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对这次争论的一些想法。 -- 锦候

共:💬32 🌺5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几个关于“了解你的听众“的真实例子。(续三)

下班回来,接着写。下雪了,学校明天最好关门,让暴风雪来的更猛烈一些吧。

几个例子,都是真事儿。应该可以很好地说明一些问题。

前面的东西写得有些仓促,材料不是很充足,上班的时候想了想,补几个例子,应该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我在餐馆打工,那里除我之外都是广东人。厨房佬说话,开口就是:“丢……”这个翻译成普通话就是:“操”的意思。或者就是:“丢你的嗨。。。。”,“嗨”在广东话里面是女性的生殖器,最常见的是:“丢你老母嗨。。。”就是“操你妈的意思”,别人是这么教我的,如果有懂广东话的朋友,可以帮忙看一下对不对。厨房佬之间都这么讲话,连和老板都这么说。见了女侍者也这么说,可以说百无禁忌了。里面有个厨师,每天晚上见我一次丢我一次。我也拿他没办法,不过这个厨师其实不是个坏人,整个厨房里面,他和我关系最好。其余的人都来的比我们晚。他骂老板也骂的最厉害,见了女侍者什么下流说什么。我一直以为这小子对他自己在说什么没有概念,不知道哪些是脏话,更不会好好说人话。

结果有一天,有个客人到厨房找他,是他以前的在别的地方打工的时候的一个常客,看样子很有钱的那种。两个人聊了10来分钟,结果这小子谈吐彬彬有礼,不但一个脏字没有,竟然还会用敬语!

我看了才明白,这个厨师不是不知道他说的话是脏话,是骂人的话,是不可以乱说的话。他也很清楚的知道,当自己的听众不同的时候,他的表达方式要改变。

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厨师都懂得道理,一帮饱读诗书的人会不明白,都做不到,这个很难说服人了。不愿意考虑别人的感受怕才是真的。

在国内的时候,一个在部队的朋友告诉我个笑话。有个某地的新战士说话有个口头禅,开口就是:“日你娘。。。。”。这个战士到了连队后和人说话,说不了几句就必定要打架。

下面是我那个朋友告诉我的,这架一般是怎么打起来的。

那个新战士对人说:“日你娘,你。。。。”

“你骂谁?”

“日你娘,谁骂你了?”

“操你妈,你还骂? ”

“日你娘,谁骂你了?”

这架就算是打起来了。这小子经常是被人摁在地上问:“你骂谁哪,你再骂?”

“日你娘,谁骂你了?什么时候骂你了?你他妈的冤枉我。”

再打。

部队里打架这事儿常见,年轻人成堆的地方。班长一般就是骂两句分开就是了。

这小子也是倔强,屡打不改,坚持认为别人是欺负他。日你娘不是骂人。

这么来了几次,惊动了连指导员,打架不新鲜,鼻青脸肿的过一阵子就有几个,头破血流也没什么新鲜的,一到中秋,春节这类的节日,几杯下肚,这不打架才怪了。不过这每次鼻青脸肿的都有他一个,这指导员就留了心了。刚开始以为是老兵欺负新兵。下来一了解,老兵快冤枉死了,都说是他先骂别人的母亲的。指导员整明白了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准备和他谈谈这事儿,过了几天就让他们班长通知他到连部来一趟。

没多会儿,这小子一瘸一拐,鼻青脸肿的进来了,又被人打了。

指导员安慰了几句,就开始跟他说,让他注意以下自己讲话的方式。这个其实就是他为什么老挨打的原因。他一听委屈大了,说他不是有意骂人的。他们那的人都这么说话。这个倒不是他胡说,那个连队里面有几个他的老乡,他们之间说话都是这么说。他要是没这些老乡帮忙,怕早就让人打死了。不过也就是因为这些老乡,有些人听了他这么说话,虽然不舒服,也不太敢惹他。敢打他的也都不是什么好主儿,所以他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些人是找茬欺负他,我说别人,怎么别人就不觉得是骂人呀,所以也就一直不觉得自己错。

他们那个连队是个野战连队,长期住在戈壁滩上,方圆几十里没人烟,来来去去的就这几个人,所以干群关系也比较好,上下级之间比较随便。这小子又有些胆量,一时半会儿指导员还给他说不明白。其实这小子也是一肚子的委屈,这刚被人打的满头包,又被指导员叫进来骂,这也是上火,一下子脾气就上来了。你一句,我一句就和指导员对上了。坚持认为日你娘不是骂人,他说这话的时候没有任何骂人的意思。他也改不了,没法该,说了几十年了,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说过这几个字,脱口而出罢了。

这正说的热闹哪,就听旁边有人一声大喝:“日你娘。。。”,一个黑影就蹿了过来。是他们连长,这连长是个行伍出身,优秀士兵推荐上的军校,脾气暴躁,不爱管这些事情,也不归他管,所以他从来不和战士谈这些事情。那天他在旁边写个报告,本来不想管这事儿。可这一看,这小子脾气还满大,指导员还拿不下他,这一上火就过来了。

连长说话了:“日你娘,谁说日你娘不是骂人?你再说不是骂人。日你娘,不是骂人,你和我怎么不这么说话?日你娘,不是骂人,我就不信你和你妈也这么说话?日你娘,你个新兵蛋子,我还治不了你了,日你娘,你再为这事儿和人打架,头次禁闭,二回记过,三回开路回家。现在滚蛋!日你娘!”

这个连长也是那个地方的人。其实也就是这个原因很多战士虽然对他的说法不满,也只好忍了。那个连长一来离家久了,又上了军校,好歹也是个文化人了,而且作了干部,这些老家的粗话很多年不讲了,这身份不同了嘛。结果那天让那小子把火个斗起来了,一下子讲了个痛快。要让我说,与其说是把他的火给逗起来了,不如说是把他的瘾给勾起来了。

经次一骂,那个战士倒是很快的就改了那个毛病,就算偶然一激动说溜了嘴,也知道给别人解释一下。

那个战士真的从来都不知道“日你娘”是骂人的话?他说这话的时候也确实没有任何骂人的意思?他也改不了?没法该?他自己也意识不到自己说过这几个字?不过是脱口而出,习惯成自然罢了?我倒是觉得那个连长说的对。我就不信他和他自己的母亲也这么说话。

同样的,我很难相信有人同意因为自己亲人说的某一句话,或者某一件事,就任由别人把自己的亲人称之为纳粹的。

即便是完全相同的话,不同的听众的反应也会截然相反,有些人认为是够朋友才这么说,有些人会认为是在骂人。

同样的话,以前对别的听众说过很多次,别的听众听了都没事儿,或者很欣赏,都不能作为要求另外的一批听众以同样的态度接受同样的话的理由。更不能改变“把老毛和东条相提并论”这句话是对老毛的一个不公平的评价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或者“随意把别人的言行等同于纳粹”是很不负责任的说法这样一个道理。

如果真的有人认为把别人比作东条,或者纳粹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的话。那么可以试一下在心里把自己的父母亲人比作这类人,看看自己是不是可以接受,或者问一下自己的父母是不是可以接受自己的子女把他们比作这类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