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侃侃轰炸东京中的燃烧弹 一 前言 -- 龙骑兵

共:💬199 🌺852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来了】陆航对德战略轰炸的理论和经验

对德国战略轰炸的经验

战前一直以来,美国陆军航空军的高级将领们,从陆航总司令官亨利.H.阿诺德上将到各级指挥官都有一种强烈的意识:空中力量应作为一种独立的战略力量,能够凭借强大的战略轰炸等方式单独赢得一场战争。仅凭对敌人后方的工业心脏和核心地带的大规模战略轰炸,足以令敌人丧失进行战争的能力和意愿。这种崭新的作战方式,是美国海军和地面陆军(尽管此时美国陆航仍是美国陆军的一部分)所无法做到的。如果陆航能够在未来的战争中凭借战略轰炸的方式证明其绝对的战略价值,将极大的有助于陆航达到一直追求的目标:最终成为一支独立的战略军种。

实施大规模战略轰炸,战前陆航有自己的一套战术条令:大规模重型轰炸机编队将独力突破敌人的空防,在昼间前往敌方目标上空,于高空实施极精确的轰炸,摧毁作战方案中仔细挑选的敌方关键战略目标,这些目标的损失将严重打击敌方的战争能力和工业能力。这套战术条令基于以下五点要素:

1. 现代国家严重依赖大型工业和经济体系为其武装力量提供武器和后勤补给,同时这套体系也为高度工业化的城市及地区提供生活必需品和相关服务。对这套体系的摧毁将有效打击敌方的战争能力和战争意愿。

2. 每个大型工业和经济体系都存在某些关键点,对这些关键点的摧毁将大大破坏整套体系。轰炸机拥有足够的轰炸精度摧毁这些关键点。

3. 大规模轰炸机编队能够独立突破敌人的空防并摧毁目标,而不需承担严重的损失。

4. 仔细并精确选择敌方的工业/经济/社会目标,并用空中力量进行摧毁,将对敌方工业国产生致命的打击,空中力量能够借此赢得一场胜利。

5. 如果敌方在关键目标被摧毁后依旧坚持抵抗,那么使用空中力量轰炸敌方的城市将是最后的手段。对城市的轰炸应着眼于削弱其防御能力,而非摧毁城市和大量杀伤平民。

美国陆航认为,他们此时拥有的B-17和B-24重型轰炸机足以凭借大规模编队打破敌人的空防,轰炸德国和日本的腹地工业区。良好训练的轰炸机组,再加上先进的诺顿轰炸瞄准具,将会有效完成对敌方关键工业设施的高空昼间精确轰炸。战前航空队战术学院对美国工业化城市如纽约等的考察,使得他们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少数关键点,如供水系统,交通枢纽等被摧毁,将令整个城市的工业和生活体系崩溃。不过,在战前陆航就开始担心,他们也许无法在战时获得让B-17和B-24将德国或日本纳入作战半径的航空基地,因此陆航开始策划发展新一代的远程重型轰炸机:B-29。

当美国从日本偷袭珍珠港的震惊中恢复过来,开始筹划对日本的战略反击时,日本已经在太平洋上连续夺取了大量的岛屿并控制了中国大陆的相当部分,构筑起“绝对国防圈”。太平洋上已经没有一处盟国控制下的航空基地,能够让陆航现有的重型轰炸机将日本纳入其作战半径。即使陆航不愿意根据美国“先欧后亚”的战略策划行动,对德国进行战略轰炸也成为此时唯一的可行选择:使用英国航空基地足以将德国纳入轰炸范围。此时英国皇家空军轰炸司令部已经对德国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战略轰炸。和美国陆航不同,英国皇家空军对昼间高空精确轰炸并不感兴趣,尤其在亚瑟.T.哈里斯空军上将于1942年2月接掌皇家空军轰炸司令部后,英国皇家空军的重型轰炸机群开始对德国城市进行夜间面积轰炸。这种轰炸方式力求摧毁工业城市的主要部分,包括其工厂,社会管理机构,工人和平民的居所等。和昼间高空精确轰炸所计划的摧毁一小部分关键目标相反,面积轰炸的目的在于摧毁整个工业城市,包括其工业体系和社会体系。

理论上,精确轰炸比面积轰炸效率更高。但在实际行动上,精确轰炸远不如面积轰炸有效。精确轰炸要求拥有敌方关键工业区准确和实时的情报,这些情报从来都是任何一个国家所极力保守的机密。对于极为关键的工业目标,敌方会花大力气进行伪装和保护,或者进行分散生产和转入掩体,使之难以被摧毁,即使有所损伤也能很快修复。但面积轰炸就不需要如此精确的情报。面积轰炸所覆盖的面积远大于精确轰炸,也不需要太专门的精确轰炸设备和经过复杂训练的机组人员。而且,面积轰炸可以在夜间和恶劣天气下进行,这时敌方对轰炸机群的防御相对困难。面积轰炸的唯一缺点在于,必须投入数量巨大的轰炸机群,才能对目标达成计划中的摧毁程度。由于面积轰炸的目标基本为工业城市,在摧毁工业目标的时候必然造成巨大的平民死伤。这些问题在精确轰炸中则要小的多。死伤的平民如果属于盟友的国家(比如战时在盟国轰炸被占领法国时丧生的法国平民),将会引发十分麻烦的政治问题。

直到1943年初,进入全面动员的美国工业才让陆航在英国集结起足够数量的重型轰炸机,对德国实施有效的战略轰炸。英国首相邱吉尔一直认为,英国皇家空军实施面积轰炸的做法是最有效的,因此他要求美国陆航放弃昼间精确轰炸的做法,加入英国皇家空军的大规模夜袭。在1943年1月的卡萨布兰卡会议中,邱吉尔再次向罗斯福总统提出这一要求,获得罗斯福总统的暂时同意。在美国空军的历史文献里,这一协议被干脆的称为陆航的“危机”。战术变化将迫使美国陆航重新制定新的作战计划和战术条令,对机组进行重新训练,并对轰炸机进行相应的改装,比如说消除B-17引擎废气排出管的尾焰,以免B-17在夜间暴露其行踪。对于美国陆航的将领们而言,这种变化最难接受的并非是技术和战术上的问题,而是意味着他们一直以来的努力白费了:当他们极力摆脱美国陆军的制约时,却不得不听命于英国皇家空军。阿诺德上将决定不直接出面反对两位政治家的决定,而是派出驻英国的陆航轰炸机部队指挥官艾拉.依克尔少将面见邱吉尔首相,劝说其取消这一请求。依克尔少将圆满完成了任务,尽管很大程度上是邱吉尔的参谋班子的功劳。这些英国将领们建议邱吉尔,应允许美国实施单独的昼间轰炸。一名美国陆航的指挥官事后不无后怕的说,这将是“我们在欧洲作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总算免于英国皇家空军的制约,美国陆航必须认真面对其真正的对手:德国空军。在1942年到1943年的一系列昼间轰炸行动中,无护航的B-17和B-24机群在德国空军战斗机的攻击下损失惨重,到1943年后期美国陆航不得不暂停对德国腹地的轰炸,等待新的远程护航战斗机列装部队。1944年初,在远程护航战斗机的协同下,陆航的昼间轰炸才取得预想中的效果。而且,天气始终是另一个问题。在晴朗的天气,没有地面高炮的密集弹幕,以及空中德国空军战斗机的袭扰下,使用诺顿轰炸瞄准具可以取得很好的轰炸精度,可这种机会基本不存在。幸好,轰炸雷达的出现解决了部分问题。英国皇家空军装备的H2S对地雷达能够透过云层分辨湖泊,地面和人工建筑群,但仅此而已。麻省理工雷达实验室设计的H2X对地雷达自1943年秋季起少量列装美国陆航,这种雷达绘制的地面图像稍有进步,但仍不足以描绘出足够清晰的地面图像,供轰炸机群精确轰炸指定的工厂和建筑。在美国空军的官方历史里,这一时期的对德国战略轰炸被形容为“一种实质上的面积轰炸”,所投下的炸弹中只有4%落在目标周围1英里半径内。由于昼间高空轰炸的准确度极低,在轰炸数平方英里大小的目标时才有一定效果。换而言之,瞄准工业城市中心进行轰炸比瞄准特定的工厂进行轰炸要有效的多。大战后期,陆航高级将领们已经意识到英国皇家空军坚持的面积轰炸的优越性,事实上,美国陆航对工业城市实施面积轰炸的次数比官方统计要多的多。陆航统计最后18个月的对德国战略轰炸中,陆航出动100架重型轰炸机以上的编队执行官方定义的“面积轰炸”任务至少69次,向德国25个城市投掷共60000吨炸弹。出于可以理解的面子问题,大部分陆航后期对德国城市的面积轰炸通常被冠以“对重要铁路交通枢纽的精确轰炸”之类的描述。德国城市的特点,重要铁路交通枢纽通常位于大城市的中心,因此对这些交通枢纽的大规模轰炸就意味着对城市的大规模轰炸。尽管美国陆航大量使用H2X雷达协助轰炸瞄准并将之归入精确轰炸,可是对地雷达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英国皇家空军实施面积轰炸时H2S雷达的角色并无二致。这一阶段的“精确轰炸”,从策划,执行到效果都和面积轰炸没多少区别。更有甚者,陆航在这一时期的轰炸中大量使用凝固汽油燃烧弹,而燃烧弹在对付名义上的目标“铁路交通枢纽”时效果远不如高爆炸弹,却是摧毁城市的最佳武器。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美国陆航放弃了精确轰炸的理念。陆航从对德国战略轰炸中得出的经验是,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无法对小目标实施精确轰炸。因此,当德国的天空长时间被云层遮盖时,美国陆航则发动名义上的“精确轰炸”即实质上的大规模面积轰炸,好过呆在英国基地无所事事。许多人常为这一问题迷惑不解:为何美国陆航坚持对德国实施精确轰炸,而对日本则实施面积轰炸?鉴于欧战后期的陆航实质上开始实施大量的面积轰炸,这一问题的争论也许不再必要了。

对德国战略轰炸中,B-17和B-24重型轰炸机,尤其是前者,显示了极为卓越的地位,让战略轰炸的重要性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战略轰炸并非是击败德国的主要原因,东线苏联红军的战略攻势,以及西线盟军在意大利和法国的登陆,显示了地面战斗仍对于战争起决定性作用。在1943年10月,联合战争计划审查委员会的远东战争计划组发表的一份报告声称:“欧洲的战争经验清楚的表明,战略轰炸力量不起任何决定性作用。对日本作战必须依靠地面力量的胜利,空中力量只起到支援作用。最终胜利必须通过对日本本土的登陆来完成。”幸好,在陆航将领们的不懈争取下(抗议的一个重要理由是,这是在根本无法正确评估对德国战略轰炸的效果时就轻率下结论),1943年12月2日,盟国联合参谋会议发表的对日总战略修改为如下语句:“根据我们的研究,登陆日本本土也许并不是击败日本的必要方式,通过全面海空封锁以及高强度的战略轰炸也许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但整个计划必须符合对日本登陆的一贯性。”

因此,阿诺德上将和其他陆航将领们仍必须为争取航空力量独立继续努力。他们需要另一种武器和另一场战争,来显示战略空中力量的决定性地位。这一重任,落在了新式的B-29重型轰炸机和即将展开的对日本全面战略轰炸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