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千古奇冤,登徒子! -- 闲了半床红被

共:💬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千古奇冤,登徒子!

登徒子,复姓登徒,名子,是战国时期楚襄王的大夫。他曾经善意提醒楚王,宋玉这个人比较好色,对女人颇有研究,不要带他出入后宫。

宋玉,楚王的文学侍从,历史上和潘安齐名的美男子,精通词律歌赋,能言善辩。

楚王对登徒子的话将信将疑,于是责问宋玉。宋玉巧言狡辩,并有同党秦章华大夫一旁相助,从而躲过一劫。事后,宋玉愤而提笔写下文赋,命名为《登徒子好色赋》,以泄被谏之恨。

登徒子何以被冠之以好色的恶名呢?宋玉是这样说的:登徒子他妻子整日蓬头垢面,丑陋不堪,登徒子却喜欢得不得了,还同她生了五个孩子。中国古代婚姻素来讲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登徒子发妻丑若无盐,只能说是包办婚姻的无奈,或者说登徒子审美观有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登徒子并未嫌弃丑妻,反而宠爱有加。如此说来,登徒子忠于爱情婚姻,不为美色动心,是标准的好丈夫,怎能和好色沾边呢?毛主席曾经主张给登徒子平反,但是雷声大,雨点小,始终不见行动,大约是给自己留条后路的缘故吧。

楚王何以就听信了宋玉的诡辩呢?宋玉以自己不为美色动心为例。他的东邻是个绝色美女,宋玉赞她“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即便这个美人倾城一笑,登墙头三年暗恋宋玉,宋玉始终未许。 楚王心里想,这个宋玉既然对惑阳城,迷下蔡的美人都不动声色,当然不会对后宫佳丽有什么妄想了。也是常情。

然而,玄机在这里,“增一分太长,减一分太短”,此番标准身材,非尺量才能得出结论。“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如果不是近距离观察,也很难分辨得如此细腻。究竟谁好色一目了然。再说,东邻之女,也不见得是大家闺秀,本来中国古代,男女之间授受不亲,女人未婚以前通常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而她居然登墙对宋玉有所图谋,宛若红杏,宋玉不许此种开放女子,只能说明他骨子里有种知识分子的清高而已。

孔子从未见过好德如好色的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登徒子倒是不好色,但是乱谏他人,说明德行稍逊。宋玉,更是如此,凭借自己出众文才打击对手,粉饰自己,其潦倒一生的命运算是上天的一种报应。

只是登徒子的好色之名,有些冤屈,也不见族人为他鸣伸。

附: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王以登徒子之吉同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d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王曰:"试为寡人说之。"大夫曰:"唯唯。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历五都。出咸阳、熙邯郸,从容郑、卫、溱 、洧之间。是时向春之末 ,迎夏之阳,?]?f喈喈,群女出桑。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臣观其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祛'。赠以芳华辞甚妙。于是处子?U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安息体疏,俯抑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复称诗曰:'寐春风兮发鲜荣,洁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因迁延而辞避。盖徒以微辞相感动。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

  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