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浅说“马姆鲁克”(0)-----前言 -- 奔波儿

共:💬101 🌺42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所以是咱们中国人拯救了埃及,哼哼
      • 家园 花一朵,挑个刺。

        旭烈兀为血艾因贾鲁的耻辱,于1962年重返中东。

        他见到纳赛尔没有呢?或者在叙利亚见到了大间谍伊利·科恩?

        • 家园 当然见到了,呵呵.....

          大家伙儿团团围坐在一起,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儿呢。有空,咱也去凑个热闹?

          • 家园 【求助】从中东被蒙古人征服起,埃及马木如何补充人口呢?

            伊尔汗国占据了中东,而且与埃及为敌,隔绝了埃及与中亚的联系。此后的贴木尔帝国、土耳其帝国都与埃及马木的关系恶劣,这种情况下,作为外来人口的马木除了自然繁衍之外,有没有其他办法补充人口呢?

            关于马木王朝的灭亡,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被奥斯曼帝国的塞利姆一世灭亡,二是亡于拿破仑,究竟哪种更接近现实呢?

            • 家园 以前马穆鲁克也不是从中亚招兵

              而是从伊拉克、叙利亚等地的奴隶市场上购买奴隶训练,应该也有部分自然繁衍的士兵,毕竟中东地区的突厥人数量实在不少。

              马穆鲁克王朝的覆亡,是在1516年8月被奥斯曼帝国的塞利姆一世灭亡,但在土耳其统治时期,马穆鲁克依然保持着相当程度的军事力量,以至于土耳其总督(帕夏)对这些马穆鲁克首领们(贝克)要保持或打或拉拢的态度。而拿破仑确实重创了马穆鲁克军团,使其无法恢复元气,但也没有彻底消灭掉。彻底终结了马穆鲁克的,是穆罕默德·阿里。

              • 家园 我曾经 google 过穆罕默德阿里的资料,但前五页都是拳王的

                我曾经 google 过穆罕默德阿里的资料,结果前五页都是拳王的。谁让拳王这么著名呢,埃及王的大名都被遗忘了。

                我看马木王朝的世系表就觉得很有趣,除了大致分为河洲系、碉堡系之外,再往下就很难再拆分为象德里苏丹国那样的子世系了。感觉马木的传承有点像唐朝中后期的河北各藩镇,或者象拉美国家的军政府。

                穆斯林国家王位传承有两大弊端,一是不明确继承人,二是搞分封,所以即使是相对稳定的奥斯曼帝国,每当苏丹去世,都会有一段内乱时期,为此他们发明了卡农。相比之下马木宫廷阴谋很多,酿成内战的相对较少。更难的是马木王朝的疆域一直很稳定,从开始到结束几乎没有变化。

              • 家园 呵呵....解释的不错

                很好的一篇摘要。

                后面要写的东西基本是按这个脉路走,唉,就是手头资料有限,只能在网上搜,如果附近有个大图书馆就好了。

    • 家园 【原创】浅说“马姆鲁克”(3)-----昂首西眺的雄鹰

      公元1095年11月26日,教皇乌尔班二世(Pope Urban II)应拜占庭帝国皇帝阿历克赛一世(Alexius I)的请求,在法国克莱蒙(Clemont)召开会议,号召天主的信徒们拿起武器,开始圣战(Holy War),从穆斯林和犹太人手中夺回圣城耶路撒冷。一拨儿野心家、破落户、冒险家和虔诚信徒组成的军队,高举着十字架,浩浩荡荡杀上中东的海岸。

      经过旷日持久的围城战,十字军于1098年攻克了地中海东岸的安条克(Antioch),破城之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只要是非基督徒,无论老弱妇孺,一律处死,甚至被吃掉。次年,十字军占领了圣城耶路撒冷(Jerusalem),入城后,照旧实行“三光”政策。在圣城的废墟上,十字军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又在其附近相继成立了三个附属小国,即:伊德萨(Edessa)、的黎波里(Tripoli)、安条克(Antioch),相互拱卫,以抗衡周边的穆斯林王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时的中东,存在若干大小不等的穆斯林王国,实力最强的一个是信仰逊尼派教义的塞尔柱帝国,另一个就是都于开罗的信仰什叶派教义的法蒂玛王朝。虽然大家都读的是先知穆罕默德的书,可这两位老大在面对强敌入侵的时候,不但不能共同对敌,反而相互间打得头破血流。结果呢,就这么让十字军占了海边的几块地皮不说,还把伊斯兰教三大圣地之一的耶路撒冷也拱手送人,直到差不多100年以后才收回。

      收回耶路撒冷的人是何许人也?这就是在伊斯兰历史上至今仍光彩照人的一代英豪----萨拉丁(Saladin)。萨拉丁出生在逊尼派的圣城---提克里特(Tikrit),是属于现今爹爹不疼姥姥不爱的库尔德族人,不知以“20世纪的萨拉丁”自诩的萨达姆在对库尔德人放毒气的时候可曾念叨萨拉丁的大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萨拉丁是塞尔柱帝国的封疆大吏努尔丁(Nur ad-Din)的爱将,他的名字就是努尔丁给的。奉努尔丁之命,萨拉丁和叔父谢尔库赫(Shirkuh)出征埃及,在击败法蒂玛王朝的马姆鲁克军团以后,他们叔侄二人领军进入开罗,依旧奉法蒂玛后裔为哈里发。1171年,萨拉丁在叔父过世后不久,步其主人和恩师努尔丁(这位抢了阿巴斯哈里发的位置)的后尘,将法蒂玛最后一任哈里发赶下宝座,建立了阿育布王朝(Ayyubid)。也许是胸中有愧或者是心怀旧主,萨拉丁一直避免与努尔丁兵戈相向,而处于努尔丁和萨拉丁控制区域之间的十字军王国们正好起到了缓冲带的作用。

      由于埃及是什叶派的大本营,身为逊尼派和外乡人的萨拉丁在埃及处于很尴尬的地步,他为了加强自己的实力,采用的还是若干哈里发、埃米尔和苏丹们的老法子---通过征服周边的小穆斯林王国,萨拉丁逐渐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马姆鲁克军团。另外,萨拉丁在开罗老城外建了一座坚固的城堡----Citadel,作为马姆鲁克军团的兵营。这座城堡成为了马姆鲁克在埃及兴起、强大和衰亡的见证人,至今依旧屹立于穆卡塔姆山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174年,努尔丁过世,其年仅11岁的幼子继位。萨拉丁终于可以不顾及老主人的面子,挥军直指大马士革,接着又娶了努尔丁的寡妻,通过合纵连横,逐步控制了叙利亚和阿拉伯半岛红海沿岸区域,和十字军王国的碰面已经不可避免。

      1177年11月25日,萨拉丁率领三万马姆鲁克骑兵,与耶路撒冷国王鲍德温四世(Baldwin IV)、圣殿骑士团(Knight Templar)和雷纳德(Raynald of Chatillon)组成的联军在蒙吉萨(Montgisad)相遇。十字军联军虽然只有500名骑兵、80名圣殿骑士和数千名步兵,但战斗的结果却是萨拉丁大败亏输,九成人马都折在阵上和逃跑路上。这一战让年仅16岁的鲍德温四世和圣殿骑士团大出风头,不过鲍德温四世由于麻风病,在8年后就过世了。

      英雄和狗熊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打倒了再爬起来,而另一个则是从此后一蹶不振。萨拉丁通过与十字军联军签署停战协议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在短时间内重建了自己的马姆鲁克军团。随后,他用零敲牛皮糖的战术,通过一系列小战斗,一边锻炼队伍,一边蚕食十字军王国的地盘。1187年7月4日,在Montgisad之败十年之后,萨拉丁的三万马姆鲁克军团与十字军联军(由15000步兵、1000名骑士和500名Turcopole组成)在哈丁(Hattin)交锋,这一次,风水转了过来,十字军惨败,包括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在内几乎全军覆灭,以耶路撒冷国王Guy of Lusignan和萨拉丁的死对头雷纳德为首的大批兵将被俘。为了报复十字军以往残杀俘虏和平民的暴行,萨拉丁来了个以牙还牙,除了Guy of Lusignan等少数人之外,他将所有的俘虏都砍了头。

      三个月之后,即10月2日,萨拉丁包围了耶路撒冷,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萨拉丁收取了法兰克人的赎金,将这座凝聚了无数人光荣与梦想的圣城收复。

      耶路撒冷的失而复得震惊了欧洲,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Frederick I)、英国狮心王理查一世(Richard I the Lionheart)和法王腓力二世(Philip II)发动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1189年 - 1192年)。腓特烈一世在途中于小亚细亚坠水而死,其部属因此退出远征军。

      双方经过一系列交锋,互有胜负,最终的结果是萨拉丁和狮心理查惺惺惜惺惺,成为一对从未谋面却相知相敬的挚友。战斗双方于1192年达成停战协议---Treaty of Ramla,主要内容包括:耶路撒冷归穆斯林统治,但允许基督徒前往朝圣;十字军王国的领地限于Tyre至Jaffa这一片沿海区域。

      1194年3月4日,萨拉丁在大马士革逝世,被安葬在大马士革的倭马亚清真寺。萨拉丁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一生轻财重义,所得财物大都赏赐部下及百姓,以致逝世后其余财甚至不够办葬礼之用。

      萨拉丁的赫赫战功和他的坦荡为人赢得了穆斯林世界和西方敌人的一致尊重,他逝世的消息让他的朋友和敌人们都纷纷落泪。萨拉丁在开罗建Cidatel时,在西墙上刻了一头威武的雄鹰。为了永远纪念萨拉丁,埃及的国旗和军徽正中,都是这头昂首西眺的萨拉丁之鹰(Eagle of Saladin)。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萨拉丁死后,他创建的阿育布王朝成为十字军的眼中钉肉中刺,随后的几次十字军东征基本上都是以埃及为目标。但在战斗力彪悍的马姆鲁克军团的面前,十字军们除了给尼罗河三角洲的良田做了农家肥,没能讨得任何便宜。

      1249年,法王路易九世(Louis IX)发动第七次十字军东征,目标依旧是埃及。当时阿育布王朝的苏丹As-Salih Ayyub新丧,其爱妃Shajar Al-Durr辅佐幼子Turanshah登基,为获得马姆鲁克军团的支持,这位前王妃不惜下嫁给马姆鲁克将军Aybak。Aybak美人在怀,自然卖力,指挥人马将送上门的十字军吃了个干干净净,还俘获了路易老九,挣了一大笔赎金。

      可Aybak的好日子没过几天,就被人暗杀了,接替他位子的是其副手Qutuz,这位干脆一脚踢开阿育布王朝的孤儿寡母,自己登基坐殿,Bahri王朝正式成立,从此,马姆鲁克开始了在埃及的统治,直到五百多年以后,一个法国小个子才改变了这一切。

      • 家园 Aybak的好日子还是过了几天的

        他是1250年继位,1257年被妻子派人暗杀。

        Bahri不是王朝,而是马穆鲁克势力内部的系别,即“河洲系”,这一系的最初称王者就是Shajar Al-Durr和Aybak,所以Qutuz(古突兹)并非第一位马穆鲁克素丹。

        • 家园 Aybak之死,我犯了错误,但我发誓不是我杀的

          根据http://en.wikipedia.org/wiki/Aybak,确实如你指出来的,Aybak是1257年被老婆杀掉的,然后其子al-Malik al-Mansur Nour ad-Din Ali继位,但两年后就被Aybak给推翻了。

          至于Bahri是不是“王朝”,这个嘛可以商榷,个人意见还是保留“王朝”,否则说“派”不太合适;后面要说到Burji(塔)王朝。

          呵呵,由于大部分信息都是来自维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Mamluk

          然后,各个条目分开查过去,还不清楚就只能放狗搜,因此,有的内容不是那么细,就会出错,而且有些记录彼此之间有矛盾,就只能臆断了。水平有限,河里大牛大虾儿太多,因此只能“浅说”,如有疏漏之处,还望不吝赐教则个。

          再次感谢你的指正。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