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聊聊海军舰艇今后的体系构成 -- 博扬

共:💬24 🌺5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奥卡姆剃刀与下一代通用舰

在最近的两三年中,大量有关于中国海军新型舰艇的信息连同实物涌入到了我们的视野中,仅仅是惊叹或是幸喜是不够的,现在静下心来,我们需要将这些新近下水的战舰所带来的信息梳理一遍。可以肯定的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所谓“新驱”、“新护”除了实战意义之外,还有一层验证的意义——不光是在验证武器系统的工程技术,也是在验证未来那台海战机器的结构组织。博扬向来不善于也不愿意揣测技术细节,所幸在这里,我们所看重的是这些新出现的战舰所包含的象征意义,那些现在还无法确认的技术细节在这里同样不会也没必要加以深究,至于舰艇的型号称谓,同样由于正式的信息还没有出现,我们这里所使用的,只是多数人已经习惯的叫法,只是为了方便于理解。

来看具体的判读对象:052C,一型专用的远程区域防空驱逐舰;052B,具备中程区域防空能力和比较强的对舰、对潜作战能力,这三项效能较为平衡,更像是一种通用型驱逐舰;054A,现在所透露出的信息似乎表明在武器系统的配置上,她与052B处于同一级别,但是吨位远小于后者。

如前所说,围绕航母而形成的作战系统将是未来中国海权型海军的一支主要构成,就这一系统的具体构成而言:从火力投送的角度的考虑,航母编队中舰载机的特点在于每次火力投送都具备强大的冲击力,但是这种火力投送缺乏连续性,编队中其他作战舰艇的价值则在于弥补了这一点,他们所提供的是一种范围较小但时间上连续的空间控制能力,以此来保障舰载机在更广阔空间的控制力的有效性。这样,我们可以把一个航母战斗群所需要控制的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广阔的外层由舰载机支撑起来,而内层则主要有其他舰艇凭借其火力与信息力来维系。

而要保持对内层空间持续,这个系统至少需要两种类型的“元器件”:航空兵是最有力的海上空间控制手段,这也意味着要维持内层空间的控制,关键在于处理来自天空的问题,因此,这里首先需要的是数艘具备远程、高空区域防空能力的舰艇,它们对空火力的杀伤远界将最终确定航母编队内层控制空间的边界所在,这些起到搭建骨架作用的舰艇必须装备有远程的舰空导弹和与之相称的雷达、信息处理系统并具备一定的指挥功能,这就决定了它们必须拥有较大的空间;在战时,为保持对空警戒的连续性,编队中的这些区域防空舰会采取轮流开机的模式实施警戒,以此来避免由于雷达连续工作时间过长而损坏元器件——因此,编队中这类舰艇的编制数量除了决定于潜在空中威胁的强度外,还取决于自身电子设备的可靠性系数。在美国海军中,“提康得罗加”级巡洋舰和“阿里.伯克”级驱逐舰便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与之类此的角色,前苏联海军则是由装备了SA-N-6远程舰空导弹的1164(“光荣”级)或1144(“基洛夫”级)型巡洋舰来扮演。

此外,这里还需要一种舰艇来完成如下任务——首先还需要这型舰艇活动于内层空间的边沿也就是远程舰空导弹杀伤远界附近——例如位于区域防空舰前方的水天线附近,通过区域防空舰艇或其他指挥舰的调度,截杀被远程舰空导弹压制到中、低空的飞行器,同时用于压制、驱离埋伏在编队航路附近的潜艇,而上述两种任务,亦可能出现在内层空间相对更为靠里的地方。需要说明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前苏联海军中,这一角色是由956型(“现代”级)驱逐舰和1155(“无畏”级)型大型反潜舰搭配扮演的。而在今天的技术环境下,将这二者在功能上合而为一是可以实现的,无论从效能还是经济角度,这都是值得追求的。

让我们的目光重新回到最近出现的几型舰艇上来。舷号分别为170、171的两艘052C型防空舰显然已经初步具备了支撑起航母编队内层空间控制基本骨架的功能,只是还需要更多的数量,而舰艇本身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而对于第二个任务,我们会发现从武器配置而言,舷号为168、169的052B型通用驱逐舰和正在建造中的054A护卫舰同样都可以满足,两者的最大差别在于大小。

显然,在武器配置处于同一量级的情况下,更大的排水量意味着:更好的适航性及更远的续航力,可以有空间安排更多的电子设备从而具备更强的对战场态势独立的掌握和控制能力。下面我们需要分析的是这些“优势”在航母编队这一系统中的必要性——“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海军必然要突破所谓的“第一岛链”拓展潜在的控制空间,但这种拓展不会是无限制的,这是由国力和国家利益诉求所共同决定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中,中国海军需要达到也是能够达到的控制范围远界,应该会出现在“第一岛链”以外,“第二、三岛链”以内之间的区域,而远不会遍布全球,在这个范围内,“过于高”的续航能力并不是“必要”的。

而再从前文所述的航母编队内层空间控制任务的组织结构来看,在编制了航母和多艘远程区域防空舰后,编队的指挥能力同样具有了“足够多”的冗余度,这个时候,“过强”的独立作战和编队指挥能力同样将是无“必要”的。由此而来,作为搭载上述两种“优势”的实体,即“过大”的排水量则属于可以被“剔除”的部分。而“剔除”之后的产物,便会相当接近于现实中的054A护卫舰,换句话说,前者相比于052B通用驱逐舰更适合于编入航母战斗群。

到此不难看出,航母并不是052B这类通用驱逐舰得以存在的理由。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中国的海军建设的重心始终是放在对周边近海海域实现相对控制,所建立的实际是一支“近海控制型海军”¬——从这点上说,中国海军应属于“海权”型海军中的“异类”,通常情况下,“海权”型海军应是与远洋海军的代名词,但中国的实际情况是:中国周边属于半封闭型海域,在国家利益开始向海洋拓展之前,在其周边近海地区已经存在了众多拥有一定实力的且不是十分友好的海洋势力,与此相比美、英等国的周边环境要“干净”的多,因此后者无需多少动作,就可以实现对周边近海的绝对控制。而从国际格局来看,这种情况还将长期的存在下去。所以,仅仅凭借一直美国式的“海岸警卫队”是难以应对未来海上的不确定因素的,必须还需要一支能够应对较高烈度冲突的海上力量,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

在有岸基航空兵掩护的近海区域,继续使用庞大的航母战斗群是没有必要的,则同样源于“奥卡姆剃刀”原理,这类有限的资源必须集中投入到远海控制中。而在“第一岛链”以内的区域,中国海军在水面所需要的,是一些规模较小的舰艇战斗集群。它们的作用同样是以一定范围空间控制力来维系航空兵突击之余火力投送的持续性,具体的说,则包括拓展沿海防空纵深,近海区域的反潜、护航、水雷战以及对舰攻击等任务。诸如052B这样的通用型驱逐舰的使用弹性强,且具备很强的独立作战和指挥功能,因此非常合适作为“核心”编入到上述的水面小集群中,与轻型护卫舰或其他小型舰艇配合使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054A”还没下水,拿“054”先顶替一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052B”通用驱逐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