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司徒雷登回国前美国政府作了哪些努力? -- flyingcatgm

共:💬65 🌺5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就不明白了,你是真不懂啊,还是装傻啊?

              “灾难已经压垮了国民党政府。”

              这句话说的还要怎么明白,还不是给国民党判死刑?

              白皮书当然是给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做辩护,一句话说来就是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没有错,坏的都是蒋介石国民党,所以我们现在要跟他们——划 清 界 线,懂吗?

              • 家园 先别着急

                1。 你也承认“白皮书当然是给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做辩护,一句话说来就是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没有错,坏的都是蒋介石国民党,”那我所说的“白皮书代表了一个企图,即企图在美国舆论面前证明自珍珠港事变以来政府政策的合理性。”应该没有错吧。

                2。“所以我们现在要跟他们——划 清 界 线,懂吗? ”真的划清界线了吗?你认为同他们绝交了,可我不这么认为,理由如下:

                1。援助还在继续,关于军事援助,如果绝交了,干吗不直接停止他,而要遮遮掩掩的所谓拖延,缓运,这本身就说明杜鲁门政府在看局势的发展而决定下一步。

                2。你也说了,在国会的压力之下,0.75亿美元的拨款用于中国地区。这正说明了一点,美国国会是支持国民党集团的,任何企图抛弃国民党的计划都会在国会遭到杯葛。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让人相信美国要同国民党绝交?

          • 家园 先举一个例子:

            。。。。在1948 年4 月的援华法令,及随后在6 月间的拨款中,国会特地拨出一笔1.25 亿美元的特别基金,“由中国政府可以任意用到军事目标上及购买迫切需要的军需品上。

            。。。。在1.25亿美元的特别基金中,6090 万美元干1948 年内支付,5500 万美元于1949年内支付,在1950 年1 月1 日尚结余900 万美元,在1951 年2 月尚结余100万美元。

            …………在蒋宣布退休以前,他已把政府的黄金白银及外汇从南京运往福摩萨。[198]在1948 年12 月以后,他已请求美国政府把1.25 亿美元特别用款名义下的一切剩余军需品装运到福摩萨。

            ………….继续向福摩萨装运军火。甚至直到杜鲁门总统在1950 年1 月5 日声明“从福摩萨撒手”的政策以后,1.25 亿美元特别用款余额的军火装运工作始终没有中断。

            这笔款子的支付情况说明了什么。我想不会是象 yfb说的美国政府和蒋介石政府绝交吧。

            • 家园 不得不再说一遍,这么小CASE.

              要玩48年援华法是吧。

              最简单的说一点,1948年援华法案的期限是12个月,也就是说如果杜鲁门没有耍花招(说的严重一点就是违法乱纪)的话,到49年中,援华法案规定的经援应该全部交运才对,还有什么道理到51年都没有用完?

              没有停止军火装运?一切运输品运台湾?(我建议你最好还是用台湾这个词,懂吗?)

              呵呵,我就问你,蒋介石让运台湾就运台湾吗? 我就这么跟你说吧,1949年1月26日美国正式宣布停止训练国民党军队,召回美军顾问团团长巴大维,次日宣布撤回美军顾问团。在这同时,巴大维就通过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向华盛顿建议,停止向国民党运送武器,2月初,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根据国防部的建议,通过一项提案,请杜鲁门向国会建议暂时停止对国民党的一切军火供应。杜鲁门最后在权衡了利弊之后(主要是国会的压力)还是没有批准这些建议,但是做出的决定是“不停运军火,但也不采取催运措施”,这个指示,连下面的执行者都感到为难。反正就杜鲁门对国民党要钱就这一个字——拖,拖一天算一天,正好这段利用蒋介石和李宗仁的矛盾(李要运大陆,蒋要运台湾),干脆让一些已经在发运途中的军火,滞留冲绳,不交运。所以没有中断是不错,杜鲁门是把本来应该是49年4月到期的东西,一直没有中断的用到51年,呵呵,是不是这样一回事啊?

              另外再举一个关于钱的例子好了,49年9月,美国国会通过共同防御援助法案,根据这个法案制定的军事援助计划对中国的部分包括7500万美元,但是呢,接受的对象不写蒋介石,或者中国政府,而是“泛指的中国地区”,你来说一说,这个时候美国还没有把蒋介石勾销掉吗?

              你提出这个款子的事情,确实提的很好,只是呢,提的这个东西,可不一定对你自己的论点有帮助就是了。其实我还是劝你一句,美国49年想跳船,已经是想的很明显,就你想硬把人家绑回去,估计还是比较困难那。

              • 家园 回答如下

                1。你说白皮书是绝交书,我给了你例子,证明不是绝交书,只是企图在美国舆论面前证明自珍珠港事变以来政府政策的合理性(原文来自《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

                2。 1 月26 日,美国政府正式宣布结束参加训练国民党军队的工作,并召回巴尔将军。次日,宣布撤消美国联合军事顾问团。国家安全委员会建议:美国政府应暂停装运1.25亿美元特别用款的余额0.6 亿美元的军需品。[199]美国官员们担心,这些军需品会直接落人中共之手。在2 月5 日未记录的一次会上,参议员范登堡根据道义上和感情上的立场,强烈反对这一提议。按他的看法,采取这一行动就等于证实了人家的攻击,说“我们正是那些向可怜的中国落井下石的人”。他敦促“我们的手上决不能沾上这种血迹”。杜鲁门总统及阿尔宾·w·巴克利副总统支持了范登堡,继续向福摩萨装运军火。甚至直到杜鲁门总统在1950 年1 月5 日声明“从福摩萨撒手”的政策以后,1.25 亿美元特别用款余额的军火装运工作始终没有中断。(原文来自《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

                3。原来你也知道美国国会的压力,那么这个压力是要求援助蒋介石的还是要求同蒋介石绝交的?不要告诉我美国国会不是美国政府的一部分。

                4。49年9月美国国会通过共同防御援助法案是通过了参议院通过了范登堡提出的建议,使0.75亿美元可以用于“中国一般地区”,可是你知道吗,这0.75亿美元原来是作为总统应付紧急意外事变的基金,可以用或不用到中国及远东的任何地区,无需向国会报告其详细开支情况。为什么又改成了用于中国一般地区呢?,这0.75亿美元又会给谁呢?不要告诉我是用来援助共产党的吧?

                5。请您把你所说的美国政府的所作的最大努力一一列举出来,行吗?

                12:30了睡觉了,明天再会。

                • 家园 好了,不废话,直接贴。

                  1。你说白皮书是绝交书,我给了你例子,证明不是绝交书,只是企图在美国舆论面前证明自珍珠港事变以来政府政策的合理性(原文来自《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既然艾奇逊,艾奇逊的不离口,那咱就用艾奇逊的话来做结就好,你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了吗?呵呵,不要搞笑。

                  2。 1 月26 日,美国政府正式宣布结束参加训练国民党军队的工作,并召回巴尔将军。次日,宣布撤消美国联合军事顾问团。国家安全委员会建议:美国政府应暂停装运1.25亿美元特别用款的余额0.6 亿美元的军需品。[199]美国官员们担心,这些军需品会直接落人中共之手。在2 月5 日未记录的一次会上,参议员范登堡根据道义上和感情上的立场,强烈反对这一提议。按他的看法,采取这一行动就等于证实了人家的攻击,说“我们正是那些向可怜的中国落井下石的人”。他敦促“我们的手上决不能沾上这种血迹”。杜鲁门总统及阿尔宾·w·巴克利副总统支持了范登堡,继续向福摩萨装运军火。甚至直到杜鲁门总统在1950 年1 月5 日声明“从福摩萨撒手”的政策以后,1.25 亿美元特别用款余额的军火装运工作始终没有中断。(原文来自《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

                  这些东西不是我早就说过了吗?你重新说一遍算什么回事啊?我不是问你了吗,本来49年4月就应该中断的东西怎么给杜鲁门拖拖拖拖到50年1月还失踪没有中断的?是不是他违法乱纪啊,怎么避而不谈了?就抓住一个“始终没有中断”? 这种把戏还是少玩一点。

                  49年9月美国国会通过共同防御援助法案是通过了参议院通过了范登堡提出的建议,使0.75亿美元可以用于“中国一般地区”,可是你知道吗,这0.75亿美元原来是作为总统应付紧急意外事变的基金,可以用或不用到中国及远东的任何地区,无需向国会报告其详细开支情况。为什么又改成了用于中国一般地区呢?,这0.75亿美元又会给谁呢?不要告诉我是用来援助共产党的吧?

                  给你贴一下这个东西,自己看看到底怎么回事,我就省的自己慢慢写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呵呵,你还是少在这里玩这些花头,还什么“这0.75亿美元原来是作为总统应付紧急意外事变的基金”,那个是杜鲁门这边原先提出的草案而已罢了。到国会通过的正式法案可不是这么写的,懂吗?这里连这本大陆出的书都不得不承认这个法案是在国会的推动下通过,和杜鲁门政府无关。为什么改成了用于中国一般地区? 很简单,那是国会强迫杜鲁门这么干罢了。至于国会是不是美国政府的一部分, 我建议你回去温习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当然,估计你也不是不懂,而是不这么干就无法自圆其说罢了。

                  3。原来你也知道美国国会的压力,那么这个压力是要求援助蒋介石的还是要求同蒋介石绝交的?不要告诉我美国国会不是美国政府的一部分。

                  4。49年9月美国国会通过共同防御援助法案是通过了参议院通过了范登堡提出的建议,使0.75亿美元可以用于“中国一般地区”,可是你知道吗,这0.75亿美元原来是作为总统应付紧急意外事变的基金,可以用或不用到中国及远东的任何地区,无需向国会报告其详细开支情况。为什么又改成了用于中国一般地区呢?,这0.75亿美元又会给谁呢?不要告诉我是用来援助共产党的吧?

                  再看这个“泛指的中国地区”有什么深意。接下来这一页说的更清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就是要支持“有希望”的反共政权和个人,那么显然蒋介石已经被划到“没有希望”的里面去了,这都看不懂吗?而国会通过这个措辞,本身也就说明,即使是做为反共亲蒋的大本营的国会,这时候也对蒋介石失去信心,要寻找目标另起炉灶了。至于援助共产党,你也不看看那是几月份的事情。

                  最后,我想还是不列的好,那么多,怎么列的完呢? 也罢,就用司徒雷登的例子讲讲吧,司徒雷登作为大使,首先不跟着苏联大使一起去广州,要留下来;留下来就留下了,一待还是几个月,最后呆不下去实在要走,去的还不是台湾而是回美国;回去美国退休也就罢了,还不派新的大使去,结果驻中国大使的这个位子一空几年。这种动作是不是空前绝后? 你在国际关系史上找的到几个?

                  • 家园 嗯,有进步。接着来

                    1。美国人想从对国民党的支持中脱身已经不止一天两天了。

                    “。。。。。(1947年)美国面对两个现实主义抉择:一是准备动用军队进行干涉,如果不能指望军援和监督国民党的作战与后勤部队来扭转局势的话;二是尽快从中国全部撤退。从一开始政府就不能考虑第一个抉择,即使最积极鼓吹援华的人也不提议美国进行武装干预。于是只剩下第二个抉择。可以用以下的理由证明其合理性:可以避免进一步与一个公认的垂死的政府纠缠在一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美国的失败;可以阻止共产党人煽动反美情绪;尤其重要的是,可以减少日后与中共发生战争的机会。但政府没有选择这条道路,或是不敢公开提倡它。恰恰相反,马歇尔一再向国会担保:“我们一直在探寻几乎全体一致地探寻某种帮助[中国]的办法。”政府的中国政策的坚定的支持者参议员汤姆·康纳利发现有必要否认“政府有任何⋯⋯对中国关门的倾向”。只要承认这一基本论点,要抵抗共和党和中国人的要求援华的压力,就没有了有力的论据。”。”(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 [美]邹谠(TsouTang))

                    可是,面对国会的强大的压力,他脱身的了吗?好多东西不是说了就会做的。1947年如此,1949年国会的压力就没有了?

                    2。邹谠说的很明白了“杜鲁门总统及阿尔宾·w·巴克利副总统支持了范登堡,继续向福摩萨装运军火。甚至直到杜鲁门总统在1950 年1 月5 日声明“从福摩萨撒手”的政策以后,1.25 亿美元特别用款余额的军火装运工作始终没有中断。”

                    绝交了,还要送军火给台湾。这是绝交的表现吗?送军火军火给台湾干什么?不就是为了让台湾能抵抗共产党进攻台湾吗?这就是你所说的美国实际上已经做了最大努力,让中共不要倒向苏联。

                    3。这0.75亿美元原来是作为总统应付紧急意外事变的基金”原文引致(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 [美]邹谠(TsouTang))

                    你说了“为什么改成了用于中国一般地区? 很简单,那是国会强迫杜鲁门这么干罢了。”

                    你也说了“就是要支持“有希望”的反共政权和个人,”

                    很好很好,这说明了什么?1。国会的压力一直在,大到能强迫杜鲁门这么干程度。2。 杜鲁门签署了国会通过了的法案拨款支持“有希望”的反共政权和个人。这就是你讲的美国实际上已经做了最大努力,让中共不要倒向苏联?

                    这里我倒要问你一句。当美国总统和国会声音不一致的时候,国会能通过法案支持“有希望”的反共政权和个人来强迫杜鲁门接受的时候。你能判断出美国已经抛弃了国民党吗转而承认共产党?

                    当美国还在继续援助共产党的敌人的时候,你能判断出美国实际上已经做了最大努力,让中共不要倒向苏联?

          • 家园 请你去看看以下几本书

            1。20世纪的美国与中国,迈克尔。谢勒著

            2。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 [美]邹谠(TsouTang)著

            3。《美国十字军在中国》迈克尔。谢勒著

            4。马歇尔传(1945—1959)波格著

            5。艰难的抉择--美国在承认新中国问题上的争论(1949-1950 [美]唐耐心著

            5。费正清对华回忆录

            6。馬歇爾出使中国报告书

            7。美国政治中的“院外援华集团”罗斯。凯恩著

            先列着一些吧。

            我没有看过白皮书,但是我看过艾奇逊为白皮书写的前言。他已经写的够清楚了。

            • 家园 列一个书单就拿来说事了?

              呵呵,不好意思你那上面列的大多数我还都或多或少的看过,尤其是那本马歇尔报告书,更是上个月才看,而且还是拿着大陆社科院出的那本和中研院梁敬錞译的对照着看过(因为台湾的那本有对马歇尔报告的评注,等于是以国民党方面的观点来批驳马歇尔的观点,人家可是几十年以后都还记着这仇呢),你到底想说什么啊?

              还什么艾奇逊为白皮书写的前言,那是艾奇逊写给杜鲁门的一封信好不好,这都弄不清楚吗?好,前言就前言,没有关系,你就说说他在里面说的是什么好了,怎么遣词造句的,写了什么够说明什么清楚的? 来嘛,说说看嘛,不是书看了这么多嘛,我倒是想看看有什么技术含量。

      • 家园 黄华代表中共邀请司徒雷登访问北平,为什么司徒雷登没有去呢?
        • 家园 这件事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我上面一个帖子已经贴了杨奎松的那篇文章,自己可以拿来参考一下。说这件事复杂,是说这里面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到现在都不一定说的清楚,说简单,也就是里面说的一句话,让司徒雷登来,也就是“分化美蒋”的一个对策罢了,没有什么真正谈判的用心的。还是先引一段。

          司徒雷登大概没有注意到,他的这些颇有挑衅意味的说法进一步证实了毛泽东的担心,使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愈益提高了他们对美国阴谋的警惕性,对于美国断绝与国民党关系的可能更加不抱幻想。继续保持接触,看起来仍旧与斯大林有关,因为这时中共代表与美国大使的整个谈判过程,几乎都是在斯大林的密切关注与建议下进行的,毛泽东不断地在向斯大林详细地通报这种接触的最新结果。[40]斯大林甚至明确认为,未来新中国的恢复和建设如果能够得到美国在经济上的某种帮助,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此,尽管中共中央这时对司徒雷登事实上已无信任可言,它还是在继续推动这样一种接触。这也就是为什么,当6月8日傅泾波告诉黄华说,司徒雷登有意在返回美国之前,赴北平面见周恩来时,中共中央很快表示同意。[41]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傅泾波关于司徒要求访问北平的表示,事实上并没有得到司徒雷登的正式认可。此事自然节外生枝。[42]

            6月27日,傅泾波携来燕京大学校长陆志韦16日给司徒雷登的信,称毛泽东已宣布你来访燕京之意,我估计当局可能予以同意。[43]事实上这也确实是毛泽东的意思。在6月21日中央给南京市委及华东局的指示当中,毛就特别就司徒有意访问北平一事做了专门的批示,称不管他是否再提,在司徒雷登返美前约10天左右,即可表示,“如他欲去平,可获允许,并可望与当局晤谈。”[44]然而,溥泾波却矢口否认司徒有此意图,我司徒对此感到十分惊异,不知用意所在,并且司徒除了乘坐美国军用运输机前往北平外,时间上几乎没有可能再去北平了。因此,他只能报告美国国务院,由上面来作决定。言外之意,此事纯系中共中央方面的主动表示,而司徒本人则是被动的。此种情况立即引起了中共中央的极大不满。周恩来电称:司徒雷登去燕京及希望与当局晤谈,均为司徒雷登所提,“决非我方邀请”,“此点必须说明,不能丝毫含糊,给以宣传藉口”。事实上,同意司徒雷登前来,也只为分化美蒋,“我们对美帝亦决无改变其政策的幻想”。[45]

            如上所述,中共中央这时已经相当清楚地了解到美国不可能改变其现行的对华政策,因此,不论中共中央这时同意司徒雷登来访的目的何在,他们当然不会幻想给予司徒雷登一种较高规格的邀请就能够使美国断绝与国民党的外交关系,转而承认自己。既然如此,司徒雷登来与不来,对于他们其实也并无丝毫损害。从6月30日起,中共中央明确表示对于司徒雷登来北平问题不再有任何兴趣。当然,7月1日美国国务卿也明确指示司徒雷登不得访问北平,此事自然不了了之。随后,司徒雷登于9日正式申请于7月18日返美,15日得到中共中央批准,双方这次主要围绕着建立外交关系而展开的非正式的外交接触与对话,也就宣告结束了。

          首先说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这里杨还是要肯定毛是“证实了担心”,“提高了对美国警惕性之类",为毛的这种做法做一下辩护,但后面马上接着提斯大林的态度,甚至写什么”斯大林甚至明确认为,未来新中国的恢复和建设如果能够得到美国在经济上的某种帮助,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这里面到底想表达什么确实很耐人寻味。反正不管怎么说,明确一点就够,也就是说当时毛是很想一边倒的,反而是斯大林不同意,逼着他非要跟美国人接触。毛以后谈斯大林的错误里面,有重要一条就是"不准革命"看来真不是空穴来风。

          第二,关于这个”傅泾波关于司徒要求访问北平的表示,事实上并没有得到司徒雷登的正式认可“的事情,里面双方到底是沟通出了什么问题,到底是谁是谁非,现在恐怕已经说不清楚。但有一条是很清楚的。那就是这个时候中共这边实际上没有什么谈判的意思,这样做,只不过是一个”分化美蒋“的姿态而已。(拖到临走之前,才放出风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这次的小鹰号的事件有点类似的地方。当然这里面是不是还有应付苏联人的意思,就不得而知了。)那么反过来说,美国人也不是傻的,给你这样玩。

      • 家园 另外这本白皮书的英文名字是什么呢,多谢多谢

        我想在网上查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