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开国第一战】第41章 轻敌上阵 江拥辉白马失手 (1) -- MacArthur

共:💬252 🌺74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四八章】一山难取 克拉克脸上无光 (3)

[SIZE=2]一山难取 克拉克脸上无光

全线反击 王建安心中有数[/SIZE]

(续上)

邓华代司令员正在西海指主持工作,杨得志立马拍板作了主,给王建安复电并上报军委:

建安同志并报军委彭总转邓华:

3月31日电悉,建议发动一次战役反击甚好。如敌5月10日前不向我进攻时,我同意经军委批准后发动一次反击作战。唯我们为最近第二十三军、第四十六军、第四十七军在“丁字山”、“老秃山”、“织女星山”等战斗,是经过较长时间周密组织与充分准备的,且只有为敌一个连以下兵力;而对一个营阵地的反击,根据过去的经验,要更为慎重,歼敌一个营兵力的战斗尚不多。关于反击时间,因新兵目前东北只集结了4.7万人,西南10万新兵要在6月才能开抵东北完毕,且均未经过一定训练。为保证战斗发展有持续的兵员补充,至早应在5月下旬,而现在战备工作尚未全部完成,各军4月份须以战备为中心任务,目前不得牵扯部队这方面的精力。反击的准备则依前电在5月上旬进行。请充分准备意见与材料,届时志司准备专门召集会议研究。

以上是否有当,请军委指示。

杨得志

1953年4月1日

4月4日,军委的回电来了:

得志并建安同志:

建安3月31日电、得志4月1日电均悉。根据目前情况,在我确有充分准备下,举行小规模歼灭战。每次歼灭敌一两个排至一两个连,例如“丁字山”、“老秃山”、“织女星山”一类的作战,使我第九兵团及其它兵团取得新的战斗经验及促进停战谈判均有利……至于一次同时在全线打毁10个据点之敌的战役性作战则以待至5月中旬或下旬为宜。

军委

1953年4月3日

根据军委指示,志愿军总部首长决定:

继续加强东西海岸防御工事,随时准备粉碎敌人的进攻,同时采取针锋相对的方针,除继续进行个别的战术反击外,如5月上旬敌不向我进攻,我则于5月中、下旬举行类似于1952年秋季那样的战役性反击作战。

军委批准了这一决定。

你看毛泽东的这两手多厉害,那边谈的在为艾森豪威尔准备梯子,这边打的在为艾森豪威尔准备眼药,变着法儿的要让美利坚合众国上路子。

那艾克敢不乖乖就范?

4月20日,志愿军总部预先向全军发出战役指示。

4月30日~5月4日,志愿军总部召开党委会议,最后敲定了反击的战役指导方针和部署。

这又是一次百战将星的云集。

他们中有不少是刚从国内赶来轮换的高级将领——中央军委批准志愿军总部的反击决定时就已经看到,这很可能是朝鲜战争的最后战斗了,应抓紧让国内的高级将领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来感受现代化的战争,以培养和锻炼高级将领队伍。因而决定,志愿军参谋长解方、第十九兵团司令员韩先楚、第二十兵团代司令员郑维山轮换回国任职;从国内赶来轮换的李达接替解方任志愿军参谋长,许世友任第三兵团司令员,黄永胜接替韩先楚任第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勇接替郑维山任第二十兵团司令员。

5月5日,中央军委又调第二十兵团政治委员张南生任志愿军政治部副主任,王平接任第二十兵团政治委员。

为加强对作战的指挥,军委要求来轮换的高级将领在5月上旬赶赴部队,准备回国的高级将领则在主持反击作战后再走。

会议结束后,志愿军代司令员邓华、副司令员杨得志、参谋长解方、政治委员李志民联名下达《举行夏季反击准备工作的补充指示》,明确提出:战役的目的是消灭敌人,锻炼部队,汲取经验,配合谈判。根据“联合国军”的分布情况,西线部队以打击美军为主,东线部队以打击伪军为主。

战役指导的基本精神只有4个字:

稳扎狠打!

稳——积小胜为大胜,不急于求成,攻击目标不超过一个营。而且在歼敌之后还要准备粉碎“联合国军”两至三个象“上甘岭”那种规模的反扑。

看见没有,稳,好象很保守,其实很令人振奋——要打两到三个象“上甘岭”规模的那种反扑!要没有充足的底气,有力的保障,邓华们敢说这个话么?这说明,中国军队从战场准备、后勤保障到作战能力,都发生了质的飞跃,日益走向了不可战胜。

狠——放开手脚打!没有保障顾虑,没有两翼顾虑,干吗不放开打!

长进了,长进了,从精神到物质,都长进了。

其实这个指示中还有一个没概括出来的字:

活!

首先是目标函数订得很活。

虽然是阵地进攻作战,但仍然保持了某些运动战的特点,依攻击目标的工事、地形和敌情确定作战目的。倘目标工事坚固,有坑道,地形又利于控制,则攻克后坚决固守之——此为重点目标;倘目标工事虽较坚固,但无坑道,或地形不甚有利,则攻克后视情况或守或主动放弃之,然后再以第二、第三番部队乘敌立足未稳进行反击,经过拉锯式的反复争夺,达到大量杀伤敌人最后控制阵地的目的——此为第二类目标;倘目标工事不强,地形不利,又非要点,则专以攻歼守敌为目的,抓一把就走——此为第三类目标。每个军同一时间内只保持一个重点目标,第二、第三类目标亦最好是各保持一个;而当敌以一个师反扑时,每个军保持一个重点目标;当敌以两个师反扑时,每个兵团保持一个重点;当敌反扑时间长、规模更大时,则全线只保持两个重点,其它方向则停止争夺,以保证兵力、火力的集中和弹药、器材的供应。

这种指导原则极其集中地体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活”的灵魂。

其次是发起时间上的“活”。

这次反击作战拟分3个阶段实施,发起时间上也采取统一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每一阶段作战10天,间隙5天。开始阶段,全线统一动作;第二、第三阶段,或全线统一,或由各兵团统一,视情况再定。为分散敌之兵力、火力,每阶段作战最好在敌一个师的正面上选择两三点同时攻击。

这是土八路的老章法,为的是不让克拉克摸着规律。

为保障作战胜利,志愿军总部又进行了兵力调整:

首先,从第二线部队中抽调了9个步兵师,从西海岸抽调和预备炮兵中抽调了野榴炮8个营、火箭炮兵4个团、战防炮一个团、高射炮兵一个师另两个团、工兵6个营,分别加强给参加反击的第一梯队各军,以保持持续作战能力;其次,将在东北整训的一部分新兵补充到正面各军,并给正面各军增编了一个3 000~4 000人的补充团,保证随缺随补;同时,以第十六军、第五十四军和榴弹炮兵第一师、第二师两个团、火箭炮兵第二十一师两个团为志司总预备队。

这个底牌,在这支军队当时的历史上,是最牛气的一张。

我们在三八线上,炮多粮又足,兵强马又壮!

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叫他在哪里灭亡。

敌人要不来进攻,我们就叫他赶紧往后逃亡!

第一线参战各军进行了充分的进攻准备。

各级首长们挑来选去,最后确定了56个目标,其中营级目标7个,连级目标17个,排的目标32个。上上下下都进行了沙盘作业和模拟演练,侦察分队也细密地组织了侦察捕俘,攻击分队也全部在前沿200米冲击线附近秘密构筑了屯兵洞,选定了潜伏区。

到了5月上旬,除了对重点目标的准备尚未完成外,其它第二、第三类目标的进攻准备全部完成。

政治工作、宣传鼓动也挺到位,大伙儿劲儿都鼓得足足的。

就等着动手啦!

按志司原来设想,是5月31日完成准备,6月1日发起进攻。

可邓华、杨得志们看看5月份那谈判桌上的形势,一时半会儿恐怕谈不出什么道道来——至少6月份不会有什么结果,新轮换来的那些战将也全都吵吵着快点打,说这是压台戏再不打咱就捞不上打啦。

邓华、杨得志也被吵吵烦了。

那就打吧打吧,砍倒了树省得老鸹叫。

准备好的先打,重点目标仍按原计划6月1日开打。

也是巧了,恰好在这当口,美国人又送过来一个“打”的由头。

中国人递上那把梯子,美国人扭扭捏捏不下。

由于艾森豪威尔和李承晚那对榫头还没有对上,谈判桌上的美国人也只好先在一些细节问题上胡搅蛮缠拖延时间。为了打破僵局,中朝方又把梯子递高了一点,于5月7日提出解决战俘问题新方案,主张由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瑞士、瑞典及印度组成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看管不直接遣返的战俘,并由战俘所属国家向战俘进行4个月的解释,以保证他们的遣返问题得到公正解决。

这一下使双方的立场更加接近,国际舆论也立马为之动容。

这当口上,不识趣的美国人却做了一件不识趣的事。

5月13日,板门店谈判的美方代表又提出一个方案,主张将一切不直接遣返的朝鲜籍战俘“就地释放”,并对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的职权和战俘所在国的解释工作加了许多限制条款。

这一下,中国人还没发言,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美国盟友们全火了,纷纷骂美国人没事儿找事儿,存心不让大家消停。

美国国内舆论也表示了不满。

其实板门店的美国代表们多少有些冤枉。

这还不都是李承晚这个老东西跟艾总统磕绊弄出来的事儿吗!

也就是在这一天,中国军队在全线大打出手。

不管邓华杨得志们主观上是怎么想的,中国军队在这个节骨眼上大打出手,确确实实地造成了一个极为有利的客观效果: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中国人在赶着美国人喝罚酒、下梯子。

这叫赶得早不如赶得巧。

**********特许版权,请勿转载**********

关键词(Tags): #朝鲜战争#双石#开国第一战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