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对《窃明》中“袁崇焕是汉奸”情节的看法 -- 萨苏

共:💬214 🌺18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对《窃明》中“袁崇焕是汉奸”情节的看法

    前两天写了一部对于《窃明》的评论。原本不知道对这本书存在如此争论,纯粹因为自己看这本书觉得有趣。写了这篇文章以后才知道这本书在热烈的争议中,于是去起点的书评区看了一下。

    看完以后十分叹息。

    我自认是对明史不了解多少的人。但是。。。

    您知道,在政治上,邓小平和周恩来谁更出色么?

    我曾经为这个问题琢磨过好久。

    后来我有了一点心得。原来,很多时候优秀与否,不能按照成败来计算的。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我说优秀的政治家,是说并非小泽一郎这样的权谋投机专家,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天时非常重要。

    卧龙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

    不得其时的人才,要么站在时代边上等着,要么最终投入时代的怀抱。

    灰熊猫,似乎属于我认为投入时代怀抱的某种情况。

    灰熊猫的明史功底明显在我之上,而且他有严谨的历史学者风范。这使得他在前面的写作中铺垫也很清晰 -- 是思路的清晰,而这种思路来源于他的历史积淀。同时,他写人的时候,很注意分寸,几乎没有脸谱化的人物,把人物在历史上的背景清晰地再现,重读他们的优点缺点是看《窃明》的一大看点。但是,不得不说,现在他的写作出现了一些前后不太一致的地方。他最终结论袁崇焕明白是汉奸无误,则关于袁崇焕忠奸的伏笔,本来根本不需要打,而他预先打了不止一次,可以看出他对于这个人物的犹豫。

    这说明,对于袁崇焕的处理,灰熊猫本来是矛盾的。

    每个人都有观点,从他的观点来说,我认为灰熊猫对袁的看法比较消极。这种观点正误不表,人都是有观点的,很正常,比如作者还有一个观点认为步兵练好了比骑兵机动性更好,也是他个人的观点。然而,灰熊猫在写作的时候,看得出很想尊重史实,而不想根据个人好恶来写一个人。即便对于努尔哈赤,他也没有放过这个被称作老野猪皮而不屑的人物在辽南战役之后灵敏的战略嗅觉。所以,他笔下的袁崇焕,一直正如他自己所写过的 -- “看不透”。如在迷雾之中,是作者对袁崇焕的看法,也或许是作者对于史料中的袁的看法。

    那么,他怎么忽然又看透了呢?

    以作者目前所写的袁崇焕,从史料角度可以逻辑地得出他的结论。然而,这个逻辑实际上存在很大的漏洞。

    比如,作者提到质疑袁崇焕是因为明史属于满清修成,满清习惯于修改史实,所以不可信。但是,同时又指出对于“反间计”不可信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满文老档中没有纪录。但满文老档也是满清的资料留存,如果明史不可信,满清老档也一样不可信。如果说乾隆编造袁崇焕反间计的原因在于当时的形势宣传袁的冤屈有利于其统治稳固,毫无疑问这之前顺治康熙年间如果有这样的宣传只会鼓励汉人的反抗(我们有可以打得过满人的人物阿),所以,如果因此把这件事的纪录撤除档案,是很合理的事情。那么,这史料的运用上就有取舍的问题了。

    同样,明朝审查袁崇焕案的纪录,件件指向袁为汉奸,证据确凿。单看此部分文档内容铁案难反。但明末案件审理中的纪录,由于特务政治的盛行和党争的需要,恰恰是历代史料中最不可靠的内容之一,一如武则天时代的审讯记录一样。你就是想审出孙元化宣传进化论或者徐光启修炼房中术一样可以得到口供的。

    这些情况,作者心中一定非常明白,所以他的犹豫,反映了他对于翻袁崇焕案的顾虑 -- 我的理解决不仅仅是对于舆论的顾虑,而且也包含一个历史爱好者的天性。

    在这个问题的背后,可以感到随着黄袁摊牌时间的临近,作者不断增加的焦虑。

    在我看到的最后一节里面,作者已经把袁直接作为汉奸来处理了,而且主观上以旁白的方式表达,已经很难找到转寰的余地。这个写法有点儿让我发晕,因为这不符合作者前面的人物处理特点,也确实有点儿偏颇 -- 袁崇焕的忠奸之争从明末一直到现代,绝大多数时间是袁的忠诚得分更高。这里面有宣传和心理的影响,但要说所有这样认为的人都是FQ,那就是对历代历史学者的侮辱了。这样认为自然有这样认为的道理。这个理儿作者不会不明白。

    遗憾的是作者还是写了很坚决的定论,这在历史研究上堪称冒险。按说这不过是一本架空小说,并不要紧。不过他这本小说恰好比较奇怪,其很大程度上魅力来自对历史的真实解读,这下冒险太大了,有失去两部分读者的可能。第一部分当然是所谓的袁粉,另一部分则是享受作者客观谈史乐趣的历史爱好者。

    有人说,是不是人家说的历史和你的观念不一致,就让大家不能享受呢?

    这样说法,我觉得不够公允。因为问题在于历史上真正的汉奸 -- 孔有德,耿仲明等人,作者都能够理解到问题的两面性,为什么唯独袁崇焕这个“民族英雄”要翻个底朝天呢?无论从历史研究的方法,逻辑,或者数学的概率角度,这都破坏了作者作品的一致风格。这不是和我个人观点一致不一致的问题。比如作者的观点认为我们一直是压着游牧民族打的,我个人也不持这个观点 -- 看看作者自述关宁军为何不敌满清牛录的原因就可以理解 -- 他们是要种田的农民,满清士兵不是。但是,这种观点之争,不会影响到对作品的欣赏。这回不一样。

    以我的看法,作者完全可以把情节不变,但不加对袁的定论。于是,骂袁“汉奸”就成了很合理的事情 -- 那是黄石解套的方法,做出和袁决裂的态度,在朝野植入文武不合的概念,此后黄做出任何对袁防范的态度都成为合理的选择。而且,也抓住了袁的小辫子,使袁在“大义”上吃个哑巴亏,即便对武人轻视也不敢轻易动黄,因为这有被指控奸臣陷害忠臣的危险。历史上毛文龙对袁崇焕,恰恰是这一点上不占上风。至于袁是不是真的汉奸,那本不是此处的问题,完全可以不摊牌。因此袁或留或走都是合理的。

    这样,作品的完整性得到保证,黄石一贯的利用历史的欺诈和故作姿态的特点得到发挥,未来情节的发展可以有多种可能,似乎一切都要好进行得多。

    为何作者放弃了这样的写法而选择了强硬的做法呢?以他的聪明,不会想不到的。

    看了书评区,我终于明白。

    假如我处在这样两派如此相互攻击的火力网中,我也会昏头的 -- 也许灰熊猫没有昏头而另有他意,但是我现在的看法是这位老兄有点儿昏头。

    泛泛而言,周恩来不能有邓小平在社会发展上的成就,因为他坚持的理念没有等到完全适合的社会环境,在那样的社会环境里面,邓小平一样无能为力。然而,邓等到了适合他的社会环境,于是让他的理念转化为了成功。

    灰熊猫的社会环境就是那个样子,又不能要求他和老邓一样去装聋子,他能够坚持到这个时候才适应社会环境已经不容易了。

    或许我的理解错误,但是现在的感觉是,灰熊猫下了楼梯,融入群众了。融入了,也离开了比他人高一层楼的位置,有些遗憾。

    林彪最后是成了叛徒 -- 无论怎样想翻案,他都是一个飞跑了的民族主义者,但能认为他一生都是叛徒么?《窃明》以后的章节也许好也许不好,而我依然认为,他前面已经有写得非常精彩的部分,这一点,总是不会变的。

    [完]

    • 家园 不能以林飞苏而认为他是叛徒。

      林彪最后是成了叛徒 -- 无论怎样想翻案,他都是一个飞跑了的民族主义者,但能认为他一生都是叛徒么?
      不能以林飞苏而认为他是叛徒。他是政权斗争的失败者,而且可能在里面属于一个可恶角色。但不能简单地以飞苏而认定他是叛徒。他是想去避难的。

      关键词(Tags): #林彪
    • 家园 《窃明》里好像没说袁是汉奸或者内奸

      就像至少到现在为止没人说蒋介石是汉奸,但是蒋某人的危害不比不说是任何一个也至少是绝大多数汉奸小。

    • 家园 窃明中有一个说法可以说是太强大了

      说袁崇焕甘冒大险守宁远 守宁锦 守辽东就是因为好名

      而且 这个 好名是比好利贪财更危险 危害也更大的

      这可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指控

      与当年王钦若谮言寇準“澶渊之役”是以宋真宗为孤注一掷可以相提并论

      监军太监在整个明朝几乎没听说过谁起过甚么好作用 九千九百岁更是臭名昭著

      为了翻袁崇焕的案 这些人也都成了公忠体国的好人了

      总而言之这个小说就是一切服从于打击袁崇焕这个很有前途的目标

      为了这个

      贪财无厌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太监可以变好人

      屡战屡败 杀良冒功 谎报军情 暮气深重的毛文龙可以变焦裕禄+岳飞

      • 家园 袁有十大神话

        袁有十大神话:

        违令守宁远,经调查,实际当时只有撤锦右,根本没有撤宁远的命令,相反从高第到皇帝,都给宁远下了坚守令,袁大人此前反对撤锦右,是因为一线撤了,宁远从二线变一线后,他的部队会受惊,而确定要撤后,袁大人还请求丁优回家.

        袁炮打努,事实是,努宁远之战后,还流了几个月,其间还亲征了一次蒙古,他有生之年最后一次被炮击的记录,是在死前洗温泉时,东江军上报说,他们的游击队用轻型炮,炮击了努的营地,战果不详.

        努是因重伤而早早撤兵的,实际是后金只有五六万人,其中四万人为了搬抢到的粮食,改作了民夫,因为实在拿不了还烧了一部分(五六万人四万人改搬运工,只剩一两万作保卫,还不撤?).

        丢粮是因为高第,但实际是高第很早就说明,后金是来抢粮的,要求后运,是袁一拖再拖,理由是前屯有人会抢,而锦右的撤退,也是由他具体组织的.

        锦右的粮不陆运可以海运,从锦右粮全被放在海岸上看,也是打算海运的,但当时有关外最大水师的袁.

        把两千条船停在那里不动,不但不运锦右粮,连觉华的都不运,最后这两千条船被后金全烧了.

        更可恶的是,袁在第一份战报中,谎报说,觉华守住了(是专门提到的),而且所有粮食都转运成功并保住了,这份虚假的战报上去后,天启马上下了通令嘉奖,而且嘉奖里也专门提到,觉华的保住和粮食转运成功.

        当通令嘉状通传全国后,袁才上报说,觉华和粮都丢了,但在里面又加了条所谓打死了个大头目,这也是所谓袁打死努的最早稚形,后来所谓打死努的说法,都会提到这个报告内容(奇的是,这功如是真的,为什么第一份战报不说,是歉虚么?如果歉虚就不会虚报战功了.它和第二份说明实丢的报告一起,明显是为了给自己前面说谎打掩护,而朝中之所以没追纠也好理解,因为嘉奖已经通传全国,并用来鼓励民心士气,如果这里责怪他,就成笑话了,会打击民心士气.).

        高弟是阉党,袁反阉,事实是高弟与阉党不和,而袁倒是和阉党关系相当好,不但建祠,直到崇祯年,几个尚书级的铁杆拥袁者,最后都被查办为阉党,他本人也接受过阉党调查,是吕纯如帮他开脱的(不过不久吕自己就被查办成亲阉了.).

        袁宁锦大战是打的很好,实际是他坚决不出援锦州,最后满桂抗命出击向锦州推进,袁此战后被普遍认为作战不激级.

        袁杀毛是突发,实际是袁很早就预谋了,并有与当时首辅通信为证.

        袁早预蓟门危险,实则他轻视蓟,只是为了向蒙卖粮才提过蓟,实操时,把蓟的良将调走,一再削弱.

        袁与蓟失守无关,首先袁是管蓟的,更重要的是,后金突破蓟边城后,袁部比后金先到蓟州,并得到全权指挥授权,他本人也表示,必不令敌越一步,结果一仗没打就叫人家过去了.

        抄家时,家无余资,实际是,他被抓后,他兄弟把家中值钱的都卷走逃跑了.

        抄家的到时,带走了他老婆和两个孩子,和十五个仆人.

        后来地方官又追加上报,说由于能拿的都拿走了,只把剩下的不动产,卖了五千两.

        当时一两银子大约相当于现在一千块左右,五千两大约相当于现在五百万.

        如果一个官员在事先转移过财产情况下,家无余资也值得夸,那只能说明,转移财产者拿的很干净.

      • 家园 在哪里?第几章?
        • 家园 看看吧

          转天金求德又旧话重提,赵慢熊慢悠悠地说道:“你认为袁崇焕是一个什么样地人?”

          “好说大话,自视极高,行事鲁莽。”

          “愚蠢么?”

          “不好说,如果从主张议和这点看,似乎很愚蠢。但他说这话以前反反复复试探大人,一直到以为大人可以随便捏以后才开口。最后还企图让大人冒风险、背黑锅。怎么看也不像很蠢的样子。”

          赵慢熊听了以后长叹了口气:“金兄弟你出身很不错吧?应该没有吃过太多地苦。”

          不等金求德回答。赵慢熊就继续说了下去:“袁崇焕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那时他已经岁数不小了,座师默默无名,很快就会外放当地方官,如果没有特殊事情的话,一个这样的人一辈子都是个芝麻小官吧?”

          “不错,嗯,你地意思我有些明白了。”金求德冷笑了一声:“赵兄弟是说袁崇焕其实一直在赌,凡事都剑走偏锋,故为大言以引人注目。”

          “是的,这种人我见过很多了,我听说他曾跑到兵部,说过什么……好像是:‘给我几十万大军,足够的兵器、钱粮,我一个人就能把建奴灭了。’对吧?”

          “好像是:‘给我几十万大军,足够的兵器、钱粮,我一个人就能守住山海关。’不过跟你说得差不多。你继续说。”

          “今天早上我去查了内卫保存地关于袁崇焕地资料,大人居然收集了很多,嗯,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以前阎抚军让他去查人数,他鸡毛当令箭地杀人;还有这次。高经略主张撤守关外,阎侍郎主张坚守关外,从来辽东地事情都是经略说了算,但袁崇焕就是支持兵部的意见,这都算是剑走偏锋吧?”

          金求德想了想,默默地点了点头:“故为大言、剑走偏锋。想方设法引起别人注意,拿军国大事去赌前程,只要赌中了,那就升官极快,如果赌输了……”

          “输了就是国家替他出赌注。只要胆子大、性命还在,那下次可以再赌更大一些。争取一把就都赢回来。”说着赵慢熊就微笑了起来,冲着金求德问道:“你看,朝中无人敢议和,但只要议和能成,建奴真的退出辽东,那他袁崇焕立下的是什么样的大功?国家耗费无数银钱、人命都办不到地,他举手投足间就做到了,我想这都足以在史书上大书一笔了吧?”

          金求德争辩道:“但建奴是不可能议和的,议和对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

          “说的好,如果被建奴耍了,那不但国家蒙羞、而且大明威信扫地,所以没有人敢去做。如果不是有这么大的危险,显皇帝、杨经略、熊经略、王巡抚、孙经略早就去干了,哪里等得到今天、还能轮得到他袁崇焕?但也有一种可能,你焉知道建奴不畏惧大明积威,担心前途担心得茶不饮、饭不思?你焉知道建奴不想带着这些年抢来的财宝过安生日子?你焉知建奴不想告别这种骑虎难下的窘境?”

          金求德愣了一会儿,才喃喃地说道:“有这种可能性,但可能性太小了,风险太大了。”

          “输了是国家蒙受损失、袁崇焕大不了丢官,赢了就是名留青史、出将入相,换你,你赌不赌?”

          金求德站定了脚步,赵慢熊也停下来饶有兴致地看着他,好久以后金求德才说道:“你的意思是:抗命坚守宁远、觉华,输了是十万军民玉石俱焚、袁崇焕也要殒命,赢了是连升六级。如果不赌,谁会知道一个小小的宁前道呢?命都敢赌,还会不敢赌罢官么?”

          “我没说,这是你的推理,是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宁远雄城还好说,我只是怀疑如果大人不去觉华的话,那里恐怕早就没活人了。”赵慢熊把肩膀一滑,就绕开了这个问题。

          “这不是愚蠢,而是奸佞!”

          “拿国运赌自己地前程,当然是奸佞,如果袁崇焕真的是这么想,那大人骂他卖国一点儿都没有骂错,这就好比宋的秦桧,那些唱戏文的都说他是金国派来的奸细,那些说杨家将故事地,也说王枢密——叫什么来着”

          “王钦若?”金求德比赵慢熊看过的书多,里面正好也有宋史。

          “大约是这个名字吧。说他也是萧太后派来的。我看其实哪有这么多派来的,据我看,不过是一个个拿将士的血、国家的未来换自己地前程。说卖国,嘿嘿,难道就一定是派来的人才会卖国么?我还真不信秦桧好好大宋的宰相不做,当真是一心向着鞑子。”

          “那大人岂不是危险了?现在大人挡在他的议和路上了。”

          “如果只是愚蠢,那大人不会有事,但如果袁崇焕是奸佞的话,那秦桧怎么对付地岳王,他就会怎么对待主战武将。”看着露出紧张之色的金求德,赵慢熊眼睛里滑过了一丝嘲讽之色:“不过……这对你来说,难道不是一个机会么?”

          • 家园 没看过窃明,不过看了这段引文,觉得不必花时间看了

            “输了是国家蒙受损失、袁崇焕大不了丢官,赢了就是名留青史、出将入相,换你,你赌不赌?”

            前面有熊廷弼的例子,还有人会天真地认为这种豪赌输了的结果只是丢官,很好很强大。

            • 家园 这本书的基调就是如此

              你挺身而出 你不避嫌疑  你要是没点私心怎么会这么干

              即使是清朝的历史也不得不承认宁锦大捷的惨烈  照他小说上一写就成了软骨头龟缩不出坐视后金抢掠然后虚报以为功了

              就算是尚可喜耿精忠孔有德这些明明白白做了汉奸还做得很敬业的家伙们她都要在他们身上发掘点闪光点  发掘点 “人性”发掘点好的地方出来

              到袁崇焕身上 就除了议和卖国 冒功 害人啥也不会了

              (后金打算让多尔衮去当人质 居然还不要)

              连点起码的智商都被抹杀了

              看样子 能够把某些英雄人物sm一番 确实是可以给某些人带来一些快感的

          • 家园 看到这个,想起韩侂胄以及那首诗

            “未闻函首可安边”,韩侂胄是权奸,可看看明朝的历史,我看这样的权奸倒是少了点,多的是“勤勉”的好皇帝和说空话的正义之士。

            好名也好,怎么也好,我只服那些敢于战斗的人以及努力动脑筋战斗的人。满桂,赵率教,阎应元有资格那样评价袁崇焕,但温体仁之流,不配

          • 家园 同样是草根

            袁某人爬的快点,所以他是在赌,他是奸佞

            那个姓黄的主角爬的快点,其间还真出卖过自己人,这样的人就是英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