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完颜亮的一生(下)三、后宫 3:弑母(上) -- 1001n

共:💬14 🌺20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完颜亮的一生(下)三、后宫 3:弑母(上)

 

三、后宫 3 弑母

  第一位死人,不是别人,正是完颜亮他妈;而且,不是“正常死亡”,而是被完颜亮杀掉的!

  从出身上仔细考察,完颜亮的父亲完颜宗干,一共有三个老婆。其中正室是徒单氏,然后是侧室李氏,然后是侧室大氏。

  作为长房的徒单氏,自己并没有生出孩子;

  李氏则生出了长子完颜充;

  大氏也生了三个儿子,其中的老大就是完颜亮。

  顺便说一句,在这里,《后妃传上》和《宗干传》又出现了一点小矛盾。按《后妃传上》的记载,完颜亮的父亲完颜宗干应该有“非常三加一”共四个儿子,而在《宗干传》中,却明确记载了完颜充、完颜亮、完颜兖、完颜襄、完颜衮,一共五位;不仅如此,关于完颜充儿子们结局的记载,又有不同说法,我们很快就会看到了。

  以《后妃传上》的说法,徒单氏是个挺贤惠的女人;自己没有亲生儿子,也没有因此嫉恨其他二位侧室;而大氏也“事之甚谨”,结果大家处的很好。

  在几个儿子中,前面提到的那位长子完颜充,被膝下空虚的徒单氏收了过来,认做了自己的儿子。后来,长大了的完颜充,和完颜亮一样,都在金熙宗时代当上了宰相。可是,完颜充有个坏习惯——嗜酒,恨铁不成钢的徒单氏就经常“责怒之”,比较之下,她心下还是更喜欢完颜亮。

  而完颜亮内心里却未必领这个情,原因也很简单——自己的生母毕竟是侧室,与这位正室徒单氏有着妻妾之别,因此暗地不爽,“心常不安”。说起来,完颜亮对自己的生母大氏,那是相当孝顺的,母子之间感情非常好,后面我们也还要提到——而也是因为这个妻妾之分,终于还是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话分两头,我们再来看徒单氏。皇统九年(1149年)的那一天,徒单氏和金太祖的老妃子萧氏俩人正好在一起,大约在闲聊天。谁想到,突然就传来了完颜亮已经弑杀了金熙宗的消息,二位当场就傻眼了:

    帝虽失道,人臣岂可至此?

  因此,徒单氏后来进宫参见时,并没有象其他“晓事的”臣子一般,热情澎湃地向完颜亮致贺。俗话说,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刚杀了旧主的新君,本来就心下惴惴,又怎么能不分外留意大家的反应呢?而这次,作为嫡母的徒单氏表现出来的态度,大约也让完颜亮很寒心吧……

  尽管如此,完颜亮依然按规矩,将她和自己的生母同时奉为皇太后(李氏如何,不很清楚,也许是此前已经亡故了吧)。这样一来,住在永寿宫的徒单氏,就成为了东宫太后;而住在永宁宫的大氏,就成了西宫太后。同年,二位太后的父亲均被追赠太尉,并封王。

  如果事态就这么发展下去,本来也不会有什么事情。但是,两宫太后同居宫中,又有名分高低的区别,长久下去,又怎么会没有摩擦呢?很快,第一次激烈的冲突就出现了。

  这次冲突的原因是生日酒宴;而在此之后,又有一次迥然不同的生日酒宴——作为对比,我们先来看看后一次的生日酒宴吧。

  这后一次的生日酒宴,就是天德三年的正月十六“龙兴节”,完颜亮满三十岁(虚岁)。这天,他的生母大氏非常高兴,喝了很多酒,最后一醉方休。第二天,完颜亮就派人专门向大氏上奏:

    太后春秋高,常日饮酒不过数杯,昨见饮酒沉醉。儿为天子,固可乐;若圣体不和,则子心不安,其乐安在?至乐在心,不在酒也。

  “至乐在心,不在酒也”,这话当母亲的听了,又怎么能不高兴呢……

  可在这之前不过一个月的另一次酒宴,结果却是完全不同了。

  天德二年的十二月十四日,正是徒单氏的生日,宫中也设了酒宴。大家都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大氏举杯向徒单氏敬酒祝寿。可是徒单氏正坐着和旁边人说话,没有搭理她,因此大氏就被晾在了那里——说起来,徒单氏还真未必是在摆谱,很可能确实只是聊得高兴没注意到而已。但是,徒单氏毕竟居长,她不发话,大氏还没办法圆场下台,只好“跽者久之”——注意,这个“跽”音“记”,意思正是“直挺挺地长跪”!

  时至今日,我们都能想像出当时那个尴尬场面:酒宴的主人、寿星徒单氏眉飞色舞,正在和身边的某个人高谈阔论;而在桌子的一边,则默默地跪着一个双手举杯的女人,一动也不敢动,静等着徒单氏留意到她。周围的人们,上至王公下至侍女,其实每个人都看见了,却始终没人敢提醒徒单氏一声,只有目瞪口呆或佯做不见地保持着各自的缄默……

  ——而那个长跪不起的女人,毕竟也是皇太后啊!

  而太后寿宴上的皇帝,也就是那位始终极为尊敬自己生母、从小就对这个“妻妾之别”极为敏感的完颜亮,又怎么能不联想到其它、又怎么会不火冒三丈?可是,限于自己的身份——徒单氏的儿子;限于当时的场合——徒单氏的寿宴,饶是习惯于不按常理出牌的完颜亮,也是毫无办法。

  眼看自己的亲妈在众目睽睽下受辱,完颜亮终于还是忍无可忍,起身愤然离席了!

  第二天,余怒未消的完颜亮,把昨天和徒单氏说过话的所有公主以及宗室女眷通通叫来,一律“杖之”,以泄心头之恨。这时候,大氏觉得这么做有点儿过头了,完颜亮很罕见地没有遵从,而是直截了当地顶了回去:

    今日之事,岂能尚如前日邪?

  那意思,昨天我是真没办法,可今天不是昨天了——我让她们那么多废话!

  一顿板子之后,不用说,完颜亮和徒单氏的梁子也就结的更深了。

  尔后在天德四年,整个迁都工作即将完成时(前文介绍过,这时候完颜亮正在路上悠哉游哉呢),为了图个眼不见心不烦,完颜亮独独把徒单氏留在了寂寞的上京。而徒单氏也很紧张,每次使者到了,她都一定要换衣服,等待着来自完颜亮的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诏命。

  最后,待人宽厚、处处注意维护正房形象的大氏,还是说话了。她其实一直都在惦念着徒单氏,终于有一次,她找了个机会对完颜亮说:

    永寿宫(也就是东宫太后徒单氏)待吾母子甚厚,慎毋相忘也。

  这年的十二月十四日,又是徒单氏的生日;听了大氏劝的完颜亮,派出了身为秘书监的纳合椿年,赶往上京为徒单氏拜寿。转年就是迁都彻底完成的贞元元年,大氏病危了。弥留之际,她很想念徒单氏,并很遗憾没有见到徒单氏,于是对完颜亮说:

    汝以我之故,不令永寿宫偕来中都。我死,必迎致之,事永寿宫当如事我。

  ——你纯粹就是因为考虑到我,才不让徒单氏也一起住在中都。我死后,你一定要把她迎过来,怎么侍奉我的,也要怎么侍奉她。

  这句话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了,完颜亮对自己的生母很孝顺,当不是虚言——但是大氏的这个愿望,并没有立刻成为现实。直到整整两年以后,中都的皇陵一座座修好后,借着奉迁梓宫的由头,完颜亮才同时命令太后也跟着一起过来。

  等到装着列祖列宗的棺材们以及活着的皇太后,终于到了中都附近的沙流河这个地方时,完颜亮也出来迎接了。他命令身边人“约杖二束”,跟着他来见太后,然后跪在太后面前,说:

    亮不孝,久阙温靖,愿太后痛笞之。不然,且不安!

  ——我不孝,一直对您缺少母子温情,希望太后您狠狠地打我一顿。否则,我心里不安啊!

  前文我们就说过,完颜亮在关键时刻的表演功力,那是毋庸置疑的。现在,话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徒单氏还能怎么样?而经过这么久的“冷处理”,到底谁才是大金真正的主人,徒单氏又怎么会不明白?

  于是,她扶起了完颜亮,又把那俩位拿着棍子的活道具给斥退,说:

    今庶民有克家子,立百金之产,尚且爱之不忍笞。我有子如此,宁忍笞乎!

  是啊,即便是老百姓,对自己有能耐的儿子都下不了手狠打,你现在这么有出息,我又怎么忍心打你呢?

  一幕配合默契的表演,直到这年十月,以太后入住寿康宫、接受完颜亮+后宫+百官的贺喜为标志,达到了最高潮。在各方面,完颜亮“外极恭顺”的表现都堪称无懈可击:太后坐起,他亲自去扶;太后坐轿,他在边上跟着走;太后的车驾,他甚至亲自驾驭。如此这般,谁看了都觉得是“至孝”,就连徒单氏也觉得确实如此——这要还不算是孝顺,那皇帝到底要怎么样做才能算孝顺呢?

  但是,徒单氏毕竟不是完颜亮的生母,毕竟是在完颜亮心里存了刺的人物。也如我们今天所知道的那样,这看似和谐的一切,其实都只是表象。完颜亮在弑篡以前,曾经潜隐压抑了那么多年,表现得处处谨慎,人人夸奖,百官觉得他贤,皇帝觉得他忠;而现在不用对付百官和皇帝了,只是在一个曾经受过冷落的太后面前装装乖儿子——还说不上装孙子——又何难之有?

  可是,这层温情脉脉的面纱,终于还是在即将到来的重大考验中,被彻底地撕破了——坏,就坏在完颜亮的第二大志愿“帅师伐国,执其君长,问罪于前”上了!

  完颜亮决意南伐(这件事情我们后文要专门论及,这里先不铺开了),徒单氏觉得不妥,想劝说他放弃这个想法。

  但是,完颜亮要做的事情,又岂容别人干涉?何况,这是他平生的一大志愿;更何况,完颜亮对后宫干政,一向极为反感(前文我们提到过高氏就因吹枕头风被逐出宫门,后文我们还将提到另外一件事),很讨厌这种事情的苗头——即便是太后,那也不行!

  一来二去的,新怨旧怒渐渐混合发酵,弄得完颜亮越来越讨厌徒单氏的规劝。从现象上看,他每次去拜见太后回来,总是怒气冲冲,别人看到了也很莫名其妙,根本不知道究竟是为什么。

  之后,完颜亮决定在太后身边埋伏耳目。正好太后派自己的侍女高福娘来问候完颜亮的起居,完颜亮就借机占有了她,而后命令她作为自己的耳目,窥伺太后的动静。这事就已经够热闹的了,可谁又能想到,连高福娘的老公特末哥,也乱七八糟地搀和进来了——按说,当他知道自己的顶戴已经被完颜亮染绿后,应该大动肝火才是;可他却敏感地发现了其中的晋身之隙,不仅没有责骂自己的妻子,反而教她该怎么添油加醋地向完颜亮汇报太后的言行,以便把事情搞大,最终能获得完颜亮的更大赏赐。

  如此老公,也算是“识时务为俊杰”了吧;而在厚重的中国史册上,似乎也从来就不缺这样的人啊……

关键词(Tags): #完颜亮#金朝#金代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