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唯物主义历史规律的结束与共产主义的兴起 22战后动荡 -- 马前卒

共:💬15 🌺4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唯物主义历史规律的结束与共产主义的兴起 22战后动荡

二十二 战后动荡

1918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直处于战略防御地位的协约国赢得了胜利。除了正在为生存而战的俄国苏维埃政权,其他欧洲强国的统治政权立刻把注意力转向瓜分同盟国的遗产,从而抵偿自己为这场战争付出的代价。

同盟国的遗产包括3部分:

1硬通货和可以变现或直接利用的物资

2海外殖民地

3本土工业体系。

从真实价值来说,世界第二大工业国的本土工业体系无疑是价值最大的遗产。不过,正如上一章所指出的,世界大战的根源在于缺乏资源和市场,协约国(除了美国)虽然也因为战争而民穷财尽,但它们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惯性决定了他们渴求市场胜于一切。如果有市场、有资源、有利润,他们本可以轻松的将自身的工业规模在短时间内翻上一番或更多,没有必要吞并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来增加已经很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至于说拆散德国的工业体系,在消灭一个潜在竞争对手的同时增加自身的竞争力,这本是协约国的计划之一,但由于英国统治集团不愿意看到法国独占中、西欧,这个计划在遍布欧洲的革命浪潮威胁下被放弃了。随后的历史证明,对于欧美资本主义社会而言,没有拆散德国成熟的工业资本主义社会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德国在战败之时已经交出了大批工业-军事物资,然后又背上了300多亿美圆的赔款。由于大战的消耗,前者相对工业列强的经济规模来说微不足道;后者则因为不切实际的数目而没有真正偿付,协约国指望靠赔款充当利润也是不可能的。倒是德国傲视它国的工业技术(尤其是化学工业)引起了胜利者的兴趣,美国企业借战胜之威,在政府支持下贱买甚至掠夺技术,从德国取得了3200项关键化工专利,其中1200项被杜邦公司获得。不过,在这个时代,基础科学研究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紧密,应用技术主要还是依附于特定工业体系的技艺,因此技术流失还没有动摇德国的国本,或是明显增加战胜国的战争红利。

最后,只有那些诱人的海外殖民地来补偿协约国的战争损失了。但是,读者应该记得德国为什么会发起这场空前的大战——英法以及附庸的比利时、荷兰、葡萄牙、拉美诸国等工业资本主义集团基本垄断了全球海权和有价值的殖民地,而德国工业资本主义集团为了给迅速扩张的工业体系提供廉价资源,给不断增长的过剩产品找到市场,迫切试图打破这一体系。缺乏有价值的海外殖民地正是德国战前的特征之一。至于奥匈帝国,它本来就是一个工业弱国,海外殖民地很少,只在东欧拥有一些落后地区做半殖民地,暂时也足以应付其不多的过剩商品。由于靠近苏联,这些半殖民地在战后不得不独立出来,以保证民族主义不会和革命相结合。因此同盟国实在没有多少殖民地遗产来满足协约国的胃口。(土耳其在战前已经算是列强的半殖民地)

这种局面意味着胜利者既没有取得真正的市场增量也没有消灭潜在对手的工业潜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源相对不足的基本问题依然存在。美国的工业产能在战争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更加剧了生产过剩的趋势。随着德国的复兴和日本的崛起,这一矛盾将越来越尖锐,下一次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是完全可以预料的事件。在凡尔赛和约签定后,法国元帅福煦对这一和约所规划的未来做出了恰当的评论——:“这不是和平,是二十年的休战”。

英法及其附庸国虽然在战争中损失巨大,但毕竟取得了胜利,在外表上保住了世界霸主的地位,英国依然占有广阔的殖民地和无数海外基地,法国则成为欧陆第一强国,甚至连比利时、荷兰等国都能维系自己的殖民帝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胜利的光环下,运行惯性足以保证这些帝国继续保持一段时间。不过,正如虚弱的比利时、荷兰等国只是因为允许英、法资本集团分享殖民地利益才得以在二十世纪保持殖民帝国一样,英法得为了保持既有地位也必须向美国甚至日本让步。早在1900年,美国就借八国联军进入北京的机会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先行在中国占据牢固势力范围的各国(尤其是英国)允许美国享有同样的贸易权利和投资机会。类似的,日本趁欧洲战争激烈的时候抢占青岛和德国的其他远东殖民地,大肆在中国进行投资、倾销,还提出了“二十一条”试图把中国变成独占的殖民地。战后美国——不是英国——要求按既有实力对这一情况作出修正。在华盛顿会议上,《九国公约》一方面要求列强的商品和资本可以平等的进入中国,另一方面也允许日本保持一些在华特殊权益;《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则赋予美国和英国平等的海权,给予日本远超战前的海权。除了少数控制牢固的殖民地如印度外,海外殖民帝国(政治意义上的和经济意义上的)已经不再是英法资本独享的自留地了,美国、日本、意大利,甚至复兴的德国都争相拥入这些地区,争夺资源和市场。1931年,英国本土资本集团被迫在《威斯敏斯特法》中给予部分殖民地本土统治集团一定地位,以放弃部分长期利益的方式,来保证英帝国不至于在大萧条中解体。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削弱了英法殖民帝国,为其他后发工业强国崛起开辟了道路。

英法的相对衰落给了其他工业国家发展的机会,但开放的公共殖民地(如中国、拉丁美洲)只有利于强大的工业国,美国和复兴的德国都从中得到了巨大利益。日本、意大利等相对较弱的工业国得益不大,它们既无法通过投资和倾销与一等强国竞争,又不比英法等老牌殖民强国有“主场”之利,也没有足够的既有海外投资来贴补外贸,因此对这个秩序依然不满。它们既反对英、法旧殖民势力的剩余部分,又对强大的美国心怀恐惧,更害怕无法转移的国内矛盾最终酿成革命。最终,日本和意大利这两个二等工业国在下一次大战中站到了再次挑战既有秩序的德国一边,并得以在打击英、法旧殖民势力的过程中暂时维系美、苏两强的中立态度。这意味着下一次战争将有更多的工业资本集团加入世界霸权的角逐,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影响范围和惨烈程度远远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德、奥、土三大帝国,削弱了英、法两国,欧洲对第三世界的控制出现了松动,在苏联的压力或支援下,第三世界的本土势力逐步结合成现代意义上的政治集团。如在形式上独立的波兰、中国(国民党政权)、土耳其、泰国,以及一些独立性更差的政治集团,如中国的军阀、朝鲜流亡政府、印度的民族主义政党、爱尔兰新芬党等。这些政治集团在政治上是工业化国家的仿制品,经济上是工业强国的依附品,但毕竟还是在形式上取得了独立地位。世界大战一方面打破了西方的严密统治,另一方面也给这些独立的统治集团做出了榜样——所谓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核心不过是弱肉强食。因此,这些半独立的政权很快就适应了赤裸裸的物质力量竞争,崇尚暴力和民族主义,试图重现欧美列强的发展道路。在那些直接面临德、日、意扩张威胁的地区,这些政治集团会抵抗入侵,迅速提高战争的烈度;在那些还在英、法、美控制下的地区,这些本土政治集团反而会和德、日合作,试图在夹缝中获得更大的利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这种局面表明了物质力量竞争的空前激烈,也预示着下次大战将给第三世界本土利益集团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人类创造了一个沙漠,把它叫做和平”——汉森•鲍德温《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

元宝推荐:电子赵括,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