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说北京的小吃3 -- 罗勒

共:💬17 🌺2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说说北京的小吃3

上回说到咱这秋栗香栗子,与慈禧老佛爷也能扯出一段故事:这也就是被河友们猜中的“栗子面小窝头”。以下的内容是每回去仿膳听服务员讲的,不要当真,只是一乐:

话说当年八国联军横扫北京城,慈禧同志带着一干老小的逃难,颠簸几日,好吃的也没了,水也冰凉,人困马乏,行至郊外,老太太饿的肚子咕咕直叫,脸都白了——也是,这不象摆驾的太后游湖,他是逃难啊!好在太监忠心,找到了一家偏僻的农户,安顿下来,农妇也是本分人,给慈禧同志打了半盆开水洗了洗脸,稍做修正,老太太饿呀,手下小的们一叠声的和农妇寻么吃食,兵荒马乱的日子,再殷实的农户也弄不出山珍海味来呀,这老佛爷又急着吃,摸了半天——找出两个粗面窝头来。老太太估计也是颠簸累了,担惊受怕的乏了,到了这会子也顾不得许多了,一通狼吞虎咽,就着热水,把这两窝头给消灭了。临走,还不忘赏了个元宝。这位说了,这和栗子有什么关系呢?您接着看:

慈禧同志等回了京城,偶然想起这窝头的香甜,他咋就那么好吃呢?—— 慈禧同志对朱元璋老兄研究不深刻,要是能碰到他老兄喝珍珠翡翠白玉汤(实为朱老兄做乞丐饿极时淘换来的剩菜汤加馊豆腐)的心得体会,就明白这硬窝头的妙处了:那叫人饿积糠甜如蜜啊。老佛爷想的是心痒难耐,一道旨意下去,让御厨们也做两个窝头解解馋。慈禧不明白,可厨子们心里清楚啊——要真实实在在的蒸两个农家大窝头上去,非丢了脑袋不可:你这窝头若和农妇蒸的一样,又没雪中送碳的资历,老佛爷也回来许久了,养尊处优的,肯定吃不下,这玉米面窝头它剌嗓子呀!

那怎么办啊?大师傅就是大师傅,琢磨琢磨,就出了一道北京的名点:栗子面小窝头。把玉米面筛的极细,搀和一点豆面,加上白砂糖,还有桂花,作成比跳棋大点儿,能扣在小拇指上大小的,蒸出锅,热腾腾的呈上,老佛爷一尝——对,就是这个,味有点不象,得,也算是差不多了吧!她那里知道,这玩意儿和玉米面窝头差远了。老佛爷高兴,说这个做的好:怎么吃都是栗子味的,香。这以讹传讹,大家都以为是栗子面做的呢——它栗子面做不出那金黄灿灿的颜色来。

如今要吃,去仿膳,还是老手艺。其他的地方还不那么地道。

一边打这段儿,一边吃优之良品的“天津甘栗”,虽说是剥好的,不过也就一个糖水煮栗子的水平——那甘香,根本就不是炒出来的,还贼贵,这的人,他们没这口福啊!

关键词(Tags): #老北京#小吃#栗子面小窝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