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懂周易六爻的朋友來切磋一下 -- 瀛洲海客

共:💬27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三语两言很难说清楚,

                  主要是易学的逻辑系统讲究的是您学习的面要广,后根据以往的经验来推断,所以不一定要什么卦.而解析八卦的表象莫过于解析他变化的逻辑.所以这是根据社会学来看的.而现在流于外表的易学,只讲怎么从八卦里找一些人家的东西.而不是找逻辑.所以善易者不占的涵义是您对万物规律有一定的理解,那你就不用占卜.这就是善易者不占的道理!

                  • 家园 这个算是懂了易学的精髓了
                  • 家园 請教您所說易學邏輯系統從何學起?

                    有甚麽書或資料可看,有哪些這方面的專家,請您推薦一下。謝謝。

                    • 家园 可以看看何新的思考1.2和历史逻辑这3本书。

                      里面用泛历史演化逻辑来讲缘起性空非常非常深刻。

                      我就是看了十几遍之后从理上信了佛教的。以前只是事上面信而已。

                      现在基本只看佛教书,其他烂书基本都不看。

                    • 家园 虽然我反孔子,

                      但最好的还是孔子的《十翼》,它里面讲了很多,其实就是社会的逻辑。

                      当象黑格尔的逻辑学。还有马克思。韦伯的社会学也最好学学!

                      • 家园 十翼講的是社會邏輯學?

                        請問甚麽是社會邏輯學?何以見得十翼是社會邏輯學?

                        • 家园 至于这些东西我是怎么看的,

                          我一两句没法和您说清楚.这要从我是怎么开始学的说来.

                          象你的那个卦到底是怀上了没有,请说有下.

                          而 这卦我的说法可能您很难明白.我的分析就是对各卦象的理解.《系辞》里的各卦意义的解析相当的有道理。而算卦,就是类同引伸。

                          其实一下子很难和您讲的清楚,您容我有时间的时候慢慢跟您讲我对八卦的理解。

                          象您这种算法是汉朝葛洪发明的,他本身是奇门类的算法。但奇门那个时候也没有完善,所以他们就用八卦里的各种像义来推演。其实他用的只是五行。

                          象您的这个六爻分为妻财刑官世应等东西就是五行逻辑。而这和八卦无关。我在前面回您的那些我就不按五行逻辑,我只看卦。连六爻也没看。

                          在六爻的说里,这里面有很多东西的。不一而足。有六爻是您的那个说法。有社会等级的排法,更有节气的排法。这些东西后来演化出奇门的另一类。

                          而象数学,他的基础是六十甲子的五行,它用的这套东西本身就可以推出事情的发展来。因为它的哲学。五行就比较符合规律发展的。但八卦讲的是社会理论加环境和之相关的发展规律,所以您读好周易就不用算卦。因为无卦可算。比如某事。您已经知道他的大概结局您很要找一套理论去算吗?

                          在您知道他的结局就是八卦的逻辑的作用,社会活动的一些总结。您对社会活动有了认识那自然就知道事物的发展规律,所以不用去算什么卦。这里我不知道您明白我说什么了没有,没办法。我语文水平就这样。谁叫我当初没读书呢?所以我要好好组织好才可以和向您请教。

                          想您那个挂,我单看卦象得的结论,当然,这些东西究竟到底如何,正确与否还要看实际。

                          等有时间我请我对五行开始慢慢和您讲一下我知道的这些占卜有关的东西。

                          • 家园 易象數法是古法

                            古易不用納甲,全用象數。納甲始於京房,乃借八卦的形式起卦,而實際用干支的道理推演。六親之類,確實是依據五行而來。 三者各有依據,並非一般以爲江湖術士的伎倆。到近代尚秉和先生深研易學,以周易和易林為本復興古象數學,僅觀象推數也可推算。再用六爻納甲之法驗證。 尚氏易學存稿校理中有很多先生推算當時人事的實例。

                            所謂邏輯者,乃人思維演繹之模式,而象數,干支,五行,都本於宇宙運行之規律,遠遠超出人的思維所及的範疇。比如何以子午會衝,子未會穿,震何以象動,象東,天一何以生水,天地之數何以止於五十有五,都是由宇宙本身規律確定,並非依賴人腦邏輯演繹而後成。以社會,以邏輯來研究易學,大概猶如穿孔而望天,恐怕未盡其妙吧。

                            • 家园 这里面有理和数两大系,

                              学一类始于河洛.理一类始于龟占.

                              尚易者其理难明,而数就由浅而深.凡通究之人则又繁回简.故理系到后不占,而数系最后演为遁甲.无比复杂.

                              其实无论数理其都是一理通百理同!

                              故存一而万物化之,去一而万物成之.此乃易之根本.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之道理相同.故读易则先理后数.

                              占为灼变.以理观之!通大衍而同河洛,为绝地通天之大义.

                              卜乃究世事之长短,故卜者为明天地之神气.方可万无一失.

                              星者通天地幽明之变化,故其究之数,数乃万理之祖.

                              相为成事之根本.贵在握天地之际会.成百物于未成.故相为媒.乃谋世事之本!

                              通观四家,同为大衍之数而生故为同一.

                              能通大衍之数,能绝地通天,何需占卜?故善易不占.其观于万物之初而策万事之始.此乃易之根本!

                              当今算者,多需卦像或四柱等诸多形式方可算.其实何不就大衍之数而占.故易者非卦而言,而于天地之理而言.于是,懂理数者何需要观像?

                              您言之纳甲三财,虽也为庙堂之术.而这种为卜者策成事之法,非易之大道.

                              比如今年按纪论为阳极之数.故为阴初生,所以,阴初生于立秋.其卦言为履霜,坚冰至.而退一步为亢龙悔.进一步则战龙于野,其血玄黄.按国事而论.今年是举步为艰.进一步.恐对外战,退一步内不稳.要改变则把前三十年来个大清算.这就是天理.

                              世界也这样,诸事也到了新旧相交之时.故天有异,地有动.............

                              于人而言.今年立秋后万事难成.而今年人大多反思以往之种种不当.故也为亢龙有悔之意.与进则难,可进者不多.而进则受到外力作用而艰难.故易为履霜.坚冰至.

                              其实以上之言,就为理之说.但其理由大衍之数来,由载九履一而变.

                              其实,遁甲者也可用此法,斗数者也可以用此法.四柱者等都用此法.

                              于是,究诸家之异.,维察其之专而分,究其理之同,故言一理通则百理同.乃读易者应究其理而非专之术.其术之万千种.

                              故用易者维其理而立.维其数而变.同一而通.所以我并不看您卦中之五行三才.走看其理而数之变.

                              虽易术由纳甲而可演,但穷其根本,观大衍数也可知道其变,和何需排五行究三才六位?

                              • 家园 理與象數,似不可分

                                易經理象數皆備,曰履霜,曰亢龍,無一言一字不本於象數,而顯大易之理。蓋天地一也,非二非三。故天地之間,其理亦一也。理本無形,借象而顯之,以數而推之。非象則人不能感知覺知,雖有其理,何以用之?知理達象,而後以數推之,可觀來知往,見微知著。即先生論紀,雖得其理,不因象數,何以知其陰極陽極?何以知其立秋立春?又何以知其為進為退?八卦者,納甲者,五行三才者,皆由以觀象縣理推數之方法而已,或獨用或兼用,若不背理脫象亂數,又有何不可?

                                或許先生高論別有深意,則玄理難明,還請以實例説明。

                      • 家园 哦,您自己是否還有這方面的實例分析可供我們學習一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