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大觀-北宋書畫特展 -- 雪个

共:💬17 🌺2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欣赏】展品選件-绘画

中國繪畫主要的課題,如描繪的技術、畫家的專業性、繪畫思想、畫科的類別、個別畫風或地域的建立,以及繪畫創作的文化氛圍等,在北宋時期(960-1127)都發展至成熟完備的階段,後代繪畫大致依循此時期所建立的模式與概念,拓展新的創作途徑。

山水畫將同時展出范寬〈谿山行旅〉(約1000)、郭熙〈早春〉(1072)及李唐〈萬壑松風〉(1124)三件國寶名蹟,三幅畫並列展出,可以觀察北宋山水畫在最盛期的成就與百餘年間的演變情形。

〈谿山行旅〉的作者范寬在宋代繪畫文獻中,被歸屬於「馳名當代」的專業畫家,現代學者有的從地域風格看,稱這幅畫為華北山水畫的代表;有的從構圖意念看,認為體現了中國畫移動視點的構圖特色,或認為此畫將唐代以來,層疊式的「高遠」構圖,發展至完美的境界,視為北宋「宏偉山水」的代表;另外也有從「道」的哲學觀念看,認為這幅畫具體呈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係。

点看全图

宋 谿山行旅圖 范寬

七十餘年後,神宗朝(1068-1085)的宮廷畫家郭熙,繼續〈谿山行旅〉的雄偉山水風格,在〈早春〉中,利用「高遠」、「深遠」、「平遠」的構圖法,經營出一幅全景式的「真山水」。畫中有實體的山川、林木、建築物,也有無具體形象的雲霧、煙嵐、空氣,顯示畫家高超的繪畫技能。〈早春〉中山石林木水流的合理安排,也被解釋為帝國氣象或人倫秩序的象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宋 早春圖 郭熙

〈谿山行旅〉和〈早春〉都有渺小的一般人物點綴於畫中,畫家悉心描繪出他們的身份、衣著、動作與情態,這種寫實的、敘述性的繪畫意念承自唐、五代的行旅山水,而在十一世紀後半北宋中期達到完美的表現。進入十二世紀,北宋最後的王朝徽宗皇帝時期(1101-1125),繪畫與詩結合,文學中抽象的,或象徵主義的手法引入繪畫。成於1124年的〈萬壑松風〉和前兩幅不同,沒有敘述性的點景人物或建築物,而是用深山、雲、松林、瀑布、湍流,呈現經常出現在詩歌中,描寫深谷松濤的題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宋 萬壑松風圖 李唐

五代以後花鳥名家輩出,四川黃荃承唐代各家,兼眾體之妙,其子黃居寀入宋搜仿名畫,故黃氏體大行北宋之初。〈山鷓棘鵲〉圖中巧妙地將鳥雀姿態融入自然中,營造出動靜得宜的氣氛。畫中圖案化的裝飾效果,保留唐代花鳥古拙華美的遺意。焦墨逆筆乾擦的石塊陰陽面,赭石加墨實畫的棘幹,及鳳尾蕨葉尖與山鷓喙爪的硃砂洗染手法,都是比較古樸的技法。棘條上的麻雀雖有繁簡之異,但並未被省略,這也是早期刻意求真的繪畫意念。

点看全图

宋 山鷓棘雀圖 黃居寀

神宗朝以崔白風格為尚,他不僅生動地掌握物象,更講究佈置構圖的生動靈活。〈雙喜圖〉中兩隻山喜鵲向一隻野兔鳴叫示警,野兔望向牠們,三者的姿態產生豐富的律動感。枝葉、竹、草受風而颯颯作響,也增添了活潑的氣氛。山喜鵲以工筆雙鉤填彩描繪,兔子的皮毛則以細膩的線條處理,隱去輪廓線,達到更寫實的形貌。樹葉、竹、草雖然也是雙鉤填彩,然荊棘採沒骨法染畫,樹幹的粗放筆觸與土坡的側筆揮毫,都增添全畫生動之意境。

点看全图

宋 雙喜圖 崔白

人物畫在北宋也有顯著的發展,除了繼承唐代優秀傳統外,也發展出特有的精緻構圖與細膩筆調。〈八達春遊〉描繪八名衣冠華貴之仕,騎著駿馬出遊,人馬各有不同的神情與動態,目光也圍繞在揮鞭綠衣人身上,群體的互動表露無遺。為使人物突顯,畫中背景做了簡化處理,空間被低欄區隔出上下兩個虛、實空間。樹石的細緻描繪及人物服飾的絢麗色彩,都呈現出皇室特有的富麗風格。〈八達春遊〉之構圖雖源自唐代樹下人馬圖,但全作的精緻度遠超過唐、五代之作。

点看全图

五代梁 八達春遊圖 趙喦

〈文會圖〉與唐代十八學士圖的主題有關,自唐閻立本受命畫〈秦府十八學士圖〉以來,即為後世畫家仿效的題材,歷代多有傳本。圖上有宋徽宗與蔡京的題詩,以古喻今點出宋皇室對文士的重視,更以此作為帝王統治下人才雲集的象徵圖像。全作用筆俐落,線條簡練剛勁,人物面部勾勒細緻有韻,神情雅俊,姿態各異,個性鮮明。竹樹之葉用雙鉤,線條沈著,設色明麗而協調,樹石草木背景,用筆亦工整精細,可謂極精妙之能事,充分表現徽宗畫院精緻明淨的風格。

点看全图

文會圖 徽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