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素质问题,制度问题,还是天气问题? -- 同人于野

共:💬78 🌺11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日本这例子举的没有道理

        楼主是在论证兴衰问题与素质无关,可你却在说日本的素质不错,这。。。。。也太对不上路了吧?

        还有,不出海的是清朝不是明朝,不出海不是因为资源匮乏,而是因匮乏引起的成本过高,整个事情大体上就是在说,资源匮乏类似于商品紧俏,而成本过高相当于商品紧俏挤占了大量资金以致于导致现金流断裂。在生意场上,亏损并不可怕,但现金流断了可不得了。

        至于日本人仓禀实而知礼仪啥的,这些事情在这儿讨论没啥意义吧?大米不管是做成饭团还是卷成寿司,怎么吃不是吃啊。

        ---------------------------------------------

        关于王小东的观点,鼓吹“希特勒思想是正确”也不是啥不可说的话,关键在于是不是要贯彻到底?是否人人都能去当希特勒?

        扩展空间究竟是权利还是罪恶,现在恐怕不好说。

      • 家园 “生存空间”应该比制度什么的更重要

        没有资源什么都不行,资源才是硬道理,就算不是“扩张”,也要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过我看现在中国政府绝对是明白人,现阶段中国外交就是围绕着确保资源供应服务,这才是现代化国家的样子嘛!

        日本人素质好我是这么想的。首先素质是由生活水平决定的,仓禀实知礼仪是吧。那么为什么日本那么小的面积能养活那么多人还生活的很好?我以为原因第一它是个岛国贸易方便,第二靠早期疯狂的原始积累,当海盗起家,然后侵略中国掠夺资源,用这种办法完成工业化,一旦工业化体系有了,就算被战争打烂了也不怕,剩下的事就是一手买资源一手卖产品了。而中国现在现代化工业体系是正在建立之中,还有9亿农民进城的原材料不够呢。如果不靠海,比如蒙古,面积大也没用。

        冒险精神也得跟海有关系啊。其实中国人也不缺冒险精神,现在的东南亚华人不都是早年的冒险主义者么。还是人太多了,东南亚几个岛都占领了也不够中国人分的。

        不过澳大利亚很不错,简直是上帝给中国人的最后礼物啊:)

        • 家园 哈哈,花

          澳大利亚很不错,简直是上帝给中国人的最后礼物啊:)

        • 家园 制度和生存空间都重要

          假如美国只有100万平方公里3千万人口,其他制度一切不变,还能和今天一样强大么?

          说制度和环境哪个更重要,等于问氧气和食物哪个更重要,属于伪问题,至少是没有唯一准确答案的问题。实际上,制度和环境存在交互影响的过程。

        • 家园 您这句话让我想起哲学来了。

          当然我对哲学了解非常有限,在目前的认知水平下,非常认同“物质决定意识”一说。正好套上了您这句“生存空间应该比制度什么的更重要”。所以您说的这句话应该还是绝大部分情况下占理没错的。

        • 家园 日本人不是因为仓禀实而知礼仪

          确实是外部地理环境过于恶劣而引起的整体民族的忧患意识所造就的“知礼仪”。其实这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知礼仪”,而可以称之为一系列的(压迫型的)民族习惯,上升高度讲就是“民族性”,比如“服从”、“与外界团体保持一致”等等。这是坏事变好事的最典型例子。曾经以世界2%的人口占了15%的经济总量。确实不服不行。也不是每个民族都能做到他们那种程度的,环境恶劣的国家也不少,但只有日本人把坏事变成了好事(虽然最终结果而未知),是唯一的个例。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资源还是占了主导因素,要不然别人为啥做不到呢,哈!

          再扯开一点说,未来人类能源应该不是问题,这个靠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但矿物质就不知道了。。。

          再扯远一点,当全世界所有资源紧缺的时候,人类会不会替希特勒翻案呢?在资源的压力面前,人类的“良知”是多么的可笑!作为个体,我们可以高举理想主义饿死,但对于整个人类却不可以这样的,正如民族不可以玉碎一样。所以二战不过是外部种种资源因素集中于德国这一点罢了(我读史的感觉是,如果当时德国不发动战争,只能是在屈辱和饥饿中悲惨的死去),是三战的爆发原因的预言,不是没有可能啊!

          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后靠中国人勤劳养着他们换取资源应该问题不大。但不知美国会怎么看待问题?

          • 家园 同意您关于日本民族性来源的理论

            资源的问题,中国现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但必须发展,而且必须快速发展,发展慢了都不行,那么多人等着就业呢。每年必须解决一定数量的新增就业。

            现在刚刚参加工作的这些人,都已经是实行计划生育以后出生的了,还是这么大的就业压力。可见中国就业压力的缓解必须要等到第一代计划生育以后出生的人群,他们的孩子,开始参加工作开始。那就是20年左右以后。不知道这个是不是中国政府说的“再干一个20年”的20年的来历。也就是说未来20年就业压力都很大,经济增长必须放在第一位。

            如果20年之内新的能源技术没出来,世界市场上的资源不够了,中国怎么办呢?。。。。。。

            • 家园 不必等20年,2012年劳动力就下降了.(情势总在人麻痹时候转变

              要让人在形势转变前有预见,实在很难,同人兄也一样.但这个是没有深入研究问题,靠老印象和宣传受知所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74%的村庄已再没有可以进城打工的剩余劳动力

              http://renkou.uu1001.com/read.php?tid=249

              中国社科院:目前40岁以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对数量只有5212万

              http://renkou.uu1001.com/read.php?tid=224

              人口所所长蔡昉:预计劳动年龄人口2013年前后进入负增长

              http://renkou.uu1001.com/read.php?tid=223

              中国社科院访谈:人口红利到2013年结束.

              http://renkou.uu1001.com/read.php?tid=24

              人口红利加速枯竭

              http://renkou.uu1001.com/read.php?tid=282

    • 家园 国民党失去政权后用过这种说法

      印象中,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全国自然灾害很严重,外加传染病,好象是民不聊生。

    • 家园 很有事实,很有道理呀。通宝为证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返回 关闭

      俺认为现在就向越南学习的后果一定是黑金gdp翻n番。

    • 家园 嗯,很难说

      很难说一个生病死得人是因为病菌还是其抵抗力弱。但是我们能作得还是尽量增强自身得抵抗力。

      不过我很同意作者一点,那就是放空炮把中国得一切问题归结于政治是不对得。

    • 家园 花。计划生育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进步的最重要的一步

      资源和人口问题好像是满好的模型。如每朝末期天灾人祸多,或许就是人满为患的副产品。每次开朝都欣欣向荣一段,是因为战乱后人口大大下降的结果。

      估计回归拟合历史上人口于天灾人祸数据会相当好的相关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