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点朝鲜战争的另一面 -- 华虎

共:💬126 🌺23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华虎,该交作业了吧?怎么不继续往下写了呢?

      我们可都等得心焦啊~~~~~~~~

    • 家园 华虎这篇文章真是好东西

      从一个侧面描述了五次战役的战术特点。

      那就是当时美军在适应中国军队的作战特色。美军的指挥官是李奇微,他发动过作战代号为“滚雷”对志愿军的反攻。

      李奇微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军官,他对志愿军的做法就是两招,第一,弃子取势,第二,星期反击。

      弃子取势就是面对志愿军的攻击,不再坚持组织防线,而是节节后退,用火力消耗志愿军的人员和装备。从华虎的文章可以看出,志愿军的攻击取得了地域上的进展,但是人员伤亡很大。一旦发生人员之间的战斗,志愿军的老兵就发挥巨大作用。美军拼人员不是志愿军的对手,因此采取发挥火力优势的作战方法,看来是给志愿军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星期反击,就是利用志愿军后勤脱节的缺点,计算其携行弹药和粮食,只能发动一周的攻击,即“礼拜攻势”,美军就在志愿军粮秣消耗殆尽的时刻发动反击,从而取的主动。

      志愿军针锋相对的做法就是利用阵地战,通过坚固工事,有利地形减弱美军的火力优势,阵地战也有利于囤积物资,从而依然翻得平手。当时美军还没有伊拉克战争中的火力威力,对于坚固工事一筹莫展。即便是今天,比之没有遮拦的中东沙漠,美军依然不敢在险峻的朝鲜山地随意开衅,这种地形,对于高机动,依靠火力协同的美军,打进攻战还是比较困难的。当然,参考华虎的文章,如果小金主动去挑战,大概也没有好果子吃,他可没有志愿军的百战雄师。

      • 家园 是,评价的很准确。

        但是志愿军能够在五次战役时掌握坑道战术,也是无数烈士的鲜血和指战员的头脑善于总结才能形成的。

        如果,没有足够厚的军力已经吃定败仗了;如果还是蒋介石的将军们指挥,达到最后得需要多少中华儿女的生命和鲜血呀?恐怕他们不要到最后自己的意志早就垮了,然后开始转进了。

        关键词(Tags): #杂谈通宝推:nvda,方天化几,
    • 家园 【原创】说点朝鲜战争的另一面3

      等我爷爷再回到前线的时候,运动战已经结束了前线开始了守备作战。老连队就只有几个认识的老面孔了,刚补充 了一帮四川新兵有80多个。大多是嘴上胡子还没长硬的17,8岁的大小孩儿。还有一些别的连队调过来的老兵。爷爷成了连长。他一接手就犯了愁新兵太多了,老家伙还不到三分之一这帮小孩儿连初等的军事训练都没受过,就是发了身衣服送上来了。连手榴弹都没扔过。天真烂漫,嘻嘻哈哈。打起硬仗可怎么办。那时候供应比以前好的多了。饭能吃饱。可是这帮四川兵还是受不了。没几天跑了两个开小差的。让抓住送了回来。两个人眼泪汪汪的说就是想到后头去找碗米饭吃。爷爷能说什么呢!领了回去。只能提高警惕,给各班排长,战斗组长老兵骨干们打招呼。让看管照顾好新兵。那时候前线修坑道,那都缺人。这种情况下爷爷还是组织这帮子新兵轮流进行一些军事训练。几十年后提起四川兵爷爷还是 直摇头,体力差,吃不起苦适应性差。没一个月新兵们再也嘻嘻哈哈不起来了病倒后送了20几个。剩下的看着也摇摇晃晃起来。天府之国来的阿!没见过这苦寒之地。网上一堆愤青咋呼要打仗,真上了战场就凭他们比那些四川新兵又能强多少。

      这一来人手一少挖坑道进度慢了下来。爷爷那个急啊

      可是敌人不管你那么多。美国佬又发动进攻了。

      • 家园 哥老关

        你在说笑话吗?四川兵战力不强?我们在同一个时空吗

      • 家园 其实四川冬天也是很冷的

        特别是离开了成都平原的地方。秦岭对西伯利亚寒流的阻挡效果是有,但有限。说实话,四川战士爬坡上坎能力是很强的,中央红军长征时对此深有体会。我从小在四川的山里长大,对雪一点不陌生。

        吃的当然很不错,离开四川在外地上学,总是抱怨学校食堂是猪食,没有辣椒,没有花椒,没有豆瓣……怎么活啊?

        关键词(Tags): #四川人是天下的盐
      • 家园 送花 为了愤青那句

        网上一堆愤青咋呼要打仗,真上了战场就凭他们比那些四川新兵又能强多少。

        要知道,越是远离战争危险的人,越是鼓吹战争啊

      • 家园 这个不是地域的问题吧,新兵有几个不这样的?

        历史上历次对外战争,我们四川人什么时候忪过了

      • 家园 估计哪儿的新兵上去都慌,不能说四川兵都不行,看过一个有个瞎子背瘸子的故事:

        关于瞎子──

          王合良(193l一 ) 四川叁台县人。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任志愿军15军29师87团5连战斗小组长。在抗美授朗战争中,参加了第五次战役 、

        1952年巩固阵地作战和上甘岭战役。特别是1952年11月4日在上甘岭537.7高地

        北山7号阵地反击战中,他英勇出击,冲上1号阵地时双眼受重伤失明,但坚持

        不下火线,忍着剧痛摸上2号阵地,与左腿被打断的副班长薛志高相配合,由

        薛志高指路,他背着薛志高继续前进,坚持战斗,打退敌军多次进攻。战后,

        瞎子背拐子顽强战斗的动人事迹,盛传前沿和后方。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记

        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二级战斗英维”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

        人民共和国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关于瘸子──

          薛志高(1928─1952) 四川简阳县人。1950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15军29师87团5连9班副班长。在

        抗美按期战争中,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现固阵地作战和上甘岭战役。在第

        五次战役罗家山进攻战斗中。他不顾汽油掸引发的烈火在身上燃烧,奋勇杀敌,

        攻占了敌阵地(后来脸部负重伤),荣立二等功。特别是1952年11月4日在上甘的5

        37.7高地北山7号阵地反击战中,他坚韧不屈,勇敢顽强,率全班奋勇突击、先

        后攻占1号、2号阵地,歼敌60名。在向3号阵地冲锋时,他的左腿放炮弹炸断,不

        能行动、正好双目因受伤失明的本斑战士王合良赶到,他立即叫王合良背着他,

        两人互相帮助,继续向前冲击。敌人反扑过来,即被他们击退,薜志高一直战斗

        到最后牺牲,巩固了阵地。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

        愿军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特级英雄、特等功臣黄继光 四川人

        一级英雄、特等功臣邱少云 四川人

        一级英雄、特等功臣谭炳云一个人一支枪三颗手雷将美骑二师堵截整整八个小时,四川人。

        通宝推:老王,广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