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遥想当年军训时—入校 -- 正宗鲁皮皮

共:💬155 🌺104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遥想当年军训时---刺头兵

先给刺头兵下个定义: 在基层,有的连队干部习惯把个别不大听话、好给干部出难题、找“麻烦” 的战士贬称为“刺头兵”。古往今来,军队里的刺头兵一直是基层将领的挠头问题,关于这方面的经验讨论在部队基层军官中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黄宇仁先生在《万历十五年》里有一章讲戚继光,提到戚继光的募兵原则“是只收农民而不收城市居民,他认为来自市井的人都属于狡猾无赖之徒。......在这个标准下招收来的兵员,都属于淳朴可靠的青年农民,而“鸳鸯阵”的战术,也是针对这些土兵的特点而设计的”。这个“鸳鸯阵”的名词有点暧昧,总让一些男同志想到不好的东西上去,其实这个阵法是戚将军针对当时倭寇的战术特点对症下药而配置的12人战斗单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

我想戚将军憎恶的“市井狡猾无赖之徒”就有一层刺头兵的意味吧。

从另一个角度看,其实刺头兵也有好的一面。刺头兵的行为说明这种兵比较有独到见解,个性较强,心理素质好,说白了,不傻。《血色浪漫》里的钟跃民和张海洋就为刺头兵的典型。可是培养侦察兵的时候,这种兵却是教官的最爱。

P大生都是从全国众多高中学子里脱颖而出之人,独到见解,个性较强的不在少数,所以刺头兵不少。教官普遍反映刺头兵主要集中在城市兵里,而其中又以北京兵为最多。(这里咱们河南人也有机会拿北京人说一回事儿了。)

这是由北京的城市特点决定的。北京人天天见得是什么呀,天子,紫禁城,车队,天安门广场;你河南人陕北人见得是什么呀,山药蛋,羊羔子,黄土地.北京开出租车的都恨不得比朱镕基都牛,更别提能那些考上P大的骄子们。

像鲁皮和区队长因为强制看电影事件发生言语冲突,区队长一句狠话,鲁皮还不是乖乖的列队出发了,虽然在心里把区队长的祖宗三代都问候了个遍。谁让咱是没见过世面的河南人呀。可这事搁在北京刺头身上就不一样了。就是不去,你怎么着吧?我还听说过别的区队的刺头因为不服管,当着区队长的面用小刀把小手指切下来一块肉的事。像这种作派就让人很不齿了,纯粹是街头流氓小混混的行径了。

如果是严格意义上的普通士兵,教官二话不说,先管三天禁闭再说。出来还不服从命令,有军法处等着你呢。可是大学生军训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士兵,而且P大本身也是一个敏感的所在。管急了,学员闹个自杀,绝食什么的,那些境内外的人权呀,媒体呀,还不得象苍蝇似得都飞过来了。

所以教官真遇到刺头中的刺头也没辙。

所以我现在回头看看当年的军训,我的感觉是我们其实还是一群不谙世事的孩子,而那些教官就是被雇佣的babysitter,雇佣期一年。

鲁皮所在的队里有一个北京兵,姑且称作小L吧。 小L这个人挺好的,没有一般北京人对外地学生的歧视,待人也挺和气, 接触久了就发现了一个毛病,太懒。小L也是个刺头,对教官的命令也是阳奉阴违,可本性不坏,不属于那种“刺头中的刺头”。

军队里的着装是有规定的,什么季节穿什么样的衣服。每年4,5月份开始穿夏常服,9,10月份开始穿冬装。夏常服是薄料,小西服开领;冬装是厚料,中山装样式,带风纪扣。每个学员是两件夏装,两件冬装。

小L懒到什么地步呢?入冬以后,换上冬装,这哥们就从来没洗过,一件脏了,丢到一边,换另一件;另一件脏了,再换回来。这哥们把这军装当成一次性的了,反正就军训一年,一年就一个冬天,冬天一过这衣服就扔到垃圾堆里了。懒也罢了,吃饭时注意点也不至于脏太厉害,可是这哥们一点也不注意,袖子基本上是当抹布和餐巾纸两用的。

后来小L的两件冬装就惨不忍睹了。

一个北风凛冽的冬日下午,区队照例要开队会。小L搬了个小凳潜伏在最后一排。

区队长要来回巡视,就溜达到最后一排了,而且还和小L坐在一起。

区队长可能觉得什么气味不太对,好像是郫县豆瓣的味(鲁皮猜得乐),于是就发现了小L的军装不太对劲。领口黑了一圈,胸前五彩斑斓,红的是辣椒酱,黑的是酱油,白的象是失去水分的米粥残骸。再看胳膊,袖子下面已经漆黑一片,马上就要过渡到能产生镜面反射的境界。

区队长一阵恶心,责令小L换一件干净的冬装。

小L回答:身上这件已经是最干净的了。---- 这倒是实话。

区队长一听就怒了,说:你今天要不给我整件干净的军服,我就#$##@*&<了你!

小L看区队长是真怒了,也不和他顶撞,想了想,回宿舍了。

须臾,小L回来了。区队长一看,差点没气晕过去。

小L穿了一件干干净净的夏常服出现在众人面前。

大家暴笑。

关键词(Tags): #军训(当生)#刺头兵(当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