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美国大选手记四十五】“What Happened?” -- 尼伯龙根·蜗藤

共:💬99 🌺22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话就要看怎么比了

            还记得中国共产党的九评吧?----那里面赫鲁晓夫的一条罪状就是和肯尼迪搞缓和,“三和两全”。

            和前任艾森豪威尔(搞了n多个地区性军事同盟,“大规模报复”战略)比,和后任约翰逊(扩大越战)比,肯尼迪这方面算是很不错啦。

            要是光看猪湾,会觉得他很鹰派;但也要看到,那个事儿的策划和准备工作,基本是在艾森豪威尔任内搞的,肯有点背黑锅了。

            再说说另一件大事古巴危机:电影“13天”多少有点liberal美化肯尼迪的味道,但体现出美国政府内部的争论是确实存在的----肯尼迪,就目前了解到的资料,显然是站在缓和一边的,甚至被有的人认为是“绥靖”----因为在最紧张的时候他不赞成动武的选项。

            • 家园 肯尼迪不光有搞缓和的一手,还有直接介入越战的另一手

              艾森豪威尔虽大力支持南越的西贡政权,但主要限于政治、经济的援助,他拒绝直接让美军参加作战,仍然坚持战争越南化。

              11月16日,他宣布支持南越的军事力量,但仍然与前任一样,只派军事顾问,不派遣地面作战部队,到年底,军事顾问人数猛增加到3164人,到1963年11月,肯尼迪遇刺身亡前,人数已达13263人。美国的对越政策越来越军事化。

              通常认为,美国独立介入越战,是肯尼迪一手促成的,其本人,比艾森豪威尔还强硬。

              • 家园 早晨写的比较匆忙,补充一下

                不过这种问题,要往大了说,在网上换贴是不容易说清楚的-----“业余性质”的网上换贴,到一定层次是会撞到“天花板”的。

                比如你说肯尼迪的“越战责任”------其实人人都有“两只手”,要举出某届政府的几件或好或坏,或强硬或缓和的事来并不困难。如果把目光对准 第二次柏林危机/增兵越南/猪湾 可以得出一个形象;可是肯尼迪不光是这几件事啊----他还和赫鲁晓夫对话,导弹危机制止强硬派,甚至在三年困难时期还探讨过粮食援助中国的可能......

                即使“微观”到具体事件也有各种“解读”存在----对比他和前任的越南政策,也要注意到随着北越的活动不断升级,美国的老政策,有越来越不管用之嫌;如果不想像十几年后一样扔掉南越,那就没多大选择的余地。而且据不少liberal说(比如某部电影),肯尼迪生前最后几次讲话有从越南撤军的意图;甚至还有人认为这(要撤军)才是他被杀的根本原因。

                偶这么说,并不是认为真相不存在,怎么说都行;那样也不会有“一般认为”“通常认为”这样的提法了(比如“一般认为”艾森豪威尔期间是台美蜜月,肯尼迪上台后就开始有微妙变化)。但是要达到这个“共识”所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一般的网上闲谈付不起。网上的换贴,能大致描述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就已经很不错了。

                • 家园 还是退回肯尼迪时代去看看吧

                  1960年他在对纽约自由党的演说中,对自己的政治信条作了最正式的陈述:

                       我相信,作为国家目的的根源在于人类的尊严;作为国家行动的根源在于人类的自由;作为国家同情心的根源在于人类的感情;作为我们的发明和思想的根源在于人类的思考。

                    ……自由主义……对人的才能的信心……理智和判断……是今天世界上我们最良好的,也是唯一的希望。他谈这些话,也相信这些活。但他并没有写下来,当然也没有用这样的夸大的措辞谈论哲学上的观点。他通常总用较为简单的方式来概括他在政治分野中的立场:

                       一个具有几分克制感的北方民主党人。

                       一个凭自己的良心来为国家谋求利益的温和的民主党人。

                      一个讲求实际的自由派……一个实用主义的自由派。

                    当有人问到他希望成为哪一种类型的总统,自由派还是保守派时,他回答说:“我希望做一个负责任的总统。”或许他的妻子对他作了最好的概括:“一个没有幻想的理想主义者。”

                  大致上说,肯尼迪总统属于自由派,但不具有自由派代表性。

                  比如说这篇文章,2008年美国大选将是里根与肯尼迪的对决,强调自由派的杰出代表是总统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

                  • 家园 罗伯特.肯尼迪不遇刺,68年初选能否出线是个有趣的问题

                    这个事啊,也是大选历史上的焦点悬案。我个人的感觉是未必乐观。

                    当年的初选制度和现在不同,汉弗莱有约翰逊总统加持,有地方派系力挺,在非primary州恐怕是压倒优势。

                    星岛那篇文章把马侃比里根,对此我有些意见:马侃是接近中间派的共和党人,和“基本教义派”的里根还是不太一样吧------而且我觉得马侃要是输可能就输在基本盘不稳固上。

              • 家园 俺对这个现象的理解

                肯尼迪属于自由派,在美国应该是比较公认的。也正因为肯尼迪是自由派,他在对苏联阵营时就唯恐表现不强硬,如果他对苏联阵营表现一丝软弱,那么国内的右翼政敌就会以此攻击自由派。所以,从柏林封锁,到古巴导弹,再到介入越南,肯尼迪的反应都远远超出了艾森豪威尔。在国际问题上,美国的自由派往往表现为不可预测的强硬和不可靠。

                反之,共和党为代表的美国右翼,因为强硬反共立场鲜明,在与意识形态对手交锋时,不必担心来自国内的立场质疑,反而作出妥协的余地比较大——俺们红脖子,老百姓是不用担心会出卖柿油免煮伟大事业的。典型的表现,就是艾森豪威尔、尼克松和里根。

                还是毛主席厉害,跟基辛格一语中的:宁可和右派交朋友。因为他早已洞悉,从尼克松这个典型的美国反共右派那里,才能得到中国想要的。

                用这个规律联系到美国大选,相对来说对中国有益的肯定是麦凯恩。

                • 家园 看来美国人对自由派的定义确实比较独特

                  肯尼迪属于自由派,在美国应该是比较公认的。

                  这句话很准确。

                  但美国人对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怎么看呢?工党首相,是不是也应该算作自由派?

                  巧的是布莱尔和肯尼迪都是坚定的天主教徒,而且因为不是主流,都在尽最大的努力来掩饰。同时两人都热衷于出兵海外。两人都算左派也没什么异议。

    • 家园 言论自由确实是一种文化传统

      可惜咱中国没这个传统,文无第一,不分个胜负不算完,甚至一言不和就大打出手,可发一叹。

      • 家园 老兄对“文无第一”的理解可是够独特的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指的是文章没有一个标准的评价方法,因此无法有一个让人信服的第一——相反,论武功可以手下见真章。

        文无第一,不分个胜负不算完,甚至一言不和就大打出手,可发一叹。

        这个,在用成语之前是否要好好学学捏?

    • 家园 好玩

      没有经验了,送不了花,只好纯支持...

      质疑对方人品,给对方扣上精英的帽子,以及挥舞爱国主义大棒

      嗯,这个说得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