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青蒿素抗疟小记1 -- Silvia

共:💬78 🌺32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哪个?

            TA还是青蒿素?

            • 家园 青蒿素

              它的靶蛋白质不知道?

              • 家园 不清楚

                不知道,问了一个师兄,说是查查这个文献:

                Menshnick,S.R and others,

                S.Artemisinin and the antimalarial endoperoxides: from herbal remedy to targeted chemoterapy

                Microbiol.Rev. 1996, 60, 301-315

      • 家园 好看、好看,送花
      • 家园 中国人就是大方,这么重要的科研发现都没有藏着掖着

        那些西方的医药机构应该感到惭愧,执著于专利,要多害死多少人啊。反过来说了,要是真藏着掖着,哪有那么多机构跟进研究,不断取得突破呢?

        • 家园 我的看法有所不同

          我的专业和制药有联系,就我所了解的情况,美国的医药行业有两种,一种是政府部门牵头,出钱和组织开发(包括楼主提到的军队开发抗疟药),一般是关系到公众安全的药物(比如说传染病),这种情况下是开放的,非利润导向的。有时美国政府甚至介入到私人制药公司,好比前一段禽流感爆发,美国政府接管了现在唯一有效的抗病毒药Tamiflu的流通,Tamiflu的持有者是私人公司辉瑞,政府接管就是为了防止利润导向导致药品不能供给真正需要的人,特别是为了防止有人炒货。

          另外一种就是私人公司自己开发的新药,一般来说不会关系到公众人身安全,比如说治疗糖尿病或是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上次Merck来做报告,提到了现在开发一款新药的平均研发成本是10亿美元,这个数字并非虚构,想像一个成功产品背后有多少失败的作基础?临床试验的成本更是居高不下。这样大的投入如何收回投资?只能使用专利,否则开发一个亏一个,如何保证可持续发展?换个角度讲,我们中国的医药行业落后,(青蒿素只是一个孤例,总体水平还差得很远)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完善的专利制度保证制药公司收回投资。

          那么如何保证看病的买得起药?解决方案不在于制裁制药公司,而是完善医疗保险制度,保证低收入的人群医药费用能够报销,才是正道。

          • 家园 花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谢谢你的新信息,全面看问题俺是乐于见到的。俺不是愤青。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保证低收入的人群医药费用能够报销,才是正道。

            这俺是举双手赞成的。

            不过,这还是针对国内而言的,面对医疗的国际合作问题不知有没有什么新的信息?听到太多对大企业,包括辉瑞,的负面信息了。比如对非洲的医药出口专利问题?医药的国际专利方面也是这么投入吗?比如艾滋病相关的制药?美国会把这种专利向国际公开吗?

            • 家园 花一下老兄的理性讨论

              专利这东西确实是双刃剑,有时能保证创新的动力,有时却又养懒汉,所以也是不断在改革,好比评判专利的标准和专利有效时间都有很多争论。制药行业的特点在于大部分成本都在于研发,制造成本却相对很低,抄袭起来相对容易(分子结构都是公开的),所以专利是必须的。还有一个问题是医药行业顾客群相对很小(你总不能指望人人都得这种病),又有很短的时限(总不能一辈子都治不好吧),平摊到每个患者人头上的成本就很高了,所以药品价格很难降低。但是从患者角度来看就是制药公司在敲竹杠(想象一下一个疗程要花几千美元),难怪这些公司的名声不好。

              • 家园 绝大多数专利药都是“治疗”那些现在一辈子治不好的病的。

                比如心脏病、糖尿病、肝炎。。。。

              • 家园 谢谢。不过,我还是不大认同这种专利模式。道理千千万,

                再怎么讲这是不道德的。我想总能找到人类共享知识和财富的方式的。可能还是有些左吧,努力过,在生命面前,怎么也右不起来。

                谢谢。也花一个。

                • 家园 现在这样也是没办法

                  目前开发一个新药,成本都是上亿美元的,需要十来年时间,到最后还不一定能允许上市,我就知道有三期临床才被毙掉的药。药品公司的这个风险实在太大,没有丰厚的经济利益驱使,谁还有动力开发新药呀?即使是政府支持,钱大都打水漂了,纳税人也不干呀!没有动力开发新药了,社会的损失不是更大么?

                  在没有找到更加有效的方法之前,目前也只能这样了。

                  对于一些贫穷国家必须的但是昂贵的药品,目前也有一些变通办法,比如在南非的抗艾滋病的药,价格就比在欧美便宜很多,这是南非政府与这些大公司达成的协议,当然也是争取了好多年,打官司打出来的。但是总是开了一个好头。

            • 家园 国际上我就不太了解了

              不过我猜想不会像在国内一样完全开放,国家政府不是慈善机构,本国利益是第一位的,自己政府砸了十亿,花了十年搞出来的特效药白给了非洲的穷哥们(仅仅免收专利费是不够的,很多哥们穷到了连药品的制造成本也付不起,您就送佛送上西天吧)。而同时自己国家的人民群众还要花钱买,我想大部分人不会觉得舒服吧,肯定有人要骂纳税人的钱都喂了白眼狼。咱们自己不也觉得青蒿素的公布便宜了其他国家么。

              以上全是猜测,有懂行的出来砸砖啊

        • 家园 这个还是吃亏了

          国内药厂和国外开始合作的时候,国内一方面是穷,另一方面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白白让外国人占了便宜。这个是教训。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