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北京的胡同儿和法国人华新民 -- 马头磬

共:💬67 🌺10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城墙还好,眼不见心不烦

        估计西西河里的主力还是40岁以下的吧,有几个真正见过环城的旧城墙的?

        • 家园 偶也没见过

          上次看到清末的城墙照片,感觉就是当胸挨了一大锤~~气闷啊,这都谁干的!

          给张照片,让心不烦的同志也郁闷下,哈哈,我惯于拉人下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郁闷
          • 家园 再给张拆除中的照片

            血啊,一滴滴心里流。假如我们的童年是在这样的城墙下度过的,对我们的文化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呢?

            我们现在谈到古代那些伟大的城市,只是些书本上的插图而已,假如能亲眼看到这中国第一的大城,那种血脉里的自豪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花!

    • 家园 花上.唉,又看到说这个话题了...

      N年来就这个话题在网上也不知说过多少次了,有甚么用呢?开发商都是有背景的,利益第一,我等小民再着急上火也没用啊...

      真的已经心冷了,想过很多次以后尽量不看这些文章,免得看了那些被拆胡同的情况会心里难过...但是看到说这个又忍不住点进来看...唉...

      不相信没有能兼顾保护与发展的好办法,不过当然会比一拆了之要复杂,何况利益当前,那些人才懒得去琢磨...

      CHINA,拆哪!

      • 家园 但是知道百姓对华新民说什么吗?

        他们说:您要是乐意把您住的洋房更我们住的平房换换,我们支持您的保护胡同。

        这些平房没有煤气没有厕所没有暖气,这种仙居住着确实不舒服。兼顾与保护的办法么,得先筹集个几十亿才行。否则就是不拆,也不能叫做是保护。

        • 家园 胡同要不要改造?

          要。在这一点上,某想某、乃至华新民跟花差花差农民大人并没有差异。

          问题是,我北京政府的拆迁这么整成不成?

          花差花差农民大人说百姓说,问题是百姓从来就不是一个面目的。要说百姓都支持我北京政府的拆迁,无论如何某是不能相信的。

          要是这样的话,北京被拆迁户的万人大诉讼就不可能发生了。

          某以为,拆迁并不单纯是个发展与传统的矛盾问题。

          呵呵,某要是说到权利,河里一定有大人要打某。

          不过,我国一般认为:我是在为你好呢,让你住上洋房,你就该听我的。说啥权利呢?选择自己居住方式的权利,应该让位于城市建设、大伙生活水平的提高……

          老实说,这样的说法某没办法支持。

          首先,胡同拆了,原居民是会拿到新房子。胡同在生活相对便利的市中心,新房子在哪儿?某知道有的在通州,有的在治安不太好的南城。原来可以每天到胡同口喝豆汁,如今买块豆腐都要搭车去超市。

          其次,胡同拆了,高楼大厦盖了。新楼是小1万一平方,拆迁户拿到的补偿是多少?有人家五年前一个院子才拿到两三万。拆胡同,满了谁的荷包?便利了什么人?胡同原居民,北京市的居民,北京市政府,还是其他什么人?

          如今,有些地方的居民可以拿到一万一平米的拆迁款了,但平心而论,没有华新民,没有万人大诉讼,我北京政府自觉自愿提高拆迁标准?某总觉得靠我北京政府的觉悟好像有点悬。

          再则,华新民或者其他建议在胡同拆迁上谨慎行事的人们,从来没有说,反对任何胡同改造。华新民要保卫的胡同建筑许多是历史遗迹,说得难听点,就是过去特权阶层的居住地,多数并不存在东花市那样的问题。当然如今这些过去特权的(多数是知识分子)已经早只是symbolically previledged.

          另外华新民是不是住在自家胡同的房子里,这个某确实不知。因为产权纠纷,某猜华确实可能一直住“洋房”。

          但有不少老先生是住在自家被强制拆的房子里直到最后一刻,所以并不是住着洋房口头保护胡同。

          还有,萨大家算是普通老百姓吧,萨大在《买马》里说,家里人(姑姑家)希望拆迁可别拆到这一块,萨大家的人不明白“洋房”有煤气有方便的厕所么?

          嘻嘻嘻,说着说着好像有点着急。只是不希望华、还有其他在为被拆迁户权利奔走的人们被误解。

          把“落后”的改造成“先进”的,原则上说没人不赞成。问题是应该谁说了算,我政府以“人民”的名义,房地产商,还是被拆迁户自己?或者是某们这些局外人?

          要说脏乱差,鼓楼一带应该也有的,呵呵,不过鼓楼一带的大规模拆迁,某估计那是可以慢慢等的。呵呵,那前圆恩寺后圆恩寺住的可不是symbolically previledged。

          胡同改造,菊儿胡同,十多干年前就已经被树为成功的典型了,一律原住户返迁。可是推广不开,为啥?因为除了原住户,大家都只往里填钱。没人愿意,我觉悟已经大大提高的北京市政府也不愿意。

          胡同改造不是一个“拆”字可以解决的。

          呵呵呵,误解大约总是很容易发生的,如果某误解了花差花差农民大人,请大人正告某。

          • 家园 赫赫,首先告诉您一点信息,华据我所知不是一般的有钱

            住的可不是一般的洋房。我知道她确实真心地在努力从事一个文化保护事业。当然,我没有叫她自己拿钱出来干这个的意思。

            其次,我很希望好的四合院能够保留。也希望迁居的百姓能过上好日子。您不用拿出萨先生来压我。我体重比他重。大杂院的居民,没有一个不希望改造的,具体要看什么样的院子。下边Alam兄提出的意见,很值得参考。

            • 家园 大人,这话说的

              要说体重,某估计是比不上萨大的,更不要说大人您了。哪里有可能拿得动萨大,来压大人您呢?

              华有钱没钱,老实说,某不关心。反正某都不能用华的钱在我国广建公共图书馆。 就算华的钱是来源不明的巨资,那也有我公安系统操心,不是某的工作。

              华有没有借保护胡同之名,骗取巨资,给自己买洋房、买钻戒? 如果没有,那华就是住100,000坪的洋房,戴80克拉的钻戒,某觉得就没啥好说的。某连对房地产商都没意见,人家在我国都是“依法”致富

              呵呵,大人表生某气。某本质上是个胸无大志的人,某觉得能理解别人的所为,就已经是最高境界了。至于如何改造胡同,老实说,某缺乏智慧,某只能看行动。我北京政府的现拆迁政策,与华新民、万人大诉讼,某都理解,大家(含我北京政府)都不容易。不过,观其行,某好像没办法说华以及其他为被拆迁户权益奔走的人是在做啥坏事。

              呵呵,最后引用小老鼠厨子里老头美食评论家的话一下:

              “In many ways, the work of a critic is easy. We risk very little yet enjoy a position over those who offer up their work and their selves to our judgment. We thrive on negative criticism, which is fun to write and to read.

              But the bitter truth we critics must face is that, in the grand scheme of things, the average piece of junk is more meaningful than our criticism designating it so.

              But there are times when a critic truly risks something, and that is in the discovery and defense of the new. ”

              “从很多方面来说,评论界的工作是很容易的。在我们不冒什么险,还可以享受高高在上的乐趣。人们把他们的工作甚至他们自己都献于我们的判断之下。我们喜欢负面的批评,因为这东西写起来读起来都很开心。

              (中间这一句,某就不翻了,无论评论的、做事的,某都努力理解,不批评。因为某不是做事的人。

              但是,有些时候,评论界是要冒险的。那就是发现并捍卫那些与大家所知有所不同的东西。(嘻嘻嘻,某篡改了“the new” )”

              嘻嘻嘻,某在河里基本从不跟人生气不跟人叫板。华的事出来说话,是因为觉得有点不公平。其实某这是庸人自扰,哪里有啥公平不公平呢?某一般不讨论对错,某只是更希望大家去理解弱势的那一面——在我北京市政府和华新民之间、在推土机和钉子户之间。

              • 家园 您如果总这样,本人可是丝毫不惧的。

                本人虽然赶不上这里的高手,还是有点自信的。您要想跟我来软的来硬的,本人都可奉陪。

                言归正传,我已经说了,华是真心地从事这一文化保护事业,如果您眼神不好,我这里可重复了一遍。您可看清楚了。这和她有钱没钱没关系。我也没说她是在办坏事。保护文物是好事。只是事情并非就那么简单。胡同要改造,人民生活要提高,文物要保护,都是必然的,但是只是不拆,不见得就是保护。

                • 家园 老实说,某其实没啥自信

                  哪里得罪了大人,您见谅啊。

                  某的缺点,大人指出,某努力改正。

                  某原来以为,大家还是达成了共识的啊。只拆不是保护,只不拆也不是保护。

                  华好像也没反对改造胡同啊,也没有一概地反对拆吧。她反对的仿佛是,拆掉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一味地建高楼啊。

                  现在主张通通拆掉的太powerful了,所以某希望大家能支持一点不同的声音。

                  华他们已经很难了,至少比我北京政府难,某这么觉得。

                  看起来,大人至少也肯定了华工作的正面意义,某想这对华他们应该已经是足够的安慰了。

                  多有得罪,大人见谅。

                • 家园 其实这还不仅仅是在保护文物

                  那些反对拆四合院的人,从其出发点和动机来说,应该说是想要保护一种文化,一种建筑文化。老北京的建筑是很有美学特征的,从城墙到故宫到四合院,都是值得保护并且有资格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好东西。以城墙来说,我虽然不反对并且理解当年拆城墙的决定和苦衷,但是有些原本可以保护下来的东西却很令人遗憾地被破坏了——比如德胜门的瓮城,它和箭楼一起构成了一个在冷兵器时代完美无缺的防御体系,那可是代表了中国古代筑城术最高峰的珍贵文物,它的占地面积并不太大、保护难度也不大,现如今却只留下了孤零零的箭楼、整个体系已经不完整了;再比如西直门的箭楼,在建筑上美仑美奂而且很有代表性,更难得的是它完整地保存到了70年代,是为了给维修天安门城楼的工程提供建材才被拆掉的……这些都挺可惜。

                  我不反对保护文物,更不反对保护文化、保护历史遗产;但是,任何保护都不能建立在空谈上、不能建立在罔顾客观实际的空中楼阁上,要有认真、客观的分析,得出一个最具有可行性的解决办法——空谈和主观臆断空中楼阁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缩头乌龟战略照样也是行不通的

                  • 家园 文物保护某不懂

                    某只是希望大家的权利都能得到保障。

                    至少不能用推土机说话。不能啥事都一个人说了算。

                    因为空谈不解决问题,所以某承认自己智慧不足,提出什么让我北京市政府和胡同居民都满意的方案,某根本不敢想。

                    某只是尊重那些在做事的人。

                    因为如大人您说的,批评和空谈总是容易的,做事是难的。

                    所以某觉得花差花差大人,一开始把“百姓”跟华放在对立面,有点不公平,仅此而已。其他想法,某都没有了。

                    多谢几位大人教导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