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君子之花”君子兰 -- 爱莲

共:💬27 🌺3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君子之花”君子兰

很久以前就听说过,君子兰是名花,君子之花,价格昂贵,要几万元一盆。记得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事情,当时的一万元可是个大数字,一年能挣到一万元的称之为“万元户,”凤毛麟角。我等穷书生,一年的薪水不及千元,那点钱别说是买花,许多喜欢看的书都买不起,何况几万元一盆的花呢?

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就当时的条件而言,普通老百姓养君子兰的很少。后来,有一次我在北京的植物园里有幸看到了几盆君子兰,虽然名贵但株型并不大,只见许多对称的蜡质绿叶叠在一起,层层叠叠、端庄典雅,确实漂亮,不愧是“花中君子。”遗憾的是,当时看到的那几株君子兰,没有一株开花的。作为一个爱花者,一直期盼着有一天能亲眼目睹君子兰花的“庐山真面目。”

巧的是,太太也是位园艺爱好者,她常跟一些“花友”交流养花的心得、窍门儿。遇到容易繁殖的花卉,掐个嫩头、分个新枝、相互间互通有无是常有的事。有一次,她的一位同事送给她一盆幼年君子兰,让我们喜出望外。

虽说是别人送的,却也是来之不易,我俩庞爱有加,我更是隔三差五地以大肥大水款待之。但事与愿违,没过多久,只见那植株周边的几片状叶逐一发黄烂去。太太见此情景,急了,说是我水浇多了,给淹的,一气之下,不让我碰了,由她自己亲自上阵。为了判断盆土的干湿程度,隔几天便用手伸进那根周围的土里去感觉,绝不多浇一滴水。经过她半年多的调理,终于有了起色,新叶陆陆续续长了出来。

后来有几次我见那盆土实在是太干了,忍不住越权浇个半杯、一杯的。那花也实在是太骄嫩了,水一多,不是叶黄就是根烂,几次下来,再也不敢造次了。只知道君子兰难养、怕水,没想到竟如此娇气,好在太太一只盯着,才没有酿成大错。

岁月流逝、光阴似箭,一晃五个春秋过去了,这盆又娇又贵的君子之花如今不仅主枝茂盛,还陆续生出几根侧枝。这花养的时间长了,似乎也有了些灵性。我们投之以桃,它报之以李,年年开花,或一次或两次,给我们带来许多喜悦和欣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爱妻原图)

每年的六月末、七月初,不经意间总会有一支粗壮的花穗从叶腋间探出头来,慢慢地伸长,慢慢地丰满,慢慢地开放。盛开时,那粉红嫩黄的花朵盈盈款款,妩媚娇艳如玉蝶,雍容华贵赛牡丹,花期差不多有一个多月。花谢后,又留下许多小青果,大大小小的,但很少有能成“正果”的。

常言道,君子兰一季看花、三季看果、四季看叶。养得好的,株形端正、叶片整齐、脉纹明亮、花团挺拔、风韵优雅。欣赏君子兰不仅仅看它的花色、花形,它的叶貌与株型同样重要,尤以叶宽、短、圆、花、亮、厚、硬、平展、蹦脉、油润者为佳品。

君子兰难养,有一半的原因归咎于它被人类“驯化”的时间太短。这种名贵花卉的老家在南非的亚热带山地森林中,在那里它是常绿多年生的。据传在1823年,英国人博维在开普敦发现了垂笑君子兰,并带到英国,后来传入日本,20世纪30年代才由日本传到中国。算起来中国人养君子兰还不到百年,这点时间与国人栽培月季、牡丹千年以上的历史相比,真是相形见绌了。

君子兰在中国落地生根的时间不长,经历的风浪却不少。据传这种名花最初是日本人送给伪满皇宫的,1945年抗战胜利后,才传入长春民间。虽然长春的自然条件与它的老家南非有天壤之别,但它却很快在当地适应,并繁衍出色彩斑斓的长春品系,后来还成了长春的市花。

如开篇所言,君子兰最火的时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之初,那时全国大兴“精神文明”建设,可这种“文明”之花却不容易繁殖,于是物以希为贵,君子兰很快被炒得贵若黄金。“精神文明”的浪潮过后,君子兰的价格一落千丈,一度成年的君子兰一盆只有几十元,而那些三、四片叶子的幼苗不过一两元,这种昔日的“黄金花”成了“黄花菜,”藉此也进入了千万个寻常百姓家,得到进一步的普及。

君子兰难养的另一半原因是人们对它不甚了解。君子之交淡如水,关键在这“水”字上。原来君子兰的根是肉质根,平时能储存好多水分,耐旱不耐涝,不能过量浇水,否则会烂根。它对土壤的要求很严,要用腐枝土,这样的土透气性好。像我这样的“半瓶水”养花人,只怕肥少土干,总是不断地浇水施肥,岂知这样的“溺爱”对那些耐水耐肥的花而言问题不大,但对君子兰来说却是致命性的。除了怕水之外,它不耐寒冷、喜温暖湿润、忌炎热。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5~25℃之间,它喜光但又忌直射光,最好是置于门厅里的窗户边,充足的光线是君子兰生长和开花所必须的。

知道君子兰的习性便能养好。我们的这株君子兰花开花落,已经度过了五个寒寒暑暑,如今它越发茂盛,生机盎然。它那庄重典雅、超凡脱俗的气质,给寒舍增色不少。

关键词(Tags): #爱莲花园#君子兰元宝推荐:懒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