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围攻深泽之战的八路军中日本兵(1) -- 老拙

共:💬46 🌺18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围攻深泽之战的八路军中日本兵(4)

河里另外一门著名的92步兵炮,指的就是王外马甲大作《冀鲁豫战场上的“哥萨克骑兵”》中,八路军老七团的“行头”,那门92步兵炮。

王外马甲在文中说到:

插花楼那边,七团开打了,时锡久的部队抵抗了一阵才发觉不对:“不好了!真的是老七团打上来了”。

其实,从包围插花楼开始,战士们就一直在喊:“我们是八路军八分区七团,赶快投降”。可二十九纵队根本不相信。

顽军“不上当”的理由倒也很充分。首先,老七团的名声太大,以往随便哪个土八路都喜欢借这块招牌吓唬人,游击队动不动就喊“我们是老七团”如何如何的,次数多了敌人也就无所谓了;其次,时锡久也知道八路军七团、十团、骑兵团都南下打仗去了,他可没想到南边的顽军那么不经事,七团这么快就能回来打他。

更重要的是,插花楼的顽军没有看见“老七团的行头”。

七团有个炮兵连,这个炮兵连有一门九二步兵炮,而这门步兵炮还是四一年就缴获的,威风得很。不过,虽然有炮,可惜没炮弹,所以大炮埋在土里的时候多、拖出来开火的机会少(说起来,军区的兵工厂也能“造炮弹”,可那是来料加工,弹壳、底火什么的全都指望缴获,所以一个月也造不了几发炮弹)。七团的炮兵们觉得有了大炮不用怪可惜的,炮兵连的八十多个人反正也是闲着没事干,因此每当打攻坚战的时候就把炮拖出来,找个显眼的地方摆造型、吓唬敌人,伪军和顽军也弄不清这步兵炮到底能不能开火,吓得半死,有时候稀哩糊涂就投降了。

四四年的时候,冀鲁豫除了军区有直属炮兵,装备大炮的八路军步兵团独此一家,所以见到九二步兵炮就等于遇见了老七团。可这次南下的时候,七团把大炮拆散埋在地里了,没了“行头”,也就难怪时锡久的兵不认帐了。

不过,这门92步兵炮怎么来的?王外马甲没说。

这事儿,就跟水野靖夫有关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八路军缴获的92式步兵炮

1939年9月,水野靖夫等三人没有跑成。之后,八路军带着他们转移各地,并进行教育。40年元旦过后,这3名日本兵的思想有了一定转变。这时,八路军决定让他们做一些有益于抗战的事情。从此,3名日本兵分了手。

水野靖夫到鲁西地区各八路军部队去教日语,佐藤猛夫去了太行山八路军医院,今野博去了胶东也是教日语。

应该说明的是,这时他们还是日军俘虏,不是“日本八路”。因为这时候,他们都还没有参加反战同盟,更没有参加八路军。而且,佐藤猛夫即便到了太行山,仍然还在思索着如何逃跑。

40年元旦后,水野靖夫去了不少八路军部队,所到之处,就是教八路日语喊话:

喂!日本的士兵们,缴枪不杀,放心地走出来吧!

喂!日本的士兵们,你们的家属在家里等你们呢!

。。。。。

水野靖夫一边教,一边想:看来八路军优待俘虏真的不是宣传。不过我本身决不是听到这种喊话才投降的。但是,如果真的有人听见这种喊话活了下来,总是件好事吧!

这时候,水野靖夫对于八路军、对于这场战争已经多多少少改变了一些想法。听到八路宣传队唱起《松花江上》,想到他在家里的老母亲,水野靖夫开始痛恨这场战争。

就这样转来转去,1940年11月,他转到了打深泽的战场上。

到了1941年初,水野靖夫又参加了由杨勇指挥的八路军教3旅潘溪渡战斗。

关于潘溪渡战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是这样记载的:

八路军115师教3旅(兼鲁西军区)为打击对鲁西抗日根据地威胁较大的郓城之敌,并掩护该旅9团南下开辟巨(野)南地区,决心寻机歼郓城驻守之敌一部。1941年1月7日晚,教3旅7团及第2军分区地方武装,隐蔽进入郓城和候集之间的潘溪渡附近地区,用一部兵力围困侯集据点,以诱歼郓城来援之敌。8日上午11时,郓城日军1个中队,伪军1个大队,出城来援。当其进入伏击圈时,我军对其连续发起数次冲锋。战斗到傍晚,将其全歼,击毙敌软原少佐等军官9人,士兵150余人;毙伤伪军130余人;烧毁汽车4辆;缴获九二式步兵炮1门,重机枪两挺,轻机枪6挺,步马枪190余支,弹药物资一部。我伤亡138人。潘溪渡战斗是继1939年8月著名的梁山伏击战之后,我军在鲁西平原上创造的又一次平原歼灭战的模范战例。

人们不知道的是,被俘日军士兵水野靖夫在其中发挥的关键情报作用。

此战,杨勇决定采用土八路的拿手好戏——围点打援。以旅部特务营围攻侯集据点,引诱郓城之敌出援,主力老七团在侯集至郓城之间设伏,将郓城出援之敌围而歼之。但是,这个时候的日军已经不是38年、39年的狂妄的鬼子了,他们被八路打怕了。尽管特务营把侯集这个“狼崽子”打得哇哇叫,郓城之敌就是没动静。

郓城之敌会不会出来?何时出来?出来多少部队?走哪条路?成了战斗指挥的关键。

这时候,杨勇想起了水野靖夫。

让杨勇没想到的是,这一次水野靖夫居然主动请战。

杨勇一看正好,即令敌工科带着水野靖夫去听侯集之敌与郓城之敌的电话。

敌工干事杨靖找来一部电话,就在指挥部秦家集材的公路边上,将电话线搭在敌人电话线上,让水野靖夫去听。

水野靖夫听见,侯集与郓城之敌在电话上反复讨价还价。侯集方面哇哇叫,说是八路攻势猛烈;郓城方面就说肯定是土八路捣乱;侯集方面说:不是土八路,是老八路!郓城方面则以种种借口迟迟不想出城。

杨勇听说两边的鬼子在扯皮,就下令特务营:架云梯,攻围砦!

这下,侯集之敌更慌了,叫唤得无比凄凉。午夜过后,水野靖夫听到电话里郓城方面决定,于次日天亮后出动日军1个中队和县警备大队,携九二式步兵炮1门,乘汽车4辆前来增援。

得,鬼子终于上钩了。

就这么着,老七团缴了这门92式步兵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不是这门,这门叫“中国造盖亮式70毫米步兵炮”

老七团缴的那门92式步兵炮,王外马甲交待过。它在1945年5月17日东平县小寨战斗中意外炸膛了。曾思玉司令员还因此负了重伤。

92式步兵炮炸毁后,军区领导决定自行试制92步兵炮,任务交给了冀鲁豫华丰机械厂。1945年9月,该厂成立了试制小组,盖亮为技术员。终于在1946年4月,试制出了第一门步兵炮,并在清丰县单拐村村东试射成功。为了表彰此炮的设计者,以盖亮的名字命名为"盖亮式70毫米步兵炮"。其主要诸元:口径70毫米,初速197米/秒,最大射程3500米,高低射角±35°,方向射界左右各15°,火炮全重295千克。

潘溪渡战斗后,水野靖夫被派到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担任日语教员。1941年8月15日,水野靖夫创办了“日人觉醒联盟冀鲁豫支部”。42年秋,作为冀鲁豫地区的代表,赴延安参加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代表大会。会后,进入延安日本工农学校学习。

关键词(Tags): #深泽之战#日本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