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小批徐友渔先生的《过去年代就没有腐败》一文 -- 云台峰上的123

共:💬125 🌺10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给个 reference 吧

                对印度实在不熟...

                人口跟社会主义没多大关系吧.

                现在苏联都倒了, 中国也变资了, 世界人口还是不停上涨.

                反倒是很多富国们出生率为负数.

                • 家园 人口的增长与生活质量的提高的关系是当人们的生活水平超过温饱线以后

                  是一般为反方向变动,以前为正方向变动,这是人口学的常识,也是人类社会的现状。中国是不是变资了,先不说他,正是以前你所说的正宗社会主义阶段打下的基础导致人口的增长,你想想,解放后只有一个三年自然灾害,解放前可是年年饿死人,如你连这点都不承认,我们就没法讨论,就好比我与伯玉,STUKA19一样。至于人口增长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你查查历史资料就知道了,没有一个愿意支持殖民地人民与西方列强斗争的力量出现,谁知道还会有多少种族屠杀?就好比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一样,不能靠资本家发善心,只能靠人民自己的斗争迫使他们行动起来

                  • 家园 什么常识?

                    温饱线?至少中等发达线吧。而且宗教文化因素

                    也是重要因素,欧美国家多晚开始负增长的?

                    墨西哥不温饱吗?中东石油国家很富,人口也照样

                    飞速增长。青霉素什么的发明,更是死亡率降低

                    和寿命增长的一个关键,如果没记错,青霉素前

                    即使西方富国,人均寿命也就4,50岁。

                    别编别人的观点好不好,我什么时候不承认解放前

                    饿死人了?不过以前战乱之中,科技水平不高,拿

                    这解放后和平社会中还大规模饿死人相比是不是掉

                    价?

                    • 家园 唉,实在思,近来我有事,时间紧,你如有点修养就一定要将本贴看完

                      再回贴。

                      我打字很累,还有其他事要做,我不是拿津贴上网的,咱们是自带干粮投身扯谈事业。至于你是不是有津贴上网,都是你说了算,哪个#%%#%%%才拿津贴上网帮人平事儿。

                      你提的很多问题我已在以前说过很多,拜托你发言前多看看我的贴子,不回你的贴,你以为你赢了,回你的贴,我实在是不想了。

                      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有了错就要承认,犯了错不可耻,有错不承认不改才可耻。你看看你在前面犯的那些错,我都替你不好意思,还在这里继续犯同样的错,我实在是不想和你再多说什么。

                      一切转变不会是突然发生,也不会立刻生效,会有个过程,量变引起的质变,不会立刻显现出来,达到温饱后,人们开始关心其他生活追求,这时才有可能节制生育。人类社会任何趋势都不会只与某个因素有关,人口的增长当然和宗教文化因素有关,但并不是决定性的,难道欧美国家的人在生育率下降前就不信宗教?中东石油国家的富好比是突然挖出一宝藏的穷小子发的财,其能力与心智并未达到通过自身创造力致富的人的水平,所以在中东那些国家,最先进与最落后的并存,他们本身不具有代表性,你举他们当例子,要么是你无知,要么是你狡辩。墨西哥等国家达到温饱后人口增长率也会下降,但这需要一个过程,不是说一到温饱线全国人民立刻就少生育。你不会认为大家都是机器吧?一到点立刻关机。有的国家生育率下降会早点,有的会在成为最发达的国家后才会出现生育率下降的现象,你不可能要求大家都一致行动,本想开几个玩笑,因为你的想法很搞笑,但想想还是算了,毕竟生育是人类社会的大事,还是保持一些敬畏心好。

                      新药的发明当然可以提高人的寿命,但前提是得到推广,青霉素的发明时间你自己查查,为什么中国在其发明后到解放之时一直未普及?因为国民党政府不重视中国民族医药工业的建设,更有宋子文等洋买办利用这种状况从中谋利,你不能自己生产,完全靠进口,成本如何下来?成本不下来,如何普及?你还漏了结核病的特效药,也是发明了,一直没得到当时中国政府的重视,最后还是共产党政府仿制成功,大规模推广,要不人均寿命也不会上去。

                      为什么解放前中国战乱不止?一个执政党上台二十年了还不能制止国家的战乱,还赖在上面不走,还有脸说。其实你上面提的药很早就发明了,你说的科技水平不高不知是指国际还是国内,西方国家可以在短期内普及,中国为什么不能?一个执政党啊!居然还为其辩护,不知你是无知还是什么?你们动不动就提三年灾害,却不明白为什么当时人民不造反,因为再怎么饿也不如解放前那样年年饿死人。这方面资料你看看当时西方人在中国的报道就知道了,现在有些人对中国人的记述从来不信只信外国人的,那就让他们看看人家是如何说的吧。

                      • 家园 你就别理论了

                        你嗅觉真灵,这么爱指人津贴上网。扯淡事业还

                        这么爱拿自己的帖子当宝,不断引用。

                        动不动说人错,伪造之前不看看自己屁股干不

                        干净。

                        世界上国家数目有限,穷举就行了,理论个啥啊。

                        到你这怎么就到处特例呢。阿拉伯产油国不劳而获

                        跟他们生孩子有什么关系,不劳而获,坐地捞钱,

                        他们的年轻人就不能追求其他方面享乐而不愿生

                        小孩了?

                        不同宗教可是对生育有不同影响,宗教势力大不大

                        也是影响。

                        量变到质变,怎么就一定是温饱线?就不是小康线

                        吗?

                        青霉素发现于29年,用于临床是40年代初,应用

                        时间来的很长啦。中国还是兵荒马乱呢,怎么

                        搞生产,解放区造药厂了吗?

                        造反?你当冷兵器时代啊,3年灾害时,国家机器

                        已经很强了,造反的怎么对付有飞机坦克大炮的

                        国家军队。连中共起兵也主要是从旧军队里‘起义’

                        ,而不是一堆饥民聚众起事。

                        • 家园 花一下,被指为网特是值得光荣的

                          虽然我跟fakeone兄的立场不同,但向来对被无端指责为拿津贴者的人抱有好感^^

    • 家园 开国时期腐败少

      有什么稀奇, 任何一个中国古代朝代头几十年都是

      相对清廉的, 然后就不可避免的烂了.

    • 家园 我家在那个年代.

      我在河里一般只说说风花雪月,政治的东西避而远之,不过拜读了楼主的文章,忍不住说上二句,供参考.不想争论,本人上网也没津贴

      第一件事是关于腐败的,我表弟出生(75年),去派出所报户口,那警察一查,孩他爸有一兄弟在一什么水库插队,硬是让送了二条鱼,小的还不要,这才给报了户口,当时的二条大鱼啊.这算不算腐败?

      二是关于文革中红卫兵打砸抢的主要对象.

      本人由祖父母带大,家在上海,一个大院,内有三十七户人家,都在科学院工作,别人不敢说,至少我家不是地富反坏右,可红卫兵也没放过,而且院内家家都抄,一户没漏,也许那些人家里有地富出身,但肯定有苦出身的,也肯定没有反坏右.同时,远在西安的外祖父家也被抄了,他是一教授.

      如此说来,当时红卫兵的打击对象,决不仅仅是"主要针对地富反坏右家庭出身的人,并不针对广大群众",应该是地富反坏右学.还得加上一知识分子阶层.不知道知识份子算不算是广大群众.

      说到生活水平,反正我家在那个年代是肯定不如解放前,祖父一辈子只作学问不问政治,平时爱吃个面包什么的,可就连面包也得算着吃,以至于祖母一直怀念家里的小烤箱(解放前中央研究院给配的,文革时拆除,同时被拆的还有暖气,电话等,但祖母最怀念的还是那个烤箱).所以,也有些没有"特权也不欺压人民的人或其后代"认为解放前也有好东西.至少那个烤箱就是一件.

      • 家园 嗯,俺家的情况有些类似

        祖父也是“一辈子只作学问不问政治”的人。不过我的理解是这种“不问政治”不是是非好坏不分,祖父还是有判断,认得清当时的中国只有GCD才能救中国的,最起码跟着KMT混没有前途。抗战期间,有同事拉着他一起去投新四军,因为担心父母、老婆和孩子,没去(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革命性不彻底啊)。后来KMT搜捕清华大学的地下党时,祖父把几个“共党嫌疑分子”藏在家里,后来掩护他们逃出校园。文革的时候,这么一个学校里面公认的老实人(造反派的头子都发话:“XXX就是个老实人”),家里也被搜捡过,不过东西都在一段时间之后完璧归赵。

      • 家园 能进中央研究院的都是学术带头人那,学阀级别的。

        当时全国也没有上千人能进去了。

        一个小烤箱肯定是东欧或者德国制造的,得顶乡下一个家庭半年的收入了,被人看上肯定免不了的。

        75年,腐败就很严重了,那时候开后门,顶替,知青返乡

      • 家园 你没看完贴子,我说了,现在有的犯罪毛泽东时代都有,只是数量多少的

        问题,这就是量变引质变了,有。数量少,老百姓不会对执政党有反感,但如果多了就不好说了,至于你说地富反坏右算不算群众,在当时这些人是不能算群众的,知识分子当时被打倒的也不能算,这是当时的实际情况,你的问题有些莫名其妙,你应问这些人算不算当时大陆中国人的占大多数的,当然不算,这只是少数人。至于你的长辈怀念你家的小烤箱,我理解他们的心情。其实解放前当然有好东西,解放前的中国也是中国,中国从来都

        有好东西,否则列强侵略中国做甚?关键是这些东西能不能为广大人民所享有,解放前小烤箱这类东西可能只有你的长辈那样的精英人物才可享受,现在已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拥有,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

        • 家园 现在的犯罪毛时代都有,那毛时代的犯罪是不是现在都有?

          解放前可能是一小部分人享用,但在毛时代是大家都没得用,全国人民生活的改善,是毛时代结束后的事,如果我们现在生活改善证明了共产党的伟大,那也证明了共产党"拨乱反正"的伟大,这点可有异议?

          • 家园 毛泽东时代人民质量与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期相比大为提高,这是不争的事

            解放前一小部分人奢侈地享用,大部分人没得用,毛泽东时代是大家匀着用,全国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比较两个时期人民人均寿命与身体素质就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民国时中国人均寿命35岁,1957年的人均寿命57岁。

            最重要的一点是为什么即使发生了大饥荒,人民还是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别说是镇压的结果,谁手黑也没国民党手黑,查查历史资料就知道了,河南部份百姓宁愿帮日本军队也不愿受国民党压迫。

            因为解放前一部分人吃得好,大部份人挨饿,解放后大家有饭匀着吃,这就是原因。

            你家老人在毛泽东时代不能享用烤箱了,你们的心情大家理解,但请你们想想全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如果你家不能使用烤箱是代价,你们应感到欣慰。难道你认为你家不能吃烤面包比全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更重要?记住,你家只是全国人民中的一分子。

            不过,给你说这么多,也没啥用,因为你的问题在于你怀念过去那段时光,你家可以吃烤面包,中国大多数人都在挨饿,那没办法,要不你移民算了。

            • 家园 最终还是被扣上了移民的帽子,毛时代能移民吗?

              正如楼主所说,解放前是大部分人挨饿,但所谓大饥荒,是不是能理解为有大大部分的人挨饿?

              实在看不出来砸了我家烤箱有什么好欣慰的,砸了这个公民的烤箱,别的公民就能吃上面包了吗?

              我从来不认为我和我的家庭不属于全国人民,这点不需要你来提醒,不知道您怎么区分人民和群众.

              认为毛时代不好就要移民吗? 我没有认为现在的时代不好,我是毛时代过来的人,除了自己,身边的事也是看到的, 原来也就是说说我的亲身经历,仅供参考而已,不想多说,,但还是参与了,有点后悔.

              到此为止吧.

              • 家园 为了达到社会的公平,有时是得暂时地破坏点东西,再怎么解放后只三年

                ,解放前可是年年饿死人,你查查当年外国人的对中国的报道就知道了。你其实也没新招了,除了三年,就是文革,网友们对此的批判也不少了,每次批你们,你们都当缩头不说话,过段时间又旧话重提,你们拼的是时间与精力,不是道理,反正这世界上的笨蛋总是有的,总会有些人被你们骗,所以你们乐以不疲。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