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清障救人,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怎么样 -- 夜月空山

共:💬49 🌺1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总结一下

      欢迎大家转贴

      如果有人觉得还不错,而且认识有关方面人士或者能与有关方面人士直接沟通的人士,能不能请麻烦告诉告诉,谢谢了。

      大家也看到了清障救人遇到了很多困难,因为很多地方断裂堆积非常复杂,用重型机械强行搬移很可能造成二次塌陷,如果直接用机械切割可能会伤害到被埋者,而用手挖又太慢且对付不了大的碎块。我想是否能紧急征调大量的厚的粗钢管(至少2厘米),直径细一点的(20厘米)和直径60厘米以上的。探明被埋者后,先用前者慢慢撑起大构件,然后把后者慢慢塞入进去作为救生管道,同时也可以作为支撑构件防止二次坍塌,从建筑物外层慢慢往里推进,先把外面的人都弄出来。

      这些粗钢管可以用下水管道或者电缆管道,个人觉得应该可行,可以从大城市紧急征调这些东西,特别是成都重庆等地方,以及附近的水电站等大工程附近,应该会有很多备件。

      充气垫和千斤顶以及起重设备和钢管是可以结合使用的,充气垫可以作为缓冲,以及放在钢管前段以免伤人,千斤顶和起重设备在推进钢管时候使用。

      钢管推进要缓慢,从底部插入比较好,并且要注意探明前方是否有被埋人员。小钢管在四周作为先导插入,以加固结构,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不要伤到被埋者,人体探测器和狗是必要的。

      为什么要用钢管,第一,若直接拉出,有的人埋藏的比较深,拉出过程中可能造成伤害,第二,拉出路径中有可能被废墟碎块坠落伤害,第三,钢管本身对建筑物有支撑作用可防止进一步坍塌,对救援中的人体也有保护作用,且钢管在那里有利于往纵深进一步深入援救,而不是只是拉出一个人就完了,还有,钢管还有利于被埋者通风不至于窒息。

      要注意的,在推进过程中救难队员可以在钢管前段清除小的碎块,以及进一步探明被埋者的确切位置,钢管前端可以加上柔性材料比如棉被,推进可以采取:用千斤顶或者其他支撑方法支撑起大型结构--〉插入钢管--〉清理前方砂石--〉进一步推进..如此循环的方法。

      关于大型结构的支撑,建议国家是不是能征调有大型结构吊装经验的水电厂(比如三峡工程),核电厂,火电厂,船厂,煤矿等的专业人员,组成有关专家队前往灾区。

      • 家园 送花支持一下。
        • 家园 过奖了,大家一起来出主意找问题就更好了

          一个是立足于现在的救难的,一个是立足于将来救难的idea,比如除了更结实的建筑,是不是也可以研究化学切割法,通过某些催化反应对大件水泥或者钢结构进行腐蚀切割而不造成对人的毒害。

    • 家园 千斤顶,铁撬,锯子 是被誉为3种神器

      的救助阪神大地震后被埋人员的工具。楼主这个类似里面的铁撬,另外有私家车的人一般都有千斤顶。

      可以让人们捐献这些工具。

      草纹:【编译】地震时被压者和救助被压者的对策

    • 家园 您的方法比较耗费人工和时间

      如果一幢两幢房子倒塌还好,这么大面积的灾情,实在没有那么多人力和物力来“慢工出细活”啊。

      如果按照您的方法,那么一幢房子需要多要救援人员,多少材料,多少机械呢。

      我觉得是有点理想化

      • 家园 并不是所有的废墟都需要这个方法,手挖或者直接吊起能成的就不用

        这个是面对一些困难的情况的。相对其面对的问题难度,这个的救人效率和所耗人工恐怕未必会大。

        而且材料来源肯定很丰富,城市基建有大量这样的材料的

        • 家园 可是现在道路还不通畅啊

          这些物资怎么运进去呢。同样只能运10吨物资进去,那么您是优先运食品,药品,帐篷之类的物资,还是先运钢管呢。

          就像唐山大地震一样,北京附近那么多部队,因为道路只能赤手空拳走路到震区,车辆根本就不能进。大量的救灾物资还是要等到道路通畅以后才能运进灾区,而这个时候,往往是最初的72小时已经过去以后了,这是很让人沮丧的,但是,地震之后的自然条件就是这样的恶劣,虽然人类已经在思考宇宙的终结,可是在面对大自然时,还是很无奈

    • 家园 用气囊可能会更好一些

      在美国常常可以见到消防队的人用。直径从六寸到二十四寸的都有。大概可以承压200到400磅每英寸。好处是可以无孔不入。推进去以后充上气就可以把原有的空隙扩大。如果国内现在没有,不知道有没有其它小型的气囊。只要有一定的承压能力就可以。专用的是可以防刺的,没有可以防刺的,一般的只要用起来小心一些,也会有一定的做用。

      现场救人实际上是一个见招折招的过程。不知道是不是可以找一批老工人,主要是做过建筑的煤矿的人,然后找一处废墟让这些人在那里七嘴八舌用各种办法做试验。条件是利用手上可能的材料。一旦发现什么有效的办法,马上推广。当然要是有人能想出主意来,也可以插上一嘴。再组织几个人有经验的人专门在做收集各种不同的点子,也许会想出更好的办法。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气囊也许的确有用!我又想了想,有个东西到处都可以找到,汽车内胎!

        汽车内胎可承受3倍大气压,理论上的承重是30吨/平方米,对于一般的大型废墟结构应该够了,突出的优点是适合塞进窄小但比较长的不规则形状的缝隙,可以对构件进行面支撑,缺点就是怕划,所以适合静置,且支撑起后配合钢管使用最好。

      • 家园 对,所以我建议也从煤矿,大型水电站,船厂,钢厂等抽调专业人士

        这些人有对付大型结构吊装支撑和垮塌救难的经验。

        至于气囊,我觉得可能主要是来源问题,就算我们的消防队也有,但数量还是太少。我提出用电缆或者下水道钢管主要是从现实的来源考虑的,现在西部有很多地方在修建大型工程或者城市建设,这类材料应该非常多。就是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 家园 无论同意与否,都花之

      现在就是需要群策群力

    • 家园 个人感觉有点问题

      坍塌的建筑受力结构复杂,撑起过程当中很可能会因为改变废墟受力结构而引发二次坍塌。再说,如果有能力把60厘米直径的钢管送进去,那干嘛不直接把人拉出来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