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荣光与重负——孔子世家(序) -- 陈郢客

共:💬110 🌺38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2.神坛与深潭(孔氏教育集团内部素描)之一

      我们阅读《论语》的时候,很容易忽略子路、颜渊们的年龄。这其实很要命的。李零先生在《丧家犬》里创造出“孔门三期”这样黄埔的词汇,亦情有可原。黄埔一期四期不过师兄弟的辈份,可是孔门一期和末期,能偏岔出一两代人来。子路比孔子小9岁,和颜渊的父亲颜路(颜路比孔子小6岁)都算是孔门一期,与孔子的关系亦师亦友;颜渊比孔子小30岁,子贡比孔子小31岁,可见这两位年纪相当,子贡谈颜渊的次数很多,亦理所当然。公西赤(这也是《论语》里的常客)比孔子小了42岁。而子游比孔子小了45岁,曾参比孔子小了46岁,子张则小了48岁。孔子于子路,近乎兄长;于颜渊,近乎叔伯;于子张,更近祖孙。

      理顺这些人的年纪,才能理顺《论语》里的一些言语。

      孔子17岁,除了母亲病逝,还发生了一件令他刻骨铭心的事件。孔子祖上经微仲衍传四世(四世为宋国国君,诸侯也)而至弗父何,他让国于其弟鲋祀,这便降为公卿。至孔父嘉,依周礼,“五世亲尽,别为公候”,以孔为姓。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大司马孔父嘉,其子木金父避难逃到鲁国,失公卿之位,降为。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不名,其父叔梁纥则成为一名武士,曾任陬邑大夫,孔子3岁时就去世了。孔子赴宴,是因为自认“士”列,有资格赴宴,却被阳虎(即《论语》中“阳货”)赶了出来。这意味着:你不过是个老百姓而已!孔子心理遭受何等刺激,传记学家自然浓彩重墨,联想彪悍,无须多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这是孔子自述,个中心酸,当可揣摩。

      孔子27岁开始讲学,亦有30岁一说,“三十而立”,倒是真的。草台班子就来捧场的一期学员有曾点(皙)、颜路、子路、冉耕(伯牛)、漆雕开、闽损(子骞)、冉雍(仲弓)等人。孔子的民办教育亦有独到之处,冉伯牛听完了,后来又带来了侄子冉求(《论语》此名频繁),曾点与儿子曾参,颜路与儿子颜回,——父子、叔侄均出孔门,口碑是硬道理。只要呈上束脩,统统给予教诲,亦不藏私。有个学生陈亢,特别有心,试探孔鲤,看他老爹别有教诲不,最后心悦诚服,“君子远其子也”。另有一个不知该不该算作弟子的特殊人物,“三桓”之一孟懿子,他和他的儿子孟武伯分别来问过“孝”。这个人物的存在,对于我们思考孔子的为政之术,大有裨益。

      伟大人物向来是一个多面体。孔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恐怕,一时也难以穷尽。倒不如以偷懒的手段,以《论语》中若干人物为参照,勾勒出孔子的一幅小景。

      【颜渊:无伐善无施劳(自述其志);不迁怒不贰过(孔子评语)】

      我们只读《论语》,很容易形成一个错误的形象,颜渊少年老成,堪称大弟子,而又早夭。一辈子也没享过什么福。

      其实,颜渊比孔子小30岁,他老爹是一期学员,子路、冉伯牛于他都是叔叔辈的。颜渊逝世的时候亦有41岁了,固然不长寿,可也难以说是夭折。

      颜渊是个啥样人物呢?

      这位仁兄不爱说话,孔子曾经猜疑过他是否是个笨瓜。“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老师发话,向来不吭声不发问,唯唯诺诺状,到底知道不知道,老师心里也没个底。

      子贡则是个出了名的聪明学生(今日自诩“儒商”的,这可是祖师爷啊),亦敢于讲话,却对颜回颇为敬重,自愧不如,“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孔子亦表赞同,“吾与女弗如也。

      孔子、子贡都是牛人,将颜回这个“书呆子”捧得这么高,——很成问题啊。今日我们说“傻博傻博”的,恐怕心里偶尔也会掠过颜回的身影。读了那么多书,有啥用呢?冉求、子路们能从政威武,子贡能把所学换成金钱,更兼外交说客之长。按西河鼎革研究,一个人真读到傻博,反而薪水会下降。从经济学而言,颜回的性价比糟糕透顶。“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话倘在今日,夸人还是骂人的?有谁嫁女儿喜欢这样的傻博?老兄啊,请不要找借口,养家糊口才是硬道理。颜回比跳楼博士生好的是他的心理素质,他真受得住,当然,40岁过世,亦和贫苦生活不无关系。

      举一反三已经很了不起,“闻一而知十”的脑袋瓜想必不是一团浆糊。《论语》里别人夸颜回的话太多,颜回的自述并不多。我们一定得瞅瞅这位老兄到底在想什么。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自古有三不朽之说,“立德,立功,立言”。曹氏两兄弟,当了皇帝的曹丕慨叹,文章乃“不朽之盛事”;笔杆子bh无比的曹子建却梦想着借功业以达“不朽”。围城内外,各有张望,堪称永恒风景。立功,立言这两条路操作性很高,做了何等伟业,写了啥样文章,均可以明码称量。唯独“立德”一事,近乎“德隐”,俯仰由人,百不成一。偏偏,高智商天才颜回的志向便在“德隐”。“无伐善”,绝不扬己,亦绝不表白。孔子虽也有不欲言的时刻,可是他的志向即在“少者怀之”,怎可能不述不作不讲话呢?【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孔子于“不朽”亦有追求,最终怀人,影响两千余年。诚不我畏!而颜回,能看透名利,毅然德隐,这份定识,子贡与孔子这样的聪明人,自然震慑不已。“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这也难怪《庄子》会拿颜回大作文章。颜回在《庄子》里相对完美,他的老师孔子形象则飘忽不定。

      【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庄子》)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 ,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庄子》)

      孔子是一个自我意识非常强烈的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我国关于“时间意识”的佳句数不胜数。大将军恒温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陈子昂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张若虚有“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均可互为注脚,交响回荡。我活着,我会死,天地逆旅,过客皆归人。一事无成,孰可忍乎?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孔子没有颜回彻底,《庄子》所绘,虽出虚构,更近真实。子贡虽贵为“瑚琏”,到底“器”也。颜回将“君子不器”的高缈发挥到了极致,别人浑然拿他没有办法。——人到底还是得有些用处的,哪怕是被人利用。

      颜回立德,终于不朽,无非他的师长、同门们为之张扬,一本《论语》,成为“士”阶层修身平天下的指南手册。求仁得仁,何怨?敢说“无伐善”、“无施劳”;德隐之旨已定,身外之物,自不在他计较之列。而“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于人,同样错误绝不犯两次),这六个字,古往今来,能做到的又有几人?难怪孔子要震慑于他的“完美”,子贡亦服膺不已,——这样的人物,倘生活在我们身边,我们无法不为之动容。

      曾子、孟子、颜子这三位陪绑受祭,统治者最为中意的,便是谨重沉静的曾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今日喜爱极限运动的追风少年,显然要遭他白眼。自此,“孝”就缚住了活泼泼的身体。他于712年唐睿宗时代配享。孟子于宋代1084年配享,“亚圣”的名头更是不知内情的草原领袖扣上去的。汉人朱元璋一读他的书,便气得不成样子,差点就废了他的配享。颜回汉代配享,得归功于《论语》和当时谶纬之热。他的形象最淡,弱点最隐,亦不近人,自然适合发挥种种想象力。子贡、子路作为鲜明形象亦鲜明无比,便赚不到“复圣”的名声。造化的翻云覆雨手,阴差阳错间,只能一叹。关于颜回,孔子又有一语可谓精当,“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孔子母姓“颜”,有人揣测和颜路、颜回或许有些亲戚关系。子路的妻子亦姓“颜”。孔子后来离开鲁国,首选卫国,走的子路妻兄颜浊邹的路子,也住在他家。据说,颜回与颜浊邹同为小邾子颜友的后人,恐怕亦有些便利处。后来卫灵公怀疑孔子一行别有所图,孔子匆忙离开,后被困于匡地。颜回暂时呆在颜浊邹家,打探消息。颜浊邹去国君之疑,颜回赶到匡地,复接孔子。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

      ——师生情深,无过于此。我们少见颜回如此深情流露的一幕。永恒的师生,就此定格。

      可颜回到底死于前。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这时又诞生了一出公案: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

      厚葬需“有棺有椁”。《史记·张汤列传》云:『汤母曰:“汤为天子大臣,被污恶言而死,何厚葬乎!”载以牛车,有棺无椁。』颜路向孔子请求弃其车以为椁,被孔子拒绝了。当日三人各言其志,子路极有今日老大的风范,豪迈仗义,“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路不找子路关系,不找同门相助,直接索求71岁孔子之车,亦失之冒昧。(这是后人揣测颜路和孔子有亲戚关系的原因之一。否则,何以解?)这亦成为有些人猜疑孔子“吝啬”,知识分子气十足的由来。哭那么恸,却不能弃车;难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道德家且慢。孔子不是道德主义者,却既可以被后世道德家利用,又可以被后世道德家钉死。“大成至圣先师”,亦不过是工具,“器”也。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

      颜路从俗,希望他的爱子风光大葬。亦终于厚葬。

      孔子之语,亦可哀可思。

      颜路与孔子,谁才是颜渊的真正解人?

      颜回挥手自兹去,身外事,到底于他是浮云。死后之事,哪里是我们可以作主的呢。

      关键词(Tags): #孔子通宝推:朱红明,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好贴收藏
      • 家园 年龄的确是个容易忽略的问题

        我们阅读《论语》的时候,很容易忽略子路、颜渊们的年龄。这其实很要命的。李零先生在《丧家犬》里创造出“孔门三期”这样黄埔的词汇,亦情有可原。黄埔一期四期不过师兄弟的辈份,可是孔门一期和末期,能偏岔出一两代人来。

        第一次觉得自己因为忽视人物的年龄(而造成误解问题),是在看李开元的《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时。作者说刘邦和秦始皇是一代人,给我的启发的很大。

      • 家园 当年我读论语之时,对颜渊的理解,就是一个“座标”

        有他在,别人的定位就清楚了。

        看来郢客老妹的看法和我有很多相似之处啊。

        只是我的文笔要差十万八千里远。

      • 家园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孔子太tmd复杂了

        一个人会怎么做,决定他的无非血液、教养、遭遇,至于到底那些因素在起作用,都起了多大作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我觉得孔子确是个复杂人物,他的心理能量相当强大,但表现方式平和绵延,持久力不错。当然我并不是说孔子没性格,“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绝对是个聪明人,“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真是感情强烈,措辞切实,,有个性啊。

        孔子立足于自己内心,在与外界的碰撞交接中不断修正形状,加强自我,反省总结,圆融变通,大大发展出了超我,当然他的超我是有基础的,并非横空出世。颜回可以一以知十,我看孔子也不差啊,而他比颜回全面,用世态度很明显,誓把仁进行到底。“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孔子是相当的现实主义相当的灵活啊,离书呆子差的很远啊。

        但孔子身上的斯文气是很明显的,这种超我性决定了孔老兄不是搞政治的,《庄子》里借孔子之口说“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但实际情况中孔仲尼同志是怎么样的,到底是客观形势不利决定了孔子搞政治会失败或者孔子搞政治能力有限而碰壁了,于是转而寻求这种内在的平衡和完善而发展出了超我性,还是孔子毕竟就够文雅爱干净,知其所以然而不然,所以搞失败了,我想这些情况孰轻孰重,孰表孰里,孰前孰后,是不能1+1=2说的那么清楚的,因为孔老兄是个聪明人,复杂的人,别人冒充不了的人。

        孔子为什么搞不了政治,他的仁为何不能被他长久实现,为何他颠沛流离到处流窜,因为此时他天真的理想主义和固化僵化的思维方式开始起作用了,礼崩乐坏,礼乐作为一种实现仁的方式,太僵化固化理想化了,实际操作中很难长存。当然,要建立一个东西,必须有支撑,而到了一定程度,支撑本身就是束缚,它成就你的方式就是它毁灭你的方式,而没有了支撑,流水无形,难成体系,操作性不强,好点的可能能到颜回的地步,差点的就是随波逐流水性杨花了。我觉得孔子的仁,没的说,没问题的,问题就出现在他认为可以并用来实现仁的方式,礼乐上,如果说他的目的,仁,只有在生产力发展到共产主义的时候才能实现,那么显然处在奴隶社会的孔子就相当的尴尬和捉襟见肘,他在现实主义洪流中支撑片刻,可是船很快被打翻了。然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的这种执着性到底从何而来,血液和遭遇到底是怎么气作用的,一点一滴,一分一毫,我真的很想知道,跟屈原有点像啊,但屈原同学一根筋多了,实在不行,投江死了,干脆在物理上结束自己得了!风格大大不同啊,那个更来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有时候觉得孔子聪明绝顶,得窥天道了,所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可能没有听起来那么苦闷,也许他此时的行为已经变得超然,孔子已经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了,累累若丧家之犬又怎么样,我不在乎。有时候我觉得孔子凡心欲炽,或者说“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求之不得,求不已也,我想极端后才能中庸,也许孔子在求的过程中由后者到前者了,否则他老人家怎么受的了啊,,不过不一定,有人心理能量就是强大,无论怎么样,孔子牛啊。

        不过善良的本人也许把孔子想的太好了,也许他的仁压根就不是那么单纯那么全心全意,仁并不是最终目的,仁只是为了平衡君主与人民,维持现状,可那又怎么样嘛,结果是一样的,殊途同归,得道的方式不止一种,通过达到目的的方式通道,也行啊,牛就可以了

        灵活的孔子在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自我和超我之间飘来荡去,颜回被他老大都晃晕了,“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自我超我都能自由舒展,孔圣人基本是做到统一和谐了,能怎么做就怎么做,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做什么的方便就怎么做,颜回你小人家此时不晕,更待何时,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陈mm举了孔子妻女公冶长的例子,“可妻也”,与,“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后者并非前者的原因啊,两者是让步关系,公冶长这小子肯定有做女婿的特质,孔丘大叔对别人都能那么好,没理由对自己女儿例外啊,,要相信孔子是个好人,更要相信孔子是个聪明人,当然也许我们最要相信的是孔子是个思想家,思想家可不是省油的灯啊,如果是个傻了吧唧的思想家,那我相信孔子在女儿的婚嫁问题上就做不了主了,

        许由和巢父挺有趣的,如果许由真是个隐者,那他就没必要觉得委屈啊,我就爱洗耳朵,河水清且涟猗,把耳朵洗干净了,爽!我管你饮犊上流不饮犊上流呢,你怎么不去饮犊天上呢,。不过本人也觉得许由矫情,跟巢父同学观点一致,他那耳朵得洗多久啊,都被人看见了,别不小心洗出中耳炎了,

        • 家园 上花!——想说些什么,还是写正文吧。

          第一部分到《始作俑,其有后》(下)结束。希望能把孔子的面目描述得清楚一些。——当然,牛人不可穷尽,这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任务。

          兄台的感触非常令我动容。——大家都能这么看孔子,中华文明的将来,纵有危机,终会“轻舟已过万重山”的。

      • 家园 庄子笔下的颜回未必是孔门颜回
        • 家园 当然不是。“出于虚构”——但为啥可以拿颜回发挥,而不是子路?

          颜回的“德隐”——是可以有所发挥的。

          路径问题。

          孔子没有颜回彻底,《庄子》所绘,虽出虚构,更近真实。子贡虽贵为“瑚琏”,到底“器”也。颜回将“君子不器”的高缈发挥到了极致,别人浑然拿他没有办法。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