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说我所知道的一些浙江小老板的创业发家史(六) -- 月色溶溶

共:💬50 🌺10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为什么? 把当地的挖走了?
            • 家园 你再问下去我就要裸奔鸟

              不过也不妨说说。哼哼,都是听来的。

              据说----,沪高速最早是想接南京,被江苏一口回绝,才找上杭州,杭州也不想接。按浙江的说法,上海提出建沪杭高速,实际上是想解决市内一公路铁路枢纽的交通问题,但距离短,每公里分摊的成本很高,才提出延伸到杭州,分摊引进的成本。上海提出按沪杭高速在上海、浙江的长度比例划分投资比例,沪三浙七。浙江死活不干,除了前面说的替上海火中取栗原因外,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就是沪杭高速一开通,50分钟的车程,会把浙江的人才、资金尤其企业总部吸到上海,浙江只剩个生产基地。由于现在的中国税制,税跟总部走,浙江会大受损失。浙江不干,上海就找北京协调,被逼不过,浙江就打横:除非你中央出钱。当然,浙江是换另一种说法:350亿,可以建三条杭州到上海的高速公路了。

              上海的高速铁路现在停了,以环保的名义,不知道是不是习同志找的借口,嘿嘿。

              大小洋山本是浙江地盘,上海找北京协调要浙江让给上海。北京说你们浙江要有全国一盘棋的思想么。浙江说我们有啊,我们先把宁波港合作建好,然后再合作建好洋山港,分成好说三七对半都成。上海不干,一定要拿洋山自己开发。尽管苏、浙、沪三省市的老大都是政治局委员,但论资格陈同志老,最后洋山给了上海。上海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建了一条世界上最长的大桥连上洋山港。实际上如果真是长三角一盘棋来规划,浙江的思路是对的。不过以上海的霸道,不善于跟别人合作,埋下了双方斗气的祸根。现在浙、沪交接的方寸之间,两地剽着劲建大桥,谁也拿不到最大的利益。

              据说,现在的大小洋山行政上还属浙江,浙江还得为洋山的建设拆迁檫屁股。所以见到有官员破口大骂上海。

              三地中,江苏是筑巢引凤,顺便拔几根鸟毛所以外资多;浙江是筑巢养自己的凤,指望养出一大堆凤来拔毛,所以十分重视企业创新和做大;上海是吸别人的鸟食养自己的凤,毁誉参半.我个人看好浙江模式.

    • 家园 当年金华增值税案轰动全国。难道白眼叔叔是金华人?

      那么小许也是金华人,那么mm

      也是金华人?不管如何,先花!

    • 家园 有趣
    • 家园 好!

      车还是大家自己的,改成每天排班出车,五分钟一辆,车主跟卖票的各家错开,到傍晚把收的钱全上交,大家平分,只要你今天出车了就有钱分。当然,其实其中还有不少细节措施,但大家谁也不需要拉客了是肯定的。一下子,每辆车的卖价高了十多万!

      变恶性竞争为良性竞争。

      行业协会和垄断,就这样产生了。

      • 好!
        家园 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那可是车主们自己想出来的.
    • 家园 虚开增值税发票是死罪

      中国现行刑法中,虚开增值税发票是唯一保留死刑的涉财犯罪罪种,当年老朱设立增值税时,说过一句话:增值税发票比钞票还要重.

      增值税税率是17%,虚开1000万就可偷税170万,比抢银行快多了.前年跟一个省税务局稽查分局的官员瞎聊,据此人说,到2005年,全国因虚开增值税发票被判死刑的有280多人,其中广东潮汕最多,有90多人。

      与人民币一样,增值税发票有水印的.

      • 家园 花!增值税发票就是在浙江印刷的。

        好像在平湖,俺去看过。

        不过好像还有一个印刷点。

      • 家园 这170万到底怎么弄出来啊?
        • 家园 本来一亿的销售,少开1000万,就可逃170万的税

          但虚开增值税发票用得最多还是出口退税领域.前几年出口退税率高时,我见过一个产值只有70多万得藤编织厂敢开出2000多万的增值税.按照规定,企业要想得到退税,必须提供“两单两票”,即“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外汇管理部门的“出口收汇核销单”、征税机关的“专用税票”。2001年时,2000万的增值税可获180万左右的退税.

        • 家园 没做过买卖罢?

          增值税发票工商来收税的时候是可以抵税的,跟钱一样。如果是假的话就等于是假钱。造假币是不是要杀头呢?呵呵呵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