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平津战役前后的傅作义(一) -- northeast

共:💬62 🌺19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平津战役前后的傅作义(三)

评价平津战役后的傅作义,不能不提平津战役。有人会说,不就是傅作义打了败仗嘛。其实,同样是打败仗,评价不一定相同。打败仗当然不是好事,但当时或以后的评价不一定差,甚至有虽败犹荣的例子,比如傅作义当年守琢州。而在平津战役期间,傅作义的表现我认为简直就是“完败”,这对傅作义心理上的打击和影响小不了。参加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的很多国民党将领事后都对蒋介石的插手指挥很不满,可傅作义恐怕就没办法抱怨蒋委员长了。

解放战争初期,在华北地区,国民党军队名义是归北平行辕(主任为李宗仁)指挥,下面还分第11、12两个战区(第11战区司令是孙连仲、第12战区司令是傅作义)。李宗仁在回忆录中说北平行辕没什么实权,是否是真的不好说,反正后来李宗仁后来去竞选并当选为副总统,离开了北平。“北平行辕”时期,孙连仲的仗打的不好,甚至他的司令部还闹出了“共谍案”,而傅作义表现要出色一些,李宗仁一走,蒋介石干脆把华北地区的国军“整和”为“北平剿总”,任命傅作义为司令。傅作义刚当司令的时候,蒋介石实际上并没有把实权交给他,“北平剿总”下属部队中傅作义系部队是少数派,而对于蒋介石嫡系部队,蒋介石暗中指示他们“军事上听傅作义的,政治上听陈继承的”(陈继承是“北平剿总”的副司令)。傅作义与陈继承的关系很差,简直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傅作义甚至向蒋介石提出辞职、坚决不干了。蒋介石对傅作义表示:“你要是能推荐一人接替你,我就同意你辞职。”傅作义说:“陈继承已经掌握了‘北平剿总’的所有权力,完全可以胜任。”估计蒋介石感觉军事上还是离不开傅作义,忍痛调走了陈继承,傅作义才真正掌握了实权。所以后来平津战役没打好,傅作义怨不了蒋委员长,当然掌握实权这一点对于傅作义后来组织北平和平解放也是有利的。

辽沈战役后,蒋介石一度希望傅作义带领华北国军撤退到南方去。要是真的如此,也就没有平津战役了。不过傅作义没同意(当然傅作义肯定有自己的小算盘),我认为傅作义的这个决定还不算“昏招”,因为如果华北国军真的一枪不放就跑了,固然会保全部队,但对军心、民心的打击小不了,怎么也得在华北打一打再撤退。傅作义让手下的参谋们研究一下今后的策略,参谋们提出三个方案:一是通过海路撤退到南方;二是西撤绥远;三是蒋系部队通过海路撤退到南方,傅系部队西撤绥远。傅作义说第三个方案显得不“团结”,不要公布了,把前两个方案告诉手下将领们讨论一下。讨论的结果是大家都认为通过海路撤退到南方还有点希望,西撤绥远显然没什么前途。傅作义在此之后也确实进行了很多撤退到南方准备工作:在天津找了新司令部的地点(准备司令部转移到天津时用);大批傅系部队的军官家属被转移到天津。傅作义甚至把自己的家属转移到南方(所以平津战役期间只有傅冬菊这一个家人在身边);还用自己的积蓄买了批货物,定好在香港交货,明显给自己留后路……但也不能说这时候傅作义已经下了撤退到南方的决心,放弃自己经营多年的“根据地”绥远显然也是件很难的事,所以傅作义摆了奇怪的“一字长蛇阵”:为了收缩兵力,在放弃了热河省会承德、河北省会保定、山海关等地后,“北平剿总”的部队从西往东部署在归绥、张家口(察哈尔省会)、北平、天津、塘沽等地。

要说“一字长蛇阵”的最大缺点,讲评书的恐怕都知道,就是怕被分割包围。傅作义这个水平的将领不会不知道,但很明显华北地区的共军实力不足,而东北共军经历了一场辽沈战役急需休整(辽沈战役前东北野战军休整了近半年),所以傅作义认为暂时没危险。毛泽东在这次“高手过招”中,明显眼光更高,针对傅作义暂时的犹豫,命令东北野战军提前入关,同时命令华北军区的杨成武兵团围攻张家口、吸引傅作义的注意力。张家口的兵力原有孙兰峰兵团的一个军(第105军)、几个独立师、两个骑兵旅以及一些地方保安团,傅作义急调35军的两个师、104军的一个师增援张家口。

接下来,发生了一件大事:东北野战军入关的行动被发现了(一般资料都说是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打密云城导致打草惊蛇),电影《大决战》中有情节反映了这段历史。但我听说的情节更有戏剧性:那个阶段,傅作义对张家口非常重视,每天上午坐飞机从北平飞到张家口,与张家口的将领们开“现场会”,下午再飞回北平,天天如此。傅作义是一次在张家口开“现场会”的时候听说东北野战军入关的消息,他在会议上当场就咨询大家的意见,一个独立师师长建议:“请傅老总速下决心放弃张家口,主力撤往北平。如果不想这么快放弃张家口,我愿意率领本师人马和地方保安团留下来掩护主力撤退。”傅作义把这个师长表扬了一通,但还是下不了放弃张家口的决心,应该说这是傅作义的一个失误,失去了保全张家口主力的机会。但傅作义接下来的决定也算有水平:决定35军的两个师撤回北平,如果真能最后保全35军主力对傅作义也是不错的结果,因为35军是傅作义的命根子,而张家口的其他部队相对来说在傅作义心中的地位要差一些。

但接下来的情节我在阅读的时候吓了一跳,35军军长郭景云居然说了句:“那就请傅老总回北平后下个命令我再走。”因为我已经知道了35军后来被消灭的结局,很奇怪为什么郭景云这时候一副不着急不着慌的样子。要说郭景云这个态度也不能完全说是“轻敌大意”,因为35军有自己的“法宝”:400多辆汽车。35军的汽车也算傅作义的一大“创举”,傅作义拨出一个汽车团专门为35军服务(也就是说这400多辆汽车其实不是35军的),有汽车坐的35军也就“机械化”了。虽然这个“机械化”有点土,但很管用,几个轮子一转,比两条腿快多了。有速度上的优势,郭景云感觉没什么可担忧的。

傅作义回北平后下了命令,35军就准备撤退了。事后看来,郭景云这个军长实在有点问题,从刚开始准备撤退就出问题了……

土鳖扛铁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