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助】老兵请回答 - 射击时如何瞄准? -- 庄户人家

共:💬43 🌺5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20年前听教练讲过同一个说法

        许海峰10米外裸眼分不清苹果梨,但就是枪枪10.9!

        完全同意老班长的理解--最高境界是,枪人合一,点那是那!

        可是关键是怎么落实。要点如下:

        1.查看枪身指向,不能歪。枪身会自然随呼吸以靶心(猎物)为中心上下运动,自然摆幅要一致。千万不要一上来就憋住,到完成瞄准击发时自己都快憋死了,赶紧扣完了事。呼吸是用来检测枪身是否竖直运动,如果是作斜向运动,请自做微调,以恢复枪身竖直运动且自然放松为度,不要硬扭。呼吸三次即可,为时10秒;偏左/右时,保持人和枪的固定关系,整体移动,向左向右。三次呼吸完成瞄准,不行重来。不要为呼吸而呼吸,“我呼吸完咧,能打了不?”--打完才想起该干啥。

        2.保持人枪稳定关系。瞄具前点后点(Front/Rear sights)在瞄准/校准过程中要固定平正关系--山字型准星顶部与缺口上平面水平,前后圆形觇孔做同心圆(准星觇孔同理)。新手试枪,往往枪身上下运动幅度过大,经常会瞄具关系出现位移,那么呼吸检测就失去意义了,切记。另外,新手习惯昂头找目标,这不对!你晃着头把平正关系找到了,也是假象--找前找后,枪都没动,头部的晃动还导致偏靶。就让脸颊自然贴着枪托(腮垫)来找平正。好的状态,白一点,就是可以贴在枪上睡着。

        3.双手握持力度不能太大,否则击发时手指缩动会导致偏靶,以握持汽水瓶,不让落地的力度为宜。要是学警匪片演员那样握枪,小臂条条肌肉暴突地砰砰砰,那就死定了,上靶绝对是走运。接触扳机的部位应该是食指末节中段,食指与扳机垂直。瞄准完成后,屏住呼吸,食指缓慢均匀加力,做到有心加力,无意击发。你试一下,中指拇指对着,食指伸出,然后食指屈回做击发动作:快屈的时候,中指和无名指会跟着动,慢屈则不会。这是因为桡神经管拇食中无三个半,有联动效应,慢屈其实相关肌群也在收缩,只是单位时间变化幅度小,好控制而已。竞赛枪的扳机力远小于狩猎用枪和军用枪,击发时射手任何小动作或不均匀用力均可导致枪身位移,从而偏靶,所以食指在击发时的力度要很小很缓,不能猛扣。如果打精度,可以左手利用枪带固定枪身,右手中空握持枪支握把,就是右中指以下(含)末节与大小鱼际(不知道这啥就放狗搜)前后皆竖直相对来握枪,食指不能和扳机护圈或护木有接触。以上所述仅针对卧姿,军用枪射击从二练习起到抵近射击到速射,目的不同持枪,动作,要求都就不一样。

        4.击发前最后看看目标(猎物),确定无误,再检查一下瞄具关系,光瞄的话注意物镜目镜光影是否同心圆!此时人和靶之间是否有必要调风偏,高差注意到没有。

        5.栓动枪射击后,食指养成习惯,不要立即离开扳机,要缓慢离开,再行退壳。因为错误习惯养成后,大脑会反射性跳到下一步,提前带动相关肌肉运动,可能,这时弹头还没完全出膛。

        买几发教练蛋,按部就班,试一下,多练练,感觉就来了。真正的感觉,还是实弹喂出来的。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枪合一。

    • 家园 枪打不到,想起打台球的问题,瞄时是焦点放在目标球上好呐还是母球上

      个人试了放到目标球上效果好些,不知道正规的该如何。

    • 家园 ×
    • 家园 神枪手都是拿子弹喂出来的

      多打自然就有感觉了

      • 家园 我看天分还是很重要的因素

        我看天分还是很重要的因素。我的一个战友第一次打靶,一百米步枪一练习就五发五个十环。中队长高兴得当天就给了个嘉奖。回来还把靶牌放在中队门口给其他连队显呗

        • 家园 在哪儿看过一个故事,说有人专打自动步枪

          打五六半打冲锋枪都跳靶,就打六三自动枪顺手,怎么打怎么有...

          可惜后来六三一撤装,完蛋了,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可能是篇小说...

          • 家园 嘿嘿,小弟不才,那次也是48环

            嘿嘿,小弟不才,那次也是48环,最后也进了射击集训队。到来米国,有了1 MOA 带瞄镜的步枪,反而不如以前了,打SKS还是感觉最好。大概是现在老眼昏花了。几年前华盛顿闹sniper,几个老美同事都觉得枪手枪法好。俺说当年老子在PLA的sniper team如何如何,这枪手的枪法根本就是小猫。结果后来一段时间,老板对俺忒客气.

      • 家园 从小说亮剑上贴过来的,好像能解释这个问题

        正说着,李云龙发现三十米外有些黑糊糊的人影,呈散兵线状猫着腰向守车扑来,他抬枪一个三发短点射,哒哒哒……两个人影应声栽倒,引得对方一阵弹雨回击。小陈兴奋地说:师长,好枪法!怎么连瞄都不瞄?李云龙不答话,又猛地从窗侧隐蔽处窜到窗正面,抬枪又是四个单发射击,小陈眼看着又是四个人影栽倒了。李云龙又是一闪身窜到窗户另一侧,枪口朝天,手扣扳机做出等待出击姿势,他嘴里还说着:神枪手分为两种,一种用眼睛瞄准,三点成一线,大拇指与食指合力击发,规规矩矩,一点儿马虎不得,这种方式能打得很准,缺点是无法迅速捕捉目标,必须要构成瞄准线后才能击发,这叫靶场上的神枪手,实战就不行了……他说着又一闪身,这次用的是长点射,枪口跳动着喷出火舌,火力成扇面扫过去,四五个人影仰面栽倒。他接着讲:另一种神枪手是凭感觉打,不下死力气练,什么枪口挂砖呀,空枪练瞄准呀,没用,你要是个笨蛋,怎么练也没有用,真正的神枪手是战场上用子弹喂出来的。打得多了,感觉就有了,眼到手就到,抬枪就有,弹弹咬肉,这就叫神枪手。

        • 家园 寒碜得慌

          我就见不得军迷小说里头逮着机会就开始念经 -- 那叫一个见缝插针,甭管吃饭拉屎,打仗睡觉,只要能卖弄一下的地方一定要念念不休,不把所有武器参数全部列出来决不加句号...

          就你转的这一段来说吧,如果把李云龙忙中偷闲关于“神枪手”的那段念叨给拿下,反而还更真实些...

          不过就凭这个抬手就打倒四个,一抬脚又打死五个,怎么看都是伪军迷味道十足 -- 你当是打苍蝇还是踩蚂蚁呐...

          • 家园 都不是,是打游戏

            打够了分有奖 呗跟反斗神鹰似的

        • 家园 手枪有个指向性的问题

          设计好的手枪,用手握好以后用拳头,不一定用词准确,意思就是胳膊伸向那个方向,枪口是指到同一个方向的---这就是伸手就开枪也能打中。

          我的波洛克的指向性就是一个很突出的优点,

          可惜是仿真枪打黄豆粒儿的...:)

          • 家园 据说二战时期日军的“王八盒子”就是这种枪

            基本上是手指指到什么地方子弹就能打到什么地方。有文章说硫磺岛战役中美军喜欢用缴获的日军手枪替代自己的佩枪用在和日军的拼刺刀中。

            • 家园 头一次听说

              王八匣子能把1911比下去,比较的耸人听闻...

              硫磺岛上的海军陆战队多半配M1911...

              王八匣子不是一般地烂... 知道日本军官为什么喜欢挥舞着战刀上战场么?部分原因就是王八匣子不太好用... 可靠性与杀伤力跟1911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 家园 小心地回帖

                我不是军迷,如果这又是文学作品的话我就无话可说了。

                关于李云龙的描写,人家毕竟是文学形象,不能没有适当的文学修饰,但是我觉得他说的话是有一定 道理的。

                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也发现同样问题。美军的冲锋枪枪身较短,白刃战拼刺刀吃亏,最初近战中往往用长点射弥补其不足。日军实施夜袭等行动时,多为奇袭,使美军来不及用密集弹幕将日军切断于战线之前,一旦进入混战,没有经验的士兵用冲锋枪扫射造成的己方伤亡往往比敌人造成的还大,在贝蒂欧,美军指挥官肖普上校曾经威胁如果有士兵再乱开枪,就把他的枪扔到海里,而且从此再不发一颗子弹。

                美军通过总结,认为白刃战中最好的方法是用手枪对抗日军的刺刀。

                美军在实战中证明手枪在白刃战中作用最好,它的长度短,可以轻易转向任何一方射击,射击姿势也可以五花八门,装药少,即便近距离击中第一个对手后也不易贯穿击伤后面的自己人,而威力范围远超过刺刀,至于装弹,如果弹仓子弹都打光,还有刺刀逼过来,那就只能认命了,不过,美军制式手枪填弹七发,等于有连发七刀的能力,而一次白刃战中很少有人能有机会连发七刀,这个概率太低

                有趣的是美军认为最好的白刃战用手枪,是日军的南部十四年式“王八盒子”,这种枪的优点是不用瞄准,手指指向哪里,就会打向哪里,打急了很方便,唯一缺点是故障率高。

                日军南部十四年式手枪,美军认为是近战利器,但是日军自己却不太使用,因为日军只有军官装备这种手枪,而日军官白刃战中喜欢双手挥刀作战,没有第三只手使用它。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