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新兵收砖盖房子--一篇我的“保先”笔记 -- 老卢

共:💬10 🌺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新兵收砖盖房子--一篇我的“保先”笔记

发现自己好穷啊

想着从故纸堆里翻出一些老文来,赚俩通宝

这是去年保先教育中写的一篇笔记。准备用它来

收点砖头来盖房子。

论先进性

先进性一词,通常认为,包有这几种含义。一者,是更精细,更复杂的。二者,是后出现的,三者,是更强大的。

这个词,起源于十八十九世纪,浮士德的“永恒上升”观和斯宾塞的“适者生存”观。先进代替落后,文明代替野蛮,成为那个时代人们的普遍认识。连累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在这股强大的潮流面前,也被曲解为“先进”、“优秀”、“文明”的种族和文明必然替代“落后”、“陈旧”、“老化”种族和人民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但是我们来看历史,却发现这中间有种种悖谬之处。举例来说,农耕文明应当比游牧文明更先进,然而不论是中国鼎盛时期的北宋,还是繁华的罗马,都是被蛮族攻灭的。成吉思汗更是了得,他的名言“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到处追杀敌人,抢夺他们的土地财富,听着他们的妻儿哭泣”,是在不需要后勤,没有繁杂的军事管理体系和参谋体系,只使用简单的弓箭和部落狩猎组织模式的情况下,就横扫整个欧亚大陆,击溃了装备精良、后勤和管理复杂的条顿骑士、波兰骑士和圣殿骑士,把拥有火器的南宋军队赶进了海里。

就生物界而言,也是如此。越高等的生物,越容易在受到损伤后无法生存下去或者繁殖后代。而低等“落后”的生物,常常很顽强。今天世界上的几乎每一种高等动物,都要忍受寄生虫的侵扰。这些寄生虫,大部分都是病毒,原生动物,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这样低等动物。而我们这些“高等”,“先进”的动物,却无法将他们从地球上抹去。

另一个方面,先进性带来的复杂性如分工等,确实提高了我们的效率,增长了我们的知识技术,能让我们享受到更多的人类的物质和文化成就。但由此带来的复杂系统的不稳定性和不均匀性也使我们饱受折磨。现代社会,大部分人都把工作看作是一种痛苦和折磨。人们多少在一定程度上被异化,为自己并不需要的一些东西付出健康和快乐。虽然物质足够充裕,但依然有着严重的贫富分化。而复杂的官僚机构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更可能使社会陷入危机之中。明朝的灭亡,就是因为三饷加派引起的。复杂的权力分配系统,以及挥之不去的官僚的腐化,是每一个现代国家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一个悖论出现了。先进性是否一定是“好”的?先进的复杂性带来的代价和其收益,其总效果是否总是一个增长的过程?这里面是有一个阈值的。在这个阈值以前,先进性恐怕带来的收益远远小于投入。比如火器的使用,在机械技术、化学、弹道学都不成熟的年代,显然不如弩来得优越。使用火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恐吓作用(对于敌方的战马)要比杀伤作用更大,看来并不值得追求这个“先进”。可是,如果火器这样的知识和技术,不经过自己的研究和应用,只使用“拿来主义”的“后发优势”,那么技术和管理基础的薄弱,却又无以支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五四以来,我们追求“先进”的潮流,乃是因为直面西方列强,我们有着灭国的危机。一架庞大的战车上的任何一颗铆钉,都会被自然地看作这架战车的一部分。何况是新教文明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后面的一整套管理体系和意识形态。我们很自然地把他们国力和武力上的强大,归因于他们的政治体系和意识形态。我们将其定义为“先进”。认为那是我们救亡图存的根本。

毛时代的“超英赶美”和“破四旧”,不是他一个人的选择,而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理。在那些年代里,人们前所未有的抛弃了过去,而把无限的希望投向未来。

然而,这样的极端做法,使我们原来的文化体系几乎连根断掉。二十年来的种种西方现代科技、管理、政治、文化的输入,在极大地发展了我国生产力的同时,更是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断裂。今天的中国人,都陷入一种失落和迷茫之中。“往日不复来,来日不可追。”到底何去何从呢?要我们的古老传统,还是要更新更强的时尚?如果我们的民族被外来的文化所融化,那么要那些“先进”的东西何用?但如果不吸收那些舶来品,或者不自己创新,我们的民族岂不是又受人欺凌,乃至无立锥之地?

这样的悖论,历史的每一个时期都不能避免。羡慕没影子的先贤,与眼馋最新的时尚,永远是人们同时具有的天性。在现实主义的发明创造成为公民精神的古希腊,一样有黄金、白银、黑铁时代的感叹,在崇古复礼、尊王攘夷的中国,一样引进了棉花、玉米、土豆、辣椒和红夷大炮、自鸣钟。一个民族是强调“先进”还是追求“守制”,在一个旁观者看来,也是优劣难辨。求新羡新的蛮族,总是被他所征服的文明同化,最后消弥于“先进”文明之中。而守旧的中国文明和基督教社会,却同样创造了光辉灿烂而又强大的文明。

于是,我们不禁要问:所谓“先进性”,其真正的内涵和价值到底是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在我们追求“先进”的同时,已经回答了。

 我们为什么要追求“先进”?因为“先进”乃是刻下民族求存,国家求强,政党求固所急需之新技术、新知识、新管理经验,较之发掘旧有传统,有更高的优先级。因为“五四”以来九十多年来遗风,以新为强,以新为善,深入人心,易于说明。

  追求先进者,其核心,乃是为了一党、一国、一民族,能够持续下去,不至断灭。此与追求传统,没有何本质不同。

  这个“先进性”的核心,就是可持续性。可持续的政党、国家、民族,就是“先进”政党、国家、民族,可持续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一定的线性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知识的积累。由于语言文字的作用,人类的知识与经验总是在不断增加的。这使得人类的发展,总能从简单到复杂,从“落后”到“先进”的。

  但这种规律,并不成为我们追求更复杂的、更新鲜的文化的理由。因为人类社会还被另一种规律所主持,那就是“自私的基因”。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其人民的根本是文化。文化自然地有延续自己的本能,即所谓“可持续性”。(要明白文化的可持续性,乃是一种结果,不是一种现象:所有没有强大的可持续能力的文化和文明,都被历史淘汰了。今天留下的文明,大抵都是极有凝聚力和持续力的。)

  这种可持续性,使得人类的文明往往倾向于保守已有的传统。自己的习惯才是最好的!无论民主政体还是专制政体,无论一神论还是多神论,不论是农业文明还是游牧文明,大家都抱有这样的信仰。这可视为基因的遗传。

  然而,在变化的环境面前,在新的文化基因的诱惑面前,文明也表现出另一种生命力。那就是变异的能力,改变一部分文化基因,来换得更好的资源利用率(生态位)。与生物形式一样,这是文化持续自己,发展自己的本能。

  这种持续自己,发展自己的本能,在我们身上表现出来,就是努力使得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在历史的潮流面前不被冲毁,就是一方面纳新革旧、求教于洋人,另一方面掘陈整故,求教于先贤。这就好比生物的进化。作为一个基因的集合,其“自私性”的要求尽可能多地遗传自己的基因。而作为在环境中求生存的个体的集合,物种又必须接受新的变异,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从恐龙进化为鸟,许多性状被改变了,许多基因被遗失了。但每一次遗失和改变,都保证了最大部分的基因被遗传下来。我们人类的文化也是如此。我们追求“先进”,是为了保证民族能作为一个独立文化集合持续下去。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这个文化集合会被不停地改变。可是每一次改变,文化都在尽可能保证了其最大程度的延续。

 

  历史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这种“可持续性”,就是犹太教的顽固保守,封闭纯洁的宗教传统,一直流传了二千多年依然熠熠生辉,另一个就是中国文化的宽容性,杂糅众多、眼花缭乱,却依然保持着同文同种的顽强生命力。这两个极端,很好地说明了,“可持续性”,乃是文化“自私基因”的核心要求。

  今天,我们努力追求“先进”,是为了一个强大的中国。明天,我们可能努力发掘传统,是为了凝聚我们的民族。这两者完全不相悖。这两者的核心,俱是“可持续性”。就是一个民族、一个文化的所谓“自私的基因”。只是我们身在其中,常常辨识不清而已。

关键词(Tags): #先进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