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芦沟桥到珍珠港的多米诺骨牌 -- 电子赵括

共:💬40 🌺6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以当时的中国国力,没有外国的帮助是不可能反攻东北的

          中国当时的分裂状态,使得没有可能实际上反攻东北,口号除外。而单以游击队的骚扰,是不可能动摇日本人对东北的统治的。

          当然当时的中国有可能走向统一,但是这个时期已经足够日本人完善对东北的控制和资源开发,事实上东北的很多开发工作都是日本人完成的。

          日本人不顾事实上的占领,而沉迷于追求法律上的认可,丧失了可能的“和平”机会。

          • 家园 我不觉得日本可以做到这一点

            35年国民政府已经开始寻求苏联的援助, 37年后国共和解为中苏条约的签订扫除了障碍, 中国的统一也初具规模, 中国具备返攻东北的能力, 或者至少能够重新开始支持游击武不会超过十年.

            日本占据台湾五○年尚且没有占据台湾人的人心, 这还是隔着一道海峡, 有正式签订的条约为保障, 而东北? 不逼得中国政府的承认, 他怎么可能放心在那里经营.

            • 家园 一些评论

              国共合作的实现是在七七事变以后才真正做到的,也就是说,是在日本进一步进攻的前提下才达成的,否则还不定是什么情况呢。假定没有七七事变,日本还是有可能继续拖延搁置中国东北问题而从事事实上的开发利用的。

              国民政府1934年-1935年的成功就是将红军赶出其在南方的苏区,但是对于其它军阀,国民政府的成功是很有限的。即使中国得到了苏联的援助,以中国当时的混乱状况和军阀们普遍的互相猜疑和苟安心理,中国能否组织起足够的力量来反攻东北值得怀疑。

              至于人心,实际上中国收回东北和台湾的时候,那里已经有很多人心向日本了。

              我在多伦多的时候,见过一些从东北来的移民,他们对日本人占领东北时期的看法远比对后来国民政府和共和国政府控制事情要好得多。他们的看法是老百姓关心的其实就是日子过得如何,只要日子过得去,没有多少人会反对当局的,不管它是否是外来政权。

              这就是现实,爱国志士永远是少数,多数民众都是墙头草。

              • 家园 老兵看法可谓深刻。

                阿康太沉迷于她的“全国抗战是为了收回东北”这个论点了。

                想想何梅协定,老蒋对华北都不太放在心上的,能指望他为东北打仗?梦吧。

                但是日本人做得太明目张胆,不给老蒋一点面子,而中国人是最讲究面子的。更何况老蒋的民族感情还是不弱的。

                如果日本人在华北慢慢以蚕食的方式进行,不要太过嚣张,还是很有胜算的。

                • 家园 你理解错了, 我的观点并非

                  全国抗战为收回东北, 而是日军全面进攻

                  实为逼迫中国屈服, 承认其既得利益, 其中最重要的是为东北, 华北的既得利益.

                  说蒋把华北不放在心上, 也是我不能同意的.

                  链接出处

                  这里有篇文章, 从文中分析可以看到, 三七年初面对日本可能的让步和调整关系, 是蒋政府在华北问题上的不肯让步, 甚至要求收回部分权益, 才造成双方未能达成妥协, 而蒋政府的态度"最近已明显地不惧怕日本", 显然是由于外部与苏联关系接近, 获英美同情, 和内部"在实际上正趋向统一", 这些内政, 外交上的进步造成的.

                  而从抗战前期的陶德曼调停的问题上也可以看到, 满洲国的承认与否是中日之间一个非常重大的分歧.

                  链接出处

                  • 家园 阿康太理性了

                    吴国桢对蒋介石的评价:爱权胜于爱国,爱子胜于爱民。

                    中国的政治传统:文章做的天上人间,事情做的龌龊不堪。

                    • 家园 呵呵, 我认为

                      "爱权胜于爱国", 天下政客莫不如此,

                      "爱子胜于爱民", 云云众生鲜有例外,

                      至少, 爱权之外, ,尚能爱国, 爱子之外, 尚能爱民,

                      就很不错了.

                      • 家园 阿康的隽语,百分之百支持

                        说得好,人性天理莫非如此。哪有政客不爱权?哪有人类不爱子?高调说爱国先于爱权,爱他人先于爱己的人一定不是人,而是――圣人!

                      • 家园 看看蒋的日记和他的作为再说吧
                        • 家园 蒋的日记基本上是写给别人看的, 至于作为,

                          我觉得"无私"是谈不上, "爱国"还是不假的.

                          但考虑集团利益重于国家利益, 我想这一点, 对于所有的政治集团, 概莫能外, 在很多关键时刻, 能够明智选择, 顾全大局, 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也是我认为需要民主与权力制衡的原因, 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某些人或者政治集团的主观善良的意愿上.

                          我谈到抗战时期的历史问题和国民政府的其他成绩, 并非完全归功于某些人的主观努力, 我的基本观点是当时的国内形势, 民气和国民政府的体制 (这一体制使得他有相对来说比较多的权力制衡和舆论监督) 使得他只能如此选择, 当然客观条件也允许他比以前强硬一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