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创制汉字的华夏先民的生活秘密 -- 矽藻

共:💬33 🌺4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些讨论为何留在新兵版呢
    • 家园 禾字古代多指粟

      是小米

    • 家园 神州赤县是因为按五行中国位于南瞻部州,南方属火,赤色
    • 家园 纯华夏黄帝部是西北半游牧入侵中原后才接受农耕

      他们无定居地,四处转战,入侵中原,击败苗人后,才定居农耕的。汉字里很多好的东西都是跟羊有关的,“羊”为“祥”,比如“美”《说文解字》中释为“羊大则美”,是纯华夏族的。还有“鲜”,综合了华夏族和被征服土著民族的口味,南以鱼为鲜,北以羊为鲜。

      • 家园 远古的游牧族群并不强势,

        游牧族群是进入历史时期以后,才表现得凶捍。

        马鞍,与马蹬是关键。

        黄帝之初的地望,在考;炎帝之初的地望,亦在考。

        中华民族在血统上不是二元结构,炎黄是一体的。

      • 家园 貌似当时马匹利用的还不多,谁灭谁为何那么肯定呢?

        猎手和牧民对上,为什么一定是牧民胜利呢?

        • 家园 游牧族第一次对农耕世界的入侵依靠的是战车

          世界范围的游牧民族当时都在做用一样事,用马拉战车进攻掌握青铜的农耕世界。

          黄帝号轩辕氏,说明了他也不例外。

          这里引用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12章“马的驯化与欧亚草原游牧生活的创造”:

          “来自伊朗高原西部边缘的喀西特蛮族,公元前1743年对巴比伦王国进行了第一次袭击,然后逐渐蚕食,直到公元前1595年巴比伦被操印欧语的赫梯人劫掠之后,他们占领了巴比伦城埃及中王国的结束似乎也是同样被蛮族逐渐蚕食的结果。这批野蛮人被称为喜克索人,他们在公元前1730年或前1720年前后侵入尼罗河三角洲东北角,然后逐渐攻占孟斐斯,并于公元前1674年消灭了第十二王朝的赢弱继承者——第十三王朝 。。。操原始梵语的民族从西南亚北部的穷乡僻壤进发而出。这块穷乡僻壤位于欧亚大平原腹地。印欧语的发源地可能在东欧某地,它的南面在土库曼与西南亚相接,从那里很容易进入大平原。如果存在一次从大平原进发的大迁移,那么可能是在马的驯化之后,因为马很适宜于当地的游牧生活。在特洛伊遗址最低层的特洛伊第六地层中就发现了马的骨骸,其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800年。此外,苏美尔-阿卡德人在巴比伦第一王朝时期还没有马,中王国时期的埃及人也是如此。这说明,马是公元前1800年以前不久在欧亚大平原上驯化的,而一种新式武器—一马拉战车的发明和传播正是蛮族在公元前18世纪入侵苏美尔-阿卡德和埃及并取得成功的原因。。。。马的驯化给人们提供了使游牧生活具有可行性的非人力助手,但最初驯化的马却是一种弱小的动物,它不能承受骑手的重量,用尽可能轻的材料制成的两轮车也要4 匹马来拉。经过1000年的饲养之后,马才能驮一个装备很轻的骑兵。又过了几个世纪,一种“巨型马”被培育出来,它可以承担自身的盔甲和一个着全副盔甲的骑手。然而,从一开始,游牧民只要冲出通常居住的大草原,他们在军事上就都是令人生畏的。不过,这种情况比较罕见。公元前18世纪下半叶对巴比伦王国和埃及的入侵,也许还有对克里特的入侵,可能是游牧民族第一次系列进发的直接后果。”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