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看宝钗黛 -- 煮酒正熟

共:💬106 🌺14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木石 vs 金玉

这个帖子其实是回复雪个的,但是,虽然妖道不喜欢背后嘀嘀咕咕,也不喜欢一语不合,当面指着别人的鼻子说人家错了。于是就换个方式,在一旁嘀嘀咕咕好了。煮酒前辈,您就当没看见好了。

其实,贾宝玉(咱写全名,以示不屑)就是一个多余的人。有他大家过得,没他大家也过得。

他就像孩子(当然,在书里他就是孩子),当然,黛玉进大观园的时候不过14,贾宝玉也是差不多的年龄,当然还是个孩子。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孩子,已经知道要吃别人嘴上的胭脂,已经初解风情,并且跟几个人初试云雨。我一向看不起这种半大不小的小毛头。自以为自己惜香怜玉,觉得怎么着好象一个情圣。无非就是一个被大家宠着的小流氓。等年岁长了,要么跟他爹似的,幡然醒悟,变成一个道貌岸然的老学究;要么跟他大伯一样,变成一个不知羞耻的老流氓。我们的曹大大、高大大,不忍心将自己的这个主人公,就这么随了流俗,所以,只好让他离家出走。

说到这里再多说几句,虽然高鄂的续作被人诟病,但是,就最后的大结局方面,我觉得还是忠实地延续了曹大大的原始设定的。中国的故事讲究什么事情说个明白,不能学国外小说来一句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来仓促结尾。所以,最后几个人的安排也就不可避免。宝玉既不可能随了流俗作他的伯父,也不可能跟正面典型甄宝玉、还有他爹抢戏,变成一个类型。也没有足够的觉悟来登高一呼,呼吁大家打倒这黑暗的封建社会。最后除了遁入空门,绝对没有第二条路可走。而,如果贾宝玉走了,黛玉势必不能做一个守活寡的诰命夫人,,曹大大也不可能舍得让这么一个玉洁冰清的妹妹嫁给什么浊物,那么,也只有写死一条路可走。而能屈能伸的,玲珑剔透的宝钗来做这个顺应时代潮流的活寡诰命夫人,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红楼梦之所以好看,年龄绝对是一杀手锏。一群豆蔻年华的少女,情窦初开,才是最好的回忆。初恋的记忆始终是最美好的,因为这种爱情不是真正的爱情,但是却又是所有的人真正的学习爱情(和情爱)的开始。当然,大家回忆的时候,会自动的略去那些类如初恋成功的有几人,然后白头偕老的又有几人的问题?当然,在这个年龄的小男孩,也是最讨人喜欢的。你可以说他懂,也可以说他不懂。就是这种似懂非懂的小情圣才是最招人的,唐璜如此,贾宝玉也是如此。等到将来长大了,各种勾人的手法精熟了,就成了老油条了,没有新鲜感了。就是这个时候这种模模糊糊,雾里看花,带着几分幼稚,几份天真的情爱,才是最招人的。

但是,我最喜欢这个但是了,贾宝玉除了现在作为一个情圣,将来作为一个贾种马或者贾学究或者一个贾和尚,来推动剧情以外,他无论对于家庭、对于社会,都是多余的人,更不要说什么民族国家了。就是在这个剧情里面,贾宝玉也不过是个东方的唐璜,四处留情播种而已。这叫什么,对了,博爱!我从来不认为爱情这种东西可以被称为“博”,因为爱情是自私的,爱情里面只有两个人,永远都是。一切超过了这个数目的所谓爱情,就跟真理上面穿的衣服的数目一样,无论是几,都说明里面所包裹的,是假货。贾宝玉喜欢宝钗,也喜欢黛玉,还喜欢袭人、晴雯、麝月、金钗儿、……可后来呢,金钗儿跳了井,这位情圣不过是做了几首诗,晴雯病死了,只不过是祭了祭花神,然后花酒吃得,日子照过。唯独黛玉死了,贾宝玉同志(他的确是个同志)终于实现了一次自己的诺言,出家做和尚去了,然后丢下自己的宝妹妹,袭人娘子在家里痛不欲生(当然,也未见得就是痛不欲生,好像至少袭人就不是)。

我们的传统是,承了人情,所以要还的。因为瑛玉使者浇灌了黛玉若干年,所以黛玉就要用这一生一世的眼泪来偿还,而为了这些眼泪,贾宝玉就可以做一个姿态,做一个出家人来表明自己立场来偿还这些眼泪。那么,这一世所欠的其他人的情呢?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自己宝玉哥哥心中的黛玉,但是谁说得准,你就不是宝钗、袭人,甚至晴雯、麝月、金钗儿呢?

而即使你是黛玉,除了这一世的伤心眼泪,还有什么留给了自己,还有自己的爱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