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德国教授招聘过程 (一) -- 冰雪迎梅

共:💬100 🌺35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工作是好找,也很稳定,但是没前途(也没钱途)

              毕业的基本岁数一大把,我在德国的时候税后3200欧(税前近6000欧元算算应该一年72000欧元,换成人民币应该算不少)。没老婆孩子就要交重税据说这样的收入已经算偏高简直逼着你结婚生孩子。一月杂七杂八费用下来剩下不到一半。据说还没那时候专职当导游的来得多。 跟中餐馆老板也没办法比。整天忙的要死。最讨厌还经常要四点钟起床,跟国内联系。出差多(虽然津贴很好,但是绝对累人,ICE一天坐8个小时接着干10几个小时那是常有的事情,我最厉害有过3天睡7个小时的)我负责的说无论隐形还是绝对值收入绝对没在中国的同公司工作人员高(当然不是指招聘的国内大学生)。生活水平就更加不是一个层次了。(哪有半分悠闲,简直是搏命,相比较国内才是天上人间).

              升职就看造化了,属于小概率事件。和干的好不好有关系,但绝对不是必然关系。学数学的其实挺吃亏。虽然好找工作,但是往往主要经营上面轮不到你,辅助,技术部门多。这就很难出决定公司未来的成绩。唯一的办法就是转行(我就是的)但是能不能转也是看运气,同样是小概率事件。

              总之这个世界太现实。

            • 家园 话虽这样说,可是大家扮演的角色不一样

              工科过来搞研究的人语言上差些很正常,我说的这位教授可是过来讲课的呀!而且是管理学!一个老师能讲课讲得学生们去系里抗议,无论怎么说都是太夸张了。

              而且这是国际周,同时授课的还有美国、南非、法国等国家伙伴大学的教授,相比之下让别人怎么想怎么看呢? 我想,至少是对于那四十个去系里抗议的德国学生而言,我们中国高等教育的形象是无可挽回了。说不好听点,这个教授真的是出来开国际玩笑,丢人来了!

              • 家园 完全没问题

                反正,他有不拿德国人的钱

                回国乱吹牛皮,讲个天花乱坠就结了。

                德国学生,多教授,完全每反抗的可能性的。去抗议,你去喉呀

                不理你就完了。

                • 家园 有钱的

                  课时费都照常给的,虽然不算多,但是德国人不会让大家白干活……

                  所以后来这位教授再想到德国这边来,我们系里都是想尽各种借口逃掉(这位教授总是很积极的要德国这边“邀请”他的),至少不让他再教课了……

                  为了面子和双方合作的继续(这位教授是中方的副院长),德国人还扣下了学生们对他这门课程的评分表(每门课程结束后的例行程序,虽然跟教授的位置还有工资什么的无关,但是学生打分低了之后在同僚面前还是很没面子的,所以德国教授私下里常常互相比较彼此的得分)

                  • 家园 你看见了吧

                    抗议是完全没有用的。不理你就完了。

                    欧洲的等级制度,比中国要深严许多。 毕竟人家没有这种彻底的革命。

                    上下等级一分,你乖乖认了吧。

                    还有,你说的这个评分,一般是在考试前一天,叫学生填表。

                    有种,就考完了,或者毕业了在叫学生填呀。

                    面子工程,哪里都一样。

                    大家都是人,有啥不一样的。

                    • 家园 德国学校这个调查表还是很管用的

                      完全匿名的,学生填起来毫无顾忌,跟国内搞的不可同日而语。即使考完试,我也不止一次见到对自己分数不满意的德国学生杀到教授门上去理论。所以谈不上面子工程。

                      欧洲的等级制度我不不熟悉,但就师道尊严这一点来说,德国大学做的显然比我们国内的大学要宽松的多。

                      也许他们的革命不彻底,但是不要忘记启蒙思想发源于此,而一切所谓的革命均建立在启蒙思想的基础上,德国仍然是马列主义与现代许多哲学思想的发源地。

                      相比国内的很多教授在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二十年间迅速的进化为“叫兽”,德国的教授们还是要本色的多

                      • 家园 国内的调查表也是匿名的

                        我上大学那会儿,这种匿名调查表就很普及了。而且国内的大学生都会找教授理论的,要是他们对你给的分数不满意。

                        分数可是比什么师道尊严重要的多啦。分数不够不能毕业,一门课的老师再牛,教完这学期也就一辈子不见面啦。谁怕谁啊?国内国外大学生都不是傻子!

                        • 家园 不太一样吧

                          国内学生找教授多是为了保及格,而我的德国同学们找教授是因为得到的分数低于自己的预期,比如自我感觉考的很好却得了“中上”,那么就跑去和教授理论自己为什么不是“优”。

                      • 家园 还有一点哈

                        这个表是匿名的。

                        可你以为,平时改着你作业的 tutor

                        会认不出谁是谁吗

                        想的太天真了。

                        而且,我记忆里,就没有考完以后才来填这玩意的。

                      • 家园 欧洲等级深严的很的

                        在多呆5年,你就有切身体会。

                        刚来一两年之内,体会不到的。

                        • 家园 单说学校的

                          社会上的当然不一样,德国人确实有些很守旧的等级观念,但在学校里要比我们国内好的多。

                      • 家园 那我敢说

                        不是100%哈,因为哪个去理论的学生可能是个天才。

                        一般人的话

                        如果跑去和教授吵架的主

                        基本最后毕业不了。

                        总能有办法把你阴一下。

                        当然,你特别牛的,那谁也把你没办法

                        别说理论,法律上还说, 你觉得分数不公平的话

                        你还可以去法院起诉呢。

                        纸上写的,去信的是傻B

                        • 家园 呵呵,信不信由你

                          我们这只是个很普通的德国学校,貌似还没出过什么太牛的人。而且根据我的经验,真的牛人还真就没有纠缠于分数的。德国学生也多是德国小姑娘比较在乎分数,德国小伙一般没为了0.5分较真的。而且德国人习惯于有事儿直说,与身份是学生还是教授无关。

                          德国大学里的教授们没咱国内的教授牛,国内的那套不适合这边,你没经历过就别抬杠了。德国任何一个学生被挂掉和补考都是要通过系里教授的全体会议审议的,决定权不是在单独哪个教授手里,更何况每门课有三次考试机会。

                          德国大学的风气总体上和国内的大学差别比较大。说个小事儿,一次系里接待外校来访,我过去帮忙布置会场什么的。活动结束以后把杯子什么的收拾了送去清洗入库(德国这种活动少不了香槟果汁之类的饮料),我装箱子,我们系主任在旁边操作洗碗机并帮我擦杯子。

                          在国内你能想象得到哪个院长西服革履的送走客人以后转身就和一个帮忙的学生一起钻进地下室里洗杯子么?所以找教授吵吵架改改分至少在我看来似乎不是什么大事儿,当然,在国内恐怕不行。

                          • 家园 真是这样,

                            国内那套‘礼仪’,这边还真没有。

                            我在的学校是德国的精英大学

                            系里的教授很看中和低年级学生的一对一交流。学生和教授坐在一起谈一个小时是很常见的, 我看到的,学生或立或坐,或着把屁股搁在教授的办公桌上那么斜吊着腿的,都有。

                            教授称呼学生Frau/Herr xxx. 关于这个,我这里还流传一个故事。每当有国内男留学生过来,教授会问负责接待的人员(大多也是学生),是Herr 还是 Junge

                            • 家园 总算有呼应偶的了

                              我们系里自己开的中文课,老师讲的比较有趣,挺受学生欢迎的,考完试就经常有学生急不可耐的跑来问分。一次赶上一个德国女生得了1.0分,高兴的她在中文老师办公室里跳起来在空中转了一圈,然后砸的楼板咚的一家伙——这个德国女生身高一米八还多 那是相当的壮观啊 结果搞得隔壁的系主任跑来看这边闹出什么幺蛾子来了

                              我不知道楼上驳我的弟兄到底怎么了,至少我自己感觉德国高校里的气氛比国内随和的多。跟系主任一起刷盘子洗碗的经历还是比较难得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