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李广、卫青、霍去病小议(一) -- 菜刀也是刀

共:💬61 🌺60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李广、卫青、霍去病小议(一)

    最近关于李、卫、霍的讨论很热闹。我这里自不量力,也凑个热闹。

    一、李广为何难封?

    李广曾感叹,自己抗击匈奴无役不与,但是才能不及自己的人都已经纷纷封侯赐爵,自己却只混到了九卿,还没有获得爵位。差哪儿了呢?后来经过与风水先生王朔一番讨论,总结出,原因是当年曾经杀降,王朔还特意解释:“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杀降无疑是不对的,以前虽没有日内瓦公约,但是杀降卒会令敌人誓死反抗,令敌方民众怀恨,损害自己的名声。所以,通常情况下,这样做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在政治和军事上都不利。不过古人喜欢故弄玄虚,不愿多讲大道理(讲道理也永远不可能说服所有的人,有杀降不好的道理,也有杀降好的道理),所以干脆用一个“祸”字定论。不过古代诸将不信邪,就是要杀降的也一直有,也没听说有谁仅仅因为杀降就倒霉的。那么李广为什么就这样倒霉呢?(对他运气确实不好这一点,大家还是普遍承认的)

    (一)

    首先看一下李广的个人情况,“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广家世世受射……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史记》)。他是出身军人世家,身怀绝技,英勇善战!从这方面来看,没有什么不利的因素,不出意外,是可以功成名就的。

    从李广的战斗生涯来看,他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就是“勇”和“善射”。刚出道时,他就得到了汉文帝的赏识,说他:“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为什么子不遇时呢?因为那时没有大规模战争,作为军人,李广没有发挥的空间。既然当时没大规模战争,文帝本人在这方面也是没见过市面的,所以他的评价到底分量有多少也不好说。不过,李广的表现肯定是非常有视觉冲击力的。接下来,平定七国之乱时,夺取了吴军旗帜(应该是帅旗之类的非常重要的旗帜)。一般能干这活的都是勇武非凡的。与匈奴作战时,追杀射雕者,遇匈奴大队镇定自若,被俘能夺马而回,被围能稳定军心等到援军,这些都脱不开“勇”字。“善射”就不用多说了。

    在治军方面,他是怀柔派(不代表没威严)。很多古代将军追求两个极端,要么让士兵爱自己胜过爱亲人,要么让士兵怕自己胜过怕敌人。这样的部队会很顽强,能承受大的伤亡。李广就属于前者。同期的另一个将军程不识治军要严厉得多,并且批评李广的部队自由松散。不过要注意一点,李广很注意派遣斥候(就是预警工作搞得好),因此他的部队也没因为军纪不佳而被敌军袭破。所以,作为一个将军,李广也是很优秀的。

    看到这里,李广好像没道理不能封侯。

    下面,我先把一些细节罗列在一起:

    1、冲陷折关及格猛兽。(史记原话)

    2、取旗,显功名昌邑下。(还是)

    3、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还是)

    4、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同)

    5、为了三个射雕者,很可能还为了给中贵人和他的卫队报仇,带一百骑兵远离驻地一日,期间遭遇数十倍的匈奴骑兵。

    6、被俘时已经受伤,夺马逃回后,先“复得其余军”,然后一起返回汉境。

    7、霸陵尉口出不逊,复出后立刻主动创造机会把霸陵尉宰了。

    8、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杀之。(史记原话)

    9、广讷口少言。(同上)

    10、前面提到的,因为认为不如自己的人都爬到自己头上去了,跟风水先生感叹时运不济。

    11、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数自请行……(史记原话)

    12、……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同)

    13、……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同)

    14、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

    以上细节在《汉书》里也是一致的。

    先说一下,作为一个为国英勇杀敌的军人,无论他的战功如何,都是值得尊敬的。

    (二)

    接下来准备粗略探讨一下李广时代的一些背景。

    李广年轻时,汉朝对匈奴以防御为主,没有大战,天下也很太平,七国之乱算是最热闹的了。而汉军从建立开始一直也中原为主战场,一直就是步兵为主,骑兵为辅。表面上看,这时期也是有大量骑兵的,李广一开始就是骑兵,但在这种思想之下,骑兵要迁就步兵,只能作为战术突击力量,并不能充分体现骑兵的战略机动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不知道李广的骑兵作战思想是否也受到了束缚?他确实没有进行过类似卫霍的大纵深突击或者战略迂回。

    汉的战功评价制度也是沿袭秦制的。首级、城池、土地和人口是记功的依据,阵亡(没提及过残疾——估计在当时的条件下,在战场上残了也就救不回来了)是记过的依据。匈奴没什么城池(龙城之类的估计算不上真正的城),匈奴多数的土地也是无法占领的,从游牧部落掠夺人口更是高难度的工作。所以,一般情况下,首级数与阵亡数之间的差额成了唯一的评价。

    不过与匈奴作战与在中原作战大不一样。匈奴人差不多可以视为人马合一,想要他们的脑袋,首先要保证他们不在马背上,否则,就算是匈奴人负伤而死,只要他骑马跑开一段距离,就别想算进汉军的战果里了。在中原的步兵可不一样,腿负伤了跑不远,失血多了跑不远,就算没受什么伤,也很可能因为体力不佳,被人追上砍了脑袋。所以,匈奴人会有一部分稍后死掉的人无法计算,而这个数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相当巨大的(比如匈奴一次攻打乌孙,回师途中遭遇大雪,死了九成,可见伤病人员如果遭遇北方的恶劣气候,肯定也是九死一生)。反过来,汉军如果在中原作战,补给方便,救治也方便,而与匈奴作战,除了战死的,因伤而死的也会有所增多(匈奴的这一部分基本无法计入,但汉军会100%计入),另外还有很多会病死、饿死、渴死、累死(比如李广利征大宛,真正战死的并不多),这些都是要算进阵亡里的。所以,如果一支远征的汉军杀伤大当,我们可以判定,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应该要比对手好。可惜,当时的汉政府显然没有考虑这个因素。

    匈奴骑兵同中原步兵相比,不但有战略机动性的优势,而且一直在充分利用这个优势,也就是说,他们的骑兵作战思想一度领先于汉。诱敌深入,然后以优势兵力包围消灭是他们常用的战术。这也就可以理解,李广的一百人从容面对几千匈奴骑兵的时候,那些匈奴人为什么会上当了,他们太了解这个战术的威力了。

    纵观汉军失败的原因,主要是:1、遭遇优势敌人(比如李广之败);2、被截断水源补给(比如赵破奴之败);3、疲惫(比如李广利之败)。反过来,这也是匈奴人对付汉军的主要方法。晁错曾说,汉军的刀更利,箭更远,甲更坚,他的原话虽然比较夸张,但汉军有这些优势还是没错的。匈奴的优势就是马、更娴熟的射术和对草原地理的熟悉。所以,当匈奴发现大量汉军时可以轻易逃走,发现小股汉军时则可以迅速集结兵力攻击,同时面对机动力差的汉军也有选择战场和战机的主动权。

    如果不能克制匈奴的核心优势——战略机动性,再勇猛的将军也拿匈奴没办法。

    (三)

    根据前面罗列的李广的一些细节(1-5、8),我们可以合理推测李广跟匈奴作战都是硬碰硬,而且他本人很可能会带头冲阵(3有人曾担心他会战死,另外看8他对打老虎的兴趣)。结合匈奴的作战特点,我们会发现这种打法对匈奴的伤害并不大(从总体实力来看)。武帝之前,汉是守势,而匈奴除了有记载的几次大举入侵之外,寇边多为小规模的。这时候,他们发现正面同李广冲突不利的时候会迅速逃之夭夭,汉军很难追击,所以也不会有很大的战果。匈奴大的王会有数万的兵力,小的只有数千,因为没有大规模开战,匈奴也不可能调集很多兵力对付李广,所以,硬碰硬也捞不到好处。这时候李广在匈奴方面有威名也很正常。

    但是李广的这种作战风格在攻势作战时期就很吃亏了。

    汉军出兵北伐,远离城池,补给不便,等于孤立无援,战不利也不可能退入坚城固守。所以,要取胜,必须能有效利用手上有限的兵力和资源。另外,如果搭配有大量步兵,一旦战败,骑兵还能逃回来,步兵就惨了,即使没被匈奴人杀掉,失去给养的散兵游勇徒步在大草原上走上百里回来的难度也很高。所以武帝的攻势作战虽然在战略上很主动,但实际上风险远比防御战高。

    李广一次战败被俘,一次因为张骞失期,险些全军覆没。而且,李广率军一万时打得好像反而不如只有四千人时出色,当然只是好像。原因是资质平平的公孙敖虽然损失了七千人,但他毕竟带着残部回来了,李广竟负伤被俘。请注意细节6,李广被俘时负伤了,逃回来时遇到了自己的“余军”。这里面包含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李广被俘的原因,多半是又冲到前面跟匈奴硬拼去了(差点发生了3中所担忧的事),二是他的军队虽然战败,但不是全军覆没。可见,作为一个将军,李广比公孙敖勇猛,但作为一个指挥官,在最后时刻李广可能不如公孙敖尽职。作为大兵团的指挥官,最重要的是控制部队,而不是发扬个人的武勇(5实际上就是犯了这个错误)。在第二次作战中,李广摆对了自己的位置,一直处在指挥者的角色中,陷阵是儿子去的,为了提升士气,发挥神射绝技,没去冲锋,处置得当。这一次没有战功确实比较倒霉。

    那么,李广最后一次参战无功而返,羞愤自杀有没有被陷害被排挤的因素呢?

    首先,卫青会不会不喜欢李广?……有可能。看细节7、9-13。李广不善与人沟通,同时行事风格又很张扬,傲慢,有时甚至很跋扈(霸陵尉固然很失礼,但李广睚眦必报,取人性命实在有些过分),难免会让同僚不快。从细节12来看,他的将军虎威虽不容冒犯,但并不妨碍他冒犯上司。

    其次,卫青让李广绕道是有意不让李广参战吗?……这不可能。卫青的主力部队是五万骑兵,另有十余万负责给养和辎重的步兵(……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将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这些步兵基本是不参战的,一来,一部分是负责作战部队回师时接应,输送补给的,二来,同去的步兵因为行进速度慢,拖累骑兵的行军速度,所以,汉军参与决战的部队也不会有很多步兵。这时候,卫青会再扔掉五千骑兵不参战?(根据苏建、赵信战败那次的情况,前右合军三千余人,未说明总兵力,但一年多以前的一次北伐是三万骑兵,接下来的两次没给出兵力,估计兵力应该相当。所以前军和右军大约占总兵力的一成)这种关键性的大战,卫青只可能充分利用手上的每一个可以参战的士兵,而不是闲置大量骑兵。

    最后,卫青指定的路线是否合理?……应该是合理的。路难走没错。但李广的是偏师,又要赶时间,路线上没有多少选择,走那种水草丰茂的路线还很可能会撞上匈奴大部队。卫青让李广打的是匈奴的软肋,不是胸肌。另外,走艰难的行军路线,然后取胜,在历史上的例子是很多的,比如,霍去病第二次出击河西走廊就是先经过居延海迂回到祁连山的。再举一个:夏,闰四月,癸酉,任城王道宗败吐谷浑于库山。吐谷浑可汗伏允悉烧野草,轻兵走入碛。诸将以为“马无草,疲瘦,未可深入。”侯君集曰:“不然。向者段志玄军还,才及鄯州,虏已至其城下。盖虏犹完实,众为之用故也。今一败之后,鼠逃鸟散,斥候亦绝,君臣携离,父子相失,取之易于拾芥。此而不乘,后必悔之。”李靖从之。中分其军为两道:靖与薛万均、李大亮由北道,君集与任城王道宗由南道。戊子,靖部将薛孤儿败吐谷浑于曼头山,斩其名王,大获杂畜,以充军食。癸巳,靖等败吐谷浑于牛心堆,又败诸赤水原。侯君集、任城王道宗引兵行无人之境二千馀里,盛夏降霜,经破逻真谷,其地无水,人龁冰,马啖雪。五月,追及伏允于乌海,与战,大破之,获其名王。薛万均、薛万彻又败天柱王于寺海。(资治通鉴 卷194)尤其注意倒数第二句。

    另外,根据细节14,李广遗言中之所以包含怨恨是因为如果卫青不把他从前军改成右军就不会出这样的倒霉事了,并没说走这条路根本没机会参战。从事后卫青对李广迷路失期的不满来看,他不会有意算计李广,否则这样的结果岂不是正中下怀,以卫青的为人,又何必要追问得这样紧,把事情闹大呢?所以,归根到底,失期本身是李广和赵食其的失误,确实不能怪别人,只是卫青的调动使得李广有了犯这个错误的机会而已(这怪卫青不该信任李广能完成这个任务?)。

    所以,卫青可能确实不喜欢李广,但这种时候卫青不可能,也确实没有蓄意不让李广参战立功。(否则改李广为后军或者放在中军直接约束岂不是更好?李广的偏师如果侧击成功是完全可能立大功的!)何况,李广的儿子是卫太子的岳父,李家和卫家在政治上是利益一致的,不会有这么大的矛盾。

    总结起来,李广是一次战败,一次运气不好,一次失误,错失了良机。最后李广会自杀,不是被陷害得惨,而是老将军极度绝望,加上他高傲的性格,使他有了过激的举动。想一想,一个六十多岁的人,一场大战下来,别人都有大功,自己不但无功还有过,他会多么绝望?李广自视甚高,跟项羽一样,抱怨别人,抱怨客观环境的时候居多,恐怕不太情愿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看看他给自己不能封侯找的解释),这样的性格,这时候满腹委屈也正常。高傲自负、才华出众的英雄的悲剧总是令人动容的(我也同情他),但不应因为他们的遗言而轻易迁怒于老天爷或是别人。

    结合匈奴人的战术来看,没有优势兵力,匈奴人通常不会跟汉军硬拼的,反过来,匈奴人硬拼时,兵力上肯定有优势。李广的作战风格面对这样的对手,要么是没什么战果,要么战到伤亡殆尽也赢不了。所以,李广运气是不太好,但也不可能很好。李广难封,因为他的战法不适应对匈奴的攻势作战,加上汉朝衡量战功的制度过于苛刻。

    关键词(Tags): #李广#骑兵#匈奴元宝推荐:擎箭天使,铁手, 通宝推:驿寄梅花,履虎尾,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这些人是中国历史上少有打击到境外的军事力量

      打仗不能在自己国土进行,就得打到别人那去,要是当初打印度到新的里就好了,不过作战太危险。

      打越南就在敌国领土,这就比较好。

    • 家园 好文 ,支持下
    • 家园 一个疑问

      关于李广与卫青是否有过节,太史公似乎也不甚了了。《李将军列传》中记载,广死后,其子敢(已积军功至关内侯,拜郎中令)因“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之”,从这里看,似乎李敢对李广与卫青之间的过节是知情的。也就是说两人之间有过节。但李敢击伤卫青之后,卫青的反应却又很令人费解,居然“匿讳之”,不事声张。我想这不会只是因为敢女为太子中人。霍去病替卫青报仇,杀死李敢后,朝廷没有追究,至少可说太子势力尚弱小。不足忌惮。那么卫青若与李广有隙,又为何要“匿讳之”,而不进一步报复?

      • 家园 主要是跟人的性格有关

        李家父子都是火爆脾气,所以李敢跑去找上司卫青打架很正常。

        卫青的性格特点就是隐忍,对外形象就是乖巧的好孩子。李敢击伤了他,他却不追究,一方面可能是他不希望两家的关系彻底破裂,但更重要的应该还是他为人就是这样,不管他到底有没有对不起李广的地方,表面上看,他的行为没有任何可指责的,谁说李广就一定要做先锋不可做侧翼?而且李广自杀也没有他的责任,失期是很严重的罪过,汉代一样是讲究部队间的运动配合的。如果他追究李敢的问题,也很正常。所以,卫青确实是个老好人,而且他不只在这一件事情上这样,是一贯如此,太史公以此作为典型,因为这是最极端的例子。故此,太史公说他柔和。

        霍去病就不是这样了。霍去病杀掉李敢却没受到任何追究,以及他的异母弟弟后来的飞黄腾达说明卫霍家族当时政治上是很稳固的(因为有最珍贵的人才),政治考量不足以让他们不敢复仇。(另外这一事件侧面证明霍去病家族观念很强,如果不是死得早,卫青和霍去病的势力会大得多,戾太子很可能会是另一种命运)

        当然,如果按阴谋论角度看,卫青故意借刀杀人……但看不出有搞得这么复杂的没有必要。

    • 家园 一点商榷之处

      李广的儿子是卫太子的岳父

      李敢被霍去病射杀后,卫太子左右一伙人打着保护烈士遗孤的名义接李敢女儿等人于自己保护之下似乎才是李家和卫太子交集的开始吧

    • 家园 别具一格,好文
    • 家园 希望分析一下匈奴和蒙古弓箭的区别
    • 家园 评价的中肯,有道理

      总结起来,李广是一次战败,一次运气不好,一次失误,错失了良机。最后李广会自杀,不是被陷害得惨,而是老将军极度绝望,加上他高傲的性格,使他有了过激的举动。想一想,一个六十多岁的人,一场大战下来,别人都有大功,自己不但无功还有过,他会多么绝望?李广自视甚高,跟项羽一样,抱怨别人,抱怨客观环境的时候居多,恐怕不太情愿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看看他给自己不能封侯找的解释),这样的性格,这时候满腹委屈也正常。高傲自负、才华出众的英雄的悲剧总是令人动容的(我也同情他),但不应因为他们的遗言而轻易迁怒于老天爷或是别人。

    • 家园 好文章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我想听听岳飞~
    • 家园 讲讲小霍吧

      少年将军、战功显赫、英年早逝,太戏剧性了。

    • 家园 花,好文!
    • 家园 好文章,都有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原创】李广、卫青、霍去病小议(二)

      二、卫青,一个幸运的天才(上)

      (一)卫青与卫子夫

      卫青的发迹无疑是与卫子夫密接相关的。可以说,没有卫子夫就没有卫青。

      卫青的早年生活是很悲惨的,童年时受到虐待,长达后也处于社会最下层(平阳侯的家奴),而且,如果没有后来的意外,他一辈子都将是平阳侯家的奴隶,而他的子女也仍是平阳侯家的奴隶。不过幸运的是,他的三姐卫子夫美丽而且善歌,放在现在很可能成为偶像派歌手,她彻底改变了卫青的人生轨迹,使他有了发迹的机会。

      建元二年,偶然来到平阳公主家的十七八岁的汉武帝受到平阳公主早有预谋的款待,平阳公主尽出家中培训已久的美女之后,量变到质变,其中的卫子夫打动了年轻帝王的心(但绝对不是爱情——至少当时不是),随即,她作为曾与皇帝发生关系的女人被送入宫中,一年多之后,早已经被汉武帝忘得一干二净的卫子夫抓住机会(由此可见,当初汉武帝对她是个什么态度,同时证明,卫子夫不仅有美色,也有同她的兄弟同样聪明的头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她的家人的命运。

      推测,大概建元三年到建元四年之间,终于得到汉武帝持久关注的卫子夫请求汉武帝将她的哥哥卫长君和弟弟卫青调入京师。因为汉武帝连卫子夫都不搭理的那段时间里,自身难保的卫子夫是不可能帮她的家人做什么的,而且,卫青加入的是皇帝的亲军(给事建章),没有皇帝本人的首肯,别人应该是不敢随便往里面塞人的。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卫青因为姐姐受到皇帝宠幸而成为皇帝的亲军,交的朋友也是骑郎了,但是随后也是因为姐姐得到皇帝的宠幸,并且怀孕,而被嫉妒的皇后抓起来要杀掉。不过对这位皇后娘娘做事的手法实在不敢恭维。卫子夫得宠,怀孕,跟她的弟弟有什么关系,抓她的弟弟有什么用?如果要杀她的弟弟以泄私愤,直接宰了得了,为什么要先抓起来再准备杀?莫非还想让有司治个罪名先?金屋里的阿娇这种莫名其妙,拖泥带水的做事风格直接导致这次行动不但没对卫子夫造成任何损害,而且还给很多人提供了绝好的机会。通过这一事件,卫子夫的地位无疑进一步上升,家人都得到了封赏。卫青由一个“未知名”的小人物(依前例估计,汉武帝把卫青调入亲军后,很可能已经忘记有这么个人了),一下子被提拔为亲军的指挥官——建章监(不知道是不是亲军的最高指挥官),而且与哥哥长君一同获得了出入宫廷,追随皇帝左右的资格(加封侍中)。此外,至少还有一个义渠骑郎因此升官,其他的“壮士”估计也是有好处的。学雷锋也没有这么学的。

      根据史书记载来看,有好事的时候卫青跟卫长君相比,机会一点不少,等级完全一样。要知道,卫长君不但是卫家的长子,而且同卫子夫是同父所出,而卫青同卫子夫则是异父姐弟。同时,另两个冒姓卫的弟弟却并没有同等的待遇(也可能因为当时他们的年龄过小,但此后也没有他们做官或者封侯的记载)。可见,卫子夫对卫青还是格外关照的,因为当上建章监之前,汉武帝因为发现卫青的才能而特意提拔的可能性极低。卫媪的孩子们排序的话,卫青是紧随着卫子夫的,他们的年纪应该相差不多。卫子夫后来被平阳公主召入府中教习歌舞,而卫青长大之后作为骑奴,也常随平阳公主出入。因此,他们姐弟间感情格外好是很有可能的。

      (二)卫青读的军校

      元光六年之前的八九年里,没有记载卫青参与过什么大的军事行动。而这期间,汉政府也没有什么大规模战争,有几次想打,但都没有打成。

      卫青在平阳侯加做骑奴时,不可能接受过军事指挥方面的教育,平阳侯就是想造反也不会教一个骑奴这些知识。成为皇帝亲军指挥官之后,有机会接受传统的军事教育应该没有问题,而且从他的一个好友是义渠人来推测,他可能从这些昔日的游牧民那里学到一些游牧骑兵的战术和技能。卫青见习的地方应该是上林苑。这段时间,年轻的汉武帝是很喜欢到处打猎的, 身为建章监的卫青应该是一直跟在旁边的。

      长期担任骑兵使得卫青的骑术十分精湛,有人评价他:“骑上下山如飞”。虽然夸张,但骑术出色总是错不了的。

      总的来看,卫青虽然骑术精湛,还可能武艺高强,但在军事指挥方面,这段时间里基本都在纸上谈兵,最强的对手也就是野猪和狐狸之流。就这个样子,若想一上战场就打胜仗,还真需要不凡的军事天赋。

      (三)为将之道

      太史公在同霍去病作对比时,给卫青的评价是: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于上。(低调,很低调)

      太史公的另一段话:苏建语余曰:“吾尝责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大夫毋称焉,原将军观古名将所招选择贤者,勉之哉。大将军谢曰:‘自魏其、武安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彼亲附士大夫,招贤绌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

      另外,苏建战败,有人建议杀苏建时,卫青说的话里有这么一句:“……且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专诛于境外,其归天子,天子自裁之,于以风为人臣不敢专权,不亦可乎?”

      结合卫青曾多年担任汉武帝的亲军指挥官的经历,可以判断卫青低调的真正原因是他了解汉武帝的心态。十分明智地将自己定位为军人,而不是权臣。所以,虽然中国历史上兼备战功与智慧的名将能善终者不多,但卫青便有幸是其中之一。

      在带兵方面,卫青出击右贤王凯旋归来,汉武帝册封他的三个儿子为侯,卫青表示:“臣幸得待罪行间,赖陛下神灵,军大捷,皆诸校力战之功也。陛下幸已益封臣青,臣青子在襁褓中,未有勤劳,上幸裂地封为三侯,非臣待罪行间所以劝士力战之意也。伉等三人何敢受封”。

      有好处时不忘与部下一起分享,不在利益分配方面脱离“群众”。他两次提到自己的部下,一次说,功劳全是大家的(当然是在皇帝的“英明指导下”),不是我一个人的,这是表示不贪功;另一次的意思是,皇帝姐夫,你把好处全给了我,还给得这么离谱,以后叫我怎么带兵?这是表示皇帝的做法会破坏自己与部下的关系。所以汉武帝后面也表示了,你放心好了,弟兄们也是统统有赏地。

      苏建战败归来,卫青问左右的意见。其中议郎周霸说:“自大将军出,未尝斩裨将。今建弃军,可斩以明将军之威。”最后卫青决断:“青幸得以肺附待罪行间,不患无威,而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且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专诛于境外,其归天子,天子自裁之,于以风为人臣不敢专权,不亦可乎?”

      卫青这里说是回去让皇上决断,参照当时别人的情况可知,即使因战败被治了死罪也可以赎免,所以这里卫青不斩苏建,苏建就肯定死不了了(除非他穷得出不起那八斤多黄金)。(另外这位议郎实在是缺乏洞察力,白当了一回恶人,上下皆不讨好)可见,卫青对部下以激励和拉拢为主,反对采用高压手段。

      再来看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淮南王向伍被讯问卫青的情况,伍被说:“被所善者黄义,从大将军击匈奴,还,告被曰:‘大将军遇士大夫有礼,于士卒有恩,众皆乐为之用。骑上下山若蜚,材干绝人。’被以为材能如此,数将习兵,未易当也。及谒者曹梁使长安来,言大将军号令明,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休舍,穿井未通,须士卒尽得水,乃敢饮。军罢,卒尽已度河,乃度。皇太后所赐金帛,尽以赐军吏。虽古名将弗过也。”

      这番旁人的描述进一步证明卫青也是“怀柔派”将军,这一点同李广很像,但是又说他“号令明”,所以在他手下不能像在李广手下那样随便,还是要规规矩矩的。如果所说的“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属实,卫青在战场上是乎也是很凶猛的,但这个“常为士卒先”真正要强调的不是卫青打仗的时候第一个往前冲,而是要跟后面的两个“乃”连起来看,侧重的是:有危险,在前面;有好处,在后面。另外,他还不贪财,善于借花献佛,用太后的钱收买军心。

      卫青善待部下,一方面说明他人品好,另一方面,恐怕正是因为他出身寒微,所以能够体察和理解部下们的辛苦,反感不体恤士卒的做法。卫青上能获得皇帝的欣赏与信任,下能赢取将士的拥戴,因此,他才能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四)张骞的作用

      张骞在卫青进行第四次前回到汉,因此并没有参与卫青的前三次北伐。史记说:“张骞从大将军,以尝使大夏,留匈奴中久,导军,知善水草处,军得以无饥渴,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因此,卫青第四至七次北伐过程中,张骞应该参与了部分或全部,但显然,汉军的远征能力并没有依赖于张骞。张骞随军之前,汉军已经开始了远征匈奴的尝试,并取得了成功。张骞随军之后,汉军在作战中又多次分兵,常有小部精骑甩开大军深入追击的战例(比如第四次出击时的轻骑校尉郭成,第五或六次出征中的霍去病),张骞并不是三头六臂,不可能处处都在。可以说,张骞只是当时汉军一批“知善水草处”的军人的一个典型代表,这些人的出现,使汉军解决了反击匈奴过程中遇到的军事地理问题。那些善于深入作战的指挥官或者本人就是这样的人,或者善于使用这些人。卫青和霍去病数次远征,从未有记载陷入迷路、失去水源或人马困顿为敌所乘的不利境地,相反,还能屡屡捕捉到行踪飘忽的对手,恐怕他们其实也是北方地理专家吧?

      关键词(Tags): #卫青#匈奴#骑兵元宝推荐:铁手, 通宝推:履虎尾,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