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点评 许褚裸衣斗马超 -- 煮酒正熟

共:💬32 🌺6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点评 许褚裸衣斗马超

此战出现在毛本三国的第59回、罗本三国的第117回中。当时西凉联军对曹军由开始的连战皆捷转为胶着状态,老谋深算的曹瞒不动声色,悄然布局,战局形式不经意间向曹军有利的方向转变。但西凉军中的年轻主帅马超武艺高强,曾在单挑中连胜曹营多员宿将,曹军将士为之丧胆,曹瞒也是颇为头痛。此时马超曾有一次阵前突袭曹瞒的机会,却为曹瞒身边猛将许褚的“睁圆怪眼,目射神光”所吓阻。曹瞒回营后夸赞许褚神勇吓退强敌,不意这番话却激起许褚万丈豪气,执意要与马超决一死战。这就是许马大战的背景情势。

简段节说,许马交锋前200合双方无上下风之分。网上三国米对此战的分歧主要在200合后。

鏖战200合后,许褚飞回阵中,去甲后回马再战。有朋友说,许褚感到此时自己掌握了一定主动,因此想寻机使出绝招取胜,所以才会冒险去甲,以图一搏。。我以为此论有待商榷哈,因为原文明确交待是“许褚性起”。我以为比较合理的理解是,许褚此时杀红了眼,本来战前情绪就高度兴奋、战意超强,经过这200合不分上下的激烈交锋后,许褚战意更强、更加不计后果。至于“感觉自己掌握了一定主动并寻机用绝招”云云,我以为流于想象了。不是不让推测和想象,但抛开原文的推测和想象,合理性就不太好。

踢过足球的朋友都知道,当双方拼抢白热化时,队员情绪变得冲动易怒。北京队的老一代球员里面,高洪波和胡建平都是公认的理性、冷静型球员,球风一直为人称许,但就是这两位,也同样因场上动作过火而吃过黄牌。许褚的性格比较复杂,既有稳健谨慎的一面,(比如白马避战颜良,追刘诺诺而退,长板遇飞止步...) 也有激烈冲动的一面。既然原文写明是许褚"性起",然后去甲再战,合理的理解只能是 许褚杀红了眼、战意达于极盛,而不是许褚基于理性判断认为自己有机会擒敌所以才去甲的。这个时候的许褚处于一种冲动和不计后果的精神状态,一种罕见的、令人震怖的精神状态,所以后文有“两军大骇”之语。

再者,就算退一万步讲,许褚真的基于理性判断认为自己有望取胜,可这跟他确实有望取胜完全是两码事。你认为怎样和实际情势怎样,那不一样啊。秦琪、蔡阳敢于主动挑战关公,不也都脚着自己挺不含糊的么,结果捏?让人秒的份儿。

至于去甲后对自身武力的影响,我以为,去甲令自己失掉了锴甲防护,更容易受小伤(比如划伤和轻微刺伤),但却提高了身体的敏捷度和运刀出招的速度,令攻击力有所提高,同时受致命伤的概率也有所降低(因为身体敏捷度提高了)。用在下的二维理论来说,就是提高了攻击能力,防守能力有升有降。所以短时间来说,许褚去甲是占便宜的。(长时间则不利,因为此时是初冬时节,去甲后热量散失太多显然是不利久战的)

另外,多数朋友公认,马超武艺的最大特点是出枪极快,但百合之后,出招速度会有所下降,如战张飞时第一个百合尚有优势,第二个百合却是旗鼓相当。此时许马大战200合,马超的速度优势已不复先前那般具有致命威胁。许褚恰恰是在此时归阵去甲,其危险度大大低于一开打就去甲。

综上,我不认为许褚是经过严密、理性的权衡比较后才决定去甲的。许褚去甲的原因很简单 ---- “性起”。但是在客观上,许褚的去甲却实实在在地提高了他的战力 --- 当然是 在短时间内。

接下来,许褚奋威砍马超这一刀,单从字面儿上看,这个奋威一刀不象是寻常招数,更有可能是出了个大招。这是咱们的猜测。

纵观整部三国演义,所有这类“奋力死战”(许褚)、、“奋威交战”(马超)、“奋力向前”(庞德)、“奋力恶战”(黄忠) 的情势,大都是发“奋”的一方瞬间取胜得手。因此我们前面的猜测得到印证 --- 发奋情势下使出的招法,是大招。

因此,许褚这“奋威一刀”,是个几倾全力的大招,带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意味,其力度和速度都要超过寻常攻防转换时的招法。但就是这么恶猛狠霸的一刀,马超的应对却显得相当轻松 ---- “超闪过,一枪望褚心窝刺来”,能在闪避对方全力攻击的同时还刺一枪, 这本身就说明马超没太把对方这一刀当回事。这个闪中反击的连续动作,也体现了马超的绝伦武艺!(拳击历史上,我印象里只有阿里等少数人物才能做到闪中反攻。)

而许褚对马超突如其来的这一枪,应该是缺乏心理准备的。许褚此前出的是个大招儿,按常理度之,这种猛恶的大招打出去,即使伤不到对手,对手也会因全力招架或闪避而无力还击。没成想马超居然能连闪带刺!此时许褚大刀在外围(已经砍出去了么) ,招数用老、抽刀不及,所以才会弃刀夹枪。应该说,在这电光火石的一瞬间, 两人各出一个大招儿,但两人给对方的威胁性是有明显差异的,许褚的狠招对马超几无威胁,而马超的反击却令许褚相当凶险。

总有朋友说许褚弃刀夹枪是因为他知道马超不如自己力气大,所以才故意夹住对方长枪、以期夺下对方军器以胜之的。这个说法在下无法认同。平心而论,许褚当时面对突如其来的一枪,第一反应只能是如何化解这一攻击,根本不可能想到可以夺下对方军器达到取胜目的。

结果当然是许褚夹住了马超的长枪,并形成双方夺枪这一对许褚稍稍有利的局面 (因为许褚膂力稍大)。但这个局面,与该局面的形成原因,完全是两码事。局面对许褚有利,并不代表这一局面是许褚有意制造出来的。许褚完全是为化解对方的攻击而被迫夹住来枪的,因此是瞎打误撞才进入到一个对自己稍稍有利的夺枪局面的。

当然马超的这个回刺质量也不够高。但两人这一砍一刺的换招,显然是马超对许褚的威胁更大些。从马超轻松闪避许褚奋威一刀的情况来看,如果给许褚100次同样的机会,马超应该可以全部避开,但如果给马超100次机会的话,许褚就未必100次都能夹住对方长枪而毫发无损了。这就是我说的威胁性方面的差异。

好比巴西和新西兰足球队交锋,新西兰前场30米一脚远射,球打得又高又偏,对方门将象征性地跳一跳而已,而巴西队一次攻门却是在新西兰小禁区内一脚施射,新西兰门将站位不错,将球扑了一下,碰边柱出去了。这两脚打门,威胁度显然是不一样的,前面那种机会即使有100次,也未必能有一次破门,而后面那种情况如果发生100次,乖乖,大家心里都有数哈~

另外此战许褚显然处于情绪极度亢奋的状态下,可以说是整套三国中最令人血脉喷张的三大恶仗之一(另两场是典韦的最后血战和元让的拔矢啖睛)。这个从交锋过程中的“许褚性起”和“两军大骇”,还有战后马超心有余悸的惊叹“吾见恶战者莫如许褚,真虎痴也!”,都可以看出来。(对比一下马超与张飞夜战之后,可曾如此忌惮地说过张飞恶战吗?)

那位说了,生死决战对决战双方是一样的,你凭什么一口咬定许褚战意极盛、状态超常 而马超就是普通状态?

在下以为,两人战前对此战在精神上的投入就有很大不同。许褚一开始说来日要生擒马超,后来可能也明白这个大气吹得有点过,于是改口说要与之死战;而马超却是“誓杀虎痴”。可见两人对决战对手的忌惮程度有明显不同,马超多少有点“运气再不好也不会输,运气好就能挑了你”的想法,而许褚则是“我TM今天豁出去了!”的意思。然后就是交锋过程中,许褚又是性起又是去甲又是“浑身筋突”的,就属他能闹腾了,搞得“两军大骇”。马超这边儿可没整出那么大动静来吧?

很大程度上,许褚正是靠着这种亢奋的情绪和极盛的战意,才维持住了前200合的均衡态势的。换言之马超在气势上让许褚的凶猛恶战给压住了。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许褚前230合的不落下风,有可能是搀了水的。

比之武艺来说,情绪和战意的波动性很大,不是可以随意复制并再现的。许-马之战开打前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如马超连胜曹将以及许褚吓退马超等等),都强烈地刺激着许褚的神经,令其此战处于一种极度亢奋的情绪和战意之中。但谁能保证让两人再打100场,许褚能始终保持如此亢奋的战意呢?如果没有了那股战意,他还能支撑230合不落下风么?

最后,当两人撅断大枪、以断枪对抡时,西凉军方面无人为马超担忧,曹瞒却“恐褚有失,遂令夏侯渊、曹洪两将齐出夹攻”。有朋友说此刻许褚并无劣势,只是曹瞒担忧爱将所致。可马岱还是马超的从弟呢?难道说马岱对马超的关心就不如曹瞒对许褚的?

我以为许马以断枪对抡这不长的时间里,最大的可能是:马超占优或两人均势。马超劣势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 如果马超劣势,那么马岱早就摁耐不住了!

马超占优的情况就不分析了。咱就说两人均势吧。在下的看法,乱战混战中,双方武将遭遇战性质的交锋通常不那么追求公平和规则,而是以求生和取胜为唯一目的。但这种事前下书约定的阵前单挑,虽然战书上不会写明双方决斗时应遵守什么规则,但双方将士心目中还是会有一个潜规则和行为底线的。

许马之战的前200合,是符合决战双方以及双方将士对此战的心理预期的,即:讲公平、守规则、追求武将荣誉感。200合以后许褚归阵去甲,这个就有点擦边儿了。不过倒也不算太有伤公平。

可许褚去甲后再战30余合,然后发生的夹枪、夺枪、断枪这一系列动作,则冲破了双方将士心中的行为底线,也势必会大大激怒马超,从而导致阵前单挑急速转向那种不择手段、唯一目的就是致对方于死地的蛮斗。如果任由这种情势发展下去,几十秒钟之后马超从激怒中清醒过来,完全有可能主动放弃与许褚的这种无效缠斗,拉开距离然后让许褚尝尝自己联珠神射的厉害。渭水河畔,马超箭无虚发 接连射翻曹军十数人,箭法非同小可!如果一开始马超就不择手段,许褚早成毫猪了,哪还有机会跟人家恶战200合?现在许褚这么干,一旦马超缓过神来也还对方一个不择手段,许褚非吃大亏不可。曹瞒机警过人,早于他人看出这种危险,所以才急遣两将

接应的。

至此我们可以判定,马超武艺稍胜一筹,但许褚凭借超强战意维持了前230余合的均势,但在此后的交锋中 终因技逊半分而遭遇险情,虽凭本能夹枪断枪,却迹近无赖。是以此战高下明判。

元宝推荐:无斋主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