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驾驶心得(3)-基本驾驶技术 -- 猫头胖鹰

共:💬17 🌺2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驾驶心得(3)-基本驾驶技术

前些天台湾地震据说把海底电缆震坏了,西西河登录也不正常,一直也没更新。上回说到行车前的一些准备工作,这回说说我个人认为的一些基本操作技术吧,说的不好,也不一定对,欢迎大家拍砖。

由于我自己偏好手动档的车,加上我平常开自动档车开的确实不多,所以涉及到某些细节以手档车为主,请各位见谅。多说几句,很多人似乎天生对手档车抱有一种恐惧感,觉得手档车又要换档又要注意油离配合,难度系数太大了。我个人倒不这么看。我一直认为,开自动档车时车似乎与驾驶者间缺乏交流,总隔着点什么。省心是省心,该加档该减档车子自己就给看着办了,可是那种驾驭感、操作感和人车交流的感觉少了点。而开手档车最舒服的是你和车有交流,尤其是你很熟悉你开的车的性能时,想要车子怎么做车子就能怎么做,爽歪歪。况且,当基本的驾驶技术成为本能后,开手档车一点也不麻烦,自然的跟骑自行车一样。当然,我这看法也很片面,一家之言。好,言归正传。

1、起步与停车

先说起步。首先检查手刹拉好没有,之后打马达着车。自动档的车简单,P档着车、R档或D档移出车位上路即可。手档车稍稍有点麻烦,打马达前建议先踩下离合器,同时晃晃档把检查一下档位是否在空挡。好处是减少启动的负荷,对电瓶有好处;同时防止上一个驾驶者停车时挂前进档,到您这儿不踩离合器不检查档位一打马达车闯出去了。无论是什么档的车,车发动了,挂档走以前,还有个习惯必须养成,检查手刹放下没。好多新手都没这习惯,着车就走,还老觉得车没劲,直到闻见糊味才罢休。我刚开车时也犯过这毛病,有一次拉着手刹跑出好几公里,也是闻见味儿才注意到手刹没放。

再说停车。无论是短暂停车,还是停车入位的长时间停车,建议养成以下习惯:

1) 停车就拉手刹,防止溜车。自动档车长时间停车放P档、短停可以放N档,拉手刹;手档车停在陡坡有时拉手刹还不够,建议挂上档,用档位别住车。在平地停车手刹拉至合适即可,也就是保证车不溜就行,不用拉太紧。

2) 停车入位时尽量倒进去,给下次出发创造点条件。

3) 停车时别光顾自己,看看四周,别妨碍邻近的车开门、移动,也别堵别人大门。

4) 检查窗户、天窗关好没有,锁车。

2、控制方向的能力

套用文革中的一句话,不能光拉车不看路,开车也一样,要有控制方向的能力。要做到直线不画龙、转向要精确、顾前也顾后。

“直线不画龙”的意思不仅仅是车在直线段上的运行轨迹要保持直线,而且还要走在车道的中央。要点有两条,一是手握方向盘时别太紧了,大把攥着不撒手不行,保持控制即可,放轻松点;二是视线别看的太近了,以中远距离参照物为依据。越盯的近越画龙。当然,开的多了有车感了就无所谓了。

转向要精确是说过弯时要知道何时打方向、何时回方向、回多少方向。汽车转弯基本上是圆轨迹,知道了这点,可以找个合适的场地多练习练习,体会过弯时打方向回方向的时机。为了进一步强化方向盘角度与车辆行驶方向之间的关系,建议先从原地开始练习。具体方法是:找一片开阔、平坦的场地,在地上划一条直线,用1 档开车沿直线行驶,然后把方向盘偏转一个较小的角度,观察车子行驶方向的变化,逐渐加大方向盘转角,直到方向打死。反复体会,你就会对转弯有一个直观的概念。还有一点要提醒:当车子停在拥挤的地方,比如两边都是车的停车场,千万不要起步太猛,即使前面没有障碍物。因为方向盘虽然是正的,但车轮可能是偏的,如果起步太猛,很可能措手不及撞上旁边停着的车。

打方向时要双手整把打方向,不要俩手一点一点的交替打方向(俗称搓轮),养成搓轮的毛病关键时刻会耽误事。再有就是注意转弯的车速,别太高了,转弯半径越小车速应越低。因为速度越快,离心力越大,当离心力超过轮胎的附着力,侧滑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如果是高大的SUV情况可能更糟,还没等出现侧滑,车子已经侧翻了。同理,高速度变换车道时打方向的幅度也应该小、柔和,不然很危险。

“顾前也顾后”的意思是打方向转弯时不能紧紧盯着要转的方向,要知道自己车的四轮运行轨迹,要照顾到前后左右,糙话就是别顾头不顾腚。应该注意的是,转向时内侧后轮的轨迹比内侧前轮的轨迹靠外,因此转向时一定要注意内侧后轮。很多新手不注意这点,转向时经常挤柱子上、电线杆子上、墙角上。比如在一个狭窄车位里,左侧有车,右侧是柱子,两边的间距都不大,你要右转出车位,怎么才能不挤到右侧的柱子上呢?有个窍门,你可以近似的认为右转时车是以右后轮为轴心运动的,因此右后轮与右侧柱子水平位置一致时是最佳的转向时机,车运动到这个位置右打方向肯定挤不上右边的柱子。这个道理通用于所有的转向。推而广之,当你作为行人站在街边时,一定要离在你面前绕着你转向的大型车远一点儿,大型车转向时后轮外偏的更厉害,不注意的话很危险。

3、档位的变换与油离配合

能做到很好的控制方向后,对于手挡车来说下一个基本的驾驶技术就是换档和油离配合。由于汽车发动机的扭矩总是有限的,不可能用一个减速比兼顾所有速度,因此汽车都会设置若干档位(也就是若干减速比)来适应宽广的速度范围。开手挡车要注意根据速度和负荷的变化及时更换档位,忌讳一个档位跑到底。一般而言,感觉发动机无力时应及时换入低一个的档位,当发动机转速偏高越过经济转速区域时应换入高一个档位。对于中小排量发动机来说,大致的经济转速区域在2000-4000,一般情况下应让发动机在上述转速区域内运转。注意,发动机经常在低转速下工作容易产生积碳,造成发动机抖动、无力、加速性差、燃油经济性差。升档时应在发动机输出扭矩最大的转速附近进行,如果你不知道你车子所用发动机的扭矩-转速曲线,对于一般的中小排量发动机来说3000转升档即可。建议新手开车时养成看转速表的习惯,当然时间久了不看转速表听发动机声音也能判断个大概。

另外,对自己所开的车的档位一定要熟悉,换档时不允许低头寻找档位。

说完了换档,那么怎么让换档平顺呢?靠的是娴熟的油离配合技术。简单的说,升档时的油离配合技术就是四快一慢:四快的第一快是收油门踩离合要快要干脆;第二快是摘档、进档要快要干脆;第三快是抬离合到接触点的过程要快;第四快是当抬离合到接触点的同时,右脚油门要跟的快,二者是同时、同步的;一慢是离合接触上、油门跟上后,要保持一下状态,节奏在此刻稍微慢一下。

减档时也叫四快一慢,但和升档时略有不同。一快、二快、三快与升档一样;第四快是当抬离合到接触点的过程中(未接触上前),右脚油门要多跟一些,相当于补一脚油,而且要补的快,抬离合与补油门二者是同时、同步的;一慢同升档。减档时要补油的目的是弥补高低档位间发动机的转速差,不然会唑车。补多少要看情况,转速差小补的可以少一些,反之就多一些。这个需要靠经验,两句话说不清。

4、要学会精确的控制发动机转速和车速

新手爱犯的毛病之一是控制不好速度,忽快忽慢。克服这个毛病也没什么好办法,只有多练习。找个没人没车的地方,多练练控制油门的能力,做到能精确的控制发动机转速和车速,要多少转速就能定点在什么转速。一档小速度时很难精确控制速度,尤其是速度降到起步速度时更难,控制不好车会一闯一闯的,此时可以结合离合器用切开加半联动来控制车速。练好精确控制车速用处很大,不但行驶更平顺,而且在需要小速度通过的时候很方便,比如涉水,比如通过人车混行的狭窄区域,比如停车入位,等等等等。

5、要学会一心多用

做事不可一心多用,但开车绝对需要一心多用。大脑只有一个,眼睛只有一对儿,前爪后爪加一块儿也才四个,开手挡车时还都有用场,不会一心多用就会顾此失彼。比如换档,左手控制方向的同时,剩下仨爪得去干换档的事,眼睛还得看着路面情况,三件事都很重要,还不能因为换档就跑方向,或者对路面情况视而不见。能做好一心多用,关键还是要操作熟练,要让基本技术成为自己的本能。

以上这些基本技术我个人认为比较重要,掌握好了很有好处。举个例子,我曾经教过一个同事的LP小赵开车,小赵是刚拿本的新手,几乎所有新手的毛病在她身上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控制不好速度,控制不好方向,油离配合几乎不会,不能同时干多件事情。第一次教她的时候因为控制不好方向,险些把路边的行人撞了,幸亏我在一边猛推了一把方向盘。推的时候差点儿没推过去,她几乎是紧紧攥着方向盘在开车。因为时间短,我着重在三个点上教她:一是控制方向,二是控制速度,三是油离配合。找了段车少的路,我要求她此后的的练习中都单手扶方向盘(仅仅是练习,正常驾车时还是和她说要双手),空出右手来干别的事,比如换档,调整音响、空调,强化她控制方向不跑偏的能力;定点控制油门,我说一个速度,要求她在一个档位下精确的把速度控制在我说的速度上,以此找到油门控制速度的感觉;不停的要求她变换速度换档,练习油离配合。这三样都差不多后,带她走封闭的快速路、快速路的辅道、城市路,尤其多走城市路,强化她的路面适应能力。大概教了四、五次吧,情况好了很多,基本能独立驾驶了。

元宝推荐:铁手, 通宝推:小乌龙,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