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读书偶记之《吴小如戏曲随笔集》 -- 家干

共:💬11 🌺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嗯,吴小如确是一个直率的老先生

我曾经看过他写的《京剧老生流派综述》和《鸟瞰富连成》,《盛世观光录》两本小册子。

吴小如是老先生了,现在好像是北京一个大学的教授。吴先生还有一个弟弟,叫吴同宾。兄弟两个人都是京剧专家。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天津电视台有一档京剧节目,每一期都请吴同宾主持。我曾经买过吴同宾编的一本京剧入门工具书。

吴小如的书里面,对人的批评往往毫不客气。楼主举的例子很典型。我记得吴先生在《盛世观光录》里面说,“现在有的人把袁世海的艺术称为袁派,这等于说每个京剧演员都能立派”(大致是这个意思)。这话说得,真是够直接的。

吴先生在艺术上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人,自己说过“近年来对听戏看戏已经意兴阑珊”。但是他好像并不像楼主说的,如同一些老先生一般,唯谭,余是尊而不喜其他。他好像对马派就不完全持批判的态度。

我个人的感觉,京剧还是一个发展的艺术,不能一味的厚古薄今。我听过的前辈唱段,谭鑫培的《战太平》里“谈英雄失势入罗网”一段,感觉超过了谭门后辈,但杨宝森的《秦琼卖马》中的“店主东代过了黄彪马”一段的表现力,就超越了谭和余。而我听金少山的花脸唱段,可能是录音效果的原因,并没有感觉他有人们传说中的“百年不遇的好嗓子”。相反,我觉得他的唱段有时候声音发闷。单就高亢嘹亮这一点来说,有时候还不如孟广禄。

我喜爱京剧有十几年了,但是自身音乐修养不好,所以也是瞎听瞎评论。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多指正。

吴小如除了这些京剧评论的小册子,还有一个贡献,就是和他人合作整理了一本戏考。这本戏考是京剧老唱片档案。里面详细记录京剧前辈们都录制过那些唱片,是那个公司出品的(那时候最主要的唱片公司,一个是大名鼎鼎的百代,还有一个是胜利,又叫“物克多”),谁操琴伴奏的,效果如何(比如谭鑫培的唱片就有唱错,唱倒的地方)等等。这是我们研究京剧历史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

京剧的发展,有时候会一些文人会起很大的作用。吴小如先生是一个例子。更早更著名的例子是梅兰芳的左右手齐如山和张彭春。而最令人佩服的,恐怕还是现在首都师范大学的欧阳中石先生。作为奚啸伯先生的传人,欧阳先生虽然始终是票友的身份,但却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保存了奚派艺术的火种,又培养了张建国这样的传人,从而在奚派的发展中期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