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 先打还是先谈 -- 王外马甲

共:💬201 🌺62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好长的文章啊!

      我想说的话也很多,拣着能说明白的先说两句。

      关于沟通问题,首先是渠道是不是有,是不是能通,其次是技巧够不够好,结果够不够满意。必须承认咱们政府的表达技巧不够好,尤其是面对新的听众口味时,总有点不对榫。可是首先,对方不给你“管道”,或者对方是只肯说条件,连答应他条件的声音都不肯听,再多的话说给谁听呢?

      我曾经像90%以上身在大陆,无缘接触海外的人们一样,赞叹胡连会的惊艳“沟通”,认为台湾问题有了新的通路。几年来,这新的通路起作用了吗?这是很多身在大陆的人们对国民党,对老帅哥老连、小帅哥小马感到失望的。

      无论如何,战争都应该尽力避免。这中间的努力,很难很难,可是不能不尽力。至于尽力之后,该来的还是会来,怕也没有用。

      • 家园 国民党,如果选不上

        所谓的“新通路”就是个P,能选上执政,他们才谈得上做可以与老共做的事。选上才是硬道理,所以他们现在不择手段,甚至祭出“返联公投”来制约“入联公投”,虽然岛内两党都知道,公投也就是个P,不过是在演戏给部分无脑的选民看,为了他们手中的票。

    • 家园 一胎政策下社会承受风险的能力很孱弱

      国防风险是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二

      还有社会养老的风险

      倒三角的结构风险多

      其实现在人们的生育意愿都不强

      育龄人数也在减少,根本没有第四次生育高峰来临

      但一胎是某些部门存在的理由和行政利益的依靠,

      所以强烈地不想改变,尽管到了与时具进的时候。

      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8-03/07/content_7734745.htm

      全国人大代表、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认为,现有的计划生育政策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去年的统计表明,我国的出生性别比已经达到120.2,个别省市已经超过130。目前我国尚处在出生性别比失常现象的表象性阶段,今后的数十年,将呈现显现性,情况将更加明显。因此,建议将出生性别比是否正常纳入政府政绩考核,特别是省级政府。

      纪宝成建议,相关部门应当加紧组织力量,对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尤其是独生子女政策,进行系统的前瞻性研究,调整完善方案。调整的方向应从现行政策,逐步过渡到提倡生一个,允许生两个,杜绝生三个。对于不生的可以给予奖励。在现有背景下,实行这一政策的条件成熟。

      • 家园 男女比例失调和计划生育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吗?

        不计划生育了,您就能保证多出来的那些个就都是女生?如果还是男生怎么办?岂不是更失调了?

        国防既是一个数量问题,也是一个质量问题,现在的战争条件下是否质量问题更值得重视呢?您说的可持续发展我可以理解为扩大内需吗?内需我觉得是和人民的富裕程度和社会保障体系挂钩的,两亿人的需求就一定比十四亿小?

        目前国内的很多问题,我觉得恰恰就是人口过多造成的人均社会资源过低和过度竞争带来的。

        感觉在马甲兄的宝地说这个有点文不对题,建议您可以另起一文讨论这个问题。

      • 家园 我们困难,敌人更困难
    • 家园 del
    • 家园 如有可能,我想给兄长一个拥抱。
    • 家园 【原创】心有所感......

      王外马甲兄大作拜读一过,先是认同,继之颇有感触,自己不知何时已经变成不愿议论时政的老朽了,惭愧。

      王兄说

      如果在两岸民众仍处于犹豫观望的情形下“断然”开战,固然能够实现领土的统一,却有可能导致华人族群的大分裂,并极有可能在现在已有的七七八八的“难民”群体之外制造出一波更大更痛苦的难民,而这些因“统一”而被迫分裂的现象,不仅将是中华民族的灾难、也将会是现代民主政治史上的一大不幸。
      我以为这个判断最为实际,同样基于这个判断,我在几年前写过一篇小东西链接出处以及其后的

      链接出处

      我写这些东西过了这好几年,一直也坚持这些观点,主要被年轻人非议,却没见过几个过了四十岁还主张武统的,可见不同年龄阅历的人,价值观还是有些差异。

      说实在的,要统别人,管别人,首先是自己要进步,自己当个好大哥,而不是当个恶霸硬收小弟。自己不合格,人家不情愿怎么办?首先是把自己的事做好,改善一下自己的人品作风,把家庭弄得富裕和睦。周围邻居都羡慕的时候,远房亲戚自然都会来认亲,何必说分家单过的亲弟弟呢?

      王兄说;

      我们谋求祖国的统一也不是为了在某个或者某几个领导人的记功簿上添加勋章,所以我们不必非要制定什么完成大业的时间表
      呵呵,这个嘛,又和我一致。

      当年和老弟打得头破血流,分家另过,现在怎么好意思自说自话搞一个合并家产的计划和时间表呢?这样干除了自取其辱不会有任何其他结果。

      一位台湾问题专家因此跟我激愤地说,两岸和平统一的两大罪人,一个是搞两国论的,一个是搞时间表的......

      我是统派,有一位台湾合作者是主张台独的,分歧不去说,我们俩谈起来至少有三点是一致的:

      1、尊重李登辉。那是个有理想能坚持的政治家,也有智慧,政见不同是另一码事,作为对手他够格,不委屈咱们。

      2、鄙视陈水扁。事实俱在,罗列一下那位台湾朋友都羞耻,自己也弄不懂他们怎么选了这么个家伙。

      3、中国文化的正宗继承者在台湾。按照我的所见所闻,大陆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掌握上和行为规范道德标准方面都不如台湾朋友更中国,这个看看两岸的中小学教科书就会有个印象。作为一个自认正宗主流的中国人,我很惭愧。

      还是要佩服一下王外马甲,如此见事明白,血性直言,无怪乎官运不通。这样的人政府用不起来,也不知道该是谁的悲哀

      通宝推:2313234454dfsd,子系走神,
      • 家园 第三点不认同

        宝推,感觉仙人的许多话用在做人办事儿上也很有指导意义。

        3、中国文化的正宗继承者在台湾。

        不敢认同啊

        大陆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掌握上和行为规范道德标准方面都不如台湾朋友更中国,这个看看两岸的中小学教科书就会有个印象
        看起来的确如此,但究其原因与大陆过去的政策国情有关。然而大陆终究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会渐渐好起来的。现在已经有所改善了,年轻朋友中仅仅是对国学历史感兴趣而读书自学的也不少。台湾人口也就相当于一个北京,怎么说也不会是这么大的个中国文化的正宗继承者。

      • 家园 我以为,中国文化的正宗继承者在大陆

        3、中国文化的正宗继承者在台湾。按照我的所见所闻,大陆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掌握上和行为规范道德标准方面都不如台湾朋友更中国,这个看看两岸的中小学教科书就会有个印象。作为一个自认正宗主流的中国人,我很惭愧。

        唱个反调,台的文化有点面子功夫,而浸入骨髓在精华却留在了大陆。

        当然,还有另外一句话,浸入骨髓的糟粕也留在了大陆。

      • 家园 中国文化的正宗继承者在台湾 阿门 这个话见得太多了

        中国文化的正宗继承者在台湾 中国文化的正宗继承者在日本 中国文化的正宗继承者在韩国

        等等 反正就是没有中国尤其是中国大陆什么事

        似乎 面对这些文化上的优越者

        现在的中国人就该惭愧到无地自容 抬不起头 就应该把脑袋与尾巴全都夹起来灰溜溜的滚蛋

        可惜 这些高论首先没搞清楚什么是中国文化

        其次 文化不是古董 拿来摆设 拿来显摆的 是要身体力行的

        舍身取义的屈原 岳飞 文天祥吉鸿昌不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依我看 要保留中国文化 首先不能丢的就是爱国主义 民族大义

        • 家园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中国文化的精华,不是几件古董,不是几句豪言壮语,更不是汉服旗袍,能够代表的。

          舍身取义的屈原 岳飞 文天祥吉鸿昌不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除了他们,还有兄弟阎于墙而共御于外,还有关羽张飞,有108将的生死结盟

          有始终不能忘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踏踏实实做事情,却不会去争取的60年代的老专家们(这些是真正的专家,不是网上的砖家),有很多很多,这种沉默的人,坚韧,忍耐。

          以及对于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满足,平民张大嘴一般的普通快乐,这些,岂止是浸入到骨子,基因中都已经代代遗传了下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