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侃侃轰炸东京中的燃烧弹 一 前言 -- 龙骑兵

共:💬199 🌺852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推荐另一本书:hansell的回忆录

相对李梅,韩塞尔准将是个默默无名的人物,他唯一的有名之处就是被树立为对日轰炸初期错误坚持精确轰炸的典型。他的仕途颇不得意,战后就以少将军衔退役,对比李梅的平步青云真是一天一地。就连他当时的副手某L开头的准将(名字忘记鸟),在他自第21轰炸司令部总指挥官位置调离后转为李梅的副手跟对了老大,70年代初也干到了美国空军的上将总参谋长鸟。

他的回忆录就是应这位当年的副手,当时的空军总参谋长邀请完成的。和李梅长期担任一线部队指挥官所不同,韩塞尔长期在陆航总参谋部工作,之前则是航空战术学院的战略轰炸课程教员,带着学生考察如何对纽约费城等地实施战略轰炸,在出任21轰炸司令部指挥官前唯一的实战经历是在英国的第八航空军待了6个月。他非常偏重于介绍陆航整个作战理论的从建立初期到二战结束的发展轨迹,他也坦率地承认,相对于海军作战计划处和陆军的军官们,当时的陆航领导层多时理论多于实践,缺乏经验的学院派,参谋军官的主力大都是航空战术学院的教员和理论家。在不断反应和摸索使用航空力量的最佳方式中磕磕绊绊,一方面要为争取陆航的最终独立而和陆海军斗争,一方面又要平息内部斗争,比如对B29部队的控制权争夺,战略轰炸机部队和战术轰炸机部队直接的冲突,甚至要借用海军的力量来压服陆航内的反对派。谁知道,B29当年是被设计为从中近东起飞轰炸德国的战略轰炸机呢。

JMH在2002年的那篇文章我很仔细的看过后面三分之二(就是没看COA开头的那部分),它的观点我很赞成:在从精确轰炸向面积轰炸转型的过程中,韩塞尔和李梅所做的都没有大错,但李梅出现在合适的时机。韩塞尔也搞面积轰炸,李梅也搞精确轰炸,而李梅的实际应变能力更强,韩塞尔还是吃了长期坐办公桌的亏。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