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这两三年即将面临的问题,点点题 -- MRandson

共:💬56 🌺17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业余闲谈,以娱乐为主

              有几点与安兄探讨:

              1、江浙广东的制造业应该说和我所说的模式很类似,大多以小城镇为主,专业化分工和完善的产业链弥补了小城市在规模,交通、人才,配套等方面的不足。

              2、香港的空心化应该和广东的制造业强有关。

              3、江苏有一个革命老区沐阳(较偏僻)近些年采取和我说的方法类似的手段,低房价,低工资,大力发展制造业,好像效果不错,是江苏的明星县,安兄有兴趣可以查一下。

              4、别的地方我不知道,反正天津周围这几个县还是热衷于搞什么旅游商贸城之类,不太重视制造业,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链就更谈不上了,当然其繁荣程度和江浙就没法比了,江浙也不是神仙,他们只不过是走对路了。

              5、以廊坊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前几年搞什么大流通,大商贸,结果造成大量商铺租不出去,这几年痛定思痛,回归制造业,日子才慢慢好起来。

              6、我看过一份资料,好像是说美国3/4的人口生活在小城镇,美国的工厂大多在小镇上,因为大城市人工太贵了。

              7、关于城市化,我觉得欧美的成功还是因为他们找到了大城市和小城市平衡的方法,而拉美和印度则放任大城市一支独大,最后恶性循环。是失败的城市化。

              8、你的意思我理解,是不要人为干涉,但我的意思是政府应该合理规划,积极引导,分步骤的采取一定的措施也是必要的。

              9、作为投资商,我不去西部投资是因为那里虽然工资低,但配套不完善,算来算去综合成本不低,作为农民我去大城市是因为小城市没有就业机会,但如果这些问题能解决,我会重新考虑。

              10、关于城市化问题安兄有无深入研究,能否发个帖子详谈一下。

              • 家园 我在英国的时候,也是住在小城镇

                很好,很安静,很方便,很和谐的一个地方。每家都有车,没有车也没关系,火车很方便。城镇的主要经济支柱,最早是海港,后来是我在的学校,还有就是旅游业。海港衰落以后,人口减少了不少。不少人在附近的大城市上班,上下班开车一个小时,坐火车时间也不太多。

                小城镇能存在,几个原因:有足够的工作,有便利的生活设施。附近有大城市,小城镇房子方便便宜,交通便利也可以。

                作为一个投资者,现在的环境是城市化进程高峰,劳动力丰富。工人赶着企业,不是企业找工人。不用我去西部投资,西部的工人会主动来东部。西部本来就不方便,我有必要去西部吗?进出口贸易,劳动力密集型的产品,来料加工,水运直接进来,直接出去,有必要深入内地吗?在东部,有的是工人可以挑选,对工人来说,有好多工厂可以挑选。有必要去西部的山沟找当地的农民吗?愿意来,自己到东部来。再说如果我真去西部投资建厂的话,可能找工人都是问题。我愿意建厂,技术熟练的工人还未必好找。挨个培训当地农民?我没有这样的精力。

                作为劳动者,没有工作,就要换地方。许多北漂都知道北京不好,但是都赖在北京。又不喜欢北京,又不愿意走,为什么?工作机会多。我生活的地区,人口减少,就是因为海港衰落以后,工作机会少。再好的地方没有工作,不会留住人的。

                你说制造业,我所知天津当年有不少服装厂,后来都下马了。规模小,起步晚,竞争不过江浙。江南也没有必要来天津扩大再生产。

                经济区域就是这样,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硅谷一旦形成,附近地区再出硅谷就比较困难。一旦形成一个汇聚区,其他地方就都死掉了。

                除非江南的小企业都死掉了,否则北部、西部机会不大。目前看,机会不大。

                这是工作。

                再看生活。

                我生活的地方,50公里内只有一个医院。这个对英国人一家一车,甚至两车,不算什么,对中国人简直要命了。

                不少人在农村,其实都在附近的大城市上班。

                美国的情况我不了解,不过我估计如果没有私家车的话,小城镇会少不少。

                日本的小城镇也是,铁路很方便,30分钟,就从50公里以外的郊区到了东京繁华区。这样便利的交通当然愿意住在乡下。

                现在的农民家里有私家车的,还用进城打工吗?中国的铁路有那么发达吗?

                农民工进城,不少都是翻山越岭,若干小时的汽车,然后倒火车。

                这个是住。

                欧美能够平衡,一个原因是城市化进程结束,工作充足,人力价差明显。一个是普遍富裕,私家车普及,交通发达。

                这两条发展中国家都不具备。

                如果墨西哥人私家车的拥有量达到美国的水平,墨西哥城不会有那么多人口。

                最根本的还是富裕。富裕以后,现代化小城镇才可能实现,否则的话,不现实。

                个人移动能力,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产品,地租,历史、文化渊源等等综合决定城市化形式。一个国家所处的经济水平,决定城镇化的模式,而不是反之。

                人口由农村而大城市,由大城市而小城镇的过程,是随着经济发展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城市化过程,不可能两步并一步,一下子跳过去。

                江浙是特例,有特定的历史原因,很难推广。

          • 家园 就环境和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说也要发展小城镇

            中国几个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全是千万级和数千万级,就环境、治安、交通和就业来说永远是管理者的恶梦。同时,城市规划也是只有摊大饼一条路。这其实在巴西和印度有先例,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中国的农村已经空心化了,小城镇如果继续走空心化这条路,这种头重脚轻的模式未来必然出大问题.

    • 家园 庆祝,河里的两位经济专家重返。

      虎兄和安兄在这个时候回来,对在国内股市中搏杀的河友们是一件幸事。

      在葡萄的字里行间,我看到了和虎兄,安兄基本相同的关切点和对未来走势的判断。

      上面三位都有一定的前前后后的政府背景,而且涉入股市不深,确实做出了比较客观的前瞻性判断。

      河友之幸啊。

    • 家园 还有一个问题,

      新劳动合同法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刚性会诱发更多失业。

      中国没有定期的失业人口数据公布(象MICHIGAN那种)。否则,今年六七月份CPI和失业率会把上海指数打回1000点原形的。

    • 家园 楼主说的问题确实比较关键.

      我比较担心的是

      1、如果很多沿海厂商关门了,他们去哪里?相关从业人员会如何分流?比如这些人会不会因为农产品价格高而回头从事农业?

      2、如果工厂关门了,出口下降了,中央财政收入必然受到影响;如果房价下跌了,土地价格下降,地方财政收入也要受到影响。这个问题非常严重。

      3、就业形势确实不好,不过也不好很多年了,大家都有心理准备,我倒是觉得没有前两个问题带来的冲击大。

      4、楼主所说的中国楼市可能崩溃,这个我觉得大城市有可能,中小城市可能性比较小。一来本来涨幅也没有大城市厉害,二来人口基数摆在那里的,城市化一直在进行中,本地城市的房屋一大半是周遍小城镇居民来购买的。(现在每个乡镇的村小基本都撤消了,只保留中心小学,原因无他,没有人了,而城里小学教室爆满,一个班60-70非常正常)

      三来价格的涨跌还有个传递时期。我们这里大城市03年上半年开涨,中等城市大概03年末才开涨,而小城市04年下半年才有涨的迹象。

      5、请教一下楼主,你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年内会结束吗?以什么方式结束?美国国内自救?让其他国家买单?另外不太明白这一句“一旦国内有什么风吹草动,马上会有大量的公司向海外投资。平安的圈钱计划,估计就是为这个作准备。”国内的风吹草动是指什么?政治危机还是对房地产等的打压政策的出现?

      总之我认为,今年内经济会出现衰退的迹象,房地产的降价风波会扩展到中等城市,农业生产上可能会出现一个模糊不清的局面,也就是不少土地继续荒着,但也有不少人在农产品价格走高和其他行业不好做的情况下转行做农业及农业相关产业。财政收入相对减少,税务方面的查收会更加严格。

      • 家园 关于美国的次级贷款

        情报太少,大家心里都没谱。

        巴菲特要接盘,后来也不接了。

        家宝不也说,关心美元什么时候到底吗?

        也许小布什心里有底,也许没底。

        29年也没有一直到底,跌了一年多,不到两年,然后在低位上长期徘徊。

        这次能超过29年吗?

        保尔森不是要来中国和王歧山谈环保吗?什么时候不代表高盛,成爱好环保的绿色和平人士了?

        石油应该谈谈了,金融是不是也要谈谈呢?

        看看他们能谈出什么来吧。

        危机都是偶然与必然的结果,至于究竟是什么引起的,不好预测。

        日本91年楼市跌停,92年股市跌停,然后美国开始IT泡沫。

        关于房子,框架结构的一平米建筑造价1200,砖房还低。

        楼市会怎么走呢?

        财政紧张,会不会用赤字拉经济呢?如果用赤字拉,楼市还会往下走吗?

        规范分析很多,实证可能被彻底推翻。

        我也只是点题,后面的事情,需要观察。

        • 家园 花谢答复。

          其实我最关心的问题是,下一个经济增长点在是什么?如果有了能带动经济发展的东西,一切问题都不过是暂时性的。

          慢慢来吧,也不必太悲观。

          • 家园 战争还是均贫富,两者必定选择一个

            通过战争消耗掉,通过均贫富分散掉,两者必定选择一个。

            你喜欢哪个?

            • 家园 两个都不喜欢,虽然我是穷人

              战争固然要流血,均贫富也难讲不流血。毛主席的革命已经是我们所能看到最坚决最彻底也最成功的一次了,如今过了几十年又回到了老样子(当然不是完全的老样子),我想象不出来还有什么样的均贫富可以让人信赖。

              如果可以选择通过对外战争来解决,我自私的选这个。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