经脉、穴道、针灸、诊脉、药物之学,因此,可以处理各种复杂的伤、病。

  总而言之,在虚构的(古代的)武侠世界中,只有顶尖的武功高手,才能算是一流的医者。武功就是医药,医药也是武功,都兼具救人和杀人的功能。至于在真实的(现代的)世界里,武林高手似乎不再是一流的医者。但是,医药仍是一种强有力的武功,能救人也能杀人,更能控制人的身心。因此,在我们的世界里,只有一流的医者才是真正的武林高手。

  这种差异,也许是真实世界与虚构世界之间原有的分别,但是,似乎也是时移境迁的结果。在传统中国社会,到了西元前第三世纪的时候,已发展出一套有关人体生理的脏腑、经脉理论,以及以气为主的身体观。以诊脉判断病因、病情,以针灸、药方、导引治病,也从西元前第三世纪之后,逐渐成为正统的医疗方式。另外,旧有的神仙术和养生术(类似现代所谓的「预防医学」或「保健学」),也因道教在西元第二、三世纪之后大力倡导、发展而有新的突破,气功、内丹、丹药也成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因此,在传统中国社会中,要成为一个一流的医者,基本上,必须熟知人体的经脉、穴道,娴习针灸、导引、气功之术,并能调制、运用各种药物。而一些修练内功(内丹)的人士(以道士为最多),便大多具有这些知识和技能,他们不一定以替人疗伤治病为业,却往往是一流的医者。

  金庸的武侠小说既以宋到清的传统中国社会为背景,其武侠世界中,当然只有武功高手,才是一流的医者。至于在现代的社会里,大致来说,中国传统的医疗体系已丧失原有的典范和主流地位,因此,在医疗事务上,即使是武功高手也很少有用武之地。他们的黄金时代已经消逝,目前只能活跃在金庸虚构的武侠世界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