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歼10有双发型吗? -- 晨枫

共:💬55 🌺8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感觉晨枫老大过于贬低双发的优势了

我是学文科的,对工程技术不熟悉,也没时间去查数据了。我觉得即使随着技术的进步,到目前为止单发对双发的优势也不是那么明显。战斗机选择单发还是双发,根本上还是看任务需要的。双发具有的可靠性高、推力大、操作灵活的优点还是比较突出的。当然,晨老大可以用您所举的技术例子来反驳。我想说以下几点:

第一,双发战斗机一般体积较大,这基本上意味着更远的航程、更大的内部空间,由此可以带来更大的载荷和更大的任务弹性。换句话说,双发战斗机更大、更多用途,这对那些财力比较充沛、空军任务较重的国家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至少到目前为止,双发战斗机在国际军火市场的竞争中并没有对单发处于明显的劣势。在90年代以来的竞标中,F-16固然业绩不错,F-18也赢得了瑞士和芬兰的订单。注意,这两个国家都是中立国,不是北约成员,不能像比利时、捷克那样把自己的空军至于盟国的统一指挥之下,反过来得到美军的保护。(瑞典自己能造飞机,当然首先用自己的,不管是什么样)这两个国家都看重的是双发飞机的冗余度和多用性。

第二,尽管随着技术进步,发动机的可靠性已经大为提升,空中停车已经不大容易出现,但双发对单发的可靠性优势仍然存在。这不仅是技术上的,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在这方面,用双发客机替代四发客机的例子并不恰当。双发客机越洋的前提是即使一发出问题,另一发仍可以坚持飞行,这满足了基本的安全前提,四发变双发只是量变而不是质变,而双发对单发则是根本的不同,如果单发出问题将不存在任何挽回的余地,这在安全性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楼下已经有人指出,在战争条件下,双发飞机单发受损后带伤返回基地的例子很常见的,可见双发在生存力上确实有一定优势。这个优势也许不明显,但却是质的不同。

第三,在大推难以实现的条件下,双发是中等实力的国家研制新机的普遍选择。欧洲双风基本是除美以外航空工业的最高水平代表了,但毕竟能保证性能的单发大推力发动机还是很难开发的。客观地说,中国能达到欧洲的水准就不错了,要提升战机性能,又很难短时间内拿出够用的大推,双发就是必然选择。就像从歼七到歼八的改进一样。至于F35,它一是有美国的技术保证,二是它和F16一脉相承,重视成本和使用灵活性,所以很难就说它就代表了单发的必然趋势。

在歼10基础上采用双发几乎等于重新设计一种新飞机,那它还能叫歼10吗?叫也行,不叫也行,实际就是一个编号的问题。其实我也觉得成飞不一定会死抱着歼10不放,更不可能出现像把歼7一改几十年的情况。中国空军正处在一个腾飞的阶段,放眼环球,也许只有中国空军的雄心可以和美国空军一较高下。以中国所面临的严峻安全形势,下阶段的重点必然是尽快研发四代机,切实应对F22和F35的现实威胁。只有当中国的四代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问世的前提下,我们才能真正对自己的空防松一口气。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