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庐山会议(九) -- 黄金狮子

共:💬31 🌺4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上页 下页
    • 家园 最关键的地方不是很清楚

      狮子兄可否讲讲彭德怀是如何开始被上纲上线地批判的?毛泽东主谋还是别人主谋?另外,合在一个大主题里面好一些,送花感谢

      • 家园 其实脉络已经比较明白了

        毛的立场也很清楚,他究竟是否鼓吹高指标浮夸风?我觉得他倒是比较中派的,尤其在当时的气氛下相比刘少奇、李井泉、曾希圣和吴芝圃等等人而言。他是一手反浮夸风另一手保护干部群众积极性。

        对于彭德怀,要说毛定调来批判也不大说得通。倒不如说,毛对彭发了一些感怀激烈的牢骚被某些人利用了。

        吴冷西的回忆录其实是很值得一看的,他提到毛曾经多次耳提面命不要搞浮夸风,甚至上升到不怕开除党籍不怕离婚的高度来警告。但是为什么吴冷西负责的人民日报和新华社还是大吹浮夸风?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大部分老干部复出之后“非毛”,而吴冷西这样文革中真正坐牢的,出来之后对毛的维护却不遗余力,甚至为此得罪了邓小平。

        邓小平搞历史决议的时候说过一句多少还算有良心的话“少奇同志不发热?我不发热?”可能也是因为大部分当事人还在吧。

        • 家园 看看吴冷西对大跃进的前奏反"反冒进"的回忆吧

          http://maobo.7x.com.cn/gushi/yimaozhuxi/yimao4.html

          想起来有句评论毛泽东的话:"有理三扁担,无理也是三扁担"

          把反"反冒进"和"大跃进"割裂开来看历史,完整吗?

          • 家园 辩证法,辩证法

            批判反冒进是从保护干部群众积极性的角度理解的,刘邓狂热,周陈冷静,毛居中,两手打。

            毛的底线,右不能促退废公社,左不能浮夸产万斤。大跃进的口号,三面红旗、多快好省,这个毛是一直坚持的。

            刘呢,左的时候太狂热,右的时候一下子退到底,这种摇摆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这就是没学好辩证法。

            • 家园 我看不辩证嘛.

              刘是啥时候做国家主席,上一线的?

              那时候谁是一把手,把退到二线的时间提早了这也算唯物辩证法?

              右的时候一下子退到底?就是退到包产到户而已,这算啥底呀?

              很想知道"退到底" 指的是啥?

        • 家园 吴冷西的回忆录可比李“秘书”的靠谱得多。

          可惜很多人只信冒牌李“秘书”的“亩产万斤”却不肯相信吴的“主席力压亩产万斤”。

          吴冷西回忆说: 1958年3月,在成都会议期间,毛主席找我谈话,毛主席说:“河南提出苦战一年,实现四、五、八水利化,除四害和消灭文盲。辽宁要实现三自给(即粮、菜、肉自给)。我怀疑是错误的。河南提出今年办四件大事,有些可能做到,有些可能做不到。就算都做到,也不要登报。人民日报硬是要卡住。否则这个省登,那个省登,大家抢先,搞得天下大乱。一年完成不登报,两年完成恐怕也不要登报。各省提口号恐怕时间长一点比较好。我就有点机会主义,要留有余地。” 毛主席说:“现在报纸报导要调整一下,不要尽唱高调,要压缩空气,这不是泼冷水,而是不要鼓吹不切实际的高指标,要大家按实际条件办事。提口号,定指标要留有余地”(吴冷西:《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段》新华出版社 1995年版63、64页)

            

            B

            1958年4月中旬,在武昌会议期间,毛主席专门找我就人民日报的宣传问题做了五点指示(吴冷西:《忆毛主席》):

            

            1 近来报纸的宣传反映实际不够,但也有不实之处。如指标、计划讲得过头了。现在要调整一下,要压缩空气。鼓干劲的话要讲,但不要华而不实。

            2  报纸在宣传的时候要慎重,比如说绿化,不能说种一些树就是绿化,要成活,成片,成林,象在飞机上看到湘南、粤北那样郁郁葱葱才算绿化。又如水利化,有的说一年实现的,有的说三年实现的,其实都不能叫“化”,只是改变一些面貌。又如说“四无”,应当相信可以实现,但也不是一两年或三五年可以实现的。一个 “化”,一个“无”不要随便宣传已经实现了。即使订规划、提口号,也要留有余地,在时间和空间上说得活一点。否则,说一年或两年完成,那不是以后没事干了吗?要留给后代子孙一些事做。现在说苦战三年基本改变面貌,其实只是初步改变面貌,能否做到还得看一年。

            3 报纸的宣传要搞深入、踏实、细致。我们讲多快好省的方针,报纸上不能只讲多快,不讲好省。我们是讲好大喜功的,大而无功,其实不是好大而是好小,不实就是无功。报纸对一些问题,要由小见大,要把许多杂乱无章的事情加以概括,从理论上把事情说清楚。报纸的评论,应带理论色彩,这就是深入事情的本质,抓住了规律。这样把纲提起来,才能使干部和群众方向明确。意识形态上和上层建筑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4 现在全国出现高潮,出现许多新鲜事物,但也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记者、编辑要提高政治思想水平,能对眼前彩色缤纷的现象做出政治判断,有远见卓识,这不容易,但应努力做到。

            5 报纸的问题带有普遍性,不仅人民日报存在,省报也存在,今年夏天要召开全国报纸的总编辑会议,讨论新闻宣传如何改进。此事要告诉陆定一同志,并报中央书记处。(此事我都照毛主席的意见办了。后来陆定一同志说,夏天太忙秋后再说)(吴冷西:《忆毛主席》70、72页)

          毛泽东说:中国是个大国,但是个大穷国。今年大跃进,但即使根据现在报的数字,全国农民年平均收入也只有70元上下。全国工人每月平均工资也只有60元左右,现在有些县委(按:指山东寿张县。刘少奇7月14日到那里视察,作了重要指示后,他们提出“苦战三年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口号,详见吴冷西《忆毛主席》 137页)不知天高地厚,说什么苦战三年就可以过渡到共产主义。这不是发昏说胡话?说是“穷过渡”,马、恩、列、斯哪里说过共产主义社会还是很穷的呢?他们都说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必要条件是产品极为丰富,否则怎么能实行按需分配呢?有些同志(指刘少奇,下同)要“穷过渡”,这样的共产主义有什么优越性和吸引力呢?毛泽东又说:现在人民公社搞的供给制,不是按需分配,而是平均主义。中国农民很早就有平均主义思想,东汉末年张鲁搞的“太平道”也叫“五斗米道”,农民交五斗米入道,就可以天天吃饱饭。这恐怕是中国最早的农民空想社会主义。我们现在有些同志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这非常危险。北戴河会议规定了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五个条件,哪一条也不能少,缺一条也不能向共产主义过渡。谈到这里,毛主席很动感情地说:反正我不准备急急忙忙的过渡。我今年65岁,即使将来快要死的时候,也不急急忙忙过渡。毛泽东强调:“过渡要有物质条件,精神条件,还要有国际条件。不具备条件宣布过渡也没有用。要划清两条线:一条是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的区别,一条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区别。不要轻易宣布向全民所有制过渡,更不要轻易宣布向共产主义过渡。 ” 毛泽东还说:“我们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不仅把杜勒斯吓了一跳,也把赫鲁晓夫吓了一跳。不过看来赫鲁晓夫还比较谨慎,他现在只讲12年内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条件,并没有说到那时就要过渡。我们有些同志(指刘少奇)头脑发热,想抢在赫鲁晓夫前头过渡,这很不好。苏联同志建设社会主义已搞了41年,我们才搞了9年就想当先锋,还不是头脑发昏?人有老中青,水有溪河湖海,事物都有一定的量度,有相对的规定性,从量变到质变要有一个过程,不能随意想过渡就过渡。”(吴冷西:《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段,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111-112页。以下应用简称《忆毛主席》)

          有很多人把浮夸风和大跃进混为一谈,全扣到主席身上,很可笑。

        • 家园 吴冷西是“两个凡是”派。

          当时他已经官复原职,自然不希望另一批人出来。

          所以队没站好,官越来越小了。

          他还是会做这个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至少比邓拓“行”吧。。。邓拓可是“死人办报”,嗯这话好像不是刘主席说的。

          • 家园 吴冷西根本不算是凡是派

            凡是派很大程度上指文革中新上去的那拨人,吴根本不在那个行列里,82年还当广电部长呢,要凡是派早撸掉了。他资格很老,邓对他都有些无可奈何的意思。

            退下来纯属年龄原因,印象中去世前后回忆录才出。

            • 家园 你可以看看其他人是如何评论吴冷西在"两个凡是"

              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中的表现.

              他也许不是"两个凡是"派的中心人物.至少对"两个凡是"是支持的.

              "当天晚上11点多,《人民日报》原来的总编辑吴冷西打电话给当时的总编辑胡绩伟,批评这篇文章是方向性的错误,政治上很坏很坏。说毛主席思想要经过实践检验才成其为真理,是根本错误的。作者的意图是引导人们怀疑毛泽东思想,目的是“砍旗”。林彪说“一句顶一万句”,难道一句顶一句还不行吗?当时的中央副主席,管意识形态,也是中央党校的第一副校长汪东兴,就说文章是对着毛主席来的,他们是代表哪个中央?当时《红旗》杂志总编辑熊复则说,毛泽东思想只能维护,不能创新,不能发展。坚持“两个凡是”的很多人都讲了话。有人还专门到胡耀邦的家,说你们写这篇文章,争论就是你们挑起来的。"

              "直接回答问题的理论文章只有吴江执笔的 《马克思主

              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吴江当时任党校理论研究室主任。吴江的文章是从理论上展开,回答吴冷西的“砍旗”论。吴冷西的电话并没有公开发表。小平同志讲话以后,没有一篇文章再说坚持实践标准是“砍旗”了。"

              这方面的资料很多的,你总不会说都是编出来的吧?

        • 家园 说得好

          说得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上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