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闲聊】杨门女将多异族 -- 任爱杰

共:💬59 🌺16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汉族的文化特征的确有个变化的过程

太古早的不谈,个人认为从秦统一开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秦汉至衣冠南渡:这一阶段的是汉民族的第一个形成期,也是较少外来文化影响的时期。秦朝同一了文字,修订了典籍,杀掉了一帮反对派,这就为后来汉朝重新注解(本想用更激烈点的发明二字)上古历史,外儒内法,兼修黄老奠定了基础。而宗教信仰则还是上古祖先崇拜和本地多神崇拜的结合。宗法制度被继续明确。同时成为社会构成的基础单元。道教虽然兴起,但在大多数时候仍然是造反工具。

从衣冠南渡至北宋末年:这一阶段里,汉族固然混杂了五胡,但同时汉族也在持续的征服南方和内地的少数民族。不可避免的会将他们的文化风俗融合进来。佛教虽然在此之前就早已传入中国。但是开始兴盛却是在这段时间里。为应对佛教的刺激。道教也开始脱离原始的平民特色,而转为系统得按照佛教体系造神。而佛教也不甘寂寞。于是上古神祗纷纷被佛道两教改头换面,纳入各自的体系。

自北宋末年至鸦片战争:这个时期的特色是中国不断受到北方蛮族的入侵。汉族甚至数次被置于异族统治之下。同时与中古时期的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地的交流和联系不断加强。儒、道、佛三家开始相互适应。由于蛮族的入侵,汉族甚至连衣冠都变了。但是蛮族虽然能够将汉族外在的衣冠变掉,却不得不在内里接受汉族的文化。当然,这并不是纯粹而无条件的。但是由于文化传承的载体是汉字。而汉字写就的典籍几乎是唯一的经典,又加上科举制度。汉文化很容易得就将蛮族征服了。也是在这个时期,汉人对妇女贞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裹小脚,立贞节牌坊之类的变态举动也成了文化的一部分。

鸦片战争以后至今:和上个时期不同,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第一次必须直接面对和自己同样的一个文明。虽然中国并没有被外来的武力所征服。但是不得不说从文化上是基本西化了。对于这个异类的文明,中国开始时武力不及。如果想照搬以前那套文化征服,最大的问题却也是典籍问题。这本是汉族的优势。但是这个异类文明却拥有更多的典籍。而通过武力,这个异类文明让中国懂得“子曰诗云”很明显的没有“牛顿三大定律”实用。再加上科举的废除和西式学校的普及,于是汉文化就只能给自己包上一层又一层的西式外壳。这次不用征服者发布“剃发令”,汉人自己就把衣冠发式全都改了。甚至连书面语言也抛弃了以前的“之乎者也”改用了一大堆半通半不通的日译单词和句式。

通宝推: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