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的一个韩国基督徒朋友 -- 天姝

共:💬38 🌺4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韩国的基督教过于aggressive

      您的那个朋友算是基督教中的保守分子了。

      最近正好有韩国传教人士在阿富汗被扣压当人质的事,就顺便说说我看到的韩国基督教情况。

      传统的记忆中,韩国是个佛教国家。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如今还有很多韩国人信仰佛教。但是信佛的人越来越少,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士。或者说,信佛的人不容易被分辨出来 -- 佛教本来就不是一种组织,佛在被人想起的时候才被信奉,很少有人会公开宣称自己是佛教徒。

      韩国的基督教却是另一种形式:非常的活跃,非常的有组织性。韩国有近一半的人信基督。这在我刚到韩国的时候觉得很震撼,到处都可以见到带十字的教堂。在我住处的四周,就有十几个教会。这么多教会的结果就是,你不得不经常得和他们打交道。

      我记不清韩国的传教士人数在世界上排第几了,应该是第一或是第二。这么多传教士在一个非传统的基督教国家看起来很奇怪。但是,确实需要这么多传教士。一是因为数量庞大的教会需要这些人来日常运行管理。二是,教会的经济收入跟会员人数成正相关,更多的传教士可以有能力归化更多的人入他所属的教会。这么说好象把基督教会当成是一种盈利的机构,事实上,我的看法是有点这种倾向。韩国的法律对教会的收入有免税的优惠,而且会员需要交纳每月5%的收入给教会。举一个例子。我的一个韩国师兄交了个信教的女朋友,不巧的是,他女朋友的父亲经营一个教会。所以,这个原本不信教的师兄就被逼每周都要去做礼拜,因为他的未来岳父说不允许女儿跟非基督教的人交往。几个月后,师兄就跟我们抱怨,他除了每周都要去教会,还得不停的捐钱给教会,他得那点收入实在让他捐的肉痛。结果半年后他跟女朋友分手了,原因一半是因为钱,一半是因为他自己开始讨厌教会。

      说了教会兴盛的经济原因,还应该说说教会的原始驱动力,让更多的人归化。对我们这些从宗教不自由国家来的外国人士,教会是非常的感兴趣。我接待过的上门来传教的人士不下过百人。其实这些人不坏,非常有礼貌的跟你打招呼,跟你介绍他们来的目的,给你一些资料,或者提供一些很有用的服务,比如说免费的韩语教育。可是想想看,这些人不停的来敲你的门,你觉得舒服么?我认识的一个挺好的朋友是个牧师。他也曾劝过我入教,被我拒过。不过他倒是从一个侧面回答了我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这么有兴趣拉人入教。他说外国人入他的教会可以更多的传播基督教,也可以更好的体现他的教会的影响力。他所在的教会,就是因为很靠近一个著名大学,和外国留学生交流多而在韩国小有名气。

      我不大知道那些在中国活跃的韩国传教士以及这次去阿富汗的传教士们都是怎么个出发点。从单个个体看,他们都是非常热心的人。但是,作为一种整体行为,他们表现出了基督教的侵略性。而我个人认为这种侵略性是不应该存在的:这会加剧亨延顿所说的文明的冲突。

      • 家园 我觉得也有所谓“事大主义”的因素,

        小弟总要比大哥作得卖力一点。

      • 家园 全球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互相彻底灭掉,就天下太平了。
      • 家园 我有一个问题不大明白,经常听说教徒要交收入的多少多少

        教会怎么能保证他们的确交了该交的数目呢?是靠自觉还是有防范系统?

      • 家园 【文摘】正好找到一个相关报道

        美国时事周刊《时代》网络版27日报道说,在阿富汗发生的韩国人被绑架事件使韩国的基督教徒重新想起福音主义传教热情。

        《时代》网络版在题为《韩国传教人士受到谴责(Korean Missionaries Under Fire)》的报道中介绍说:“裴亨奎牧师被害流下了悲痛和哀悼,但韩国人中的非基督教人士提出疑问称,泉水教会为什么无视政府‘不要去阿富汗’的警告,把人派往危险的地区?”

        《时代》分析说:“在拥有数万个教会的韩国,福音主义活动不幸的一面就是竞争过热。开拓新市场(new market)和危险的传教活动存在宣传效果,而且最终会带来名誉和金钱,这使韩国教会的牧师热衷于比别人先行一步(one-upmanship),包括尽可能多地向海外派遣教徒进行传教活动等。”

        《时代》报道说:“三分之一的韩国人口信奉耶稣(包括占总人口10%的天主教徒)。据推测,全世界150个国家中共有1.6万名韩国传教士进行活动。” 《时代》列举已故金鲜一事件等例子时透露说,这已经不是韩国基督教信徒第一次陷入困境。《时代》表示:“在伊拉克曾有7名牧师被绑架后获释,阿富汗政府去年夏天曾将1000多名参加和平集会的韩国人驱逐出境。”

        《时代》分析说,以此次事件为契机:“曾经气势冲天的韩国基督教信徒将在此次绑架事件后沸腾的谴责舆论压力下修改战略。”同时《时代》还援引一直针对北韩展开传教活动的道格拉斯-申牧师的话预测说:“为了募集赞助金,比起‘活动’更重视拍照和录像的‘随身拍传教’很快将没落。”

        朝鲜日报(韩国主流媒体)的报道

        http://chinese.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7/07/30/20070730000022.html

    • 家园 如果是为了买保险,应该老了再信教啊。早信又没有特别的好处。
      • 家园 这正是他的可爱之处,实用但还没有彻底的实用。有个故事,

        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就是给予基督教合法的地位,让基督教正式成为合法宗教的那位罗马皇帝,就是个彻底的实用主义者。

          虽然君士坦丁大帝有大功于基督教,可是,他本人要待到临去世的前一刻(337年),才在床榻上接受洗礼,正式成为基督徒。原因是他觉得受洗后再杀人,犯罪,难以受到上帝的宽恕,还是等把想杀的人都杀光后,自己临死前再受洗,举凡诸罪,一洗了之,岂不是一举两得,美哉美哉!

        这才是彻底的实用主义的光辉典范。

        只是,并非每个人都有足够能力,能长期雇用神职人员在病榻旁随时效命;万一有任何差池,便可能至死都接受不到洗礼了,岂不弄巧成拙,鸡飞蛋打?

        想两全其美,难啊!难啊!

    • 家园 你不是上帝,就不要轻易去考验人性!

      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逼人走向极度伪善或者是和尚打伞.经历了这么多悲剧还不明白吗?

      圣经明义,人都是带有原罪的.人都不是完美的.哪个人心里不曾有过一丝邪念?

      走近上帝的过程不是大跃进,每个入教的人都可能带有自己的目的,这不要紧.要紧的是

      每每改掉一点恶行,哪怕只是众多恶行中的一小部分,你都是在走向上帝,洗掉原罪.

      • 家园 花你这句话。

        走近上帝的过程不是大跃进,每个入教的人都可能带有自己的目的,这不要紧.要紧的是每每改掉一点恶行,哪怕只是众多恶行中的一小部分,你都是在走向上帝,洗掉原罪.

        这才是信基督的真谛。其它的一切仪式都是末节。

        请问是教会中的弟兄吗?我感觉教会中不是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这一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