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精英们已经为进一步出卖西藏作准备造舆论了 -- 洗心

共:💬25 🌺1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靠 连河殇都搬出来了 谁说我们没有言论自由
    • 家园 精英嘛,总是以启蒙大众为己任...

      什么新思维、泱泱大国、与世界接轨、反躬自省、国家形象、blahblah。。。。

    • 家园 在下愚笨,没看出来卖国的地方...
    • 家园 跟斗争路线不同的讲法就是斗争对象吗?

      西藏问题现在已经成功与奥运捆绑,肯不肯面对,这都是现实。

      我没有能力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不过似乎"爱国者们"青睐的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留学生们游行护火跟国民抵制JLF一道,让洋人政府态度有所软化,但在国际舆论和民意上,仍然形成了(或者说加强了)对中国对奥运相当的负面态度——一方面不必过虑,以免反客为主;但另一方面是不是需要检讨和革新西藏等民族问题的处理方式还有重大事件的媒体管制和政府公关策略了?我以为答案是显见的。

      如果不是卖国,哪有拼命替对方造舆论的?

      这个反问句就是那WMD啊~~~逻辑是倒装的,首先咬定皇甫平是替对方造舆论,进而推论其必然是卖国!又是一桩铁案!!!啧啧

      • 家园 现在一些人的逻辑就是非友即敌

        思维特别简单,还动不动就给别人戴高帽子。殊不知这样只能人为地给自己树立对立面。

        他们不懂得这样一句话:“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统战部有什么用他们也不想去搞清楚的。

    • 家园 这个周瑞金曾经是邓的笔杆子

      不过从最近他不断在香港媒体上挑战中央来看,他像是已经给踢出了官方舆论体系。

    • 家园 续: 精英们如何替达赖喇嘛以及西方造舆论

      【《财经网》专稿/皇甫平】

      处理民族宗教关系需要高度人文素养

        西藏、新疆和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这是一个大前提。在这个大前提下,还有很多具体问题,包括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社会问题、历史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渴望和平发展的中国人民,与少数藏独暴力分子当然是水火不相容。这是民族大义、大是大非。但汉藏两个民族之间长期以来尚未完全消融的隔阂、误解、恩 怨,并不都是大是大非问题。因此,需要耐心的沟通,寻求坦诚的共识。汉族作为政治、经济上长期占有领先地位的民族,尤其需要勇于承认其缺点和不足,特别是 勇于反思历史上曾经给藏族带来的伤害。“大跃进”后三年大饥荒中,藏族同胞与汉族同胞一样饥肠辘辘,以前作为牛、马、驴饲料的油渣、麦糠也曾成为藏人哄抢 的食物。在“文化大革命”的癫狂中,藏区聚居区寺庙曾受冲击,经文被烧毁,僧尼被迫还俗,一些地方藏民穷到连碗也买不起的地步。十世班禅愤然呈上七万言书 给毛泽东,在那个黑白颠倒的年代却被囚于秦城监狱。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宣示,改革开放以来,胡耀邦对藏族同胞倾注了满腔真情,中央政府倾囊而出支持西藏建设。西藏财政每10元钱中就有9元来自中央财政的 转移支付。2007年西藏人均GDP超过12000元,高于内地不少省市。西藏在全国较早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包括农牧民也 能享受到每人每年100元的医疗补助,虽然这标准还相当低。中央政府不惜巨资,维修布达拉宫、罗布林卡与萨迦寺,组织了西藏九大佛教工程,还组织校勘出版 藏文《大藏经》,抢救整理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这些都是汉藏两族同胞有目共睹,不容任何人抹杀。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对西藏输入富裕还不等于输入幸福。藏族是一个具有丰富精神生活的民族,对西藏的支持援助要“唯物”也要“唯心”。要充分关注藏 民和藏传佛教的精神需求,一丝不苟地尊重藏族独有的文化风俗习惯,无微不至地爱护西藏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制止对草地的超载放牧,对森林资源的乱砍滥 伐,对珍稀动物的滥捕滥杀。

        对于达赖喇嘛,我们要坚定地重申反对藏独、反对暴力的政治原则立场,同时也要善于做精神文化层面的沟通和批评。达赖擅长把包含政治利益的诉求,包装成 对某种精神文化纯洁性的捍卫。简单地贴上政治标签,甚至进行人格谩骂,斥为“披着袈裟的豺狼、人面兽心的恶魔”,并不能在政治上搞臭和打倒对方,反而在精 神文化层面给国际社会留下个回避交流对话的生硬粗鲁形象。

        我们也要正视和承认在西藏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的某些社会问题,比如基层干群关系如何更融洽,内地经商户与本地藏人如何共同致富。我们需要更加 灵活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民族自治机制,避免社会问题政治化。睿智的领导者总是擅长把政治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分解、演化为一个个具体的社会问题,因势利导,各 个击破,而不是相反,动辄把不同利益群体提出的不同的利益诉求扣上“别有用心”“政治阴谋”的大帽子,让这些诉求向政治化的问题聚拢和引爆。因此,处理西 藏问题的有关部门领导一定要从传统政治的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以更实事求是的态度处理西藏独特社会矛盾和民族宗教的问题。

        汉藏两族有着共同推崇的历史人物,如孔子、关羽、包拯。在古代,汉藏之间和亲、修好、吊祭、会盟、封赠连绵不绝。拉萨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汉藏以舅 甥相称。唐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国王松赞干布,解放初期解放军进驻拉萨,都从内地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成果。藏传佛教也在内地广泛播撒。北京的雍和 宫、颐和园、白塔寺,青海的塔尔寺,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昭庙,山西的五台山,杭州的灵隐寺,都渗透着藏族的建筑、雕塑和壁画。西藏土地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农牧 民的社会地位,汉藏关系的社会基本面没有根本变化,对汉藏民族和谐要有充分的信心。

        我赞同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的见解:中央政府管理少数民族和宗教事务的官员需要具备高度的民族学、人类学素养,能走进藏人的内心世界,对藏族文化熟悉到 痴迷的程度。乾隆皇帝为了接待六世班禅,以帝王之尊恶补藏语。我建议,政府的自身定位不妨站得更高一些,既要做社会秩序的维护者,还可以更多地扮演调和鼎 鼐的社会仲裁人角色,做中国大家庭内汉藏两个伟大民族之间隔阂、误会、冲突的仲裁人,同时也不妨做藏族内部精神领袖达赖与激进暴力分子(如藏青会)之间的 仲裁人。在此,我想起康熙皇帝的一段箴言:“帝王治天下,自由有本原,不专恃险阻。守边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 也。”这是历史治藏经验的深刻总结!

      以平常心面对世界

        西藏地处黄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三大古文明之间,雅鲁藏布江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形成的裂缝。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海拔比泰山高出三倍的雅鲁藏布江,不应成为不同文明之间的阻隔。

        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在《星期日电讯报》发表的文章说得好:“中国融入世界不是凭着一颗诚心就可以的,挡在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这堵墙太厚重了。”“我担心 中国人民与西方人士相互之间的观感,将迅速走向对立。”火炬传递只是奥运会的前奏曲,下一个焦点将转到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裁判员、游客、 NGO和政府首脑来到北京,必然带来一些不同的价值观和社会评判视角。北京奥组委一再发出呼吁,不要把奥运会政治化,希望北京奥运能够避开西藏、人权等问 题的困扰。但我们也无法要求所有来北京的外国人都只为体育而来,更无法要求他们与我们一样观察评判问题。我们将如何对待与自己的立场不一致的声音?这对我 们融入全球化是一个考验。

        显然,政府要尽快从全能政府的角色中摆脱出来,面对国际社会,不能要求所有发言主体都从同一个视角、同一个立场发言。中央政府关注国家统一、社会秩序;北京市政府关注北京的安全、交通、反恐;北京奥组委关注奥运的正常进行、不受干扰。

        与此同时,不妨鼓励市场化媒体、NGO、网络“意见领袖”和广大网民都成为发言主体,鼓励他们对西藏问题和北京奥运会发表独立的报道和评论,可以发出 与政府立场不完全一致的声音。近年来,在厦门PX事件中,在南方雪灾中,网络公民记者自发到现场踏访拍摄,发回第一手报道,弥补了正式媒体报道不足的缺 憾。这次拉萨骚乱,如果允许和鼓励拉萨居民、受害者、旅游者在互联网上讲述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对于让全世界了解骚乱真相和中国人的心声,肯定是利大于弊。 至于西藏经济和人权的改善,民族政策的进步,西藏现代化过程中对文化特性的影响,汉藏之间的误解、敌意及其化解,由非官方机构和人士来评论效果肯定更好。 资讯透明度和舆论多元化,是四两拨千斤、消解敌意的一个好办法。

        记得中西方关系同样很不平静的1999年,从5月我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到12月签署WTO中美双边协议,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扭转危局。从西方火炬接力 风波,到北京奥运开幕还剩下100天时间,时间更为紧迫!令人欣慰的是,中外有识之士已在各自努力,为即将到来的盛会冲淡乖戾、营造和谐。

        从圣火风波的漩涡巴黎,法国参议院议长克里斯蒂安·蓬斯莱4月21日飞抵上海,飞机一落地就去探望了在巴黎遭遇示威者袭击的残疾人火炬手金晶。议长给 这个上海姑娘捎来一封法国总统萨科奇的慰问信,信中对金晶在巴黎受到“不能容忍的袭击”“表示不安”,声明此事“不能反映法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感情”, “中国人民对此感到受伤是可以理解的”。在向来感情冲动的法国,政治家开始冷静下来,考虑如何缓和来自中国的愤怒情绪。

        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近日会见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奥运部主席迪克·埃伯索尔一行。在中国媒体和民众严词抨击CNN,质疑西方主流媒体对拉萨骚 乱报道严重失实和敌视中国时,国家副主席出面对NBC的奥运报道表示“感谢”,并希望各媒体集团“共同努力”,使奥运会转播工作圆满进行。这是一个不同寻 常的表态。我们必须主动找到与国际媒体交流的办法,鼓励客观公正的报道,降低相互妖魔化的敌意。

        中国政府通过新华社发布消息,近日准备与达赖的私人代表进行接触磋商。社会运动理论中的经典说法是,争取温和派,把激进派晾在一边。美国对法塔赫和哈 马斯就是这样的策略,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可以敦促达赖喇嘛发挥自己的影响力,约束藏族激进分子的暴力行为,切实符合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身份,多做对包括藏 族在内的中国和平发展有益的事情。

        实际上,中国政府长期以来为营造与奥运会相适宜的开放环境,做出了巨大努力。尊重奥林匹克惯例,中国政府从2007年1月1日起,放宽外国记者在华采 访限制,到外地采访不再需要专门申请,“只需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同意”。一些过去登录不便的网站,从维基词典、美国之音到花花公子,现在都可以点击浏 览了。在涉奥场所,可以销售境外报纸、期刊。中国文化部还向全世界遍撒“文化请柬”,邀请80多个国家的260多台优秀剧(节)目和近160项艺术展览, 在奥运会开幕前来北京献艺。

        中国正在和平崛起。中国已经出口家用电器、皮鞋、纺织品,中国还要争取“出口”思想、价值观,“出口”生活方式、处事态度和从容淡定的大国风范。奥运 精神是人类普世文明价值的一部分,与多元表达的人权意识本质上是一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后可能出现的某些杂音,本身也是奥运文化氛围的一部分。不宜表现 出奥运在手、神圣不可侵犯的心态,动辄指责别人违背奥运精神。要避免轻率地指责人家“反奥运”。

        奥运需要主办城市、主办国的政府与国民表现出成熟的文明心态,依照理性、法制的原则,对待反对意见,营造开放和谐的舆论环境,做国际社会中值得尊敬的 一员。借用海峡彼岸的一句口号:“从感恩出发,从谦卑做起”。以这种态度化解社会不和谐因素,包括贫富之间、城乡之间、民族之间的差距、隔阂、误解和历史 的恩怨。我们在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肯定存在这样和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是,正如温家宝总理今年在全国“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恳切陈辞:“中国人想把奥运会 办好这颗心是真诚的。我相信13亿人民微笑着面对世界,全世界人民也会微笑着对待中国。”

        科学昌明、经济全球化的2008年,不会有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更不会有清朝末年的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之乱。北京奥运把一颗真心放在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手心,希望我们这个星球传布理解、尊重和博爱的传奇,因为北京奥运的口号是: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全文完)

      • 家园 在精英们发声事件背后需要注意的不是西藏问题

        而是官方提出的经济转型和政治改革,现在正是要紧的时候。这两项改革非常的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和预期利益。在平面媒体被这些人掌握的时候——比如南都现在就表现的很充分,(以下为猜测:)上层适当的放宽了国内互联网言论的控制以便抗衡之——从新浪开放评论开始,温记者招待会重视互联网舆论为标志。

        这一批代言人是闹得最欢实的,从物权法到新劳动法。天涯中提出文科留学生将会是中国的一大问题,隐隐约约的点出了一些问题,比如

        虽然我没有明确的数据,到底中国在外国的人文科学留学生,尤其是写论文的留学生他们的毕业论文是什么论题。但是多半与中国有关。我个人认为,这些留学生主观上没有危害祖国的想法,但是他们却被国外的大学与学术机构用作研究中国的放大镜了。

          留学的同志们都很清楚,国外最欢迎中国的工科留学生去留学,经常有优厚的奖学金待遇,但是工科的门槛却相当的高,一是本科的GPA分数,以及学校的背景,二是个人的研究能力。一般到国外学习工科的留学生在毕业的时候都会被当地国留下来工作。而人文科学则不一样,中国的留学生,人文科学类的大部都属自费留学,原因是门槛相当地低,有很多学科甚至属于万金油,例如商科。但是一些专门针对中国问题开设的人文学科专业或学位,则有相当优厚的奖学金。

          而国外对于个人的科研能力相当的看重,从小学开始,教师就要求学生做report,presentation,锻炼个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外读过大学的同志都知道,在欧美大学最难的不是考试,而是做presentation,一做就是半学期,结合文献综述加论文的形式,以学院的标准化要求分步展开,每一个步骤都要讲清楚一些问题和观点。而且也锻炼了学生收集资料与素材的能力。尤其是人文科学,这一点尤为强调,理工科倒不这样了。

          因此在这样的科研环境下,吸收中国的人文学科留学生做关于中国各种问题的论文,这样的论文质量自不能小瞧,可以说稍微转换一下,就是非常严谨和详尽的中国问题报告。这样的报告从小到大,涉猎极广,我曾略看过一篇东京大学,中国留学生的论文,作为优秀论文被日本学者多次用,是关于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到十六大所有的报告的关键字研究,由关键字出现的次数,密度,掌声大小,再结合其后的政府工作方向,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论证,并总结了一套关于党的官方用语所透露的今后政治经济走势的预测方案。很受日本政经界重视。而这些报告仅为冰山一角。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

          另外说一下,在国外的人文科学研究不像国内,国内就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国外尽管也有这样的情况,但是它更强调科学的量化,强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用主义。因此中国的人文学科留学生不会感到在国内的那种学科歧视与偏见,更不会有学科挫折感,所以写这种论文是相当的卖力的,质量极高。

           但是也由此也给国家带来很大隐患,由于这么多的人文科学留学生在国外为外国大学与研究机构作免费的中国问题研究员,给国外政治经济机构研判中国的问题提供了极有力的工具。而这些论文与资料,在国内却又常常被忽视,造成了彼知我,而我不知的劣势

           而且这些资料在国外的期刊数据库上只需提供便宜的查询费就可以得到了,一些国外的敌对势力也会趁机借此研究中国的情况,等于是极其低廉的情报资料

        作者:mengzhiyong 回复日期:2008-5-4 9:54:13 

          基本上是这样,文科在国外并不容易申请奖学金,只有成绩非常好的才会获得Fellowship,楼主对日本大学更了解些,似乎对北美大学缺乏必要的认识。文科学生由于自身的视野限制,不可能象理工医科学生那样容易找到项目,一般就是在大学里多个老板那里打工,能够毕业就不错了。真正需要的担心的是某些已经漂白之后回国的金融高管,这帮人背景有文有理,回国后成为美欧国家的第五纵队,疯狂贱卖中国金融资产,美其名也战略融资,这批垃圾基本已经控制了中国的金融,而这才是中国最软的地方。大家看问题要看主要问题,更要看主要问题的主要方面。

      • 家园 关键是有些“蓝色主流文明”的代表国家

        亡我之心不死啊,本来就是找茬的,不打掉他们的嚣张气焰,是没有办法让他们坐下来和我们平等的沟通和交流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