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继续讨论:如果不能取消高考,那如何改革高考? -- 晨枫

共:💬119 🌺6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有些做法现在应该还有吧

      我考大学那阵市三好和优秀学生干部是可以加分的,体育考级达到国家运动员水平也可以加分,其实加分影响不大,一般也就是加10分左右。不清楚是不是所有的都是如此,但当时对于市级的优秀学生干部某些大学本身是有照顾的,比如清华当时有提前的内部考试,应该不是走形式,因为的确有没通过的。至于对本地的照顾不知道现在如何,当年想来还是很多的,俺上的是中关村的一所普通中学,那届各类学校保送的应该也有一二十个。推荐表当时有,至少清华肯定有,一个学校大概有个七八份吧,但真正起不起作用就不清楚了,因为后来上了的也都是够分考上的。

    • 家园 有个问题

      先花一个再问。有个问题,我一直感觉国内高考要改首先要把地区分数差异给改了,但‘哈佛、MIT的录取也是对美国东北的人优待’,为什么美国也这样?

      • 家园 为什么也这样,我也说不好

        但事实就是这样。斯坦福、哈佛这些对于中国人来说远在云上的名校,对于住在就近的人来说,并不高不可攀,至少一般专业(或者根本没有专业,像general science,arts)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难。

        公立的名校因为用当地政府拨款,更加偏向本地学生。

        • 家园 有些怀疑这个说法

          不过学生的家庭住址会有人统计吗?一般应该统计种族,家庭收入吧。

          统计出来的ZIP code和收入的相关程度,应该比和离学校的距离更大。

    • 家园 比较难呀

      2、课余学术活动应该加分,业余发明、各种学科竞赛、组织课余兴趣小组/乐队/剧社/报社、音乐、舞蹈、绘画、写作等

      这个国内的学校有这些业余活动的,基本上都在大城市吧。

      4、体育优胜,如校队成员/队长、比赛名次、市少年队等

      同上。

      3、公益活动,如义务劳动、义务辅导、图书馆帮忙、义务帮助孤老、拥军、维持秩序等

      1、学生干部应该加分,尤其是组织学生活动、而不仅仅是老师的小爬虫的学生干部。具体来说,应该有组织义务劳动、组织募捐、组织夏令营/晚会、办校报……的经历

      这要看大家的诚信了。

      5、“有身份人士”的推荐,包括校长、地方名人、学术界人士。乱推荐怎么办?如果推荐不实,学校留“黑档案”,以后此人甚至有关机构的再推荐就变负印象分了,学校有权自行决定何时“再给一次机会”。这可以促使人们对自己的信誉引起重视。这里没有完全公平的办法。

      推荐的话,什么样的学生可以推荐,谁有资格推荐都是一个问题。

      • 家园 这个和中国的现有录取制度的思路大不相同,肯定有困难

        但如果公众和政府认为这是一个好路子,慢慢走,能走通的,在走的时候,一些教育的弊端也可以一起改掉,岂不妙哉?

    • 家园 6. 吸收世袭制的长处

      老爸老妈上名校的,子女加分。

    • 家园 7. 有捐款潜力的加分

      老爸老妈拚钱包。

      • 家园 说真的,父母或祖父母公益捐赠应该加分

        这是对公益人士后代的合理奖励。

        • 家园 反对!不如每个大学搞一定比例的“乐捐生”,但是加分的口子不能开
          • 家园 不管是不是加分

            哈佛和大多数常春藤大学对校友和重大捐助者(得大笔的钱,小钱捐几个不算的)的子女优先录取,这是公平呢,还是不公平?

            校友子女优先录取肯定是不公平的,但这有助于建立家庭传统,靠荣誉感维持学生质量。捐助者子女优先录取就不见得不公平了。重大捐助有助于扩大招生,对捐助者家庭有所奖励,有什么不合理的?

            • 家园 还有一个考虑

              学校发出录取通知书,学生不一定入学。入学率的高低对学校声誉有影响。校友子女(这种人叫legacy applicant)入学率会比较高,因此也会受照顾。公立大学也搞这一套,公平不公平,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这政治不正确,学校吃不了兜着走。

              实际上私立大学不受选民的左右,但是也很在乎形象,会特意招低收入和少数种族的学生,对brand image有利。它们做这种事比较灵活(公立大学又可能被禁止考虑种族因素),也有钱做这种事。美国diversity最好的学校基本都是私立的。不过因为它们规模小,对大多数学生作用不大。

        • 家园 穷人家的孩子可惨喽

          低保户捐款?恐怕又是一场争议

          • 家园 有钱不是罪恶

            有钱又把钱用于公益事业,更加是值得赞扬的是。力不从心的捐赠不能提倡,那本身就是不正常的。为了送子女上大学而捐赠也不能提倡,怎么制止这种不正常捐赠要想一想。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