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A Solar Grand Plan (太阳能宏伟蓝图)? -- PBS

共:💬177 🌺13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看来中文资料的可靠性的确有问题

                  前文的西门子改良法,和这里说的俄罗斯法,能耗一样的。两个资料至少有一个是错的。

                  我一般还是愿意引用正规英文杂志的数据,或者很有信誉的评价机构的数据,能源方面的评价,美国能源部的数据相对最可靠,当然美国能源部很少能够提供中国的数据。中文数据在引用的时候,还是应该非常小心的,包括中文正规杂志的数据也是要仔细查看数据来源的。其他不列出参考文献的中文媒体的数据使用的时候更要小心。

                  另外补充一下,太阳能发电系统应用的时候,是需要有一定能力的储备能力的。毕竟这是一个一年的时间只能工作一两千个小时的系统,在线率只有20-30%。当太阳能成为某个局部电网的主要能量来源的时候,就必须把大量能量储存,在没有太阳的时候使用。建造维护这个储存系统的能量消耗,并不包括在这个计算内。实际操作中,这个能量是不可忽略的。

                  • 家园 业内人士(生产第一线)最新讨论给出的数据

                    国内300-500KW/h/Kg.

                    美国130KWh/Kg.

                    日本150KWh/Kg

                    外链出处

                    2008多晶硅及光伏产业(包头)峰会上业界详细讨论了技术和能耗这两个瓶颈问题。

                  • 家园 由于搞不到西方技术,国内投资界继续建议使用毛子技术

                     技术实力方面,从技术来源、设备来源、是否闭环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技术来源方面,我们认为最优的策略是直接从俄罗斯有色金属研究院引进,这样做的只有南玻,其次是从俄半间接学习俄罗斯技术,采用这种策略的有通威股份、特变电工、江苏阳光、江苏中能,然后是自主研发,由俄罗斯研究院改进,用这种策略的有新光硅业、东方电气,最后是自主研发,仅有洛阳中硅是这样做的。

                      设备来源方面,我们更倾向于全球采购设备,这可以部分弥补俄罗斯工艺的高能耗弱点,南玻、通威股份、东方电气、特变电工、江苏阳光、江苏中能采取这种策略,而新光硅业主要采用俄罗斯设备、洛阳中硅采用自主研发。

                      是否闭环是指生产线设计是否具有尾气回收装置,尾气回收是多晶硅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有了尾气回收不仅可以增加尾气运用效率,从而减少企业能耗,减少成本,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染。因此南玻、新光硅业、通威股份、东方电气、特变电工、江苏中能都在生产线中设计了闭环,只有江苏阳光和洛阳中硅没有设计。

                    外链出处

      • 家园 你这个结论从哪里来的?

        能不能给个链接或者推导?

        生产多晶硅异常耗能,甚至高于它一辈子发的电

        • 家园 【原创】简略的生产过程,是否耗电自己分析

          生产太阳能电池几个阶段:

          1/高纯度的石英矿砂,从开采到炼成97%纯度的硅铁,大量耗电耗油料——可对比炼铝

          2/用纯度97%的硅铁,使用化学方法,反应生成多晶硅的原料三氯氢硅(另外一种专利生产方法用硅烷)。自然也是高耗能过程。

          3/“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在很大的反应釜里,用高纯度的多晶硅籽晶细长条(筷子粗细),搭成一个倒写的“U”型,两个端头接石墨电极,通大电流,反应釜里的三氯氢硅分离,硅原子一个一个的沉积到籽晶上,最后达到六英寸左右粗细。多晶硅棒纯度能达到7个9以上。

          4/手工用纯钨榔头把多晶硅棒敲成拳头大小的多晶硅块,卖到单晶硅棒或多晶硅锭生产厂家。

          5/多晶硅块,微量的添加剂(太阳能中用硼,形成P型半导体)放到很大的石英坩埚里,单晶硅炉用的坩埚是圆形的,(多经硅炉用的坩埚是方形的)。石墨加热器,电加热多晶硅融化,炉子上部机构用一个晶体取向已知的籽晶(比如说[110]), 探到硅液面,然后程控缓慢拉起,拉出一根一米多长8英寸直径的晶棒,估计需要一个工作日(只是个人估计,我只是到车间看看而已,并非专家)。

          6/晶棒滚圆,切方,然后用多线切割机切片,厚薄和晶棒直径(或边长)有关,小的可以切薄一点,大的可以厚一点,不会厚过0.75毫米。

          7/然后就是耗能相对少些的电池片、组件生产流程了,不说也罢。

          补充八卦几点:

          3/中说的多晶硅生产,耗电大户,据说排在前列的德国瓦克公司,原先是个水电站,自己就是发电的。

          5/,江苏某单晶硅生产公司的老板曾经跟我谈他们最大的优势,是当地发电厂有他公司很多股份。

          6/,切片,当年挪威的Scanwafer公司,太阳能硅片业的龙头老大,其切片厂设在北极圈内,厂子旁边是个大湖,常年有取之不尽的低温淡水可以使用。水冷却费用没有了,好像工人三班倒也不是问题了,反正一年就是一个白天和一个黑夜……

          前苏联有两个多晶硅生产企业,KCMP(吉尔吉斯)RCMP(俄罗斯),后来都不行了。

          国内四川峨嵋,河南洛阳,也都生产多晶硅,产量都不大。近几年,国内多个地方建多晶硅生产线,建成是没问题的,能不能赚钱?拭目以待……,国内这种各自为政,一窝蜂的做法,赚钱很辛苦。

          基本数据:1MW(兆瓦,峰值功率)电池片,消耗10吨太阳能级多晶硅

          有进一步的兴趣?

          www.recgroup.com

          www.solarbuzz.com

          关键词(Tags): #太阳能电池(大圆)#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