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国人讲英语(一) CNN 对邓亚萍的访谈 -- pxpxpx

共:💬266 🌺94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今天真是RP大爆发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10分钟前在小猪那儿得了个双宝,2分钟前在

            邓MM语言天赋中上,口语水平在老中里面也是中上
            这个回复上得了个单宝,这会子又来了个三宝,我扯着围裙兜宝呢,笑得合不拢嘴。

            • 家园 瞧闪着下巴!

              俗话说:猪一身都是宝。看来俺正在象猪靠拢...

              • 家园 老酒真是不禁夸

                本来挺严谨的一学院派,听了两句恭维话,就晕了,能把“向猪靠拢”写成“象猪靠拢”。。。

          • 家园 象这样的采访事先是会给看书面问题的吧?

            不过已经相当不错了.

            煮酒写的英文看过,印象还挺深的. 我在这方面好象有点儿不求上进.

            • 家园 我想是会的

              估计邓比较忙,加上觉得自己的英语能对付对付,就没精心准备。如果换做我,肯定会精心准备,临场也会选择性答问,熟悉的内容就多说些,不熟悉的就一带而过了。邓MM还是比较实诚的。另外她也不会想到自己的访谈会被别人评头论足

      • 家园 邓mm的英文已经相当不错了。

        其实学英文最关键的地方,我觉得应该是背景知识,背景知识丰富了,语言也差不到哪里去。

        不害臊地说,俺应该能算上是酒兄说的第一类,不过俺绝对是不能算有语言天分的,好在俺的背景知识还算丰富,主要是敢扯。

        我有一哥们那就得说是有天分,地方口音都学得惟妙惟肖,哥们好像还从来没有正经学过英文,号称是跟电台和字典学的。

        • 家园 我相信阿姨是有语言天赋的

          我不否认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能力的关键作用,但在背景知识相当的情况下,人和人之间在语言表达的硬件方面的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嘴皮子快慢、大脑中语言回路工作效率的高下。一个简单的例子如从前央视的卫华,国内头牌高等学府英语专业方面的泰斗人物,如果拼背景知识,不会比她个小丫头差吧?但如果拼嘴皮子功夫,10个拴一块儿也不是那丫头的个儿。英若诚老先生的英语讲座俺听过不下三次,老先生是解放前QH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的高才生,英语讲了大半辈子40多年了,那又怎么样呢?到卫华马前走不上三合就得玩儿完

          另一个极其关键的因素是,一个语言天赋过人的人,比之一个语言天赋平平的人,平均而言对一个陌生的社会文化环境更主动更勇敢,更愿意接触、熟悉新文化新环境,自然也就更容易获取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语言天赋平平的人,对陌生环境有着更强的恐惧、抗拒倾向,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获取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这样一来在学习新语言这条跑道上,起跑就慢了一大块,起跑后更是步履蹒跚,与天赋好的人只能是越差越远。

          所以,粗略来说,语言天赋最为重要,它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获取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最终又与语言天赋一起,决定了一个人的语言能力。

          • 家园 谢【通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嘿嘿

            俺突然想到这英语教学也是真难,国内要是英语学得好了吧,口音基本就无法改了,不学好吧,那也太难出国了,两难。

            又想到一点(最近俺大脑经常发岔),美音好学,英音说得好的不多,尤其是北方人士,喜欢有“儿”化音的。美音可以含混一些,但是英音感觉要清晰得多,尤其是那种posh口音的。我认识的人中只有1个半能说出这种口音,一个就是俺前面说的那位哥们,那小子按照酒兄的说法,绝对是大牲口级的。那半个,就是俺家LD,她是接触多了,不自觉地模仿。

            再岔一个,英语说的最好的那部分人,往往是学理工的多,语言逻辑性比学文科的人要强。学得最不上不下的,又往往是学英文专业出身的。

            • 嘿嘿
              家园 阿姨说得很对啊

              美音确实比英音好学得多。我认识的几个大牲口级的,都是说美音的。

              英音确实非常难学。对能说一口漂亮流畅英音的老中俺是五体投地D。夜夜聆听着优雅动人的英音 还是曼妙的声线 入睡,阿姨艳福8浅呐

              高水准的口语真的是需要很高逻辑思维水平的。

              说到英音美音,想起从前看过的一个资料,说英国人语速比美国人语速快15%,好像是英国人一分钟平均说64个单词 而美国人只有56个;而且美国人发音普遍都不到位,而英国人发音一丝不苟。所以英国女人普遍比美国女人显老 再一个副产品就是英音里吞音较多,就是音刚发到位就立刻吞回 以便快速发下一个音

      • 家园 送花得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国人讲英语(四) 永远的李小龙

      以前总是以为李是个ABC,但是从这次珍贵的访谈来看,他的母语应该是广东话。而他的英语水平也绝对是很接近母语了,尤其是用词来看,就是一个美国人。

      这无疑是一个很有男性魅力,极其有智慧的人。穿越30多年的时空,你可以很容易的感受到他的激情和深沉,讲起中国的工夫来,他给人的感觉就象Alan Watts讲禅一样,让人着迷。

      这是李灵魂的声音!

      看过这段防谈之后,更为李的英年早逝而痛惜不已,功夫的损失倒还是其次,人才难得呀。

      美中不足的这次放谈的主持人始终没有听李在讲什么,只是应付而已。

      强烈建议大家多听几遍。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Z0RF_QetSQ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