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散兵坑】长城抗战 -- 逸云三洲

共:💬158 🌺59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散兵坑】长城抗战

    燕兄对长城抗战感兴趣,自己打头写了一段晋绥军参战的片段,返身又去追鱼,要萨鲶挖个全景大坑。萨大概这会子实在分身无术,写了一段即没时间再写;亏他们想得出,来抓菜鸟壮丁。菜鸟其实对这一战麻麻,本身的知识结构也不合适写战史,这需要一定的军事素养,否则作出的评论会不伦不类。当然只做事实性描述也行,但也是请国内的朋友动笔比较好,资料方便多了;要不就是请萨鲶这样在日本的朋友,对比着两边资料看看,比较有写头。此战毕竟不比朝鲜或缅甸,英文资料估计是缺缺的了。中文的材料我只是泛泛地看过,当然最近写东北讲武堂堂友时,连带着对此战的某一、两个片段多看过几眼。

    说起来这个战役有热处也有冷处,象燕兄写的这个局部,就比较冷些,值得发掘下;类似的局部也还有些;热的局部自然写得人已然不少了;只是某些流行的说法,未必正确而已;真要挖长城抗战的全景坑,工程量浩大乐,况我不是好人选。不过燕兄打头阵上去了,急调援兵不应,也不是道理。想了个法子,就是由菜鸟来起个头,把此战分段写个大概,会以跟贴的方式陆续成系列在下面,其中一两处自认为多看过几眼的,就多写几句,或连出去另外成篇;所知不多的其他地方,就是个提要吧,算是搭棚子,有感兴趣的,进去或摆席或添料,一段两段都可,连出去另起一篇也行,算是众人拾柴吧。

    甲、榆关方向战斗

    乙、热河之战

    乙、续一:热南汤军状况和朝阳方向战斗

    乙、续二:凌南方向的战斗

    乙、续三:建平方向的战斗

    乙、续四:承德失守

    乙、续五:热北状况

    乙、续六:赤峰方向的战斗

    丙:长城沿线之战(第一阶段)

    丙、续一:黄土梁阻击和古北口争夺战

    对黄土梁阻击和古北口争夺战的一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Tags): #长城抗战(大圆)元宝推荐:禅人,海天, 通宝推:大圆,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写逐篇送花
    • 家园 【散兵坑】丙、续一:黄土梁阻击和古北口争夺战

      日军轻取承德之后,为迅速夺占长城关口,第十六旅团旅团长川原侃不待主力到达,即命其第十七联队联队长长濑,率领挺进队一部(约合一个大队),在飞行队的掩护下向滦平方向突进。此时中国方面正因承德轻失、热河守军崩溃而处于极大的震惊之中,冷口、古北口和喜峰口等各处关口一片警报;张学良虽然痛责前方统兵大将万福麟、汤玉麟,令其收拢部队反攻;不过依靠溃散部队反攻或者协守关口的希望,只能说是十分渺茫;为阻止日军进入关内,北平方面只能向各关隘紧急调集新的生力部队。

      古北口为北平之门户,口北是连续起伏的燕山,口南是丘陵和平原。一旦日军占据古北口要隘,将对北平形成莫大的威胁。但承德失守之时,古北口布防迄未完成,中央北上的增援部队尚在途中,张学良于是急令其亲信部将第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务严饬所部在白马关、古北口、黑峪关沿线从速完成防御配备,以阻承德之敌南下。”王以哲受命后,立即责成原独立步兵第七旅(一零七师)主力由密云出发,其已在古北口的部队,前出至滦平青石梁,阻击日军前进,以掩护后方部队向古北口集结布防。六十七军同时命令划归其指挥的原独立步兵第十二旅(一一二师)赶往古北口布防。

      张学良这是将看家的老本全部押上来了。独立第七旅和独立第十二旅,在东北军系统内那是禁卫军等级的部队了,与张学良的卫队统带部(后编为一零五师)并肩,以亲贵论之,全军无出其右。只是独立第七旅因九一八时在北大营奉命“挺着死”,遭到了不小损失,一直没有完全恢复元气,兵力装备都非昔日可比,若仅以兵力而论,在东北军主力各旅当中(时均已改称师)是最少的了。好在一直训练有素,更兼憋了一肚子鸟气,战斗欲望极强。而该部又是张学良、王以哲的亲信部队,指挥上完全军令顺畅,这是与东北军中其他派系部队不同的地方。独立第十二旅,则因旅长(师长)张廷枢本来就和王以哲的资格不相上下,加上是张作相的公子,地位使然,未必买王的帐,该部又是临时调给六十七军指挥的,指挥起来难免问题多多。

      独立第七旅奉令时,旅长(师长)张政枋正住院,一面发布命令、一面出院赶往前线;该旅前锋621团遂在团长王志军率领下,从古北口出发,于5日下午到达滦平境内的长山峪地区,当时因热河守军退却过快,青石梁已失,该部遂在马圈子、黄土梁一线设立了阻击阵地。日军方面,则已于当日早些时候占领了滦平县城。5日深夜或次日凌晨,日军小股部队在装甲车的支持下,对黄土梁一线发动了试探性攻击,被621团击退。6日,王铁汉的620团赶至口外,团主力在巴克什营一带抢修工事,对通热河及通十八盘岭大道严行戒备;赵镇藩的619团则在曹路口新城子一带占领阵地。独立第七旅指挥部(师部)和配备行动的炮兵一个营也均赶到口外。

      7日,长濑率领的日军前卫部队全力发动对621团阵地的攻击,结果却碰上了硬钉子,由于守军的坚决抵抗,长濑所部一筹莫展。从7日晚上开始,日军先后三次大幅度增兵,川原侃旅团长亲临一线,把第十七、第三十二联队的主力全都压了上去,连留守承德的部队也被调上来加入攻击;日军的野炮、山炮部队和飞行队向守军阵地狂轰滥炸。但是621团打得非常顽强,在友邻部队的支援之下,连续顶住了日军的全线突击;8日晚间,619团又派出支援部队,向日军三十二联队指挥部发动了逆袭,迫使日军暂时中断对621团阵地的攻击。

      攻防战打到9日上午,日军仍无法突破中国军队的防线。一路疯狂的第八师团不免大跌眼镜,连师团长也坐不住了,一面令第四旅团的部队尽快赶往长山峪一线参战,一面将师团参谋长也打发上了前线。川原颜面悠关,发力猛攻,守军621团的阵地前,日军在优势炮火的支持下,玩了命似地往上突,守军则经连日连夜地苦战,战斗力遭到很大消耗,620团遂派一部支援上来,各阵地上东北军战士死战不退,老虎山左翼我军战士多次与日军肉搏格斗,阵地反复易手,战场形势渐显危殆。这时日军骑兵第八联队也赶到侧面,从十八盘方向向王铁汉的620团发起了攻击。

      9日下午,军长王以哲鉴于守军陷入苦战,弹药也将用尽,而掩护古北口方面布防的目标已基本达成,遂下令守军向古北口方向撤退。日军通过航空侦察,发现当面我军撤退,立即出动机械化部队追击,给徒步撤退的我军造成不少伤亡。次日晨4时,独立七旅全部撤至古北口附近。

      时独立十二旅(一一二师)张廷枢部已在古北口附近的将军楼、米窝铺、二道沟之线部署防御。独立七旅撤下后,日军接踵而来,对该部阵地发动小规模攻击。而我方援军,中央军系统的第二十五师也在此时赶到前线,遂在张廷枢部右翼和第二线布防。时战场几支部队的主将,就分担任务上有了些争论。公平地讲,独立七旅的兵力在各部中是最小的,经过连日苦战,出大力也打出了战果,王以哲要其退出战场本无可厚非,但若有手足之情,王以哲又多以军长地位而非独立七旅老旅长的感情考量,将619团或620团留下给独立十二旅作预备队,还是可能的;可惜张王之间的关系就远非融洽;至于中央第二十五师,自是远道赶来,有自己的困难,但该师论兵力的话,毕竟超过独立七旅、独立十二旅的合计;张廷枢对承担一线防守的大头有些意见,也不是不可理解。

      日军于10日下午发动总攻,合步兵第十七、第三十二联队和骑兵第八联队之力向守军阵地攻击,主攻方向则在独立十二旅634团防守的蟠龙山370高地和将军楼一线,因日军在此处集中了大部兵力,634团虽经奋力抵抗,阵地终被日军突破。第二天日军继续顺势发展,却遭到634团与二线阵地上的25师146团的顽强抵抗,25师149团随后亦加入作战,战场形势胶着,中国守军虽付出了重大伤亡,却也使日军在此方向无法获得更大进展。但634团右翼阵地上的25师145团却因孤立突出,至被敌包围,25师师长关麟征连忙指挥一部驰援,出古北口东关不远即与敌遭遇,关师长被手榴弹炸伤,149团团长王润波牺牲。于是由第73旅旅长杜聿明接替师长指挥。

      防守古北口正面的东北军635团,在前一日的战斗中打得非常顽强,守住了阵地,但因侧面634团阵地已被打开缺口,一再遭到日军猛攻,11日部分阵地终被突破,团长白毓麟战死。独立十二旅在此情况下,决定逐步撤下阵地。由于东北军与中央军两相隔阂,战时两相里互无配合,独立十二旅撤退时亦未通知二十五师,但杜聿明发现友军退走后,决定独力坚守,遂调150团增援。12日早上4时,日军在得到新的炮兵增援之后,再度发起了进攻,二十五师各部死守阵地,战况更为激烈。至午后3时,145团伤亡殆尽,师指挥部与各部的联络中断,形成各自为战的状态。守军各部不支,纷纷溃退,古北口被日军占领。到下午5时,25师退到南天门左右高地之线,其防御任务由第2师接替。

      日军占领古北关口后,停止前进。

      战斗过程就只写这点吧,本来也不是我的长处,网友东北兄转贴过战斗细节详细得多的文章,可以参考。

      若有兴趣于张政枋、张廷枢、赵镇藩、白毓麟等人的情况,我以前的贴子也可参考:

      闲谈东北讲武堂堂友之粉色篇(上)

      粉红篇(中,1)

      粉红篇(中,2)

      粉红篇(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散兵坑】对黄土梁阻击和古北口争夺战的一点粗浅看法

      看到些议论,知道有让前人大比武的要求,也正常嘛,英雄版的朋友,没点英雄气咋成?只不过到底谁是英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古北口方向的战斗(不含后面的南天门),中国军队一共算是投入了三个师番号的部队,但是东北军的两个师,实际上只不过是独立旅翻牌了,其中独立七旅兵力更少些,还不及一个旅。单以兵力而言,独立七旅和独立十二旅加起来,大概和中央军的第二十五师持平,但是东北军两部的装备,看起来还是应该比中央军要好些。并且中央军仓促赶来,供应上可能也要吃点亏的。

      承担黄土梁一带战斗的独立七旅,其兵力只及后面古北口之战守军兵力(二十五师加独立十二旅)的四分之一不到,抗击的敌人则差不多(炮兵弱一些),从战斗结果看,还是要优一些的。所以要按我个人的看法,仅就黄土梁到古北口的战斗而言,打得最好的,恐怕要算东北军的独立七旅(一零七师)。这也正常,这支部队是东北军的精锐,训练比较上轨道,官兵素质也好一些,军官都是经过正规军事教育来的,甚至士兵基本也有初小以上的程度,这在当时中国军队里还是不很多的。

      但这几支部队,与前段战事的情况比较,都展现了一种可观的战斗精神,这点还是一样的。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长城抗战特别是古北口之战的宣传上,似乎中央军独占鳌头了。还历史本来面目,至少我个人认为,还是不甚公平的。并且古北口之战中,中央军的指挥上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这一战,也很难说是一个胜仗。但是应该认识到,当时这一战,还是让全国在一片悲情中,看到一些新气象。

      应该承认,长城抗战前段中国军队之所以大败,客观条件比较差之外,军队整体上战斗意志较差(部分部队除外),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而到了黄土梁古北口,这个情况终于有了极大的改观。应该说,不管技战术上面还有多少问题,此战参战部队,也不管是东北军还是中央军,战斗面貌是令人耳目一新了。

      说起来当时中国军队的情况,贤与不肖在次、能不能打在次,敢不敢打才是第一位的,有了这个精神,才可能谈得上其他。没有全国决战的政治决心、没有全国决战的民气动员,瞻前顾后的人们似乎就多了好些理由,为什么要在一场随时会妥协退让的战斗中丧失一切?于是到处在与狼共舞。但这几支部队豁出去拼死一战了,这就要为他们鼓掌,向他们鞠躬,而没必要去问他们的出身。

      关师长算不算好汉?按我的标准,算!当然今天一定要把埋没的好汉也举起来才好,只是更没必有把已经举起来的好汉再按下去了。一切技战术的粗糙,一切门户之见的狭隘,回还是回避不了的,但其他好汉身上怕是也有,放到另一个范畴里议论吧。

      十七军后面的战斗,精神上一样,技术上则打得比古北口多有进步,所以总体上属于长城抗战中表现很好的部队。当然也看到大家一些争论,但个人以为就不是评论十七军打得好不好的技术层面了,超出军事范畴,不在此谈吧;只简单说一句,东北军系统中有部分部队落力打仗,不能只因系统里有多人逃跑就把他们也抹黑了;而中央军虽然有部队上前线拼命,要立即得出中央领导正确的结论呢,恐怕也还是得三思;反正啥事都讲究一码是一码,要论证当时的政策对不对,另考查历史证据才好。光讲个十七军还是不够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领袖的决心是最重要的

        没有全国决战的政治决心、没有全国决战的民气动员,瞻前顾后的人们似乎就多了好些理由,为什么要在一场随时会妥协退让的战斗中丧失一切?

        看不到最高层的决心,从上到下就都会动摇。大到国家大事,小到一个公司甚至一个部门都一样。

        记得多年前做一个项目做得比较砸锅,大家都上火。老板有些挺不住了,在会上问我有没有信心,我当时回了一句:只要领导有决心,我们就有信心。老板当时不知道怎么想的,说了句“讲得好”,就散会了。可惜最后还是做了锅夹生饭。

        如果不是后来的西安事变和TG的敌后抗战,没准儿抗日也得夹生了。

    • 家园 【散兵坑】丙:长城沿线之战(第一阶段)

      现在说长城抗战,往往有不同的定义;以我的理解,可算作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长城抗战,包含了山海关方向的攻守和热河地区的作战;比较狭义的长城战役呢,则只包括了广义长城抗战的后段,即中日两军在长城线一带的交锋;我是按广义来叙述的,就以山海关方向的攻守作为长城抗战的序幕;以热河之战为长城抗战的前段;而将狭义的长城战役为长城抗战的后段,自己起个菜名,叫长城沿线之战吧。

      为了给东三省占领区建立战略屏障,日军早就在叫嚣“满洲国”的边界在长城线,所以其作战目的,不但在占领热河省,也包含了将中国军队驱逐至长城以南,是以切断中国对东北地区抗日活动的支援,并形成对华北地区的攻击优势,以瓦解中国在华北形成对“满洲国”军事压力的可能性。

      所以日军在占领热河之后,马不停蹄,又直向长城一线扑来。热河沦陷,平津地区再受到威胁,中国朝野震动,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被迫从江西内战前线北上,并调中央军一部向华北抗战前线增援,前线亦发生指挥权更替,在中日两军于长城一线开始交战之后,原长城抗战的指挥官张学良引咎辞职,军政部长何应钦代军委会北平分会委员长之职,指挥军分会所属各部队,与日军在长城线内外展开战斗,是为长城沿线之战。

      长城沿线之战本身,又可以分割成四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进攻热河各路日军,挟新胜之势,直接向长城线追击前进,目的在夺取长城各关口。中国军队为阻止日军入关,在口外黄土梁一带和古北口、喜峰口、罗文峪、界岭口、义院口、冷口等处关口,与攻击日军展开激战。至3 月中旬,关东军相继攻占了古北口、喜峰口、界岭口等主要关口。关东军各部队遵令暂停进攻,转而巩固关口防御。对长城关口的争夺战遂进入暂时休战的状态。

      坑务管理:老燕前面有个提议,让我结束东北军的分坑,然后他自己和其他弟兄们会挥锹上阵来增援,接着挖中央军、西北军、晋绥军的坑。初当然是求之不得的感觉罗。不过挖到这里一看,有空欢喜的可能,按军队体系分工挖有问题啊,以东北军为例,一二三四阶段一直要打下去的,热河过来一点就可以结束个人坑务的打算,看来还是空头。并且各军有合着打的,交错着打的,以军队体系分着写,恐怕是会乱,似乎还是流水帐下去比较有条理乐。不过安是能省则省,特别是老燕,岂可放他过门?既然他说分担晋绥军,这一章里的冷口一节,找他牌头就是了。以后几章里遇到山西同学为主的,还是他的事。至于是在这里挖还是拉出去挖,老燕自己看着办?

      中央军、西北军,老燕说谁谁谁来写,我也不知道是他自己乱发令箭还是确有人背书。我看还是这样好了,这章里的喜峰口罗文峪一节我是肯定不写了,哪位朋友愿意来写?或者老燕继续去拉郎配?中央军在这一章里其实只涉及古北口(不含南天门)。既然是和东北军合着打的,我就连在黄土梁一起说上几句吧,但前面东北老兄已经转一贴了,很详细的,我对古北就不多叙述了,勉为其难,评论上几句吧,大家有看法,也跟着侃几句?这一节就算过去。界岭口、义院口又是东北军为主,那还是我的事,简单说说,咱们就把这一章说过了,可好?

      后面的事,后面再讲,有义务劳动的,上来报名?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不知道锦侯和大驿土猴二位武术届人氏

        愿不愿意写西北军?河里陕西甘肃的兄弟愿不愿意接手啊?

        我父亲是辽宁人,母亲是山东人,我和我姐算是内蒙人,与山西其实没啥关系。看在晋绥军很有些为国为民的七路半,还是接了这个活了。

      • 家园 四花二雷了!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3)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1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散兵坑】乙、续六:赤峰方向的战斗

      前面讲了,热北也不全是状况。当时守热北的,除了汤部的热河骑兵,还有从山西赶来的孙殿英部第41军。这是支姥姥不亲、舅舅不爱,杂牌到不能杂牌的部队。孙殿英,又叫孙老殿,河南趟将出身,确又在官军中出出入入多次,先后到毅军和省军中当过差。某次和一个同僚赌钱,对家输急了,将新婚的老婆都押上来,本来也是耍赖,赢了抓钱、输了可没准备赔人的意思。谁料孙老殿是个横的,管她是弟妹还是阿嫂,赢了拉人就走。那小子傻了,一状告去上官那里,孙老殿见苗头不对,连人带枪卷走一个连,又当趟将去了。从此尝到了甜头,黑道白道、炒进炒出;炒一次大一圈。当然初始还是以做空为本的,一直到遇上前辈高手张宗昌,这才下决心空翻多,以当官军为安身立命之道。

      孙殿英跑的码头多,不多说拉,反正中原大战那会儿,他是在老西帐下,蒋张方胜出,张学良收编山西各部时,就把孙老殿也编下了。待到热河吃紧,老殿就带上所部,来守赤峰。老殿当然是个不入流品的人,但也有他的好处,一是爱枪,听知情人回忆,他自己的生活用度倒也是有限,不管是卖红丸印假钱扒坟头,一来了钱了,就爱买武器,当年劫死娘娘发的横财,也多花在这上面了。所以虽然没爹没妈,这支部队的武器,按中国军队的低标准算,倒也不是最差的;其次这人也还懂点简单的道理,自从下决心当官军以度此生,就请了不少读书人、军校生来帮忙搞军队建设。两项一加,这支土匪出身的部队,也还是有点子战斗力的。

      热河告急,孙殿英奉命率所部一一七旅、一一八旅赶到热北参战。于是这支四处流浪的杂牌军,高唱着新编趟将进行曲:要截截皇军、要日日东洋……急如星火,赶往御敌的战场

      (哎,又白和了,回来坐端正了,开始好好说话)

      当时进攻热北的敌军,是日本第六师团所部,其中骑兵第四旅团所部从通辽经开鲁、巴林向赤峰进逼;师团主力则由彰武、打虎山西进,向赤峰进攻。2月23日,日军茂木骑兵旅团携伪军出动,因热河骑兵崔兴武部资敌,不战退向林东,协守该处的义勇军李海清部,作抵抗之后撤退,至赤峰,加入孙殿英部。日军于24日轻下开鲁;31日续攻天山,热河骑兵石旅溃逃;3月2日再下林东,崔兴武旅逃往林西,随后在6日由李守信率领投降。热北大部陷落。

      2月26日茂木骑兵旅团千余人,从奈曼入侵敖汉下洼、万发永,驻守该地义勇军各部战力微弱,不能有效遏制日军前进,敌军相继占领玛尼吐、哈沙吐地区,然后从小河沿向西进逼赤峰。2月27日。孙殿英亲率一一七旅一部三千余人从乌丹开进赤峰,在城东、北两面布防,以234团两个营的兵力,分别据守山水坡和沙坨梁底阵地。同时117旅驻乌丹部队再出动一部,进据赤峰以东的哈拉道口地区。3月1日,日军高田旅团一部进至哈拉道口,与该地守军发生激战。入夜,守军派出精兵逆袭,突进日军司令部,敌军在仓促中只能集中起参谋和勤杂人员抵抗,援军到达方才解围。

      3月2日日军骑兵第四旅团在伪军骑兵配合下开始进攻赤峰城。骑兵二十六联队所部向守军在山水坡的阵地发起猛攻,守军依托临时挖掘的战壕顽强阻击,在山水坡平顶山与岱王山之间的河谷地带与日军搏杀。二十六联队多次组织骑兵冲锋,并出动飞机助战;在旅团长亲临前线指挥后,日军再次组织敢死队冲锋,山水坡阵地终于被攻破。敌军随即以一部继续向沙坨梁底阵地出击,一部在在日军驻赤峰领事馆派出的特务带领下,绕道红山嘴进攻,守军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被迫全部撤入市区,日军随即进兵叩城,孙殿英亲自上阵督战,日军一时亦急攻不下。

      下午4时许,日军迂回到头道街大和洋行,将房舍炸开冲入头道街,孙殿英见城破,随即组织守军在头道街、三道街开展巷战。县长孙廷弼为避免城区全部毁于炮火,派赤峰农会会长宋子安恳求孙殿英撤军,孙殿英遂率军向西门突围,下午5时许,该路日军占领赤峰。而哈拉道口方向的日军,本是主力,却在守军的奋力阻截下,进展迟缓。日军遂增兵猛攻,守军抵死不退,二百多壮士在哈拉道口全部殉国。随即日军再于炮营子地区受阻,直至3月5日才进入赤峰城。

      孙殿英部从赤峰城退却之后,在二道河一线构筑工事继续抵抗,直到3月8日下午防线被日军突破,遂向围场方向转移。但仍于撤退沿途,节节设置障碍,迟滞日军前进。孙军派出精兵,分小组守候在各交通要口上。因缺乏反坦克武器,只得用石头甚至桌椅垒起路障,然后浇上水冻成一个大冰陀,一旦日军装甲车或汽车受阻停下,就向下车查看的日军猛袭。这就是读来让人心酸的冷冻战术。时值寒冬,孙军远道来援,军需不济,全靠当地老百姓箪食壶浆,孙老殿后来说:友军不友、义军不义,全靠热河老百姓的大力支援来维持。饶是这样,孙军士兵还是饱受饥寒,据知情人回忆,热河作战中孙军冻伤、冻死者,大大超过战斗伤亡。

      日军于3月10日占领乌丹,赤峰全境陷落。

      注:趟将进行新曲是某小子气极,泄愤之笔,不是历史是园闯,见谅。趟将进行原曲是:要劫劫皇杠、要日日娘娘。当然是河南的旧事了。孙来殿这个人,后来在抗战全面爆发后,有过功劳也有很大的污点,就是当了伪军。这当然是不可原谅的,不过其时也确有走投无路的苦状。当了伪军也还不是一条道走到黑,有旧将领回忆,当时曾有一批爱国学生被日军宪兵追捕,情急下躲入该旧将领的家,但此人早已是居家之人,也是束手无策,想起与孙殿英有旧,遂托词请其吃饭,席中坦言相告,孙果一力承担,用汽车将这些学生偷运出城,藏到其兵营中去,风头过后,再给资送抗日军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